连云港花甲老汉手拿600年家谱 给孙女讲家风
连云港花甲老汉手拿600年家谱给孙女讲家风,不久前,央视推出的“家风是什么”系列采访,在连云港市民中引发了广泛关注和
不久前,央视推出的“家风是什么”系列采访,在连云港市民中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议论。近日,家住连云区云山街道的江顺贵老人,向笔者展示了一部记载了港城江氏家族600年历史的家谱,里面的家训则是江氏族人代代遵循的家风。调查显示,在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的今天,家风的传承仍有重要意义,而父母则是传承家风的重要环节。
“善人者,人亦善之;以仁为富,以义为贵……”近日,江顺贵老人捧着厚厚的《江氏宗谱》,给孩子讲解其中的家训。江顺贵说,按照家谱记载,江氏族人从公元1402年迁至东海南城(今新浦区南城街道)后,至今已延续了600多年、近30代人。其间,家谱经历了数次重修,但祖上传下来的家训却从未变过。
今年63岁的江顺贵自小外出打工,每到一处,做事踏实、为人厚道的他,都深受老板和工友的喜爱。江顺贵说,这都是家训的“功劳”,家训总结了人生经验,揭示了为人处事的真谛,是当之无愧的“家风指南”。
江顺贵坦言,成文于数百年前的家训,里面难免会有一些落后、封建的思想,但大部分内容在今天看来,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通读了多遍家谱的他,把家训的内容总结为“凭道德良心做事、保持家庭内外和睦”这句简单易记的话,并时常以此来教育后代,让孩子牢记家训,传承优良家风。
新时代家风依然重要
近日,连云区团委在团员青年中发放了700份调查问卷,了解年轻一代对家风的理解程度。在回收的550份有效问卷中,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在新时代,家风的培育和传承依然很重要。
调查显示,受访者认同度最高的传统家风是:孝顺父母、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节约。“我感觉在浮躁的社会环境里,秉持传统家风尤为重要。”市民李忠亮告诉笔者,从小父母就不时教育自己“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勤俭节约是立身之本”,身为一名“80后”的李忠亮,脑海里,常常闪现儿时父母的教诲。他认为,传统的道德文化无论何时都不能丢弃,否则很可能会迷失自我。
“家风家训,父母从小就给我们灌输,比如要做有道德的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敬祖睦邻,不要贪得无厌等等。”回忆起自家的家风,57岁的王胜军说,自己的孙子已经3岁了,他时不时地抱着孩子,跟孩子讲做人的原则,每当这时,一旁的老伴就嘲笑他“揠苗助长”。但王胜军十分认真:“我教育他这些家风家训,孩子迟早有一天会听懂的,将来他也会从中受益。”
传承家风父母很关键
养不教,父之过。在我国,家风的传承除了靠长辈的言传身教,还有不少以文字的形式保留下来,广为流传。比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傅雷家书》等。在这些名人的家训、家书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影子。
当前,人们通信的主要工具是手机、电话、网络等,大家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却也让家风传承失真。“我每次给父母打电话问候,他们总是觉得打电话花钱,让我没事少打电话,他们一切都好。”在港城工作的河南小伙子潘伟说,实际上父母还有许多话没有说,身处他乡,其实最想听的就是父母的教诲,因为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自己的人生道路。
连云港师专教育管理教授、硕士生导师杨必武认为,虽然各个家庭的家风不同,但其精髓都在于“凭良心做人做事”。在家风的传承方面,父母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与孩
子沟通,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社交能力,引导孩子完成社会化的过程,提高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自觉性。
来源: 连云港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连云港花甲老汉手拿600年家谱给孙女讲家风
不久前,央视推出的“家风是什么”系列采访,在连云港市民中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议论。近日,家住连云区云山街道的江顺贵老人,向笔者展示了一部记载了港城江氏家族600年历史的家谱,里面的家训则是江氏族人代代遵循的家风。调查显示,在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的今天,家风的传承仍有重要意义,而父母则是传承家风的重要环节。“善人者,人亦善之;以仁为富,以义为贵……”近日,江顺贵老人捧着厚厚的《江氏宗谱》,给孩子讲解其中的家训。江顺贵说,按照家谱记载,江氏族人从公元1402年迁至东海南城(今新浦区南城街道)后,至今已延续了600多年、近30代人。其间,家谱经历了数次重修,但祖上传下来的家训却从未变过。今年63岁的江顺贵自小外出打工,每到一处,做事踏实、为人厚道的他,都深受老板和工友的喜爱。江顺贵说,这都是家训的“功劳”,家训总结了人生经验,揭示了为人处事的真谛,是当之无愧的“家风指南”。江顺贵坦言,成文于数百年前的家...
· 花甲老人写出百万字家谱
“隐士”简介主角:徐高义秘诀:7年奔波+两年创作结晶:《中华徐氏通谱》人到花甲之龄,大都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在扬州,有一位68岁的徐姓老者,用7年时间走遍祖国各地,探寻“徐氏”根源。再用了两年时间,写出了一部百万字的《中华徐氏通谱》。源于一“念”冲动初见徐老,一个清瘦而精神矍铄的老人,黑黑的肤色是多年奔波岁月烙在他身上的符号。刚刚坐定,徐老就开始谈起了这部心血之作——《中华徐氏通谱》。退休前在冶金机械厂从事机械工作的他,当时压根也没想到自己会与文字结缘。退休后,他喜欢到图书馆里坐坐,看看书报,逐渐地,他对姓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姓氏文化代表着另一种通史,从家谱中可以透露出很多正史中没有的故事传说。而图书馆里并没有相关徐姓的家谱,他萌生了自己去探寻徐氏家谱的念头。为了这个“念头”,他踏上了徐氏家谱的找寻之路。走遍大半个中国徐老说,他先后来到上海图书馆、北京国家图书馆和山西太原...
· 国内唯一花甲老人编写完成135米家谱
天津网讯城市快报记者张清即时播报在东丽区华明示范小城镇,一位花甲老人近日编写完成了135米的孙氏源流图家谱,这在国内尚属唯一。今年62岁的孙桂林老人是土生土长的东丽人,与“家谱”结缘还要追溯到20多年前,从业余爱好到如痴如醉,从入门到精通,从收集到编书,这条路,孙大爷一走就是20年。在他的书房里,到处可见的是与姓氏起源、历史有关的书籍和卷宗,孙大爷对于这些如数家珍,一说起他的创作就喜笑颜开。孙大爷说他是春秋时期孙武子的第79代传人,而编写全球华人孙氏总谱在他看来更像是一种历史和家族的责任。在即将完成中华乐安孙氏总谱的编写工作之后,孙大爷已不仅仅满足于孙氏家谱的研究了,而是要扩展到千家万户,对此孙大爷内心充满着信心和期待。对于传统文化,孙大爷情有独钟,在他的心中,能够把传统民间文化传承发扬一直是他的心愿,也是执着的追求。相关新闻
· 国内唯一花甲老人编写完成135米家谱
天津网讯城市快报记者张清即时播报在东丽区华明示范小城镇,一位花甲老人近日编写完成了135米的孙氏源流图家谱,这在国内尚属唯一。今年62岁的孙桂林老人是土生土长的东丽人,与“家谱”结缘还要追溯到20多年前,从业余爱好到如痴如醉,从入门到精通,从收集到编书,这条路,孙大爷一走就是20年。在他的书房里,到处可见的是与姓氏起源、历史有关的书籍和卷宗,孙大爷对于这些如数家珍,一说起他的创作就喜笑颜开。孙大爷说他是春秋时期孙武子的第79代传人,而编写全球华人孙氏总谱在他看来更像是一种历史和家族的责任。在即将完成中华乐安孙氏总谱的编写工作之后,孙大爷已不仅仅满足于孙氏家谱的研究了,而是要扩展到千家万户,对此孙大爷内心充满着信心和期待。对于传统文化,孙大爷情有独钟,在他的心中,能够把传统民间文化传承发扬一直是他的心愿,也是执着的追求。
· 讲家风,树家风——中华糜氏联合会一届三次会议
2016年5月14日下午,山西省繁峙县城繁城中学的大会议室里,中华糜氏联合会会长、副会长、常委参加了一届三次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山东、江苏、湖南、江西等9个省(市、区)的列席代表,共计60多人。常务副会长糜崇益主持会议,会长糜果才作《工作报告》,副会长糜长林主持选举。糜果才所作的工作报告共分两个部分:一是一届二次会议以来的工作,二是一届三次会议以后的工作。他在总结一届二次会议以来的工作时指出:中华糜氏联合会自2015年4月5日在贵州毕节召开一届二次会议以来,认真贯彻执行一届二次会议精神,继续坚持“联合族人,追本溯源,承先启后,振兴中华,再铸辉煌”的20字宗旨,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是联络族人有了新收获。我们通过多种形式与渠道与各地的糜氏族人进行沟通和联系。截至目前,北京、山东、江苏等11个省(市、区)的糜氏族人已经加入了中华糜氏联合会。其次,宣传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在“中华糜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