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寻根问祖

宗与锺同宗同源?——南阳宗氏源流记

2017-04-1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79
转发:0
评论:0
宗与锺同宗同源?——南阳宗氏源流记,据《元和姓纂》,宋襄公之同母胞弟在晋国做官,后代中一个叫伯宗的人被晋国权
    据《元和姓纂》,宋襄公之同母胞弟在晋国做官,后代中一个叫伯宗的人被晋国权臣郤氏所害,其子州犁逃往楚国。后来,州犁的儿子定居南阳,以祖父的字为姓。这就是南阳宗氏的来源之一。但历史上的南阳宗氏至少有二种来源,浙江义乌宗泽后裔的家谱均自称源出南阳宗氏,并追认东汉汝南太守宗资为自己的远祖,同时明确南阳宗氏为周朝大夫宗伯之后,如目前确定为宗泽后裔的镇江京口宗氏、宜兴美樨宗氏、扬州兴化宗氏、南通如皋宗氏、常熟虞山宗氏、义乌宗宅宗氏、郎溪建平宗氏、常州毗陵宗氏等江浙流派。清末湖广总督兼差二江总督张之洞为毗陵宗氏族谱题序言时也表示了对南阳宗氏为出自周大夫宗伯之后的敬仪。到汉朝时,宗氏逐渐成为中原的名门望族,世代将相名臣。东汉初年,一个叫宗伯的人追随光武帝打天下,官居五官中郎将。其子宗均做到河内太守,因病辞谢司徒之职。宗均之孙子宗资也做到汝南太守,宗均之玄孙宗慈曾九次被朝廷征召而不赴,只做过修武县令。在其家族中,宗京(为宗均族兄)曾任辽东太守,宗京子宗意做到司隶校尉,宗意孙宗俱在汉灵帝时担任司空。到了三国时代,南阳宗氏分化,宗预追随刘备入川,后做到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爵位关内侯。宗资子宗承在魏国做到直谏大夫。南阳宗氏流传的著世文物有保存在南阳博物馆的“宗资墓石辟邪”和“汉宗俱碑”。南宋以后形成的宗氏文物有浙江义乌的宗泽父母墓及三代祖先墓、江苏兴化的儒学街中原才子石牌枋及明代宗臣故臣、江苏镇江市区占地三百四十五亩的宗泽墓、浙江义乌宗宅村的宗氏家庙和宗泽庙、山东腾州大宗村的宗泽塔和宗氏人民公园以及宗氏别墅群等。
   宗资后裔的宗世林自持出身高贵和操守清高一直拒绝与曹操为伍,直至曹操做了大司时邀访,还是不动声色地说“松柏之志犹存”;南阳宗炳的侄子宗悫在八岁时描述自己的理想是“愿乘千里长风破万里浪!”,叔父嘉叹他的志向说“你不富贵必破我家”。
   永嘉之乱后宗氏家族部分南迁,宗承(与前面的非同一人)定居江陵,仍以南阳为郡望,他们的后裔应当形成了今天的九江宗氏和南昌宗氏。因为当时九品中正制已经变成门阀垄断的工具,宗承一脉和族中许多人得以出仕为官。除正文中已介绍的宗繇之、宗臧之外,宗臧弟宗炳的五个儿子宗朔、宗绮、宗昭、宗说、宗繁各做到宋朝的车骑参军、司空主簿、郢州治中、正员郎、西中郎咨议参军。宗繁子宗夬做到梁朝五兵尚书,宗夬的堂弟宗岳做到梁朝北中郎录事参军。宗承七世孙宗高之做到梁朝山阴县令。其子宗懔做到梁朝吏部尚书、信安县侯,梁灭亡后入北周,做到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族人宗哲和宗慈十世孙宗躬分别担任过齐朝的荆州别驾和江陵县令。族人宗丕在后梁担任过南弘农太守。族人宗如周在后梁做到度支尚书,其子宗希颜做到北周中书舍人,宗希华为荆楚一带儒学宗师。在家族中,清高不仕者也有,如宗炳和他的孙子宗测、族人宗尚之。宗测继承祖业,亦是当时著名的画家。
   南阳宗氏在历史上还因为各种原因还不断外迁或转移,分布到如今的河南、湖南、湖北、山东、河北、江苏、江西、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以及东北三省。后世也涌现不少名人,如唐初《括地志》的作者宗岌(宗丕孙),唐朝宰相宗秦客、宗楚客(宗丕曾孙),宋朝东京留守宗泽(其八世祖自南阳迁出或称其为宗楚客十七世孙),明朝中原才子宗臣(宗泽十七世孙)、明末江南督学宗敦一、抗倭殉国将领宗礼、清朝书画家宗元鼎(宗泽十八世孙)、虞山宗氏的宗子威、宗之琥、宗福先祖孙三代文豪,宗子威为宗泽的二十五世孙,作家老舍的国文恩师。明末清初比较活跃的宗氏人物有宗名世、宗元豫、宗灏、宗元鼎,子侄辈有号称“广陵五宗”的诗文流派,他们都宗泽的兴化派江都分派后裔,与顾炎武、孔尚任、冒辟疆、陈定生、黄云、王士祯、魏叔子等名流交结或姻戚;清末民初比较活跃的宗氏人物有浙江道台宗源翰、煤铁总办宗得福、金华知府宗舜年、检察总长宗惟恭、国务秘书宗鹤年,他们都是原南昌宗氏迁四川富顺宗氏再迁上元宗氏宗敦一的后裔,与清末名臣李鸿章、张之洞、盛宣怀、俞曲园、袁世凯、端方、邓庭桢等为僚属或姻戚。另考出自绍兴九曲里的宗圣堂、宗圣恒、宗能征、宗稷辰等为明室淮王后裔改姓宗氏,也称宁绍宗氏分派。
   美籍著名电视新闻主持人宗毓华、浙江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山东大宗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宗成乐、台湾圆山饭店董事长宗才怡、广东侨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耀祖等亦由南阳宗氏源出。由于东汉南阳宗氏后裔支脉广布,人物繁多,详情可以参考二零零七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江浙宗氏人物录》,不一一罗列。
义乌始祖宗道溥避战乱和苛税携家从南阳迁居义乌
  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泽公五世孙宗如圭为始修家谱作序言:吾祖讳溥府君,因五季之乱,避地江南,爰居婺之义乌石版塘而家焉。此我忠简公八世祖也。及舜卿生公,迁居廿十三里。
                                                                                                                                来源:楚天锺氏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宗与锺同宗同源?——南阳宗氏源流记
据《元和姓纂》,宋襄公之同母胞弟在晋国做官,后代中一个叫伯宗的人被晋国权臣郤氏所害,其子州犁逃往楚国。后来,州犁的儿子定居南阳,以祖父的字为姓。这就是南阳宗氏的来源之一。但历史上的南阳宗氏至少有二种来源,浙江义乌宗泽后裔的家谱均自称源出南阳宗氏,并追认东汉汝南太守宗资为自己的远祖,同时明确南阳宗氏为周朝大夫宗伯之后,如目前确定为宗泽后裔的镇江京口宗氏、宜兴美樨宗氏、扬州兴化宗氏、南通如皋宗氏、常熟虞山宗氏、义乌宗宅宗氏、郎溪建平宗氏、常州毗陵宗氏等江浙流派。清末湖广总督兼差二江总督张之洞为毗陵宗氏族谱题序言时也表示了对南阳宗氏为出自周大夫宗伯之后的敬仪。到汉朝时,宗氏逐渐成为中原的名门望族,世代将相名臣。东汉初年,一个叫宗伯的人追随光武帝打天下,官居五官中郎将。其子宗均做到河内太守,因病辞谢司徒之职。宗均之孙子宗资也做到汝南太守,宗均之玄孙宗慈曾九次被朝廷征召而不赴,只做过修武县令。在其家...
· 却姓与郤姓属于同宗同源吗?
却姓是最稀少罕见的中华姓氏之一,源流非常单一,另外却姓其实和郤姓属于同宗同源,不过现在的郤姓人口比却姓要更多一些,却姓族人全国范围内只有3000名,几乎无法排进百家姓之中,而现在的郤姓人数则在百家姓中能排到305名,却姓主要就是发源自山东省定陶县,之后逐渐扩散到了京兆、河南省新蔡县以及山西太原等地。
· 由氏和这个姓氏竟是同宗同源
由、余二氏原来同宗同源余氏之祖由余,一作繇余,春秋时秦国大夫,其祖先为晋人,后流亡入戎(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由余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贤德大度,便留秦国为相,很得穆公信任,他助穆公征伐西戎,攻灭十二国,使秦国成为西方霸王。他的后世子孙遂以其名字中的余为氏,称余氏。商鞅变法之前的秦国文化所奉行的伦理价值观基本上都是周人的礼制,所以秦国在穆公时代,基本上所认为比较珍贵的东西,还是典型的农耕民族所崇奉的宫室,财货,由余第一次出使秦国,秦穆公向他展示秦国的宫殿珍玩,由余说:“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秦穆公感到比较奇怪,说中原华夏国家治理,靠的是诗书礼乐法度,即使这样,还是不能救世于混乱,戎夷没有这些,要治理好岂不是更加困难?由余说:恰是中原华夏有诗书礼乐法度所以才那么难以治理,自上古圣人黄帝创造了礼乐法度,并亲自带头贯彻执行,也只是实现了小的太平。到了后代。君主一天比一天骄...
· 边氏宗系源流记
边氏宗系源流记解缙记边氏宗系者,何记?其先以及其后世也。谓之记者,何I?其实以不诬也。盖边氏仕宦名家,谱牒屡新,然岂能尽核不诬,若欧阳氏之伦哉?且以欧阳氏犹不免遗龙泉太尉之事,而曾子犹不免紊桐乡侯之世次,况其下者乎?故一族之间,或毁疏远为卑微,或诬所亲为显耀,或减省世次以自高,或妄谱他姓以紊宗。而甚者,妄加爵禄以为荣,妄立名讳以为博,古者可憾也。历观天下谱牒,虚实之辩忧乎其难。余于边氏,自祖父交友姻亲过从,知祥核实,故作是记也。始开封为宋汴京,在汉为陈留郡,即今河南周王府其地也。武王灭商,封微子于宋,后有宋平公子,名遇戎,字子边,子孙由是为边姓。陈留故宋地,故宋灭后仍居焉,此乃原始也。若庐陵有边氏,则自唐僖宗之末年,有陈留人边隆,字益昌,以进士累官至吉州节推,因家余都之桂竹,自都西行几百里。后至宋季,割庐陵以冥新淦,故子孙今为淦人。隆娶裴氏,其卒也,皆葬所居之近地,曰枫霞二坑之原。隆生子名...
· 翁氏家族联宗与同宗定义
何为六桂翁指的是北宋初莆田人翁乾度的六个儿子分别双双蟾宫折桂的佳话。翁氏家族源黄帝之后,是姬姓衍生出来的分支,立姓始祖翁溢就是周昭王的庶子。原名姬溢,赐姓为翁。第六十代翁轩,唐贞观年间甲榜进士,官历朝请大夫、闽州刺史,遂居莆阳兴福里竹啸庄(今福建莆田市北高镇竹庄村),成为翁氏入闽始祖。第六十五代翁乾度,原为五代闽国补阙郎中,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翁乾度六子三榜双折桂,成为科甲佳话:北宋建隆元年(960)录取的莆田进士仅二人,这二人恰好是翁处厚和翁处易。中文名:六桂翁朝代:北宋人物:翁乾度时间:雍熙二年(985)开宝六年(973)录取的莆田进士只二人,这二人恰好是翁处朴、翁处廉。雍熙二年(985)录取的莆田进士只二人,这二人又恰是翁处恭、翁处休。当时六子齐荣被人誉为“满朝翁六桂联芳”,故翁乾度有“福建六桂”开基始祖之称,乃吾之民族,正统六桂堂。根据众多族谱史料记载,翁氏六桂没有分姓。翁氏六桂分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