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寻根问祖

有1200年历史的临岐鲁氏时隔78年再修族谱

2017-04-1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03
转发:0
评论:0
有1200年历史的临岐鲁氏时隔78年再修族谱,国修史,县修志,家族修谱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有了宗谱,子孙后代
  

  国修史,县修志,家族修谱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有了宗谱,子孙后代寻根问祖就有了依据,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代理学家朱熹说过:三十年不修谱,是为不孝。近年来,随着人们家族意识的增强,修缮家谱成为一种新风尚。
  近日,我县临岐镇临岐村举行了一场隆重的《临岐鲁氏统谱》圆谱典礼,向众人展示了最新修缮的《临岐鲁氏统谱》,还原汁原味地再现了一幕鲁氏祭祖的传统仪式。
     据了解,《统谱》由鲁氏第42代传人鲁永筑提出修缮,并担任主编,前后历时2年收集整理资料。“鲁氏宗谱编修理事会”共有7个成员,他们分赴浙江、江西两省共20个自然村,前后翻印旧谱36卷,录入人口信息约4000人次,字数达280万之多。据了解,这是继民国丙子年(1936年)之后鲁氏后人第一次修谱,对鲁氏子孙来说,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原汁原味再现鲁氏传统祭祖习俗
  临岐的名称来自于岐山,岐山是鲁氏祖先为了纪念其祖先诞生地西岐而命名的,临岐就是挨着岐山的意思。
  据记载,鲁氏自唐朝迁入临岐,至今1200多年。鲁氏在这里繁衍生息,艰苦奋斗,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
  唐宋时期,临岐鲁氏出了父子尚书,元明时期,临岐鲁氏出了鲁渊、鲁瞻两位进士,他们是鲁氏的骄傲,同时也是临岐的骄傲。因此,临岐鲁氏见证了临岐的历史进程,鲁氏文化是临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临岐村有500多户人家,其中鲁氏后人约有三分之一,是临岐镇鲁氏后人最多的一个村。按照千字文划分辈分来看,鲁氏岐山派目前有“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十代传人;鲁氏吴山派也有“播、万、方、历、世、踰、三”七代传人。
  祭祀当日,鲁氏祠下子孙的代表穿上红色汉服,在“唐金紫光禄大夫兵部尚书偆公、唐通奉大夫昌公、宋银青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荣公以及元奉训大夫渊公”四位祖先画像前,按照传统的鞠躬、洗手、点蜡烛、焚香、分香、典帛,置杯、跪拜等程序依次祭奠祖先。画像下,猪头、全鸡、全鱼、米粿、粽、桂圆、糕饼、等18种贡品代表着鲁氏后人对祖宗的敬重与孝义。
  宗祠内,鲁氏后人人手一香,对祖宗三拜上香,祭祖严肃而真诚。读小学的小鲁说:“还好今天学校放假,不然我可能就错过了,家人从来没跟我说过以前祭祖是这样子的。”
一本家谱凝聚一代人的心血
  “我们临岐鲁氏宗谱,已经78年没修缮了,如果再不整理编修,很多信息就无法登记,这段历史将永远流失。”今年78岁的鲁纯北是一名退休教师,也是此次整理族谱3、4个月没有收取一分工资的贡献者。
  鲁纯北的孙女说:“我爷爷多年的心愿就是整理族谱,即使眼睛不太好,天天滴眼药水,也一直在整理,他说这是他教书育人以外最自豪的一件事。这本饱含爷爷心血的家谱,对我们来说意义也非凡。”
  典礼上,鲁氏历代传人以手传香火、百子灯、状元帽、大元宝、家谱的形式,表达希望后代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其中四世同堂的鲁纯北一家成为台上的焦点,儿子鲁生富、孙子鲁丽伟、7个月大的曾孙鲁水元分别担任不同辈分的鲁氏后人代表。
  “孩子们今天加班回不来,家谱和百子灯我都买好了,到时候给他们看。”老太太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抱着家谱,满脸喜悦。
  原本定于当日前往杭州与儿子碰面的鲁先生,因为想要留下来参加圆谱仪式而与儿子改期见面。鲁先生一口气买了两大本家谱用以收藏。“我看过很多的家谱,《鲁氏统谱》是我见过相对最完整、细致和通俗易懂的,对我们以及以后的人来说,很有翻看和收藏的价值。”鲁先生这样说。

吃地道暖锅,看特色表演,享天伦之乐
  圆谱典礼,是众人分享鲁氏家谱修缮成果的过程,更是鲁氏家族相聚的盛会。除当地鲁氏后人外,湖北省孝感市鲁氏宗亲代表、江西省东乡县鲁村代表、安徽省合肥市鲁氏宗亲代表也相聚一堂。
  鲁氏后人鲁丽琳,平时都在杭州上班,典礼前一天特别赶回临岐,她说:“爷爷平时总是批评我们不学着看看族谱,这次典礼前一周就通知我们要赶回来,说这种典礼一辈子也就见一次。拿到家谱,全家人聚在一起翻看的感觉真好。”
  中午时分,一场规模浩大的家宴悄悄开始,临岐地地道道的暖锅是宴席上的主角,炭火炖出来的萝卜腊肉,让来访的嘉宾们赞不绝口。鲁氏后人们说,拿着家谱吃暖锅这是头一回,幸福里带点自豪。
  宗亲相聚怎能少了综艺节目,临岐镇老少爷们自编自导的舞台节目将圆谱活动推向了另一个高潮,临岐村儿童舞蹈队的骑马舞《江南SD》、吴峰村竹马队的《跳竹马》、临岐本土歌坛巨星章金兵演唱的《我是否也在你心中》等节目使得台下尖叫连连,老人小孩合不拢嘴。
圆谱工作,任重而道远
  据整理族谱的鲁纯北介绍,《临岐鲁氏统谱》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尊重历史。鲁氏这次编修的宗谱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吴山、岐山、夏中32本老谱的全部内容,连新谱的排版和装订也遵循老谱的样式,有效地保留了古色古香的特点,为保护鲁氏家谱历史遗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是化分为合。临岐鲁氏派别较多,之前都各自独立修谱,这次修谱统一了认识,修成统谱,是一大突破。
  三是男女平等。本次修谱摈弃了重男轻女的旧观念,女子同男丁一样,可以入谱接续香火,这是时代的进步,标志着几百年的公鲁毛鲁(公鲁是指鲁氏家族里儿子孙子这一代,毛鲁则是外孙等外姓子孙)之分到此结束。
  “这次圆谱典礼结束以后,我们还将出版一本《圆谱纪要》,这本书不仅用文字、图片、视频来记录本次圆谱典礼的盛况,对集资、捐款情况进行刊登表扬,对修谱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公布,更重要的是要对新谱中的一些错误进行勘误,对有些遗漏的宗亲资料进行补充。我们希望对家谱有研究的专家和在外的鲁氏家族成员能够协助我们完成这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圆谱任务。”《临岐鲁氏统谱》的主编鲁永筑告诉笔者,“除此之外,此次修缮家谱还有一本为鲁氏家庭量身定制的小家谱,这本家谱上谱写的是有关家庭成员的出生、事迹、死亡、墓穴等基本资料,各个家庭可以根据各自情况预定修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有1200年历史的临岐鲁氏时隔78年再修族谱
国修史,县修志,家族修谱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有了宗谱,子孙后代寻根问祖就有了依据,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代理学家朱熹说过:三十年不修谱,是为不孝。近年来,随着人们家族意识的增强,修缮家谱成为一种新风尚。近日,我县临岐镇临岐村举行了一场隆重的《临岐鲁氏统谱》圆谱典礼,向众人展示了最新修缮的《临岐鲁氏统谱》,还原汁原味地再现了一幕鲁氏祭祖的传统仪式。据了解,《统谱》由鲁氏第42代传人鲁永筑提出修缮,并担任主编,前后历时2年收集整理资料。“鲁氏宗谱编修理事会”共有7个成员,他们分赴浙江、江西两省共20个自然村,前后翻印旧谱36卷,录入人口信息约4000人次,字数达280万之多。据了解,这是继民国丙子年(1936年)之后鲁氏后人第一次修谱,对鲁氏子孙来说,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原汁原味再现鲁氏传统祭祖习俗临岐的名称来自于岐山,岐山是鲁氏祖先为了纪念其祖先诞生地西岐而命名的,临岐就是挨着岐山...
· 有700余年历史的霞浦胡氏时隔66年再修族谱
“修族谱是对一个家族文化历史的一种传承,子孙后代可以根据族谱寻根问祖,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记者从霞浦街道新浦社区了解到,有700余年历史的霞浦胡氏后裔于今年5月初开始修族谱,这与此前一次修族谱的时间相隔了66年,整个“工程”预计在今年10月份完成。昨日(6月26日),记者来到胡氏的老屋——霞浦河东村外新屋。走进外新屋大门,院前堂屋上方挂着一个木匾,上面写着“情坚金石”四个大字。5位七旬老人正围坐在堂屋里的一张桌子前,小心翼翼地翻着陈旧的胡氏家谱,旁边还放着一叠叠手稿。当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几位老人一起讨论着、补充着。担任此次修族谱工作总负责人的是第23代后裔胡岳成,参加这次修族谱工作的共有8位老人,有7位是胡氏家族的人,他们中年纪最大的有79岁,最小的也已有71岁。“这几位都是有学识的人,写了一手好字,在家族中也有一定的威望,比较了解族中大大小小的事。”胡岳成指着几位老人抄写的族...
· 有700余年历史的霞浦胡氏时隔66年再修族谱
“修族谱是对一个家族文化历史的一种传承,子孙后代可以根据族谱寻根问祖,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记者从霞浦街道新浦社区了解到,有700余年历史的霞浦胡氏后裔于今年5月初开始修族谱,这与此前一次修族谱的时间相隔了66年,整个“工程”预计在今年10月份完成。昨日(6月26日),记者来到胡氏的老屋——霞浦河东村外新屋。走进外新屋大门,院前堂屋上方挂着一个木匾,上面写着“情坚金石”四个大字。5位七旬老人正围坐在堂屋里的一张桌子前,小心翼翼地翻着陈旧的胡氏家谱,旁边还放着一叠叠手稿。当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几位老人一起讨论着、补充着。担任此次修族谱工作总负责人的是第23代后裔胡岳成,参加这次修族谱工作的共有8位老人,有7位是胡氏家族的人,他们中年纪最大的有79岁,最小的也已有71岁。“这几位都是有学识的人,写了一手好字,在家族中也有一定的威望,比较了解族中大大小小的事。”胡岳成指着几位老人抄写的族...
· 时隔60多年再修族谱陆氏后洪支男女平等
不久前曹操后人DNA鉴定相关新闻大热,也让南方泉后巷的陆氏世谱后洪支后人更期待族谱时隔60多年大修后的结果。昨天,陆氏世谱后洪支2013年颁布会上,大家用吟诵方式祭奠祖先,并庆祝族谱再修成功。七旬老人陆泉昌说,陆氏世谱后洪支是从南方泉后巷开始一代代繁衍的,最后一次修谱是1948年,距今已有60多年。南方泉后巷10多个自然村如今已有不少拆迁,但从去年9月起,因为时隔60多年的再次修族谱,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30名后人共捐款35万元用于修谱,凝聚到了一起。这次修谱从陆氏后洪支的61世一直修到现在的84世,一共有5000多人。而且,家族女性的子女也首次有了上谱资格,一方面更翔实记录整个家族后世子孙的信息,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人平等。过去修族谱大都是年长者的事情,而这次陆氏世谱后洪支主动参与的年轻人不少,参与修谱的“70后”陆钧坚说,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工作,有了很多全新的感触,如街坊邻里间的小矛盾...
· 时隔60多年再修族谱陆氏后洪支男女平等
不久前曹操后人DNA鉴定相关新闻大热,也让南方泉后巷的陆氏世谱后洪支后人更期待族谱时隔60多年大修后的结果。昨天,陆氏世谱后洪支2013年颁布会上,大家用吟诵方式祭奠祖先,并庆祝族谱再修成功。七旬老人陆泉昌说,陆氏世谱后洪支是从南方泉后巷开始一代代繁衍的,最后一次修谱是1948年,距今已有60多年。南方泉后巷10多个自然村如今已有不少拆迁,但从去年9月起,因为时隔60多年的再次修族谱,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30名后人共捐款35万元用于修谱,凝聚到了一起。这次修谱从陆氏后洪支的61世一直修到现在的84世,一共有5000多人。而且,家族女性的子女也首次有了上谱资格,一方面更翔实记录整个家族后世子孙的信息,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人平等。过去修族谱大都是年长者的事情,而这次陆氏世谱后洪支主动参与的年轻人不少,参与修谱的“70后”陆钧坚说,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工作,有了很多全新的感触,如街坊邻里间的小矛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