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寻根问祖

黄姓源于嬴姓:被楚国灭国 后人“以国为氏”

2017-04-1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39
转发:0
评论:0
黄姓源于嬴姓:被楚国灭国后人“以国为氏”,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黄姓亦然。黄国故城就在今天的河南潢川县境内
  

  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黄姓亦然。黄国故城就在今天的河南潢川县境内。黄姓公认的老祖宗是谁?为何姓黄?黄姓与黄国又有哪些历史渊源?日前,河南商报记者前往黄国故城遗址所在地潢川县,为您揭开一段古代黄国的故事。

  潢川,古称光州,黄国遗址就在其境内的隆古乡。“黄”的最原始意思是指佩玉,在商、周青铜器文中,凡言赏赐佩玉,均用“黄”字。

  据潢川中华黄姓研究会会长黄运庚先生介绍,如今的黄国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1500多米,南北长1800多米,周长共6720米,面积2.82平方公里,是河南省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春秋时期诸侯国都城。

  黄运庚说,古黄国的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城垣至今高处仍有10米,低处5米,基宽59米,上宽10米至25米,城外有护城壕沟。其建筑规模完全符合春秋时期“子爵,城三里”的等级制度。如今,后人为纪念黄国故城,在其遗址上建起了一座颇具规模的仿古建筑。黄运庚说,虽然黄国已不复存在,但每年仍有众多海内外黄姓人前来寻根敬祖。

  史料记载,古黄国为陆终或陆终之后人于夏朝时建立,公元前648年被楚国所灭。

  据中华姓氏文化典籍中的记载,“黄氏嬴姓,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黄国故城,在楚与国也,僖公十二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战争:黄国被楚灭,后人以国为氏

  据史料记载,黄国被夏朝征服后,又多次参加了商族灭夏的斗争。到了公元前1600年,殷商部族在汤的领导下消灭了夏王朝,建立起殷商帝国。黄国因参与商灭夏的斗争,且与商族同属原东夷集团,因此,商朝建立后,黄国成为商的小盟国。

  周王朝时期,黄国与江、道等诸嬴姓国结成了同盟,并凭借实力成为东夷诸嬴姓小国的盟主。而后,南方的荆蛮楚国日益强大,对淮、汉流域诸小国的威胁日益严重。

据《春秋》记载,公元前658年,黄国与相邻的同姓小国江国一起参加了齐侯主持的盟会,第二年又参加了阳谷(今山东阳谷县)之盟,从此与中原齐、宋、郑、卫、鲁等诸侯国结成了反楚同盟。

  公元前648年,楚成王以黄国不向楚纳贡为借口,大举入侵黄国。黄国没设防,盟国又坐视不救,结果以惨败告终。历史上建国长达1400余年的古老黄国,至此被楚国消灭。黄国灭亡后,幸存的黄国族人分散各地,后人从此“以国为氏”。

追溯:黄姓出自嬴姓,祖根在黄国

  从血缘历史看,今日的黄姓,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陆终、伯益,再往上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少昊,甚至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

  据史料记载,黄姓出自嬴姓,是古帝少昊的后代。少昊的后代皋陶,在虞舜时期担任大理的职务。皋陶的儿子伯益,因为帮助禹治水有功,被舜赐姓为嬴。伯益的儿子大廉,被禹封在黄,建立了黄国,他的后代也就世代居住在那里,并且把黄作为他们的姓氏。

  潢川的古黄国被楚国灭了之后,黄姓族人中一部分逃亡至各诸侯国避难,为后来著名的淮阳黄氏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有一批人迁到广大的江南地区,与当地少数民族交融,秦汉时期在湘、鄂、闽、粤、川等地繁衍开来,成为较早到达少数民族地区的黄姓族人,即南方蛮越地区的黄姓人。

                                           来源:摘自河南商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黄姓源于嬴姓:被楚国灭国后人“以国为氏”
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黄姓亦然。黄国故城就在今天的河南潢川县境内。黄姓公认的老祖宗是谁?为何姓黄?黄姓与黄国又有哪些历史渊源?日前,河南商报记者前往黄国故城遗址所在地潢川县,为您揭开一段古代黄国的故事。潢川,古称光州,黄国遗址就在其境内的隆古乡。“黄”的最原始意思是指佩玉,在商、周青铜器文中,凡言赏赐佩玉,均用“黄”字。据潢川中华黄姓研究会会长黄运庚先生介绍,如今的黄国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1500多米,南北长1800多米,周长共6720米,面积2.82平方公里,是河南省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春秋时期诸侯国都城。黄运庚说,古黄国的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城垣至今高处仍有10米,低处5米,基宽59米,上宽10米至25米,城外有护城壕沟。其建筑规模完全符合春秋时期“子爵,城三里”的等级制度。如今,后人为纪念黄国故城,在其遗址上建起了一座颇具规模的仿古建筑。黄运庚说,虽然黄国已不复存在,但每年仍有...
· 以国为氏邹姓的开姓先祖
以国为氏邹姓的开姓先祖以国为氏邹姓的开姓祖,老谱是以挟公为一世祖。挟公,原为曹挟,是邾娄国的开国君,后为邾挟(侠),是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大封同姓贵族,开国功臣,为“兴灭国,继绝世”,广封异姓诸侯,在晏安的古曹国遗族中,改封曹安的苗裔曹侠在邾(今山东曲阜东南),以继颛顼,晏安的香火。因武王已封其弟叔振铎于曹(今山东定陶县西南)。颛顼,五帝之一,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黄帝崩颛顼继位。相传帝颛顼有个孙子叫吴回,在帝喾时任火正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女�盼�妻,女�呕吃腥�年不生,陆终最后只好剖开女贵的左胁下,生下三个儿子。又剖开右胁下,也生下三个儿子。六人中大儿子名樊,赐已姓,封在昆吾国;二儿子名惠连,赐斟姓,封在参胡国;三儿子名�]字铿,封在大彭,得彭姓;四儿子名求言,�u姓,封在郐国;五儿子名安;六儿子名季连,得芈姓,是楚国的祖先。五子名安,又曰晏安,在大禹时因治水有功,受封在曹(今山...
· 雒氏起源(二):源于嬴姓
源于嬴姓,出自古代北雒河流域,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北雒河,即北洛河,发源于今陕西省定边县,东南向流经志丹县、洛川市、蒲城县等地。其两岸住民有以地名为姓氏者,称雒氏,亦有省笔为洛氏者。
· 秦始皇嬴政和赵国都是嬴姓赵氏,为何赵国以赵为姓?
秦国与赵国都是嬴姓赵氏,两国是同宗,那为什么有些人对秦国的国君称姓,比如秦始皇嬴政,秦昭襄王嬴稷呢,而赵国的都称氏呢,赵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无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很简单,嬴政的叫法本身就是错的,自然会出两种叫法。先秦男子称氏,不称姓,比如屈原,就是芈姓屈氏,秦始皇应该叫赵政,而不能称之为嬴政,另外嬴政的两个儿子胡亥与扶苏,应该叫赵胡亥,赵扶苏,但是我们比较少这样叫,这个也可能是习惯问题。为什么现在会有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齐太公姜子牙,秦始皇嬴政的这种叫法呢?原因也很简单,这个是现代人的称谓,所以在一些书籍上面,为了照顾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也就这么叫了,而非正确的叫法。我们来看看上古八大姓,一种说法是姬、姜、姒、嬴、妘、妫、姞、姚,还有一种说法是姬、姜、姒、姚、嬴、妘、妫、妊。周朝的大量的诸侯国是出自姬姓,毕竟都是周文王的后代子孙,自然分封的比较多,我们现在大量的姓氏也来自于姬姓...
· 以国为氏邹姓开姓祖――邹穆公
以国为氏邹姓开姓祖――邹穆公以国为氏邹姓源于黄帝次子昌意。昌意六世孙陆终的第五子晏安因佐大禹有功,受封于曹(在今河南滑县东,春秋时为卫邑),以曹为氏,传二十世后而被灭国。商周鼎革,周武王行“兴灭国,继绝世”之治,封晏安苗裔曹侠于邾,以邾为氏,曹侠因称邾b。传至战国而有穆公,始改邾为邹,邾娄国遂以邹国之名行世。因此,以国为氏的邹姓开姓祖无疑是邹穆公。可是,综观各地送交的邹氏谱牒,皆以曹侠为邹姓开姓祖。这种认定不但有违史实,而且有悖常理,应予纠正。我们认为,所谓开姓祖,即为某一姓氏的肇始之人。而以国为氏的邹姓,正是肇始于邹穆公,因此,以国为氏的邹姓开姓祖只能是邹穆公,而不应是其他先祖。(1)曹侠是以国为氏邹姓开姓前的先祖,而不是邹姓开姓祖曹侠被周王室封于邾,始为鲁国附庸。侠传七世而有夷父颜。颜因有功于周室,周王封其次子友于\,\国亦称小邾,其国在今山东省藤州市东(一说在今山东省枣庄市西北)。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