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寻根问祖

中国扇子的渊源和发展

2017-04-1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35
转发:0
评论:0
中国扇子的渊源和发展,远古扇子中国扇子的历史可上溯到远古的虞舜时代,史料中有“舜始造扇”的

  

远古扇子  

  中国扇子的历史可上溯到远古的虞舜时代,史料中有“舜始造扇”的记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扇子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金银错铜壶上奴隶手执的长柄扇;现存最早的完整扇子实物是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篾丝编木制长柄扇。

  在商周时代,人们用雉鸡绚丽斑斓的长尾制成了“翟扇”和长柄的“雉扇”。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用于奴隶主和帝王们外出时遮阳挡风避沙的,所以有“障扇”之称。

  后来,皇帝和高官出行的仪仗中都有大障扇,其功能更趋向于显严。

走入民间

  扇子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活用具,始于战国(公元前475~前221 年)晚期。当时扇子多为禽类羽毛制成,故称“羽扇”,多在贵族阶层中使用。到了东汉(25~220年),扇子开始在民间流行,出现了竹扇和蒲扇。随着丝织手工业的发展,一种以绢制成的纨扇也在此时出现。纨扇多用洁白的细绢制成,所以又叫“绢扇”。因为这一时期的纨扇多“团如明月”,而且皇宫中较多使用,所以又称作“团扇”、“宫扇”。纨扇外观精致、华丽、小巧而极富情趣,深受中国古代闺阁仕女青睐,作为中国扇子的一种主流,大为发展,流行千年。

  隋唐(581~907年)时期,以竹木为骨架,用薄质丝绸糊成的纨扇趋于流行,形状除了圆形外,还向海棠形、梅花形、葵花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多种样式发展。

  北宋(960年~1127年)出现了当今常见的折扇,因其方便实用,在民间广为流传。

艺苑奇葩

  到了南宋(1127~1279年),随着画扇、卖扇、藏扇之风的盛行,扇子铺和画商也应运而生,从而促进了中国制扇工艺的迅速发展。明清以后,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成为文人墨客追求的一种时尚,编织、雕刻、书法、绘画及金石篆刻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融合,使得中国扇子升华为一种更加珍贵的民族艺术。民间制作的扇子品种更加丰富,工艺也更加精巧。中国扇子作为一种东方文明开始传入欧洲,风行世界。

中国扇子的制作工艺

  中国古代的制扇工艺十分考究。以扇骨为例,古人不仅注重扇骨材料的选用,而且还十分重视扇骨雕刻工艺,其图案丰富多彩、惟妙惟肖。扇骨分“素骨”和“有工”两类。“素骨”是不加任何装饰和雕刻的纯竹木类扇骨,呈现的是一种自然美。人们欣赏的是扇骨优美的造型、竹子的肌理和木质的天然花纹。“有工”是施以工艺的扇骨,方式如:雕刻、镶贴、镶嵌、漆画、镂空、透雕、烫花、手绘等。在扇骨的装饰中,用尽了不同门类的雕刻工艺。可以说,雕刻不但是扇骨装饰的主要手段,还是赏析和估价的重要因素。

  扇面的绘画和书法艺术,更是中国扇子文化的精彩之笔。中国扇面绘画,起于纨扇,始自三国时代。中国古代士人画扇,不拘于形式和内容,多为即兴而作。内容以鸟兽虫鱼、园林山水、花草树木、人物肖像为主。雕刻艺术与书画艺术的完美结合,使得中国扇子成为许多文人雅士喜爱和渴求的艺术藏品,也成为展现中国独特文化魅力的艺术结晶。

  中国的制扇基地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四川和广东等省。苏州和杭州以生产折扇为主,四川自贡以生产竹扇为主,广东新会以生产葵扇为主,浙江以生产羽毛扇为主。其中,杭扇最有名气,它与丝绸和龙井茶叶被人们称为“杭州三绝”。

名人扇趣

  中国扇子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与许多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佳话美谈。

  东坡画扇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一生写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咏扇诗。传说,他在杭州做官时,有一个制扇人因还不起钱被。苏东坡很是同情,叫他取来20把扇子,并在扇面上画了几幅画。于是,这些扇子身价倍增,不久,制扇人的债务便全部还清了。

  羲之题扇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一次,他遇见一位老妇人卖扇,面色凝重,一问知道扇卖不出去,便给每把扇子题了字。老妇人很不高兴。于是王羲之告诉她,只要说这是王羲之的字,扇子可卖百钱。老妇人照他说的去卖,果然人人都抢着买。

  郭沫若吟扇

  郭沫若是文坛巨匠,也是一位书画高手。1951年,广东的蒲葵扇在博览会上荣获金奖,郭沫若为此特作了一首诗:“清凉世界,出自手中,精逾鬼斧,巧夺天工”,对蒲葵扇做了极好的评价。

  梅兰芳与扇子

  中国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热衷收藏书画扇,其中大多是竹扇,惟有一把是圆形的绢面纨扇。这把扇子是1924年5月,印度诗人泰戈尔在看了梅兰芳演出的《洛神》后亲手所赠。扇面上有泰戈尔用毛笔书写的孟加拉文和英文的即兴题诗。

  除了收藏,梅先生也常画扇。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就收藏了他的一把画扇。梅先生演《晴雯撕扇》时,必在上台之前,亲笔精心画一张扇面,装上扇骨,带到台上去表演,然后当场撕掉。演一次、画一次、撕一次,成了规律。他的琴师许兰偷偷地把撕掉的扇子都捡回来,请裱画师贴好。送给老舍的那把扇子就是这么捡回来的。老舍非常珍爱这把扇子。

中国名扇

  杭州的黑纸扇、苏州的檀香扇、四川自贡的竹丝扇、广东新会的葵扇、肇庆的牛骨扇,享有中国“五大名扇”之美誉。

  杭州的黑纸扇是百年老字号“王星记扇庄”的传统产品,黑纸扇外观古朴典雅,内在坚韧耐用,具有雨淋不透、日晒不翘的特点,素称“半把伞”。

  苏州的檀香扇由折扇演化而来。扇骨采用檀香木制成,气味芬芳,颇有驱虫防蛀、清心醒脑的功效。另外,檀香扇外形小巧玲珑,雕刻华美精致,一扇在手,香溢四座,因此深受中外女士的喜爱。

  四川自贡的竹丝扇,又名“龚扇”,是由清代末年的龚爵五创造的。“龚扇”扇面是桃形,形似纨扇,是用细如绢丝的竹丝精心编织而成的。它颜色嫩黄,薄而透光,绵软而细腻,可谓“灿若云锦、薄如蝉翼”。“龚扇”图案或是山水人物,或是花鸟虫鱼,无不惟妙惟肖。再加上象牙或牛骨做的扇柄和丝质扇坠,简直玲珑剔透,精美绝伦。

  广东新会的葵扇制品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600多年了。葵扇由蒲葵叶子,经晒场、撑扇、晒白、剪扇、焙扇等二十多道工序加工制成,扇柄就是叶柄,是民间最普及的一种扇子。选用上等葵叶,可制成名贵的玻璃扇。玻璃扇质地柔软轻韧,色泽晶莹洁白,具有透明感,俗称“玻璃白”。玻璃扇中以火画玻璃扇最著名。

  广东肇庆的牛骨扇驰名中外。它多为牛肋骨切片制成,首先将牛肋骨切成薄片,慢慢晒去味,然后再经过刮、锯、刨、漂白、造型、拉花、砂磨等许多工序,制作极为精细,外观细腻洁白,富有特殊装饰效果。

  另外,就产地而言,杭州、苏州和岳州(今湖南岳阳)三地,皆因品种丰富、工艺精湛、特色突出,且历史悠久,被称为中国三大著名扇地。

  《桃花扇》

  《桃花扇》是通过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一代兴亡的历史剧,由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而成。故事讲的是:侯方域在南京妓院结识李香君,共订婚约。阉党余孽阮大铖暗送妆奁,设圈套拉拢侯方域以结交复社,遭到拒绝后则诬告侯方域,并强迫香君改嫁其党羽田仰。香君誓死不从,血溅定情诗扇。友人杨龙友将扇上血迹点染成折枝桃花,故名“桃花扇”。侯、李重逢后,因国已破,两人撕破桃花扇,分别出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扇子的渊源和发展
远古扇子中国扇子的历史可上溯到远古的虞舜时代,史料中有“舜始造扇”的记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扇子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金银错铜壶上奴隶手执的长柄扇;现存最早的完整扇子实物是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篾丝编木制长柄扇。在商周时代,人们用雉鸡绚丽斑斓的长尾制成了“翟扇”和长柄的“雉扇”。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用于奴隶主和帝王们外出时遮阳挡风避沙的,所以有“障扇”之称。后来,皇帝和高官出行的仪仗中都有大障扇,其功能更趋向于显严。走入民间扇子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活用具,始于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晚期。当时扇子多为禽类羽毛制成,故称“羽扇”,多在贵族阶层中使用。到了东汉(25~220年),扇子开始在民间流行,出现了竹扇和蒲扇。随着丝织手工业的发展,一种以绢制成的纨扇也在此时出现。纨扇多用洁白的细绢制成,所以又叫“绢扇”。因为这一时期的纨扇多“团如明月”,而且皇宫中较多使用,所以又称作...
· 中国最著名的扇子有哪些?扇子是怎么制成的
扇子主要材料是:竹、木、纸、扇、象牙、玳瑁、翡翠、飞禽翎毛、其它棕榈叶、槟榔叶、麦杆、蒲草等也能编强或制成各种千姿百态的日用工艺扇、造型优美,构造精制,经能工巧匠精心镂、雕、烫、钻或名人挥毫题诗作画,使扇子艺术身价百倍。中国的四大名扇分别是: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檀香扇檀香扇是用檀香木制成的各式折扇和其他形状的扇,主要使用对象为女性,亦称为文扇。檀香木,又名旃檀,白者白檀,皮腐色紫者紫檀,木质坚硬。檀香木制成檀香扇具有天然香味,用以扇风,清香四溢。有扇存香在的特点,保存十年八载,依然幽香阵阵。夏令既去,藏入衣箱,还有防虫、防蛀的妙用。花式品种有拉花、烫花、雕花、绘画、印花、镶嵌和接骨等。制作过程,一般经锯片、组装、锼拉、裱面、绘画和上流苏等十多道工序制成。檀香扇的生产和制作产地,国内主要有苏州、杭州、广州等。苏州以绢画为多,杭州和广州以拉花著称。苏...
· “赵姓”历史的发展渊源!
赵氏图腾释义:赵,疾行、超腾之义。得姓始祖:造父始祖地:山西洪洞、河南巩义郡望堂号:天水、颍川;天水堂、半部堂当今排序/人口:第9位/约2670万宋版百家姓排序:第1位现存家谱:590部起源故事赵姓最早的一支是夏桀(都斟寻,在今河南巩义西南)臣赵梁的后代。东夷部落首领伯益,被舜赐姓嬴氏。他的9世孙造父,在桃林(今河南灵宝)一带得到8匹骏马,调驯好以后献给周穆王。周穆王一次西行,远至昆仑丘。在这时,听到徐国(在今江苏泗洪县南)徐偃王造反。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镐京,及时发兵打败徐偃王。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将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赐给他,此后,造父族称为赵氏。赵姓分布赵姓名望赵氏除建立宋朝外,还建有南越帝国等诸多王朝,称王称帝者达到60多人,越武帝赵佗更是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和最长寿的君王;尤其一提的是,基于宋朝的庞大人口数量,赵氏藩王的数量初统计达到...
· “中国”一词的渊源
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一、“中国”一词的本义华夏族人称其四境民族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一是指京师(首都)而言,如《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是指中原地区,如《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徒中国”。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
· 有氏渊源发展
姓氏源流有,宥(Yǒu,Yòu)姓源出有:源流一源于有巢氏,出自上古复姓有巢氏,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路史》记载:"有氏,古帝有巢氏之后。"上古时,中原地区野兽经常侵扰人类,传说有人发明了在树上建造木屋,可免遭野兽侵袭。大家视其为圣人,尊称其为有巢氏,并拥其为部落首领。关于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时期的古籍中已有记载。庄周在《庄子・盗跖》中说:"古者禽兽多而入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韩非在《韩非子・五矗》中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本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有巢氏是传说中远古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原始时代人类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在在南荣氏所撰著的《遁甲开山图・艺文类聚》中说:"石楼山在琅e,昔有巢氏治此山南。"琅e山,在今山东省潍坊的诸城一带,所谓有巢氏治于此,实不足为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