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寻根问祖

周郡谢氏族谱突出乡土文化

2017-04-1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99
转发:0
评论:0
周郡谢氏族谱突出乡土文化,    蓬江区棠下镇周郡村的《谢氏族谱》近日正式出版了,周郡村65岁的谢秉建
  

 

    蓬江区棠下镇周郡村的《谢氏族谱》近日正式出版了,周郡村65岁的谢秉建老人很兴奋。谢秉建是《谢氏族谱》的副主编,主编为谢应瑜、谢应沧。
    这是周郡谢氏第六次修编族谱,距离上一次有120多年。和很多村编族谱的模式不一样,《谢氏族谱》一改传统族谱以世系表为主的做法,突出了乡土历史文化,肯定了华侨华人对当地的贡献,还详细记载了周总理视察周郡的点点滴滴。

肯定华侨华人的贡献
    谢姓在周郡人口中比较多,分布在宝树里、芝兰里、富田里等地,有1000多人,而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也有1000多人。《谢氏族谱》不局限于谢氏的情况,只要对周郡建设有功的人,族谱里都有记载。
    “谢少娴、谢仕强、谢佐宏、英永祥等华侨华人热情支持周郡建设和各项文体活动,他们对周郡所作的贡献,在族谱中都有所记载。”谢秉建说,民国时期,有一次西江决堤,周郡人没饭吃,幸亏有华侨捐款,“善堂”的人将稀饭送到周郡来,避免了更多的人饿死。还有,新加坡华侨谢仕强上世纪80年代回乡,带头捐款1000元,组织乡亲修建了几百米长的村道。后来,谢仕强的儿子谢佐宏又捐款8000元,支持乡亲们修建宝树桥。

记载周总理视察往事
    《谢氏族谱》写到了周郡的乡土历史、民风民俗,如周郡虫、乌里单刀等。这些题材的发掘,让很多周郡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就是要挖掘文化资源,通过文化的力量,将海内外的周郡谢氏凝聚起来,共同把周郡建设好。这次编族谱,就有很多人捐款。”谢秉建说。
    周郡有大王庙、药王庙、文武庙等。抗日战争时期,药王庙、文武庙被日本鬼子轰炸没了。谢秉建找到了这两间庙的石碑,将之收藏起来。在编写族谱的过程中,谢秉建得知周郡历史上还有一间侯王庙,是周郡人为纪念崖门海战中牺牲的南宋爱国将领而修建的。“这间庙虽小,但很有意义,反映了周郡人的爱国意识。”谢秉建说。
    1958年7月3日,周总理到周郡视察,并为周郡题词:“冲天干劲周郡社,英雄人物数今朝”。周总理还到作为小学的谢氏宗祠听课。
    为了在族谱中真实记录当年的那段历史,谢秉建走访了谢广湾等亲历者和村里的一些老人,使文章经得住历史的考验。
    《谢氏族谱》中回忆周总理来周郡的这篇文章,满含周郡人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总理关爱群众疾苦,问大家为什么不用地瓜、芋头招待他。总理很敏锐,看到破烂的房子,他往里面瞄一下;看到侨房,他也走进去看一下。从这些细节上,可以看到人民的总理是多么地爱人民。”谢秉建感慨地说。
    据悉,为更好地纪念周总理,周郡谢氏将重修总理当年听课的谢氏宗祠,规划图已经做好。目前,海内外乡亲踊跃捐款,一呼百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郡望明贵贱成为姓氏文化突出特点
“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古代的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县。“望”是名门望族,谓有名望、有地位的家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是一个家族在发展蕃衍过程中,后人所敬仰的、有名的某一历史时期,通常是作为一个追根溯源的里程碑。秦汉以后,随着家族的繁衍迁徙,姓氏原有的以血缘论亲疏的文化内涵逐渐淡化,而以家族地望明贵贱的内涵成了姓氏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地望,即姓氏古籍中常用的“郡望”,指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家族,意思是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并以此而别于其他的同姓族人。历代的姓氏书中,其中有一类是以论地望为主(如唐代柳芳的《氏族论》和南朝刘孝标的《世说新语》)。《百家姓》刻本,也往往在每个姓氏前面注明了“郡望”。如魏晋至隋唐在我国北方形成的“四大郡望”:范阳(今北京至河北省保定一带)卢氏,清河(今河北省清河一带)崔氏,荥阳(今河南省郑州一带)郑氏,太原...
· 单县乡土文化
单县乡土文化单县的民俗风情,衣食住所、婚丧节日等与山东一些县大同小异,但民间文化和民间工艺都有独到之处。(一)方言文化单县方言属北方方言中原重话区,其声母、韵母、词汇、语法与普通话大致相同,语言值不同,由于单县地处苏、鲁、豫、四省交界处,单县方言既突出显示鲁西南方言的特点,又夹杂着豫东、苏北、皖北方言的某些成分。内部差异主要有新老差异和地域差异。声母舌尖前音ts、ts'、s声母较多地归入ts、ts'、s区别不分明,ts、ts'、s声母较多归入声母,但一经儿化,又一律归入ts、ts'、s声母。韵母有单元音化、口鼻音化趋势。某些复韵母发音动程较小,分普通话略有不同。鼻韵母发音时鼻辅音n的成份较弱。主要元音含有一定的鼻化色彩。声调与普通话相同,但调值不同。单县方言词汇丰富,许多词汇显示出强烈的地方特色。另外,丰富的同义词,形象略显粗俗的理语,委婉间接的讳饰语等使方言显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表现力...
· 谢姓文化及谢姓名人
谢姓,中国古老姓氏之一,其主要来源可追溯到任姓和姜姓。传说来源于谢国,任姓,黄帝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但谢国后人在夏商周时期已经几乎湮灭。源于姜姓,出自炎帝后裔申伯后裔的封地谢邑,属于以国名为氏。现代谢姓公认的始祖就是申伯。此外,还有蒙古族汉化改姓谢姓,满族汉化改为谢姓等等。谢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共有十二大郡望:陈郡、会稽郡、南阳郡、冯翊郡、汝南郡、东郡、彭城郡、九江郡、庐江郡、牂牁郡、敦煌郡。谢姓最早活跃于河南地界,后逐渐南迁,并在南方稳定长足地发展,到今天形成了典型的南方大族。今天我们要讲述的谢姓名人就是——谢安。01推官游玩纵情山水谢安,字安石,是东晋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名士。其出身于名门世家,父亲谢裒,官至太常。在童年时期,谢安就表现出神态沉着,思维敏捷,风度调畅,工于行书。因而被王濛和宰相王导所赏识。在谢安少年时,就被朝廷征召为官,但谢安不想凭借出身和名望去获得高官俸禄,因...
· 微文化—徽学—乡土中国徽州
一、徽州路遥梦迷离我是安徽徽州人。——胡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东隅已逝,桑榆未晚。一个人到了暮年,往往特别怀念桑梓之邦,流露出的情感也最为真挚和执着。一九六O年的一天,当秘书离开胡适的卧室时,听到身后在用绩溪方言背诗,好像是“庾信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庾信是公元六世纪的南朝人,梁元帝萧绎让他朝聘于北周,从此就再也没有回到江南故土了。当时,北周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都爱好文学,对才华横溢的庾信恩礼有加。故此,庾信在北朝宦海扬波,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然而,他虽然位至通显,却时常客思凄迷,催梦依依。曾作《哀江南赋》,以抒发其故园之思。胡适时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他常对自己晚年的秘书兼助手胡颂平说:徽州话是我的第一语言。我小时用绩溪土话念的诗,现在也只能用土话来念。我将来如有工夫来写自己的传记,要用很大的一章来写我那个时代徽州的社会背景。……绩溪,徽州,……,尽...
· 微文化―徽学―乡土中国徽州
一、徽州路遥梦迷离我是安徽徽州人。――胡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东隅已逝,桑榆未晚。一个人到了暮年,往往特别怀念桑梓之邦,流露出的情感也最为真挚和执着。一九六O年的一天,当秘书离开胡适的卧室时,听到身后在用绩溪方言背诗,好像是“庾信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庾信是公元六世纪的南朝人,梁元帝萧绎让他朝聘于北周,从此就再也没有回到江南故土了。当时,北周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都爱好文学,对才华横溢的庾信恩礼有加。故此,庾信在北朝宦海扬波,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然而,他虽然位至通显,却时常客思凄迷,催梦依依。曾作《哀江南赋》,以抒发其故园之思。胡适时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他常对自己晚年的秘书兼助手胡颂平说:徽州话是我的第一语言。我小时用绩溪土话念的诗,现在也只能用土话来念。我将来如有工夫来写自己的传记,要用很大的一章来写我那个时代徽州的社会背景。……绩溪,徽州,……,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