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寻根问祖

中华姓氏“站”着走向海外

2017-04-1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27
转发:0
评论:0
中华姓氏“站”着走向海外,    约一米高,包括“龙姓”、“马姓”在内的中华姓氏雕塑群首次亮相深圳第五
  

 

    约一米高,包括“龙姓”、“马姓”在内的中华姓氏雕塑群首次亮相深圳第五届(国际)文博会,引起众多文化商家和参观者的关注。这是雕塑家李廷贵在近3年的时间里,设计了近万张草图后,创作出来的作品。
    李廷贵中华姓氏雕塑群的创意源自本报2006年1月4日的报道《佗城179姓解开重要史谜》:一个只有4.1万人口的龙川县佗城镇竟然包含了179个姓氏。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汉族人口常用姓氏有3000个,《百家姓》收集了438个,而佗城镇统计出的179个姓几乎占了《百家姓》的三分之一。
    佗城镇179个姓氏的新闻发现,让李廷贵看到了其中源远厚重的中华姓氏文化。
    姓氏文化:中华民族血脉之根
    姓氏文化,是指与姓氏有关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其内容包括姓氏起源、姓氏流变、家族搬迁、名人事迹与遗迹、家谱、宗祠、世系、家训、郡望、堂号、堂联、字辈等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尊祖敬宗、报本反始、寻根问祖等族姓与民族文化认同理念。
    姓氏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国脉、文脉,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信息学遗产。中华民族一向具有厚德载物、报本返始、依恋本源、尊祖敬宗的传统,这种品性是一种民族认同感和归宿感的体现。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姓名是我们每个人个体的标志。”李廷贵在文博会上如是说。对于任何人类个体,姓氏都与生俱来,并将终生相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006年,李廷贵在看到本报报道后,专门前往龙川县佗城镇考察了正相塔、越王井、姓氏宗祠等历史文化古迹。特别是在看到姓氏宗祠不单造型独特,而且包含了西方建筑的元素后,李廷贵结合自己多年对中华文化的思考,产生了用雕塑语言来诠释中华姓氏文化,并通过作品传承和创意姓氏文化的想法。
    从艺术专业角度来说,雕塑就是图形造型。他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图形,就会渐渐走向衰落。图形意味着文化最直接的符号,可以说是一个民族最原始的图腾,因为在人之初首先接受的就是图形教育,而不是文字。
    姓氏图腾:
    展现姓氏文化魅力
    用雕塑语言来诠释姓氏文化,该用哪种载体才能尽善尽美地表达?李廷贵选择了汉字,因为汉字具有非凡的生命力,是独特的中国文化载体,尤其是甲骨文,每个字就是一幅图画,几乎每个字的发明就是一次艺术上的创意。
    立体雕塑与平面文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难度较大,不单要让平面的、两维的中国汉字“站”起来,变成立体的、四维的图形,还要从各个方位都能感受到汉字的痕迹。“创作的过程就是对中国文化全方位理解的过程。”李廷贵概括自己的心路体会。
    经过思考和研究每个历史时期的中国文字,李廷贵选择以史前文字为雏形,融入现代的设计理念来传承并创意姓氏雕塑,让平面的书写文字变成了立体的雕塑。近3年的时间,他一共创意设计制作出了300多件作品。
    设计的基本图形借鉴甲骨文、钟鼎文、籀文、鸟虫文等史前文字,因为这些文字具有图腾意识。”李廷贵介绍说,创作的过程必须非常细致,要打破常规思维,要“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维新”。
    据悉,他制作出的部分作品在文博会结束后,将到多个国家进行巡回展出。(凌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华姓氏“站”着走向海外
约一米高,包括“龙姓”、“马姓”在内的中华姓氏雕塑群首次亮相深圳第五届(国际)文博会,引起众多文化商家和参观者的关注。这是雕塑家李廷贵在近3年的时间里,设计了近万张草图后,创作出来的作品。李廷贵中华姓氏雕塑群的创意源自本报2006年1月4日的报道《佗城179姓解开重要史谜》:一个只有4.1万人口的龙川县佗城镇竟然包含了179个姓氏。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汉族人口常用姓氏有3000个,《百家姓》收集了438个,而佗城镇统计出的179个姓几乎占了《百家姓》的三分之一。佗城镇179个姓氏的新闻发现,让李廷贵看到了其中源远厚重的中华姓氏文化。姓氏文化:中华民族血脉之根姓氏文化,是指与姓氏有关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其内容包括姓氏起源、姓氏流变、家族搬迁、名人事迹与遗迹、家谱、宗祠、世系、家训、郡望、堂号、堂联、字辈等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尊祖敬宗、报本反始、寻根问祖等族姓与民族文化认同理...
· 中华姓氏“站”着走向海外
5月15日,约一米高,包括“龙姓”、“马姓”在内的中华姓氏雕塑群首次亮相深圳第五届(国际)文博会,引起众多文化商家和参观者的关注。这是雕塑家李廷贵在近3年的时间里,设计了近万张草图后,创作出来的作品。李廷贵中华姓氏雕塑群的创意源自本报2006年1月4日的报道《佗城179姓解开重要史谜》:一个只有4.1万人口的龙川县佗城镇竟然包含了179个姓氏。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汉族人口常用姓氏有3000个,《百家姓》收集了438个,而佗城镇统计出的179个姓几乎占了《百家姓》的三分之一。佗城镇179个姓氏的新闻发现,让李廷贵看到了其中源远厚重的中华姓氏文化。颇具东方特色的“龙”姓百家姓排第一位的“李”姓在现场,“老外”对中国姓氏文化也很感兴趣。参观者纷纷在留言板上签名留言姓氏文化:中华民族血脉之根姓氏文化,是指与姓氏有关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其内容包括姓氏起源、姓氏流变、家族搬迁、名人...
· 站着去死的人
约翰逊生前曾在西敏寺选了一块坟地,作为自己死后的最后归宿。但在他临死前,人们才发现那块墓地早就有人占据了。不过,在两个坟墓之间还有一小块间隙,可以立着放进一个人。家里的人把这个事实告诉了垂危的约翰逊。约翰逊说:“既然可以站着生,那么也可以站着死,让我站着去死吧!”于是,他死后,人们就把他站着埋进了地下。
· 王安石——坐着还是站着?
?01关键是教育皇帝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所导致的教育不平衡,直到今天仍是一个难题。司马光与欧阳修各自为了南北利益而争的不可开交,欧阳修的提议只能让先进的更先进,落后的永远落后。公允的讲,司马光的提议更具战略眼光、高瞻远瞩,落后地区的教育与人才的培养更重要。科举取士,也影响到了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变法,这种情形贯穿了王安石变法的始终。‘南人轻巧’、‘南人误国’、‘不宜冠多士’,在由王安石变法引起的新旧党争中,这些陈旧观念也成了北士用来攻击南人的重要依据。熙宁变法从最初的国是之争发展成为意气之争,北宋最终陷入党争的泥淖中,遭遇了灭顶之灾。悲夫!在北宋,那种山西多将、山东多相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神宗虽然继位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但他却敏感的嗅到了朝廷中若隐若现的南北不和气息。现在朝中元老重臣多为河北、河南、陕西等地的北人,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却多是福建、江西、湖南等地方的南人。如何调和南北之争成了急待解决的...
·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历史规律
韩国济州岛西归浦徐福像在世界文化史上,中华文化占有很显著、很重要的地位,并且在很长的时期内居于领先水平,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座巍峨壮观、风光无限的高峰。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显著位置,首先在于其内在的创造动力和丰富内涵,以及在各个领域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但是,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一种民族文化,无论它曾经多么的丰富、多么的先进、多么的伟大、多么的辉煌,如果把自己封闭起来,完全与外部世界相隔绝,不仅难以保持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生命力,也不可能获得世界性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因此,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显著地位,更在于它的开放性,在于多方位的中外文化交流,在于中华文化在海外广泛而持久的传播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四次高潮在欧亚大陆,有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发源地,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但是,中华文化自从其初创期开始,就具有开放包容、积极开拓的品格,在自身成长的同时也不断地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