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寻根问祖

入川300多年的家谱 今年要续写新篇

2017-04-1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27
转发:0
评论:0
入川300多年的家谱今年要续写新篇,    昨天,祖上来自湖南的一支廖氏后人,在成都新都区石板滩镇友谊村举行一年
  

 

    昨天,祖上来自湖南的一支廖氏后人,在成都新都区石板滩镇友谊村举行一年一度的廖家祭祖活动。
    上午9点,负责组织祭祖活动的廖鸿荣拿出祖先廖运连300多年前入川时开始编写的家谱,让后人参观。
    今年,廖鸿荣将组织族人编写新的家谱,那本记录着家族入川300多年的家谱已经写满了。
    记录12代人的生卒
    打开一个两寸厚、长宽各40厘米左右的樟木盒子,70岁的廖鸿荣拿出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家谱。
    4开大小的生宣纸对折后,装订成一寸厚的家谱,“仁、思、字、彦、祖……”,侧边的辈分字依次排开,每个廖家人的生卒时间都有详细记录。
家谱上的字一部分是油印的,多数是毛笔书写,“这些钢笔字、铅笔字都是后来补充上的。”廖明辉说,这本家谱是廖运连康熙年间入川后开始写的,廖家入川已经有12代人,每代人中文化程度较高的人负责续写家谱。
    “那时我还小,看不懂家谱。”廖鸿荣说,他十多岁时看到家里长辈写家谱,他并不知道是在做什么,逐渐长大后,家里人开始教他读家谱。2009年,廖鸿荣接手续写家谱。
    他说,廖家每出生一个人,都要在家谱上记录,包括这个人什么时候结婚、过世,家谱上都有记载。每年祭祖后第一天,廖家的长辈们就开始忙活整理家谱,“梳理过去一年内,发生在廖家人身上的大事”。
    代代相传还将续写
    家谱从樟木盒子中拿出来时,最上面的十多页已经断页。“代代相传,家谱很难保存完整。”参与祭祖的廖明辉从另一个相同模样的樟木盒子中拿出一本较完整的家谱。
他说,后者的前部分是重新抄写那本旧家谱的,近几年一直在补充,但现在已经写满了。
    廖鸿荣说,廖家人在四川共有三支,他们分别来自湖南、福建、广东,昨天祭祖的是来自湖南的廖家人。
    他们的祖先廖运连康熙年间(公元1661年—1722年)入川,至今已有300多年。而他们这一支廖家人,算是目前在川廖氏族人中人数最多的了。
    廖鸿荣说,将安排人继续续写家谱。
    三个分支不同先辈
    从上午9点到下午1点,廖鸿荣带着100多名廖家人祭拜了村边10多个坟冢。
    祭拜人群回来之前,石板滩镇的廖名龙带着家谱来到廖鸿荣家,他的祖先来自广东。
    “虽然都是廖氏,但是不同地方的分支,很难找到共同的祖先。”廖名龙说,在四川的廖家人还有一部分是来自福建的。
    翻开带来的几本家谱,廖名龙说,家谱很不好保存,很多老家谱都被虫蛀了。“以前老祖宗在每页家谱中间夹烟叶防虫蛀,现在我只好把家谱放进樟木盒子,放上樟脑丸。”
    他保存的年代最久远的家谱也有300多年历史,上面布满了虫蛀的小洞。(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入川300多年的家谱今年要续写新篇
昨天,祖上来自湖南的一支廖氏后人,在成都新都区石板滩镇友谊村举行一年一度的廖家祭祖活动。上午9点,负责组织祭祖活动的廖鸿荣拿出祖先廖运连300多年前入川时开始编写的家谱,让后人参观。今年,廖鸿荣将组织族人编写新的家谱,那本记录着家族入川300多年的家谱已经写满了。记录12代人的生卒打开一个两寸厚、长宽各40厘米左右的樟木盒子,70岁的廖鸿荣拿出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家谱。4开大小的生宣纸对折后,装订成一寸厚的家谱,“仁、思、字、彦、祖……”,侧边的辈分字依次排开,每个廖家人的生卒时间都有详细记录。家谱上的字一部分是油印的,多数是毛笔书写,“这些钢笔字、铅笔字都是后来补充上的。”廖明辉说,这本家谱是廖运连康熙年间入川后开始写的,廖家入川已经有12代人,每代人中文化程度较高的人负责续写家谱。“那时我还小,看不懂家谱。”廖鸿荣说,他十多岁时看到家里长辈写家谱,他并不知道是在做什么,逐渐长大后,家里...
· 拥有“战国第八雄”之称中山国是如何延续300多年之久的
中山国为什么能支撑了300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之前我们说到的魏灭中山之战,让我对中山国这个国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经过一番了解之后,我更觉得中山国有意思了。可别小看了中山国这个小国,在民间,中山国可是有“战国第八雄”之称,要不是赵国赶在秦始皇横扫六合之前把它彻底灭了,说不定啊,今天的“战国七雄”就变成了“战国八雄”。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春秋不止五霸,战国也不止七雄,还有许多小一些的国家,像什么宋国、卫国,不过这些小国大都昙花一现,成为列国间称霸争雄的。刘向在《战国策》中对战国的定义是,“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万乘之国自然不必多说,就是我们熟悉的“战国七雄”,而在五个千乘之国中,中山国应该算是实力最强的一个。再者,中山国可不是昙花一现,它的待机时间挺长的,从春秋立国起,到被赵国彻底灭国,中山国延续了将近三...
· 雅安市现300多年历史王姓家谱
据当地研究此家谱的民间人士称,这本家谱上记载着王氏家族上至始祖周灵王太子晋、下至清康熙年间的发展变迁、兴衰荣辱从一个家族的兴衰变迁。可窥见当时的社会风貌、这本家谱记载的时间跨度长达2000多年实属罕见,自然地理等诸多情况,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珍藏这本家谱的是雅安市的王清华老人,他家住该市雨城区下里镇后盐村一组。在其家中看见,这本家谱长约30厘米、宽约26厘米、厚2.5厘米。翻开家谱,均为繁体文字,既有手写体,也有印刷部分。家谱里还配有王氏家族在各个历史时期居住的地形图和历代祖先的工笔画像,并附有简短的文字介绍。据老人回忆,家谱是他奶奶传下来的。因为近百年来,他们这一族家道衰落,族中有文化的人很少,他自己更是没读过几天书,所以并不清楚家谱所记载的内容。但由于前辈的叮嘱,他把家谱看成是最珍贵的东西妥善保存着。王老汉说,家谱以前是供奉在祠堂里的,必须得到当家人的同意,并沐浴焚香、三拜九叩后才能观看...
· 中国人为什么要续家谱
中国人为什么要续家谱?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疑惑过这个千古以来的哲学难题?“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这也是清朝顺治皇帝久久解不开的的心中大惑。谁读懂了生命的来龙,生命也就成了一部深刻的书。到底“我是谁”?在我们出生到懂事时,大人就会反复告诉我们――“记住啦,你姓xxx你是xxx人...”,例如小编小时候大人就总爱问“你叫什么名字啊?”“今年几岁啦?”“你来自哪里啊?”...而一般的回答都是“我姓XX,叫XX,来自XX...”是的,当你姓了某个姓氏时,其实就已经知道了你的家族血缘关系了,通过这个姓氏还可以追溯根源。那么,想要了解“我是谁”,何不先了解自己的先祖、那些逝去的亲人?中国人重视饮水思源,不忘祖宗先人。千年来,人们把祖宗的世系和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子孙,以此证明家族的存在、延续家族的血脉。其实,这就是家谱。家谱、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
· 为什么要修家谱?续修家谱的价值在哪里?
俗话说,乱世藏金,盛世修谱。现在我们正处于太平盛世,所以很多家族也开始续修家谱。修谱是一个家族的大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然而,目前却面临诸多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日渐富裕,年轻人的思想也在慢慢变化。为了更好的生活,大多数年轻人都离家外出打工,在城市安家,宗族意识淡薄。其次,很多旧族谱经历了战乱、天灾等的洗礼已经损毁或丢失,修谱难度大。另外,很多年轻人因为从小没有见过家谱,也没有家族祠堂,对修家谱一无所知,不知从何下手。然而,正是因为有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才更需要让大家明白续修家谱的价值。一、寻根问祖、追根溯源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是一个人的天性,我们从内心深处就想知道自己是谁?来自哪里?而家谱就是我们追根溯源的重要载体,它记载了一个家族的历史和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循着家谱找到自己的来处,了解家族的源流,与祖先对话。二、修谱修祠、团结亲族修族谱修祠堂的过程,就是一个家族族人互相交流沟通的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