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寻根问祖

回族姓氏习俗

2017-04-1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56
转发:0
评论:0
回族姓氏习俗,    回族的姓氏比较复杂,与汉族共有的姓有李、周、金、刘、陈等。有的姓如马
  

 

    回族的姓氏比较复杂,与汉族共有的姓有李、周、金、刘、陈等。有的姓如马、洪、丁、沙等,回多汉少。“十个回回九个马、一个不姓马也姓哈”的说法很能说明问题。但是,有些姓却是回族所独有的,如撒、忽、闪、纳、哈、萨、海、黑、郝等等。这些姓氏是有来历的。据《元史·纳速拉丁传》记载,元始祖忽必烈曾亲自宣布过“赛典赤虽逝,德政尚存,敢有更易者诛之”的命令,可见当时赛典赤威望极高。赛典赤·瞻思丁的后代共有九子十三孙,分为纳、马、撒、哈、沙、赛、速、忽、闪、保、木、苏、黑十三姓。
    不同的历史时期,回族姓名有不同的形式。第一阶段,约从唐高宗永徽二年(651)教传入我国开始,历经宋代至元初,是我国回族姓名的起始阶段。其主要特点是保留着阿拉伯、波斯人名的构成方式,没有姓,全名的排列为本人名·父名·祖父名·族名。如传说来华最早的阿拉伯人撒哈八撒阿的斡葛思,宋时泉州清真寺建寺人哈只·卜嘉喜鲁丁,扬州清真寺建寺人卜哈丁等,用的都是阿拉伯、波斯原名,是没有姓的。使用汉姓汉名的是极少数。第二阶段,自13世纪中叶到14世纪中叶,这时回族在形成中。回族姓名的主要特点是向着汉姓汉名变化,或取以汉姓汉名乃至字和号,如元代画家高克恭,字彦敬,号房山;或保留回族名,取以汉姓和字,如政治家凯霖(回族名),字和淑,汉姓荀;或保留回族名,且取以汉姓、字和号,如元代作曲家马九皋,回族名薛超吾儿,字昂夫,号九皋,汉姓马,又称马昂夫;或保留回族名,另取一汉名,如哈八石,汉名丁文苑;或回族名前冠以汉姓,如金阿里,汉姓金,回族名阿里。第三阶段,自14世纪中叶至16世纪,回族已形成并在发展中,其姓名特点是回族名已不常用,而采用汉姓汉名者日益增多,如明代著名回族诗人丁鹤年、金大车,政治家海瑞,教经师胡登洲,思想家李贽等。第四阶段,自17世纪至解放前,其姓名特点是汉姓汉名已成为回族人名的基本形式,如清代回族诗人孙鹏、马云龙,科学家丁拱辰等。但回族名并未从回族人中消失,至今仍流行为婴儿起经名(即回族名)的习俗。回族姓名的演变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姓名作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回族名一直遗存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回族姓氏――米氏
回族姓氏的形成和由来有主要有几种原因:一、由波斯或阿拉伯语原读音引申而来的,如采用谐音、近音以名改姓等。二、由祖姓或经名演变而来的,如变繁为简、谐音、近音等。三、由曾得到过的尊号或源来地名变繁为简采用谐音等而产生的四、由各代皇帝赐给或御批(改)而产生的(一般会使用国姓或不饶口的姓氏).五、历史上因战乱、民族冲突等为避仇躲难而隐姓埋名,或者借用周边汉人邻居、朋友姓氏的(此类考证起来比较难)。米米姓为中国回族古老姓氏之一。米姓主要出自古西域康居国的米氏。米氏原居昭武城(今甘肃高台县境内),为“昭武九姓”之一;后归属匈奴,迁至中亚阿姆河、锡尔河两河流域,建立米国。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撒马儿罕西南部。米国人进入中国后,子孙遂以米为姓。唐代长庆年间(821-824年)被刘禹锡誉为“唱得凉州意外声”、“能变新声作旧声”的著名乐师米嘉荣便是西域米国人。再有,阿拉伯名“米纳勒”的“米”也是米姓之源。另外,元代...
· 回族姓氏的分布文化
西北地区是我国回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做为中国回族第一大姓马姓,在这里表现的尤为突出。根据宁夏固原县(包括今彭阳县)户籍调查,回族马姓占总人口的1/3。西北除了较多的马姓外,在百家姓内,还保留了许多回族的传统姓氏和稀僻姓氏,这一点应引起回族姓氏研究的注意,这对回族族源的研究是有探索意义的。例如:阿、讷、塔、纳、哈、虎、沙、喇、宝、和、贴、鲜、计、水,亢、仁、且、腊、百、花、冶、妥、黑、佑、拜、咸、茹、顿、芥、海、消、铁、笪,轿,密、查,朝、雒,踏、剡等姓氏。在这些姓氏中,有许多是汉姓也没有的,这样就大大地丰富了我国姓氏的数量,也为回族姓氏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回族的姓氏文化影响下,其不同姓氏也分布在了不同地区。河南及中原一带历史上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回族形成后融合了其他民族的姓氏,温、安,金,李、艾、宛、米、牧、闻、狄、黑,朱、满、买、左、盖、刁、皇、皇甫,逮、来,褚、虎、展、党...
· 回族姓氏的分布文化
西北地区是我国回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做为中国回族第一大姓马姓,在这里表现的尤为突出。根据宁夏固原县(包括今彭阳县)户籍调查,回族马姓占总人口的1/3。西北除了较多的马姓外,在百家姓内,还保留了许多回族的传统姓氏和稀僻姓氏,这一点应引起回族姓氏研究的注意,这对回族族源的研究是有探索意义的。例如:阿、讷、塔、纳、哈、虎、沙、喇、宝、和、贴、鲜、计、水,亢、仁、且、腊、百、花、冶、妥、黑、佑、拜、咸、茹、顿、芥、海、消、铁、笪,轿,密、查,朝、雒,踏、剡等姓氏。在这些姓氏中,有许多是汉姓也没有的,这样就大大地丰富了我国姓氏的数量,也为回族姓氏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回族的姓氏文化影响下,其不同姓氏也分布在了不同地区。河南及中原一带历史上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回族形成后融合了其他民族的姓氏,温、安,金,李、艾、宛、米、牧、闻、狄、黑,朱、满、买、左、盖、刁、皇、皇甫,逮、来,褚、虎、展、党...
· 秦陇文化—回族武术—武术习俗
回族具有强健、勇武、好锻炼、不畏强暴的民族性格。自古以来,凡回民聚居的地方大都有尚武的习俗。如唐代以来,回民定居的西安,武术习俗未间断过,过去无论老幼,练武风尚很浓。他们每天在做完晨礼之后和晚上吃过饭后,“齐集寺院,弹腿打拳,玩枪弄棒,切磋琢磨,互试比赛”。南方回民也多好武和擅长武术,保持着回回民族的特色。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回民更是酷爱武术,世世代代相传。回民为什么好武呢?原因主要有两条:第一,回族崇拜的教领袖穆罕默德勇武并精于剑术。《穆罕默德的宝剑》一书,在广大回族人民群众中早巳传播很广,并有不少模仿练习者。穆罕默德还曾经给勇士哈立得赐名“安拉之剑”。回族人由于严格遵守穆圣的言行,因此,回族群众认为练武功自卫是“逊乃提”,是圣行。第二,回族人由于是从中亚等地来中国的,其祖先系外来人,后来“大分散、小集中”在全国各地,元朝回族人被编入“探马赤军”,为适应战争的需要经常练习骑马射箭,使枪...
· 秦陇文化—回族艺术—民间舞乐习俗
回族由于宗教等原因,不善歌舞,但在民间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小乐器及少量的民间乐舞。(一)回族民乐回族民乐乐器有一种是口弦。口弦是回族姑娘特别喜爱的一种民间小乐器,俗称“口琴子”或“口衔子”。口弦有两种,一种是铁制的,一种是竹制的。铁口弦在其他民族当中也有,竹口弦在回族姑娘中较多。竹口弦,顾名思义是用竹子削的,看起来简单,但做时颇讲究工艺。一般好的口弦,都是把竹子选来,切成长五寸左右的若干根,放到油锅里炸一下,然后拿出来用刀精心去削。这样做龅目谙遥凉饣崾的陀茫灰灼屏眩淮有Ч峡矗袅渴手校宕嗳岷汀?回族姑娘制作的竹口弦,弦身一般都是三寸长,一头小,奏时左手捏住弦尖,将舌簧的一端轻轻含入双唇间,右手中指和拇指挽住另一端丝穗子,均匀地扯动,使口弦簧产生一种“咕咕咚、咕咕咚”的具有特殊魅力的声音。口弦,没有什么明显的音调,主要是姑娘通过口形、气力、节奏等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回族姑娘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