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寻根问祖

范仲淹后辈子孙捐出族谱 历时五年寻访修编

2017-04-1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33
转发:0
评论:0
范仲淹后辈子孙捐出族谱历时五年寻访修编,  “范老的认真细致劲,让我们很感动。”天平山景区工作人员小许是第一个与范桂
  

   “范老的认真细致劲,让我们很感动。”天平山景区工作人员小许是第一个与范桂林结缘的人,并此后几度书信来往,让老人萌发了捐家谱于此的念头。说起首次邂逅,小许笑谈了一段赠书趣事。
   “我们是范仲淹第三个儿子那一旁系传下来的,作为范氏后人,去天平山游玩总想了解更多先辈的事情。”去年9月份,家住上海杨浦区的范桂林老人来苏州天平山游玩,想与景区工作人员聊一下,正好碰上小许,热情接待,相谈甚欢,景区还送了三本关于范仲淹和天平山的书籍,老人很是欢喜。一个月后,小许很意外地收到老人寄回的其中一本书,“怎么又把赠书寄回?”老人在信件中写到:“翻开此书彩照后面一页,看到书上有别人祝你生日快乐的签名,此书太珍贵了,尽管内容丰富,还是应该还给你。”老人随信还附上自己收集汇编的“范氏世系表”。老人的细致让小许很感动,他很快又回寄了两本天平山的书和导游图等,老人对景区热情谦虚的态度很满意,一来两去,年轻的小许和七旬老人成了忘年之交。
    捐出家谱了心愿
    在天平山范仲淹纪念馆的三太师祠右侧墙上,有张范仲淹后裔的谱系表,范桂林几次细细研读,他发现关于范仲淹三子那一系的延续几乎空白,便想把自己修编的那一支家谱提供给景区参考。“范氏后人遍布海内外,我们这一支,是浙江宁波支,这份家谱是祖孙四代经历五年多的寻访,收集续写而就的,从范仲淹朝上九代,到范仲淹至今我们第28代都完整记录,或许对以后景区人文研究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可供参阅后便于考证。”范老也提出个心愿,能否将捐出的家谱在这里的范仲淹纪念馆展示于后人?老人说,选择这里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范坟在国内仅有两处,河南洛阳伊川和苏州天平山。他也曾去过伊川,但相比之下,觉得天平山的人文景观更丰富,处处圣迹,管理规范,有关历史资料更完整,展厅更齐全,把“墓地”的显示意义展现得更深远,故选择这里无偿捐赠。这一愿望得到了天平山景区的大力支持。
   “关于范仲淹的后代,我们了解得很多,有范国强、范曾等名人,但范桂林老人提供的这段资料,是我们纪念馆未曾搜集到的,老人的捐赠正好增补了范氏始祖系的这段空白。”天平山景区李志强说。
    翻开昨天范家人带来的家谱原稿,记者看到厚厚的本子上,从有历史记载的唐高宗时期世祖范履冰(为范仲淹朝上九代)、吴中一世范仲淹,到迁到宁波的第十九代范召兴都有记录。“我们是宁波那一支,后曾祖父到上海谋生,族人四散他乡,只留下这本家谱。”范桂林从湖北黄石的堂兄范中和处得到这本家谱,如获至宝,开始了修编过程。
    五载修家谱
    这本以繁体字方式出现在范氏子孙手中的家谱,是范桂林的曾祖父范卞石收集撰写的,是他三叔范洪生抄写补充的,“能经历文革传下来并不容易,98年父亲临终前交给我时,很机密,妹妹至今没看到。”堂兄范中和说,当范桂林向他提出要把家谱继续修下去时,他当时第一反应是,“饭都吃不饱,哪有空修谱?”不过,曾祖父在家谱中希望子孙续谱传阅免遭种族失传的心愿,让范桂林最终得偿修谱。
   “兄弟姐妹都很忙,对家谱感兴趣的也不多,我正好从医院退休了,平时喜欢研究范氏后人文化,便决定做这件有意义的事。”从2003年开始,范老就开始了忙碌的探亲访友充实族谱的工作。循着家谱,他上海、宁波、湖北、河南等地遍找范氏后人消息。范老笑称自己虽年纪不轻但身体还很健,平日也喜欢四处游玩览胜,正好一举两得。五年来,族谱终于完整修编好,范老也与50多位散落各处的范氏亲友取得了联络。“都是同一根,范仲淹精神让我们这些后人觉得特别有价值和意义。”老人的这种执著认真也感动了天平山景区。范家人也表示,展示之外,他们还将把家谱原稿作为“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让范仲淹精神在后辈中延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范仲淹后辈子孙捐出族谱历时五年寻访修编
“范老的认真细致劲,让我们很感动。”天平山景区工作人员小许是第一个与范桂林结缘的人,并此后几度书信来往,让老人萌发了捐家谱于此的念头。说起首次邂逅,小许笑谈了一段赠书趣事。“我们是范仲淹第三个儿子那一旁系传下来的,作为范氏后人,去天平山游玩总想了解更多先辈的事情。”去年9月份,家住上海杨浦区的范桂林老人来苏州天平山游玩,想与景区工作人员聊一下,正好碰上小许,热情接待,相谈甚欢,景区还送了三本关于范仲淹和天平山的书籍,老人很是欢喜。一个月后,小许很意外地收到老人寄回的其中一本书,“怎么又把赠书寄回?”老人在信件中写到:“翻开此书彩照后面一页,看到书上有别人祝你生日快乐的签名,此书太珍贵了,尽管内容丰富,还是应该还给你。”老人随信还附上自己收集汇编的“范氏世系表”。老人的细致让小许很感动,他很快又回寄了两本天平山的书和导游图等,老人对景区热情谦虚的态度很满意,一来两去,年轻的小许和七旬老人成了...
· 修族谱时子孙后辈名字与祖先重名怎么办?
家谱、族谱,作为承载家族历史与文化记忆的珍贵文献,自古以来就在华夏文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血缘关系的见证,更是家族精神的传承纽带。尽管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性大,但对家族根源的追寻与家族团结的向往,始终是人们心中不变的理想。家谱的编修,不仅延续着这份传统,更成为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族谱编修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其中一项便是子孙后辈的名字与先祖重名的问题。在家族血脉的延续中,名字的重复很常见,尤其是在遵循字辈取名的传统家族中更为常见。面对这一情况,如何在尊重家族传统与确保家谱信息准确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了一项需要智慧解决的任务。在修谱时,遇到子孙与先祖名字相同的情况,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为后辈另取一个“谱名”。谱名,顾名思义,是写进族谱里的名字。在录入族谱时,应在个人信息栏中明确标注原名与谱名的关系,解释改名的原因,并在凡例中详细说明重名时的改名规则,以便...
· 修编族谱必看!怎样判别旧谱内容的真伪
老谱资料的利用要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经考证、比较和多方论证后才能定夺。蓝本不一定毫无差错,但它相对于其他旧谱的可信度大,且其缺憾,可据他谱补正,使之完善后达到可信。这种补正了的可信蓝本谱,则可定为修新谱的依据范本。范本的确立,其最大优越性在于可避免修谱过程现一系多说的“多中心”弊端。如有不慎,这种“多中心”会毁了宗谱“一脉相承”的根本原则。评论谱牒编修质量的优劣、价值之高低,主要抓住以下几点:1、首先要读谱的序文,且要读懂、读明白,谱序可称之为整部谱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文字精华,它起到承上启后的引导纽带作用,更是对组成谱系脉络精髓的画龙点睛。确定谱系编纂的质量、体例规范与否,其首要标准,是谱内必须要有创谱之序和随后历次续修的谱序,且基本完整。这是评定某谱价值的最重要条件之一。2、如何识别谱序的真伪新谱或创谱的成谱年代,皆在谱序中得到反映。故对序文的年代(朝代)与撰文者的身份头衔(职位、职称、学...
· 范仲淹行善子孙800年福禄
民间故事范仲淹幼年是家境贫穷,生活艰难,心想将来若能出人头地,定要救济贫苦者。后来当了宰相,便把俸禄拿出来购置义田,给贫穷无田地者耕作。有一次在苏州买屋居住,一位风水先生盛赞此屋,风水极佳,后代必出公卿。范仲淹心想,既然此屋风水能使后代显贵不如改为学堂,让苏州城百姓的子弟入学,将来众人的子弟都能贤达显贵,较之自己一家的子弟显贵,岂不是更为有益吗?于是立刻把住宅捐出来,改作学堂。实践了年青穷苦时念念利益众生的宿愿。不久范仲淹四个儿子长大成人,均聪颖非凡德才兼备,分别官至宰相、公卿、侍郎,范家的曾孙都贤达显贵,绵延不绝,传至今已八百年了,苏州一带范氏后人依然兴旺。范仲淹善心为他人谋福利,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其功德是无法估量的,而上天所回报给范氏子子孙孙的福禄,是范仲淹当时所付出的几十倍、几百倍,是范仲淹毫无利己之心,播下了意想不到的善种,八百年来不断地开花结果,无意之中为子孙万代谋福利,成为行善...
· 耗资三亿历时五年建成的阿房宫运转13年拆除
在汉朝之前,史书记载非常少,甚至可以说是稀缺,但依然可以从仅有的书中知道阿房宫的华丽富贵。传闻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把所有的金银财宝放在了阿房宫。阿房宫也是秦始皇用尽全国之力才修建好的。传闻当时几十万的军队来帮助秦始皇修建,光是死的人就有上万人,其宫殿的辉煌程度,从古至今从未有之。秦朝本来想历经千世的,可是仅仅二世就遭到了灭亡,这和秦始皇修建阿房宫有很大关系。秦始皇为了一己私欲修建成功的阿房宫,最终也让他的大秦帝国灭亡,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因果报应了。网络配图唐朝的大诗人杜牧就在《阿房宫赋》写到: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複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