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寻根问祖

耄耋老人撰《温岭姓氏录》为百姓寻根

2017-04-1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28
转发:0
评论:0
耄耋老人撰《温岭姓氏录》为百姓寻根,土著姓188姓,新增姓(建国后迁入)78姓、暂住姓93姓……最近,一位家住浙
  土著姓188姓,新增姓(建国后迁入)78姓、暂住姓93姓……最近,一位家住浙江省温岭市太平街道 只读过五年半小学的耄耋老人郑祖元编撰完成了一本记录反映温岭历代姓氏概况的工具书,自费化了2000元印了100册,分赠温岭市档案馆、温岭市图书馆、温岭市政协文史委等有关单位和同好。郑祖元老人自少年时迷上姓氏学研究后,六十多年旁搜博览,编写了800多万字共32 大册的《中国古今姓氏志》,《温岭姓氏录》只是其中有关温岭的一部分。

   郑祖元今年86岁,他告诉记者,祖父郑寒云原是油漆匠,51岁时到海门改学照相,后来创办了温岭第一家照相馆“福肖照相馆”,看到郑祖元读了五年半书后,祖父对他说:“不用想当差使(公务),不用想教书,门头字(记帐)记得住就算了。”于是郑祖元就辍学跟随祖父习艺谋生。

   因家贫只读了几年书的郑祖元却非常喜欢读书,郑祖元在看了家里的《说岳全传》后看老版的《百家姓》发现,其中居然没有“岳”姓,而增广的《百家姓》却有“岳”姓,问了祖父才知道,老版的《百家姓》是北宋时出版,增广的版本是南宋时出版。他在看《三国演义》时,又发现里面有沮授、审配、波才(黄巾军将领)等十几个《百家姓》中没有的姓。从新老《百家姓》的对比出发,郑祖元渐渐迷上了姓氏学。温岭名医赵立民曾说“今已乏姓氏研究者,姓氏学几成绝学“,郑祖元萌生搜集中国姓氏之志后,从此,即时时留心于姓氏之学,勤钻苦研,寒暑不辍。他购买了《康熙字典》,经常到设在东门头城楼上的县图书馆借书,借阅唐代杜佑撰《通典》、南宋郑樵撰《通志》、元初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合称“三通”)、清乾隆时官修的《续通典》、《清朝通典》、《续通志》、《清朝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文献通考》等古籍(以上称“九通”)。他将其中有关姓氏方面的资料全部抄来,如在《清朝通志》中,他就找到了许多蒙古姓、满洲姓。

   为了钻研姓氏学,郑祖元常常通霄达旦,抄书抄到大天亮。按他儿子郑照的话来说,“举凡有关姓氏之书籍,或购或借或抄录,无不网罗,逢人必询其姓,浸浸于此而不倦,毕一生精力,近七十年业余时间,悉耗于此,仅文革时辍笔七、八年。”(郑照《跋》)至文革前,郑祖元已集得中国姓氏二万有余。可惜的是,他所收集的资料,“尽皆搜缴焚毁于文革之浩劫中,不能复得矣。”1976年文革结束后,郑祖元又重新开始搜集资料,但是有许多资料,再也难以借到、得到了。多年来,他自费购买了《二十五史》、《资治通鉴》、《中华大字典》、《辞源》、《广韵》、《中华辞海》、《中华姓氏大辞典》等参考书,同时经常去图书馆,搜集抄录全国各地地方志中有关姓氏学的资料,在读书看报时留意未见过的姓氏。此外,每次选举时,看到街上公布选民榜,见其中有自己没见过的姓,就随手抄下来。但是重新搜集仅得一万八千余姓,“举凡中国之古今姓氏,包括已消亡之古姓和各少数民族姓,单姓、复姓,见诸古籍、报刊者,无不竭力网罗辑录,编成了 800多万字共32 大册的《中国古今姓氏志》,四十余年来,不断增补,数易其稿。该稿中,复姓自二字至十字姓均有,且数量不在少数。

   因为《中国古今姓氏志》篇幅太大了,这一巨著因财力缺乏等多方面因素很难出版,郑祖元就根据儿子郑照建议,抽取温岭本地有关的姓氏内容,辑集了11 多万字的《温岭姓氏录》先行而世,以不负一生之心血。这本《姓氏录》以姓氏笔划多寡为序,每姓首列读音(包括汉语拼音、反切、中文注音),次列姓源、郡望、由来、分布、人物六项,共收录了348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耄耋老人撰《温岭姓氏录》为百姓寻根
土著姓188姓,新增姓(建国后迁入)78姓、暂住姓93姓……最近,一位家住浙江省温岭市太平街道只读过五年半小学的耄耋老人郑祖元编撰完成了一本记录反映温岭历代姓氏概况的工具书,自费化了2000元印了100册,分赠温岭市档案馆、温岭市图书馆、温岭市政协文史委等有关单位和同好。郑祖元老人自少年时迷上姓氏学研究后,六十多年旁搜博览,编写了800多万字共32大册的《中国古今姓氏志》,《温岭姓氏录》只是其中有关温岭的一部分。郑祖元今年86岁,他告诉记者,祖父郑寒云原是油漆匠,51岁时到海门改学照相,后来创办了温岭第一家照相馆“福肖照相馆”,看到郑祖元读了五年半书后,祖父对他说:“不用想当差使(公务),不用想教书,门头字(记帐)记得住就算了。”于是郑祖元就辍学跟随祖父习艺谋生。因家贫只读了几年书的郑祖元却非常喜欢读书,郑祖元在看了家里的《说岳全传》后看老版的《百家姓》发现,其中居然没有“岳”姓,而增广的...
· 新撰姓氏录
概要《新撰姓氏录》是居住在京都及畿内的1,182个氏族根据“皇别”、“神别”、“诸蕃”等出身,来明确分类为哪个祖先、氏((日文)うじな),记述缘由、分歧的情况等。不过,主要也为了辨别氏族的真假,及改赐姓是否正确。虽说内容记载的氏族被限定了,但针对日本古代史、古代氏族的研究上却是不可或缺的史料。现存的《新撰姓氏录》是目录手抄记(摘录),而本文已残缺不齐。虽有残缺,但也保留若干的逸文。此外,此书的记载对象虽限定为京都(左京、右京)和五畿内的姓氏,但按其序所言,内文范围里仍有过半也无登载的姓氏。而书名虽曰“新撰”,并非在此之前曾出现《姓氏录》一书,而是基于未完成的《氏族志》称《新撰姓氏录》。皇别、神别、诸蕃本书共记录了1,182个姓氏,其皆出自于“皇别”、“神别”、“诸蕃”这三个类别。皇别第一个从“皇别”出来的姓氏乃自神武天皇以后,从天皇一族开始分支的氏族,共有335个姓氏;较具代表性的有清原氏...
· 兰州耄耋老人幸育忠撰写《幸氏家训》教育下一代
幸育忠老人珍藏的道光十年的《幸氏宗谱》及自撰的《幸氏家训》《幸氏家训》核心内容:今年80岁高龄的幸育忠老人是《幸氏家训》的撰写者,他根据先祖留下的家训及老宗谱,并结合卢正言主编的《中国历代家训观止》,用与时俱进的态度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于2006年撰写出了千余字的《幸氏家训》。如今,《幸氏家训》得到了全国幸氏家族续编家谱的认可,并以《幸氏家训》作为做人准则。见到幸育忠老人时,记者有些惊讶,他精神矍铄,步态稳健,思维敏捷,谈吐儒雅,丝毫看不出已是耄耋之年。他早早整理好各种珍贵的资料,摆放整齐,娓娓道来幸氏家族的家训家风故事。幸育忠首先向记者讲述了“幸”姓的故事。“幸”姓诞生于西周,发祥在渤海沧州,鼻祖偃公和子孙五代镇守朔北雁门,功绩卓著。唐宪宗时,幸南容任国子祭酒兼太子宾客,在他的主理下,朝廷的礼仪、教育出现新貌,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不少陈规陋习受到洗刷。南宋朝幸元龙任郢州通判,学问渊博,著有《...
· 岭南文化—民间艺人—耄耋老人
栩栩如生的金童玉女,风光旖旎的山水国画、趣味可爱的动漫卡通……很难相信,这一幅幅色彩丰富的精美刺绣作品全部出自一位八旬老人之手。最近,家住清新太和镇的八十岁阿婆郑丽中利用空闲时间,不用戴老花镜,飞针走线绣出上百幅栩栩如生的刺绣作品,一时在左邻右里、亲朋好友中传为佳话。“瞧这幅金童玉女贺新年刺绣,人物神态和色彩很抢眼,是老人的得意之作,已经送出5幅了,还有朋友不断来求老人再绣新的。”昨天上午,郑婆婆的儿子拿出老人珍藏的一幅刺绣框画向记者展示时自豪地说,最近一位做生意的朋友看到老人的一幅国画风格的《富贵有鱼》刺绣,提出愿意出千元高价收购,“我自己绣着好玩的东西,别人还当真了。”说起这事郑丽中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乐成了一朵花。在老人的床上,记者看到一堆五颜六色的丝线和各式各样的画,都是老人准备用来刺绣的家什,唯独没有老花眼镜。“平时老人忙完家务活,就一个人坐在阳台上,专心致志地刺绣,可认真了。”原...
· 岭南文化―民间艺人―耄耋老人
栩栩如生的金童玉女,风光旖旎的山水国画、趣味可爱的动漫卡通……很难相信,这一幅幅色彩丰富的精美刺绣作品全部出自一位八旬老人之手。最近,家住清新太和镇的八十岁阿婆郑丽中利用空闲时间,不用戴老花镜,飞针走线绣出上百幅栩栩如生的刺绣作品,一时在左邻右里、亲朋好友中传为佳话。“瞧这幅金童玉女贺新年刺绣,人物神态和色彩很抢眼,是老人的得意之作,已经送出5幅了,还有朋友不断来求老人再绣新的。”昨天上午,郑婆婆的儿子拿出老人珍藏的一幅刺绣框画向记者展示时自豪地说,最近一位做生意的朋友看到老人的一幅国画风格的《富贵有鱼》刺绣,提出愿意出千元高价收购,“我自己绣着好玩的东西,别人还当真了。”说起这事郑丽中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乐成了一朵花。在老人的床上,记者看到一堆五颜六色的丝线和各式各样的画,都是老人准备用来刺绣的家什,唯独没有老花眼镜。“平时老人忙完家务活,就一个人坐在阳台上,专心致志地刺绣,可认真了。”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