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寻根问祖

家谱记载家族脉络 家训弘扬懿行美

2016-08-1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53
转发:0
评论:0
家谱记载家族脉络家训弘扬懿行美, 古有名言,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家训族规就是家族写入家谱,用来齐家、族

   古有名言,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家训族规就是家族写入家谱,用来齐家、族人籍以修身的金科玉律,其中更有中华传统的懿行美德值得今人汲取。

  近日,“修心正身 扬清厉俗—中国家谱家训族规资料展”在上海图书馆目录大厅展出。展览以“名谱巡礼”、“四海一家”、“啜英咀华”、“千年传颂”四个主题向公众展示上海图书馆的家谱家训族规馆藏。

名家多有家训族规

  记者发现,名人家谱多载有家训族规,这些内容大多基于传统的儒家思想,教育族人爱国敬业、积极向上、孝顺和睦及诚信友善,旨在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诸多领袖、大师或商贾生长在这样的家族氛围中,最终成为有益于家族、有用于社会、有志于报效祖国的栋梁之才。

  在这次展出的上图馆藏的名人家谱里,参观者还可以现场观摩到毛泽东、刘少奇、荣毅仁、鲁迅、胡适、李鸿章、盛宣怀等名人的家谱。

  西河堂家藏《韶山毛氏族谱》(2001年辛已五修版)的《家族规范》共计256字,里头写到:“忠于祖国,热爱人民。文武兼济,建立功勋。敬宗爱祖,德泽绵长。诗书传世,振我家声……毛氏子孙,个个争荣。”落款嘱“阖族同识”。

  《江苏无锡·荣氏宗谱》家族中诞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家谱中规定族人的思想言行,提倡教育,并于女子名下书写其名号以及毕业院校。“族人必孝悌当先,宗族和睦,蒙养当豫、礼节当知、职业当勤、节俭当崇、争讼当息……”

  《浙江绍兴·越城周氏支谱》为鲁迅家谱,周家重视纂修家谱,“家无谱则亲踈无纪,而人不知敦睦”。

一笔无形文化财富

  家训族规萌生于汉魏,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成效明显,影响深远,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展览主办方介绍,名门望族往往视“名节”如生命,注重修身养性,讲求礼仪规则,几乎家家都有,并且撰文成篇,对后代子孙是一种规约,也是一笔无形的文化财富。

  上海图书馆从存世的数百部家谱中撷取部分精华,分为孝顺、修身、和睦、敬业、治家、爱国、诚信、教育、守法、廉洁十类,每一种美德又挑选出家训若干条,以飨读者。这些家谱来自神州各地,所涉面甚广,文句精炼,且通顺易记。

详细记述领袖生辰

  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的传记存世不少,但这本有着特殊意义的《韶山毛氏族谱》,如何记述这位家族里的伟人,很多读者并不了解。

  在展示的西河堂家藏《韶山毛氏族谱》(2001年辛已五修版)中,“泽东”一页里,注明“贻昌子三,长泽东”(毛泽东父亲名贻昌,字顺生,编者注)。家谱用八个字对毛泽东作出评价—“济世兴邦旷古绝伦”。

  家谱记述,毛泽东父母毛贻昌和文七妹在家谱中排为“十九派”,毛泽东属“二十派”。家谱提及,毛贻昌和文七妹生有五子,但长次皆殇,因此“毛氏三兄弟”为更多人所知悉。

  很多资料只记录了名人的生日,但在家谱中的记录,细化到了时辰,毛泽东生于“辰时”,在《湖南宁乡·南塘刘氏四修族谱》里记载,另一位开国元勋刘少奇也生于“辰时”(上午7点到9点)。而本次展览展出的最厚家谱,要数满族的爱新觉罗宗谱,记载其先世是发祥于长白山东布库哩山下之布勒瑚里池。

  本次展览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上海市图书馆行业协会、上海图书馆承办。

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家谱——家族脉络的桥梁
家谱中国有句古话:盛世修史,明时修志。的确,修家谱是中国人千百年来不变的传统,为了搭建家族脉络的桥梁。摊开修好的家谱、族谱,人们总是小心翼翼,生怕惊醒了这些沉睡了几百年的名字。面对着这些祖先的名字,阅读着关于他们的记录,人们可以想象,父亲的父亲的父亲,曾经有过怎样的人生。虽然他们的故事早已湮没,但是他们的基因和血液,却标记和流淌在后代身上。这种感觉,特别神秘和神奇。中国家谱由来悠远,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数千年来,在不同时代,家谱显示了不同的形态,家谱文献成为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在没有纸张的古代,古人就地选取合适的材料作为记录家谱的载体。除了甲骨家谱,商代末年还出现了记载家族世系的青铜器,汉代流行在石碑上刻家谱。而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则有结绳家谱和口述家谱。从古至今,我们的先民们编制了难以数计的各类家谱,虽经岁月侵蚀,流传至今的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
· 家谱-家族脉络的桥梁
家谱-家族脉络的桥梁中国有句古话:盛世修史,明时修志。的确,修家谱是中国人千百年来不变的传统,为了搭建家族脉络的桥梁。摊开修好的家谱、族谱,人们总是小心翼翼,生怕惊醒了这些沉睡了几百年的名字。面对着这些祖先的名字,阅读着关于他们的记录,人们可以想象,父亲的父亲的父亲,曾经有过怎样的人生。虽然他们的故事早已湮没,但是他们的基因和血液,却标记和流淌在后代身上。这种感觉,特别神秘和神奇。中国家谱由来悠远,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数千年来,在不同时代,家谱显示了不同的形态,家谱文献成为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在没有纸张的古代,古人就地选取合适的材料作为记录家谱的载体。除了甲骨家谱,商代末年还出现了记载家族世系的青铜器,汉代流行在石碑上刻家谱。而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则有结绳家谱和口述家谱。从古至今,我们的先民们编制了难以数计的各类家谱,虽经岁月侵蚀,流传至今的至少仍有三万多种,...
· 家谱像桥梁一样连接着家族的脉络
家谱中国有句古话:盛世修史,明时修志。的确,修家谱是中国人千百年来不变的传统,为了搭建家族脉络的桥梁。摊开修好的家谱、族谱,人们总是小心翼翼,生怕惊醒了这些沉睡了几百年的名字。面对着这些祖先的名字,阅读着关于他们的记录,人们可以想象,父亲的父亲的父亲,曾经有过怎样的人生。虽然他们的故事早已湮没,但是他们的基因和血液,却标记和流淌在后代身上。这种感觉,特别神秘和神奇。中国家谱由来悠远,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数千年来,在不同时代,家谱显示了不同的形态,家谱文献成为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在没有纸张的古代,古人就地选取合适的材料作为记录家谱的载体。除了甲骨家谱,商代末年还出现了记载家族世系的青铜器,汉代流行在石碑上刻家谱。而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则有结绳家谱和口述家谱。从古至今,我们的先民们编制了难以数计的各类家谱,虽经岁月侵蚀,流传至今的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
· 家谱记载家族的兴衰荣辱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同心,华夏一脉;血浓于水,叶落归根。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梁启超更是认为,国史、方志、家谱像三足鼎立构成中国的历史。由此可见家谱的历史价值和意义了。中国的家谱始于何时?章学诚说“谱牒之学,溯自生民之初。”(《高邮沈氏家谱·序例》)意为中国自上古时代有了原始文字,便有人记录家族成员的事迹,是为谱学之发端。若从周代的《世本》(记载帝王公侯世卿大夫世系事迹)算起,谱学在中国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了。湖北有多少存世的家谱湖北有多少家谱?这个问题是无人能回答得了的。湖北省图书馆技术部主任范志毅透露,湖北省图书馆现馆藏家谱1200余部、数字化家谱100余部、家谱微缩品60余种。这是个会不断增长的动态数据。据悉湖北省图书馆正在开展湖北地区家(族)谱的...
· 家谱记载家族的兴衰荣辱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同心,华夏一脉;血浓于水,叶落归根。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梁启超更是认为,国史、方志、家谱像三足鼎立构成中国的历史。由此可见家谱的历史价值和意义了。中国的家谱始于何时?章学诚说“谱牒之学,溯自生民之初。”(《高邮沈氏家谱·序例》)意为中国自上古时代有了原始文字,便有人记录家族成员的事迹,是为谱学之发端。若从周代的《世本》(记载帝王公侯世卿大夫世系事迹)算起,谱学在中国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了。湖北有多少存世的家谱湖北有多少家谱?这个问题是无人能回答得了的。湖北省图书馆技术部主任范志毅透露,湖北省图书馆现馆藏家谱1200余部、数字化家谱100余部、家谱微缩品60余种。这是个会不断增长的动态数据。据悉湖北省图书馆正在开展湖北地区家(族)谱的抢救性征集活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