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邓氏宗祠—见证400年邓氏发展繁衍
慕名来到高要市南岸街道办事处新江一村,见到耸立在村中池塘边的邓氏宗祠时,顿时被它的建筑规模和建筑工艺所折服。
新近出版的《肇庆文物新发现》一书也印证了记者的判断,这座邓氏宗祠的确是肇庆最大的明代祠堂。据悉,邓氏祖先邓斌曾是明代锦衣卫指挥使(正三品武官)。时至今日,新江一村村民依然保存明代永乐年间,邓氏祖先邓斌的四代诰命牌匾。
探寻:难得一见的明代三进宗祠
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高要市工作组实地考证,高要市南岸街道办事处新江一村的邓氏宗祠始建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它坐西北向东南,三开间两厢房宽27.2米,三进深38.6米,祠内面积1050平方米。
该祠为硬山顶,并饰以彩塑。在头进阔面花岗岩石门额上,为清代肇罗道(官名,管辖肇庆和罗定府的道台)王澎所书的“邓氏宗祠”。
在邓氏宗祠的大门两旁,有两尊约50厘米高的灰雕人物,他们为一男一女,手中都持有一面像镜子一样的圆形物。祠堂门前两条檐柱上的石月梁中,各有一尊石狮承托着石头拱,以及碧绿的琉璃瓦檐。
跨入邓氏宗祠,有一个约6米高、3米宽的巨大木屏风,屏风上挂着六块诰命牌匾(臣子遵循帝王之命制作的牌匾),都是明代永乐年间,新江一村邓氏祖先邓斌的四代诰命牌匾。
在邓氏宗祠的屋檐和墙头上都画有壁画,除了头进的两尊灰雕人物,二进和三进的墙壁上还有几尊灰雕的人物和花鸟。这些壁画和灰雕都栩栩如生,可见当年绘画和灰雕艺人的技艺何等精湛。
邓氏宗祠除了在建筑面积和装饰上傲视肇庆众祠堂,还有三进的建筑布局在肇庆也难得一见。
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朝廷对房屋、宗祠的建筑风格、规模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只有做大官者,后人才能修建三进的祠堂,才能使用碧绿的琉璃瓦。
荣耀:邓氏祖先是明代锦衣卫指挥使
提起新江一村的邓氏三世祖邓斌,村中的邓尚如等几位邓姓村民脸上流露出掩饰不住的自豪。
据该村的《邓氏族谱》记载,南宋末年,由于蒙古人进攻中原,告老还乡的南宋官员邓元德为躲避战乱,携妻儿老小从河南邓县辗转来到江西,后翻过广东南雄大臾岭来到广东高要白坭(今属三水管辖)。
到了元至正四年(1344年),邓元德的后人邓汝显迁徙到现在的新江一村。20年后(元至正二十四年),邓汝显的孙子邓斌在该村出生。谁也没有想到,这位邓斌日后会成为明朝的锦衣卫。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邓斌考中恩贡生。次年,他赴京城南京应试,因武艺超群,被录为朝廷锦衣卫(皇帝和皇室的卫士)。
在随后的岁月里,邓斌因侦查户部侍郎郭桓贪污、蓝玉私狱等大案立功,先后被提拔为锦衣卫镇抚、同知和指挥使(正三品武官),并被朝廷封为召武将军。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57岁的邓斌告老还乡。明宣德十年(1435年)去世。
这位邓斌如果地下有知,可能也会有些遗憾和不解,他这位武功盖世的武官,后人竟然重文轻武。在清代,他的后人中先后有5位考取文举人,其中两位举人的举人碑仍然保存在邓氏宗祠中。
当年的锦衣卫指挥使邓斌还有一件憾事,他的画像也毁于“文革”时期,以至记者翻拍其画像的愿望落空,同样留下一个遗憾。
如今:邓氏后人珍藏明永乐皇帝手书
记者在高要市南岸街道办事处新江一村采访时,该村的八旬长者邓尚如拿出一本《邓氏族谱》。
据《邓氏族谱》记载,邓氏族谱出自召武公祠,公祠门额上的“召武公祠”四个大字,是明永乐皇帝朱棣赐给新江一村祖先邓斌的手书。
据邓尚如老人介绍,一直到“文革”之前,邓氏宗祠都是召武公祠,朱棣皇帝手书的石刻匾额也镶嵌在祠堂的大门上,“到了‘破四旧’,我们村里的族中老人担心这块石刻匾额被破坏,将它凿了下来,换上了由清代肇罗道王澎书写的‘邓氏宗祠’石刻匾额。”
时至今日,这块珍贵的明代永乐皇帝朱棣手书的石刻匾额还在。邓尚如老人神秘地告诉记者:“这块石匾就埋在我们新江一村的某个地方,出于安全考虑,我不方便讲具体埋藏地方,等我们村重建召武公祠纪念祖先邓斌时,我们再将它取出来,修建在召武公祠的大门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