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今日|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四老』之一,黄纬禄逝世
这才是不褪色的星星
黄纬禄
2011年11月23日,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黄纬禄逝世。
1940年,黄纬禄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现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及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前身),1943年赴英国实习,1945年在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攻读无线电专业,获硕士学位。建国后,在重工业部电信局上海电工研究所、通信兵部电子科学研究院任研究员。
1957年转入国防部五院二分院,先后任研究室主任、总工程师、高级技术顾问,曾当选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代表和全国人大第六届、第七届代表。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高级顾问。有『巨浪之父』、『东风-21之父』之称。中国『航天四老』之一。
1985年『巨浪一号固体潜地战略武器及潜艇水下发射』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排名第一。
黄纬禄院士曾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航天工业部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求实基金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
2012年6月28日,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两弹一星』元勋、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黄纬禄被追授为『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用生命筑就辉煌:研制“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1999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隆重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授予和追授23名科技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中国的“两弹一星”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研制成功的。在研制过程中曾有无数的科学家隐姓埋名,默默无闻地奋斗,他们用青春和生命铸就了共和国的辉煌。本文所记录的虽然不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们的全部经历,也不可能代表成千上万参加这一伟大工程的所有人,但他们在那段岁月里的光辉业绩,感染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历史应该永远记住那个年代,永远记住那些科学家……钱学森:活着就要为人民服务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居住了20年。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走过罗湖口岸,终于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祖国。作为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主要创建者之一,钱学森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960年,在他的具体领导下,我国研制成功了第一枚导弹...
· 成吉思汗麾下四杰之一:赤老温
赤老温,又称齐拉衮。蒙古国大将。逊都思氏。锁儿罕失刺之子。以雄勇善战著称。原附属于泰赤乌部。铁木真(成吉思汗)早年遭泰赤乌部塔儿忽台执禁,得其营救幸免于难。后归附铁木真,随从参加统一蒙古各部的战争。曾与博尔术等一起,配合克烈部,击败乃蛮部曲薛吾军。以作战勇敢,铁木真赐号“把阿秃儿”(勇士)。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与父同掌一千户,代父领军,统领薛凉格河(色楞格河)地区。与博尔术、木华黎、博尔忽并称“掇里班・曲律”(蒙古语,意为四杰),世任“怯薛”(护卫军)之长,为十大功臣之一。并世袭“答刺罕”之号,享有九次犯罪不罚的特权。
· 唐太宗四妃之一杨淑妃:究竟是怎么逝世的?
杨淑妃,隋末唐初人,她是隋炀帝的女儿,在唐初时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内官“四妃”之一。杨淑妃是李恪和李愔的亲生母亲。在史书上对杨淑妃这个人物的描写非常的少,只记载了她的儿子吴王李恪的立传之上,但也仅有寥寥数字而已。对于杨淑妃逝世于何年也不清楚。图片来源于网络杨淑妃的生母,史料上并没有记载,有很多种可能姓,但没有依据可以定论。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杨淑妃是隋炀帝的高级嫔妃生的,也有学者认为是一般的妾室生的,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是萧后生的,对于这个争论很多。隋炀帝的一生十分喜欢游历,他的足迹踏遍了江山,在这期间,杨淑妃也跟随父亲有很多游历,因此见识也很广泛。武德九年,也就是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为帝。根据两唐书太宗诸子列传中的措辞可以知道,“杨妃”这一称呼是最简单嫔妃的泛指,而是杨氏应该在李世民登基之后才册封了正式的“妃”的封号,是属于四妃之一的。根据周礼四星制度与唐朝的制度,“四妃”的地位是仅次于皇后的...
· 福禄之萧氏老谱序
五号谱序福禄之萧氏老谱序闻之礼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是知万物非天何由而成,人非祖何自而生,祖宗之血食不綦重哉。不纪夫前代之世次,不叙乎宗嗣之支派,则年远代湮,不惟原籍何县,土著何方,无由而明。即左昭右穆,大宗小宗,亦何自而辨也,此祖谱之设所由来欤。如萧氏创德业于前,垂德泽于后者,于今十有二世矣。历年虽云极多,而继志叙事,亦自有人,是以八世孙县府庠生宗颜宗范并合族等,于道光年间,虔秉诚心,即立家庙,复修谱牒。乃谱牒虽就而谱序未全,延及咸丰八年,九世孙国学、得天、芗、公等聚族计议,原将伊祖遗言纸备,嘱于余,不揣愚拙,窃述胪之曰:萧氏原籍河南红崖川羊营人也,溯稽大明万历年间,有始祖讳有弟翁始迁于龙沙阵,因屯田方为龙沙之押贴主也。生子仲科,原配吴氏、继配毛氏,生三子:应才、应权、应河。偕侄仲明,原配范氏,生子一,应海,均皆军农兼务。至大清顺治年间,仲科翁复押福邑。应才翁守显考之遗泽,亦耕读而传...
· 探中国四大古城之一阆中古城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嘉陵江中游,是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齐名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读文解字先说“阆”在阆中古城贡院门口的广场上,有一座由六条蛇构成的门及有良字在上面的青铜大钟,形成一个阆字。在古城,当地人津津乐道地与我聊起阆中地名的传说。古时候,在嘉陵江边有块风水宝地。那里三面环山,一面靠水,江边有一座山,名叫锦屏山。这山虽然不高,可山上庙宇甚多,终日香客不断。锦屏山上临江的一棵大树上面挂有一对宝钟,此钟一雌一雄,人称夫妻钟。有恶徒偷盗宝钟,雌钟得救,此地便因此钟而得名为汉钟,即现在的汉中市。雄钟跳入了嘉陵江,便被称作为浪钟,阆中是浪钟的谐音,因此得名。故事充满神话色彩,为古城增添了一抹灵动。风水古城祈福佳地“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锦屏,涉江亲到锦屏上,却望城郭如丹青。”陆游一首《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对宋时的阆中城貌做了最简洁的诗意勾描。这座古城从公元前314年置县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