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放弃仕途归隐山林的陶渊明,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2022-11-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70
转发:0
评论:0
结识陶渊明,应该都是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话开始的吧。他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侯然称之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而就是这样的一位隐士,在早期他也是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政治生活的,那么放弃仕途归隐山林的陶渊明,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庶族的地主家庭,出生的时候家境不算太坏,只是到了他八岁的时候,其父去世,家境就逐渐没落了,十二岁时,庶母辞世,二十岁家境尤其贫困。虽然少年时期的陶渊明家境不佳,但是他喜欢学习,学习也比较勤奋,史载:"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自小就受过儒家教育,所以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志向,当然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曾经受过道家思想的熏陶,因此也爱自然。从他的身上可以发现,其同时是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的。在二十岁的时候,陶渊明带着他的志向开始了游宦生涯,以谋生路,不过这段...

结识陶渊明,应该都是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话开始的吧。他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侯然称之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而就是这样的一位隐士,在早期他也是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政治生活的,那么放弃仕途归隐山林的陶渊明,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


放弃仕途归隐山林的陶渊明,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图源自网络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庶族的地主家庭,出生的时候家境不算太坏,只是到了他八岁的时候,其父去世,家境就逐渐没落了,十二岁时,庶母辞世,二十岁家境尤其贫困。虽然少年时期的陶渊明家境不佳,但是他喜欢学习,学习也比较勤奋,史载:"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自小就受过儒家教育,所以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志向,当然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曾经受过道家思想的熏陶,因此也爱自然。从他的身上可以发现,其同时是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的。


在二十岁的时候,陶渊明带着他的志向开始了游宦生涯,以谋生路,不过这段时光是他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级官吏,其详情已经不可考了,等到二十九岁,他出任了江州祭酒,但是不久后就不堪吏职,辞官归家。之后,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在隆安二年的时候,陶渊明加入了桓玄幕。四年初奉使入都,五月从都还家,一年后因母丧回浔阳居丧。三年丁忧期满,渊明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


放弃仕途归隐山林的陶渊明,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图源自网络


在这个时候的陶渊明心情还是比较矛盾的,既想要当官一展宏图,但是真的入仕后又想念着田园。义熙元年三月,渊明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在仕与耕之间,陶渊明也有十余年的纠结了,到这个时候他也已经厌倦并且也看透了官宦的生活。所以在这之后的八月,也是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一共也就是八十多天,陶渊明就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的生活。


这一次的归隐生活,不同于之前的躬耕生活,他在这个时期也更加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在此期间他也创作了很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不过在义熙四年六月的时候,陶渊明家中突然发生火灾,宅院被毁,只能被迫迁居。之后朝廷也有诏征他为著作佐郎,但是陶渊明称病没有应征,再后来,檀道济听过陶渊明,就去看望他,还带了粱肉过去,同时还劝他出仕,陶渊明也是拒绝了他,他赠送的粱肉,陶渊明也没有留下。(族谱网:www.zupu.cn


放弃仕途归隐山林的陶渊明,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辞赋家陶渊明:辞官归隐山林实乃无奈之举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被世人成为靖节先生,家乡位于浔阳柴桑。他是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颇为著名的伟大诗人、辞赋家,拥有众多优秀作品流传于世。陶渊明曾踏入仕途,先后出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官职,最后一次出仕担任的是彭泽县令这一官职,上任八十几天后就辞官离开,就此归隐田园。陶渊明陶渊明的家境最初并不差,毕竟从关于他父亲拥有小妾的历史记载来看,他的家境不会差到哪里去,而自他父亲去世后,他们家才逐步走向没落。从陶渊明的诗作中可以发现到了他二十岁的时候,他们家的生活已经相当贫寒了。陶渊明自小就学习儒家经典,喜好悠闲宁静的环境,早年陶渊明曾受过儒家和道家的教育与思想熏陶,因此他曾身怀远大志向,也曾非常向往自然,这为他之后辞官归隐田园打下基础。陶渊明在二十岁的时候踏入官场,开始他为官生涯,以求生计。而在官场动荡欺负十几年,喜好自然悠闲生活的陶渊明早已厌倦了那种充满利益算计的官场生活,最终还是选择辞官...
· 陶渊明辞官归隐
陶渊明辞官归隐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淝水一战的胜利,谢安虽然为东晋获得了暂时的喘息时间,但是,从此东晋王朝更加急剧地衰落下去,内乱不止,动荡不安。公元年,桓温的儿子桓玄占领了长江上游,发兵攻入建康,废掉晋安帝,自立为帝。三四个月后,北府兵将领刘裕击败桓玄,迎晋安帝复位。从此,东晋王朝只剩下一个空壳了。就在这个时期,却出现了古代的大诗人――陶渊明。目录1主人公简介2事件概述陶渊明辞官归隐主人公简介编辑陶渊明,一名陶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中。他的曾祖父就是东晋著名的大将军陶侃;祖父陶茂作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任安成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1]到他的少年时代,陶家已经败落,生活贫困。尽管如此,陶渊明从小还是受到了很好的家庭教育,他博览群书,养成了寡言少语、厌恶虚荣、不贪...
· 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归隐靖节先生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后改为潜,因家门前栽有五棵柳树,被人称为“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靖节先生,田园诗派的创始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历史名人,为什么要选择归隐的生活呢?这一切就要从陶渊明的生平说起。陶渊明早年的时候并没有入朝为官,直到29岁的时候,因为家道中落,他才不得已充任祭酒一职。由于他无法忍受当时官场腐败黑暗的现象,没几天就辞职了。之后,州里又让他做主簿,他也拒绝了,并且还在柴桑过起了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七年之后,陶渊明又任职桓玄镇军的参军。母亲去世以后,他再次辞官奔丧,并守孝两年。陶渊明曾对身边的亲戚朋友说过,他想要过一种自给自足的归隐生活,先出去做官一段时间,积攒一些隐居生活所需的开支。这番话被当权的人听说以后,立马就派陶渊明去做了彭泽县的县令。县里给了他几亩田地,他就...
· 心系百姓的王安石为何最后要归隐山林?
心系百姓的王安石为何最后要归隐山林?心系百姓的王安石为何最后要归隐山林?用“归隐山林”形容王安石的第一次罢相,似乎用词太浪漫,是被罢官了,王半山(王安石字)带着家人,轻车简从,一大早从开封南门悄悄遁去。王安石是否如北宋时期文人那样的主张:“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呢?我认为有一半是在无可奈何中,心力交瘁的离开他倾尽所有心血的“变法”工作,另一半则是他的身心十分疲惫,在不能兼济天下的情况下,独善其身。在林泉中韬养宁静淡泊心性。其实,陷入变法困局的王安石,即使退隐江宁(南京),笀鞋杖策的苏轼仍然来到南京,他要会一会自己的诗朋词友王半山。然而见面又是谈“变法”,苏轼坚持自己的观点:“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深浅,不在乎强与弱,一一一我希望陛下(王半山)一定要崇尚道德而使风俗厚道,不願意陛下急于建立功业而贪图富强一一”。王安石双手一摊:“我己经离开朝庭了,这些事情在朝内我可以说,但是不在其位,不...
· 魏晋名士都很潇洒,为何最后都归隐山林?
魏晋名士都很潇洒,为何最后都归隐山林?说到魏晋名士其实很多人都知道的,这些人都还是非常的有自己的一套风格的,其实不是说风格了,就是说他们生活态度,这些名士都过得非常的潇洒,感觉无忧无虑的,但是最后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他们很大一部分都归隐了山林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仕”和“隐”本身就是一种矛盾,而这两个字也一直困扰着我国古代的文人,所导致的是,古代名士身上自古以来就存在的隐逸之心,他们或多或少的想归隐山林,关于这一点,魏晋名士最有发言权。这是个不被人关注的时期,但凡有人的关注的就会发现,这个时期的名士们大多都是隐士,这个时期,明显是名士和隐士矛盾最为激烈的朝代,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一个“乱”字。魏晋时期时局不稳,战乱导致生灵涂炭,士人的性命也是朝不保夕,晋朝虽然统一了三国,但司马炎之后几乎再无用有用的皇帝,...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