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家苏轼,他写过哪些关于美食的诗词?
民以食为天,现代社会中有很多喜欢吃的人,而在古代也有很多爱吃的美食家,他们对美食的喜爱跟现在没有什么区别,特别是北宋的苏轼,他除了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成就外,其还是一个美食家,在宋人笔记小说中有就很多苏轼发明美食的记载,而且苏轼走到哪就吃到哪,还特别喜欢写自己吃了什么,什么好吃,这要是放在现在,那肯定是一个美食达人,那么美食家苏轼,他写过哪些关于美食的诗词?今天就跟着族谱网小编来看看。
图源自网络
东坡肉--《猪肉颂》
北宋时期人们更喜欢吃牛羊肉,喜欢猪肉的反而很少,所以当时猪肉的价格也是比较便宜的,当时的苏轼被贬谪到黄州,有一次苏轼在家与朋友下棋,一时忘记时间,忘记锅里还有猪肉了,所以等到猪肉的香味四溢的时候才想起来,而这也误打误撞有了东坡肉的原型,后来苏轼在家中又调整了几次菜谱,并且还写下了一首《猪肉颂》:
“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柴头灶烟焰不起。
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将五花肉大火煮沸后小火慢炖,下饭菜东坡肉就出锅了,味美酥香汁多肉嫩,相信很少有人能够抵御这样的美食诱惑吧,之后这道硬菜很快就在民间流传开来,百姓们对此也是赞不绝口,并戏称此为“东坡肉”!
图源自网络
荔枝--《惠州一绝/食荔枝》
在绍圣元年,苏轼被贬往惠州,而这一次的苏轼爱上了当地的特产荔枝。想当年杨贵妃想要吃荔枝,那可是“一骑红尘妃子笑”,如今苏轼在的惠州气候温暖,四季如春,山珍水果也是比较丰富的,更不用说荔枝了,所以苏轼就留下了《惠州一绝/食荔枝》:
“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诗中的"卢橘"、"杨梅"、"荔枝"那可都是非常新鲜的,难怪苏轼要说“日啖荔枝三百颗”,虽说是被贬到此地,但是苏东坡却是乐观的,还为了这荔枝“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他对吃是有多么喜欢了。
图源自网络
馓子--《寒具诗》
徐州的蝴蝶馓子是以其香脆、咸谈适中、馓条纤细、入口即碎的特点,赢得人们的喜爱,徐州的蝴蝶馓子外型美观,口感颇佳,在徐州民间人们常用馓子泡汤,而这个馓子又是苏轼在徐州任职期间最为喜欢的食物,所以他就写下了《寒具诗》:
“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其中“寒具”是馓子在两汉时期的别称,另外苏轼还将馓子比喻成美女手臂上的缠臂饰金,可见在苏轼眼中这个美食是非常好看了。
苏轼的这一生起起伏伏,虽然每次都是被贬,但也因此走遍了大江南北,尝遍了各地特色的食物,更是根据当地的食材自创了佳肴并且传授给了当地的百姓,除了以上三首诗词外,苏轼写过的关于吃的诗词还有很多,例如《为甚酥诗》、《浣溪沙·咏橘》、《撷菜》、《鳆鱼行》、《豆粥》、《老饕赋》等等。(族谱网:www.zup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