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代三才子之一的杨慎,他的生平是什么样的?

2022-01-1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48
转发:0
评论:0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生平简介杨慎是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朝著名文学家、官员,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生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十一月初六日(12月8日),他自幼聪慧过人,又非常好学,再加上出生于书香门第,所以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他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杨慎在滇南三...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

明代三才子之一的杨慎,他的生平是什么样的?

生平简介


杨慎是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朝著名文学家、官员,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杨慎生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十一月初六日 (12月8日),他自幼聪慧过人,又非常好学,再加上出生于书香门第,所以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他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

  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后人论及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明代三才子之一的杨慎,他的生平是什么样的?

  主要作品

  杨慎著述多至100余种,李调元刊《函海》时,曾作专辑收录所著之书。散曲有《陶情乐府》。后人辑其重要著作编为《升庵集》,散曲有《陶情乐府》

  历史评价

  王世贞:明兴,称博学、饶著述者,盖无如杨用修。

  李贽在《焚书》《续焚书》中说:① 升庵先生固是才学卓越,人品俊伟,然得弟读之,益光彩焕发,流光百世也。岷江不出人则已,一出人则为李谪仙、苏坡仙、杨戍仙,为唐代、宋代并我朝特出,可怪也哉!②吁!先生人品如此,道德如此,才望如此,而终身不得一试,故发之于文,无一体不备,亦无备不造,虽游其门者尚不能赞一辞,况后人哉!

  袁宏道人有言曰:“胸中无万卷书,不得雌黄人物。”然书至万卷,不几三十乘乎?除张司空(张华)外,更几人哉。吾于汉刘向、唐王仆射、宋苏子瞻见之,然自子瞻迄今又三百余年矣,吾于杨升庵、李卓吾见之。

  纪昀①可以位置郑樵、罗泌之间,其在有明,固铁中铮铮者矣。②慎以博洽冠一时,其诗含吐六朝,于明代独立门户。

  陈寅恪杨用修为人,才高学博,有明一代,罕有其匹。

  明代学者陈耀文对杨慎的博学颇感不服,特作《正杨》一书,指出《丹铝》诸录中的150条错误。万历年间,胡应麟仿杨慎《丹铅录》而作《丹铅新录》、仿杨慎《艺林伐山》而作《艺林学山》,一面订正杨氏笔误,指出:“千虑而得间有异同,即就正大方”;一面不满于陈耀文“哓哓焉数以辨其后”,自以为“求忠臣于杨氏之门,或为余屈其一指也天”。

明代三才子之一的杨慎,他的生平是什么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代状元杨慎的生平简介杨慎凭什么被誉为明代三才子之首?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自古以来,封建社会的文人都将科举入仕当作功成名就的最佳途径,科举中的最高荣誉便是状元,考科举的,没有哪个人不想高中状元的。可是明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在这几百年时间里,四川居然只出过一个状元。虽然四川的状元数量有点少,但是只这一个状元就抵得过很多状元了,他可是明代三才子之首,十一岁能诗,十三岁名满天下,十九岁中举,二十四岁就高中状元,他就是杨慎。杨慎是四川新都人,他的祖父为湖广提学佥事杨春,父亲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杨廷和。出身于官宦世家的杨慎并非纨绔子弟,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十一岁就能写出近体诗。十二岁时,杨慎拟作《吊古战场文》,其中有一句话写得非常好,就连他那兵部侍郎的叔父瑞红看了之后都连连称赞,即“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瑞红对小杨慎的才华感到惊叹,又让小杨慎拟《过秦论》,全家人围在一起看他写的文章,杨慎祖父读了之后,高...
· 明代三才子之首杨慎简介他的妻子是谁?
明朝有很多大臣,虽然正直忠于国家,但是却讨不得皇帝的欢心,被皇帝厌弃,于谦被明英宗所杀,寇准客死异乡,杨慎也是遭此不幸的大臣之一。杨慎和解缙、徐渭并称为明代三才子,少时就表现出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天赋,十一岁能诗,十二岁作《吊古战场文》,其中“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一句广受赞赏,人皆惊叹不已。杨慎二十一岁的时候参加会试,他写的文章被主考官列为卷首,眼看着杨慎就要成为状元,意外发生了,烛花落在卷子上被烧坏,状元之名化为虚有。大概也是暗示杨慎一旦入仕,官路不太平坦。不过是杨慎该得的,谁也抢不走。三年之后,杨慎卷土重来,博得状元之名,授翰林院修撰,杨慎正式踏上了为官之路。那时,杨慎的父亲杨廷和任内阁首辅一职,在父亲的保驾护航下,杨慎做官做得很舒坦。杨慎为人正直,不畏权势。明武宗朱厚照是个追求自由刺激的皇帝,喜欢玩乐,而不是处理政事。杨慎看不惯明武宗这样荒废朝政,犯言直谏,直接上折子斥责这种...
· 明三杨之一杨士奇的个人资料及人物生平介绍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杨士奇一岁时丧父,其母改嫁当时任德安同知的罗性,杨士奇于是改姓罗。后来有一次罗家祭祖,年幼的杨士奇自做土像祭祀杨氏祖先,被罗性发现并赞扬他的志气,恢复其宗姓。随后,罗性因得罪权贵戍边陕西去世,杨士奇与母回到德安,他一边教学一边侍母。他游走于湖北、湖南进行教学,其间居住江夏的时间最长。建文年间,明惠帝召集文臣修撰《明太祖实录》,王叔英以史才推荐杨士奇。之后,他进入翰林,充当编纂官。随后,吏部对进入史馆的文臣进行考试,吏部尚书张紞看到杨士奇的答卷后说:“这不是一个编经人的言论。”于是奏请为第一名。该授吴王府副审理,仍然供其编纂馆职位。明成祖即位后,改杨士奇为翰林院编修。不久,进入内阁,参与负责机务。数月后,晋升为侍讲。永乐二年,选拔宫僚,杨士奇为左中允,三年后再升为左谕德。杨士奇为官非常谨慎,回家时从不言公事,即使是至亲都不得听闻。他在明成祖前,举止恭慎,善于对答,谈事有灼见。...
· 大历十才子之一:李端的生平简介
李端(737-784),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北齐文宣帝皇后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现存史料中极少提及李端青年时期的行迹。在《书志赠畅当》一诗说:"少喜神仙术,未去已蹉跎。壮志一为累,浮生事渐多。"并在诗序中自述少年时期的状况为:"余少尚神仙,且未能去。"又有《戏赠韩判官绅卿》诗云:"少寻道士居嵩岭。"这说明李端在少年时代曾一度离开家乡,安史之乱发生以前他便前往嵩山求仙访道。他的这种情怀,当与唐玄宗时期道教盛行有关。根据李端父母李震和王氏的墓志铭可知,李端曾在江西弋阳当过小吏...
· 意大利开国三杰之一的加富尔的生平是什么样的?
加富尔生平简介中介绍加富尔他的全名叫做卡米洛.奔索.迪.加富尔,他出生于1810年8月10日,他是意大利开国三杰之一,他出生于都灵,他的名字“加富尔”说明了他出生于撒丁王国的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中,在这个封建的贵族家庭中,加富尔却成为了另类。加富尔在这种环境中变得叛逆,他对周围的人很反感,却要继承保持统治地位的倾向,加富尔不喜欢这位皇帝位,关系不融洽,身为次子的他,必须习武,进入了都灵陆军大学学习。在1852年11月4日,加富尔出任首相,他在1853年的期票和支票法,1855年的工业垄断法,对皮埃蒙特的经济有重大的意义,加富尔有出色的外交手段,他认为皮埃蒙特的力量不够,他分析了一切,决定拉拢法国对付奥地利。1855年,加富尔让皮德蒙加入克里米亚战争,向俄宣战,表面如此,实际上加富尔在会上痛诉奥地利过对意大利国的粗暴,博得了法国的同情,从此法撒两国交往密切。在1856年2月出席巴黎会议,提高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