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金末元初的文学大家元好问,他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2021-12-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144
转发:0
评论:0
宋元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文学大家,今天,族谱网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个被后人尊称“北方文雄“的大文学家元好问。元好问是我国金末元初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是宋金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生于1190年,字裕之,太原秀容人(今天在山西),号遗山,被尊称为“一代文宗”,元好问一生的成就涉猎很广,他在诗、文、曲、词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其代表作品有《论诗》、《遗山集》等。元好问是元朝初年的文学大亨,因为他在诗、画、词等很多领域都有很大的建树,在当时被称为是集诗文史学于一身的“北方文学之宗”。元好问的祖上是北魏拓跋氏,在魏文帝时期迁居到洛阳,才改性元,元好问的父亲元德明和元好问一样都是屡试不第,后来就寄情诗酒。在元好问七岁的时候被过继给他的叔父元格。史书记载元好问从小就很聪明,七岁的时候就能作诗,被当时的人称为“神通”,十一岁的时候得到翰林侍读学士路择的赏识,路择喜爱元好问,所以经常教他读书。元好问十四...

宋元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文学大家,今天,族谱网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个被后人尊称“北方文雄“的大文学家元好问。

元好问是我国金末元初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是宋金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生于1190年,字裕之,太原秀容人(今天在山西),号遗山,被尊称为“一代文宗”,元好问一生的成就涉猎很广,他在诗、文、曲、词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其代表作品有《论诗》、《遗山集》等。

金末元初的文学大家元好问,他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元好问是元朝初年的文学大亨,因为他在诗、画、词等很多领域都有很大的建树,在当时被称为是集诗文史学于一身的“北方文学之宗”。元好问的祖上是北魏拓跋氏,在魏文帝时期迁居到洛阳,才改性元,元好问的父亲元德明和元好问一样都是屡试不第,后来就寄情诗酒。在元好问七岁的时候被过继给他的叔父元格。

史书记载元好问从小就很聪明,七岁的时候就能作诗,被当时的人称为“神通”,十一岁的时候得到翰林侍读学士路择的赏识,路择喜爱元好问,所以经常教他读书。元好问十四岁的时候的老师是陵川的晋卿学。元好问十六岁的时候便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因为当时实行的“识免乡试”,所以元好问直接参加了府试,但是元好问并没有上榜,十九岁的时候再次参加,还是没中,二十三岁再试依然不中,二十五、二十七岁也依然不中,直至他三十二岁才及第,但是及第后的元好问仕途之路很是坎坷,不久金朝被灭,元好问和当时不少的官员都被俘虏,被押往山东聊城。亡国后元好问编辑了金国已经去世的君臣的诗词《中州集》。公元1239年,元好问因为名气大而被元世祖接纳被诏今朝内做官,但是元好问并不想做官,所以五十多岁的他便回到了他的老家,隐居起来,潜心编著作品,公元1257年,元好问在获鹿寓舍去世,享年68岁。

金末元初的文学大家元好问,他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作品介绍

《青玉案》这首词描写的是暮春的景色,作者触景生情,十分感伤,作下这首佳作。《故地重游》是元朝初年的文学家元好问的一首小诗,诗歌是七言绝句。

《岐阳三首》是元好问在国家惨遭蒙古军攻击的一组诗歌,总共有三首诗组成,三首诗创作与金朝的末年,都表达了作者对侵略战争的谴责,和对国家和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悲愤和无奈。

《临江仙》是金末文人元好问的词作,全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表达作者和有人团聚时的愉快,和对现在和友人天各一方不能像以前一样欢乐的惆怅之情。

你还知道哪些元好问的文学作品呢?

金末元初的文学大家元好问,他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元好问从小就称为是神童吗
元好问是我国金末元初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是宋金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生于1190年,字裕之,太原秀容人(今天在山西),号遗山,被尊称为“一代文宗”,元好问一生的成就涉猎很广,他在诗、文、曲、词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其代表作品有《论诗》、《遗山集》等。图片来源于网络元好问的家世背景相当强大,元好问的祖先相传是北魏太武帝的儿子,因其祖先在跟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在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下才改姓元的。元好问的高祖元谊在北宋晚期官忻州神武(虎)军使,他的曾祖元春是北宋的团练使,其祖父是元滋喜是柔服丞,但是他的父亲元德明却多次科举不中,平时就诗歌酒水相伴。史书记载元好问从小就很聪明,七岁的时候就能作诗,被当时的人称为“神通”,十一岁的时候得到翰林侍读学士路择的赏识,路择喜爱元好问,所以经常教他读书。元好问十四岁的时候的老师是陵川的晋卿学。元好问十六岁的时候便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因为当时实行的“识免乡...
· 唐初四大家之一的褚遂良,他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唐朝是一个经济、文化都极为繁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文学、书法、绘画极为优秀的人。今天,我们来看看初唐四大家之一的褚遂良。褚遂良,字登善,杭州钱塘人氏,名门贵族之后。他的父亲褚亮,在隋朝时期官至散骑常侍一职,与欧阳询和虞世南是同朝的好友。在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下,褚遂良从小就用功读书习字,还接受到了欧阳询与虞世南的指点。褚遂良早期的作品《伊阙佛龛碑》和《孟法师碑》中能看出欧阳询和虞世南的书体特色,还掺杂着大量隶书的体势,他并非全部照抄硬搬,而是选择性地吸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虞世南去世后,唐太宗觉得以后没人能再与他一起论书,十分伤心,魏徵便力荐了褚遂良,唐太宗任命他为“侍书”,这也让褚遂良能更广泛的接触到王羲之以及前人的书法作品,这也为他之后习得王羲之的精髓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唐太宗曾经大量收集了王羲之的墨迹,诸遂良全都能正确地辨明真伪,由此可见他对王羲之的字研究的有多透彻,王羲之...
· 南宋宰相谢深甫文学贡献谢深甫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谢深甫(1139~1204年):南宋宰相,字子肃,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理宗皇后谢道清为其孙女。乾道二年(1166)进士,历官知青田县、大理丞、提举常平、参知政事、右丞相,封鲁国公,时有人上书乞斩朱熹以绝道学,斥为狂妄,以少傅致仕。谢深甫的文学成就有哪些世人评价谢深甫还以文名著一时,主张文章有气骨,作诗讲性灵。诗人杨万里称其诗如六朝的谢朓。著有《东江集》,今已佚,尚见遗文佚诗若干篇。时人郑伯熊有“文士世不乏,求具眼如深甫者实鲜”的说法。他的“性灵”之说,对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影响很大,袁枚在《随园诗话》卷十二就有这样的议论:“谢深甫云:‘诗之为道,标举性灵,发舒怀袍,使人易于矜伐’”。现存诗作《天台道中》溪绕青山路绕溪,山长溪曲路高低。晴滩浅湿舟如荡,危磴棱层石作梯。晚照荒村飞鸟入,秋风落木败蝉嘶。碧云四合长天暮,转使乡关望眼迷。
· 金末元初的元好问从小就是神童吗?其一生经历如何?
元好问是金朝末年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其诗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还被尊称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那么金末元初的元好问从小就是神童吗?其一生经历如何?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元好问的家庭背景是非常不错的,拘束是北魏皇室的后裔,因其祖先随着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并在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中改姓元。元好问的祖先是元滋善,担任过柔服丞的,只是他的父亲元德明多次科举不中,就以教授乡学为业,平常的时候就以诗歌酒水为伴。从元好问的背景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元好问的家世是不错的,再从一些史书记载中,我们也能够了解到元好问从小就比较聪明,在他七岁的时候,就能够作诗了,并且还被当时的人称为“神童”。到了十一岁的时候,就得到了翰林侍读学士兼知登闻鼓院路择的赏识,因此那个时候路择还经常教元好问读书;十四岁时,元好问又拜郝晋卿为师。图源自网络元好问因为从小就比较聪明,所以他从十六岁的时...
· 被尊为“宗工巨匠”的文坛大家李攀龙,他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李攀龙生于正德九年(1514年)四月十八日,先世无所称名,其父李宝去世后因李攀龙赠中宪大夫、顺德知府。攀龙九岁而孤,家无余赀,赖母张氏纺织度日。十八岁入县学为诸生,廪于郡庠。与尚在髫年的殷士儋(后为大学士,有文名)、许邦才(后为王府长史,济南诗人)约为知交。攀龙自幼性情疏放,不耐当时书塾中讲授的经训内容和八股文,人目为狂生。嘉靖十九年(1540年),攀龙取山东乡试第二名,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赐同进士出身。此后至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历顺天乡试同考官、刑部广东司主事、刑部员外郎、刑部山西司...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