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唐朝“四大边塞诗人”之一的岑参,他的经历是什么样的?

2021-08-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09
转发:0
评论:0
我们都知道,大唐盛产诗人。各种流派的诗人在这一时期都涌现出来。比如,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新乐府诗;以韩愈、孟郊、李贺等为代表的韩孟派等等。大唐流派之一的边塞诗就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为代表,我们今天就来讲讲“大唐四大边塞诗人”之一的岑参,看看,他的生活经历是什么样的。在唐代“四大边塞诗人”中,岑参在边塞呆的时间最长。他曾两次从军出塞,戍边六年,写下了70多首边塞诗,是边塞诗人中的杰出代表。岑参是湖北荆州人,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父亲当过刺史,但去世很早。所以岑参小时候的生活比较困苦,但他人穷志坚,刻苦好学,九岁就能赋诗撰文。30岁时考中进士,当了率府兵曹参军。胸怀报国之志的岑参不愿过按部就班的平庸生活,渴望到更广阔的天地去闯荡。所以他积极响应朝廷边塞建功的号召,先后两次出塞。第一次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当...

  我们都知道,大唐盛产诗人。各种流派的诗人在这一时期都涌现出来。比如,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新乐府诗;以韩愈孟郊李贺等为代表的韩孟派等等。

  大唐流派之一的边塞诗就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为代表,我们今天就来讲讲“大唐四大边塞诗人”之一的岑参,看看,他的生活经历是什么样的。

  在唐代“四大边塞诗人”中,岑参在边塞呆的时间最长。他曾两次从军出塞,戍边六年,写下了70多首边塞诗,是边塞诗人中的杰出代表。

唐朝“四大边塞诗人”之一的岑参,他的经历是什么样的?

  岑参是湖北荆州人,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父亲当过刺史,但去世很早。所以岑参小时候的生活比较困苦,但他人穷志坚,刻苦好学,九岁就能赋诗撰文。30岁时考中进士,当了率府兵曹参军。

  胸怀报国之志的岑参不愿过按部就班的平庸生活,渴望到更广阔的天地去闯荡。所以他积极响应朝廷边塞建功的号召,先后两次出塞。第一次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当书记(处理公文的官员),第二次给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当幕府判官,前后加起来在边关一线摸爬滚打了六年。

唐朝“四大边塞诗人”之一的岑参,他的经历是什么样的?

  沐浴着广袤边陲飒飒的烈风,领略着沙漠落日绚绚的红晕,倾听着边关将士纠纠的心声,岑参创作了许多瑰奇壮丽的边塞诗。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岑参东归勤王。在杜甫等人的推荐下,他担任了右补阙。他刚正清廉,经常上奏章指斥官员过失,得罪了不少人。他自己也受到排挤,在朝堂和地方周转起伏,先后干过起居舍人、虢州长史、太子中允、嘉州刺史等职务,人称"岑嘉州"。公元770年在成都病逝,享年56岁。

  岑参的诗歌题材范围很宽泛,除了边塞诗,他的山水诗、抒怀诗、赠答诗也有不少佳作,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边塞诗。六年边塞生活,使岑参的诗歌创作大气开阔、雄奇瑰丽,《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精品力作,大大开拓了边塞诗的艺术境界。

  令人诧异的是,以金戈铁马、雄辉壮丽为诗歌特色的岑参,竟然写有一首缠绵情深的《春梦》:“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这就好比抡大锤的,忽然间玩起了绣花针,不禁让人有些瞠目。但细品诗意,做梦者是一男子,在梦中“只用片刻工夫,就已行走数千里来到江南”,思念至深至切,还是内蕴着刚直汉子岑参的炽烈情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广西北流《丹花岑氏族谱》说岑正淑、岑仲淑、岑季淑是三兄弟,是诗人岑参的后裔。
广西北流《丹花岑氏族谱》说岑正淑、岑仲淑、岑季淑是三兄弟,是诗人岑参的后裔。广西北流《丹花岑氏族谱》第一卷姓氏考中说:“参登天宝进士,第官至侍御史,迁嘉州太守,以诗鸣一时,有岑嘉州集八卷行世。参裔永诚字喜敬,游学浙江,遂卜居余姚之龙山,三子季淑留籍焉,长子正淑字尧俊,宋进士,官至上柱国卿,仁宗时,都督惠州、肇庆等郡,始迁粤东之始祖也;……次子仲淑第进士,都督桂林、象郡诸州兵马,世袭思恩、泗城、镇安等地,始迁粤西之始祖也。”这一段记述有一点错误,查地图,龙山在今宁波北,宋代属明州管辖,不属余姚管辖。有两点与其它族谱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岑正淑是在北宋仁宗时做官,不是广东谱记的在南宋度宗时做官;二是最主要的不同点就是岑正淑、岑仲淑、岑季淑是游学浙江并卜居龙山之岑永诚(字喜敬)之儿子,是岑参的后裔,是从四川迁入浙江的。这一段记述之所以重要,是正好回答了上面提出的既然岑正淑、岑仲淑、岑景绮皇轻象求的后...
· 唐朝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他的这一生是怎样的?
唐诗的发展在盛唐时期达到顶峰,这个时期的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了“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诗派,其中高适就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此外还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高适不仅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还是政治家、军事家,那么唐朝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他的这一生是怎样的?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高适是将门之后,他的祖父高侃是唐朝时期的一个名将,屡立战功,而高适的父亲是高崇文。可惜的是,他的父亲早亡,高适年少时家道就渐渐衰落了,甚至还到了“求丐取给”,需要靠亲戚朋友接济,俗话说“人穷志不穷”,虽然高适家境贫寒,但是他仍然渴望文武兼修、继承祖风,以此报效家国、建功立业。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高适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求仕之旅,年少的高适,自负有才华,希望通过举荐,迅速步入仕途,以此来实现自己的报复,但是想要进入仕途并不是这么容易的,毕竟在那个时候才华横溢的人很多,家境好的更是不少,像...
· 后四大须生之一:奚啸伯的生平艺术经历
奚啸伯(1910--1977),字承桓,满族,1910年出生于北京。京剧老生,后四大须生之一。祖姓喜塔腊氏,满族正白旗人,祖籍北京大兴县。其祖父裕德是前清文渊阁大学士,后入阁拜相。父熙明,曾任度支部司长,善于绘画书法。奚啸伯(1910-1977)北京人。满族。自幼爱好京剧。青年时代常出入北京票房,唱老生,宗谭派。曾得言菊朋赏识,授以《打鼓骂曹》等剧。二十一岁正式搭班演出,先后辅佐杨小楼、尚和玉、尚小云。1935年加入"承华社",在上海为梅兰芳配演。经梅等提掖,艺事益精。回京后自组"忠信社",与张君秋、侯玉兰等合作,在京、津、沪等地演出。他缺乏严格幼功训练,但能刻苦自励,认真实践,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终享盛名。表演上着重刻画人物,唱法上长于喷口吐字,讲究口劲,特别对京剧老生"衣欺"辙的运用,有系统的研究。代表作有《白帝城》、《宝莲灯》、《清官册》、《苏武牧羊》、《法门寺》等;与筱翠花合演的《...
· 边塞诗人陈子昂竟然是靠吹捧武则天上位的?
陈子昂对唐诗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初唐时,有骆宾王等人开唐诗风气,虽然陈子昂不是四杰之一,但是却也是开创唐诗风气的人。唐朝的前面是南北朝和隋朝,隋朝是一个短命王朝,因此唐朝的文风继承自南北朝。南北朝的诗词篇章都是华丽有余,但是没有真材实料。陈子昂非常不看好南北朝时期的诗词篇章,他主张诗词篇章应该从宫廷中走出去,不要老是写一些奢靡的宫廷生活。陈子昂读书台陈子昂提出既要吸收南朝诗篇的柔美,又要吸收北朝诗篇的刚劲,要兼收并蓄。陈子昂在写景文章上也有主张,他主张写景要寓情于景,不能只单纯地写景色,要在诗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他写的诗中总是情景交融。东晋时期的谢晋写的篇章虽然很华丽,描写景色的时候也特别擅长,但是因为没有抒发情感的缘故,显得非常肤浅。陈子昂在诗歌创作上主张复古,他非常喜欢诗经中的诗歌创作方法,还提倡建安风骨,认为要把情感写出来,不能只是单纯地描写。陈子昂的主张赢得了当时很多文...
·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
简要介绍: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於成都。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人物生平家世背景岑参开元三年(公元715年)生于河南仙州(今河南许昌附近),时父为仙州刺史。岑参的高祖善方时已由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县)迁居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他出身于一个官僚贵族的家庭,曾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