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发明了“圆周率”的伟大科学家祖冲之,还有哪些创造?

2021-07-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97
转发:0
评论:0
提到祖冲之,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发明的“圆周率”。那么伟大的发明家祖冲之还有哪些发明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祖冲之和他的发明。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涞水县)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工作。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他根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学教授。批判康德的“物自体”的学说。主张哲学是“绝对,叫做“大明...

  提到祖冲之,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发明的“圆周率”。那么伟大的发明家祖冲之还有哪些发明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祖冲之和他的发明。

  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涞水县)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发明了“圆周率”的伟大科学家祖冲之,还有哪些创造?

  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工作。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他根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学教授。批判康德的“物自体”的学说。主张哲学是“绝对,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号)。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至点之间的时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了。

  祖冲之当时所处的社会十分动乱不安,但是祖冲之还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学。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方面。他曾经对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作了注释,又编写一本《缀术》。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6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发明了“圆周率”的伟大科学家祖冲之,还有哪些创造?

  祖冲之在科学发明上是个多面手,他造过一种指南车,随便车子怎样转弯,车上的铜人总是指着南方;他又造过“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试航过,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他还利用水力转动石磨,舂米碾谷子,叫做“水碓磨”。

  祖冲之死后,他的儿子祖暅(音gèng)、孙儿祖皓都继承了祖冲之的事业,刻苦研究数学和历法。据说祖暅在研究学问的时候,全神贯注,连天上打响雷也听不到。他常常一面走路,一面思考问题。有一次,他在路上走,前面来了个大官僚徐勉。祖暅根本没有发觉,一头就撞在徐勉身上。等到徐勉招呼他,祖暅才像梦中惊醒一样,慌忙答礼。徐勉知道他研究出了神,也没有责怪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超越时代的伟大发明家张衡有哪些伟大创造发明
张衡作为我国东汉时期最杰出的发明家,天文学家以及文学家,长久以来都被人们所津津乐道,所以关于张衡的具体资料可谓汗牛充栋,数不胜数。张衡画像张衡,后世尊称为科圣,木圣,生于公元78年。幼年刻苦好学,16岁时即四处求学。到洛阳时,进入了当时学府的最高殿堂太学深造,在这里他如饥似渴地读尽了的当世典籍,并遇见了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崔瑗,两人一见如故,互相交流学识,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公元100年,张衡应南阳太守盛邀,出任文书职位。十一年后,张衡受汉安帝之召,进京官拜太史令。这期间张衡构思出了很多被世人所瞩目的伟大发明。最著名的当属地动仪和浑天仪。这两个仪器数构思巧妙,做工精美,千百年来,被人们反复研究,折服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张衡在文学方面也有出色成绩,十年磨一剑,著成《二京赋》,文辞优美,意义深远,是汉赋的杰出代表,被人们传唱甚久。公元133年,刚正不阿的张衡遭到众多宦官诽谤,愤而作《思玄...
· 祖冲之是哪个朝代的人,祖冲之是怎么算出圆周率的
很多人在小的时候都接触过圆周率的学习,自然也就知道我国古代一位数学家祖冲之,他可是能够在没有任何现代计算工具的情况下,将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圆周率推算到小数后七位,可以说是相当了不起的。但是我们也知道,用小数点的方式表示数字,同样是那个时代没有的办法,那么祖冲之是如何表示圆周率的呢?1.圆周率祖冲之计算出的圆周率,我们今天把它写作3.1415926,但在当时肯定不是这样写的。因为祖冲之生活的南北朝时期,阿拉伯数字还没有传入中国,更没有小数点。不过,这并不影响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只不过他无法把圆周率简称为π。我们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全面最先进的文字,在阿拉伯数字传入之前,我们的祖先早就用上了表示数字的文字,那就是汉字数字,直到今天我们也还经常使用这些汉字数字。2.祖冲之如何称呼圆周率可能有人会说,大写数字不是武则天发明朱元璋改进的吗,南北朝离唐朝还早着呢?别调皮,老武和老朱搞的那时记账用的大写...
· 中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学文远,祖籍河北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生于公元429年,卒于公元500年。他的家庭,从曾祖父起,大都对天文、历法和数学很有研究。祖冲之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和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亲自观察天象,进行推算,终于使他成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在汉以前,中国一般用三作为圆周率数值,即“周三径一”。这在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时,误差很大。最早提出科学计算方法的数学家是刘徽,他在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注释《九章算术》时,创立了“割圆术”,把圆周率的概念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
· 东汉伟大科学家张衡,除了地动仪和浑天仪,他还有哪些研究?
提到张衡,大家一定不陌生。东汉时期,制造出一系列地动仪、浑天仪的伟大科学家和发明家。在1883年前的今天,138年3月1日(农历138年2月3日),张衡发明制造候风地动仪“显灵验”。今天我们来简单讲讲历史上的张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世辈清廉,性格温良张衡的家族世代为当地的大姓。他的祖父张堪,自小志高力行,被人称为圣童,曾把家传余财数百万让给他的侄子。有民谣歌颂他说:“张君为政,乐不可支。”张堪为官清廉。张衡像他的祖父一样,自小刻苦向学,少年时便会做文章。16岁以后曾离开家乡到外地游学。他先到了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三辅(今陕西省西安市一带)地区。这一地区壮丽的山河和宏伟的秦汉古都遗址给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以后又到了东汉都城洛阳。在那儿,他进过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结识了后来著名的学者崔瑗,与他结为挚友。张衡兴趣广泛,自学《五经》,贯通了六艺的道理,而且还喜欢研究算学、天文、地理和机械制造等...
· 胡克的贡献科学家胡克发明了什么
胡克的一生为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胡克的贡献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有光学贡献——胡克发现了光的波动理论。这一理论表示光的传播和水波的传播极为相同,于是胡克便开始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做大量的光学实验,胡克最终发现了光学理论,并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发明了显微镜等多种光学仪器。胡克图片胡克的贡献还包括力学贡献,而这一贡献是胡克一生中最突出的贡献,这一贡献总结来讲就是胡克定律。此定律主要表达的是弹性的变形程度和力的大小是呈正相关的。胡可的贡献还体现在生物学和天文学上,他用自己造的望远镜观察火星的运动轨迹;用自己的显微镜观察木片的结构,结果发现了植物的细胞。胡克的贡献还体现在发明创造上,胡克的一生都在研究各种理论知识,并将此结论转化为实践从而发明了多种多样的新产品。除此之外,胡克在建筑以及设计上都有卓越的贡献,当时,伦敦发生了一场大火,烧毁了很多的建筑,在重建的过程中,胡克也参与了设计,其中几座建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