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隋朝和尚智永,竟然是书法大家?

2021-07-1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30
转发:0
评论:0
智永和尚(生卒不详),南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智永禅师”。智永善书,书有家法。将王羲之作为传家之宝的《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云门寺(原名永欣寺)有书阁,智永禅师居阁上临书20年,留下了“退笔冢”、”铁门槛“等传说。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他传“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所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影响远及日本。即使现在,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智永,陈、隋间僧人,名法极,姓王,会稽人,善书法,尤工草书。为王羲之七世孙,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之后。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人称“永禅师”。常居永欣寺书阁,临池学书。闭门习书三十年。初从萧子云学书法,后以先祖王羲之为宗,在永欣寺书阁上潜心研习了30年。智永妙传家法,精力过人,隋唐间工书者鲜不临学。年百岁乃终。智果、辨才、虞世南均智永书法高足。明董其昌《画禅...

  智永和尚(生卒不详),南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智永禅师”。

  智永善书,书有家法。将王羲之作为传家之宝的《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云门寺(原名永欣寺)有书阁,智永禅师居阁上临书20年,留下了“退笔冢”、”铁门槛“等传说。

  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他传“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所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影响远及日本。即使现在,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

隋朝和尚智永,竟然是书法大家?

  智永,陈、隋间僧人,名法极,姓王,会稽人,善书法,尤工草书。为王羲之七世孙,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之后。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人称“永禅师”。常居永欣寺书阁,临池学书。闭门习书三十年。初从萧子云学书法,后以先祖王羲之为宗,在永欣寺书阁上潜心研习了30年。智永妙传家法,精力过人,隋唐间工书者鲜不临学。年百岁乃终。智果、辨才、虞世南均智永书法高足。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他学钟繇《宣示表》,“每用笔必曲折其笔,宛转回向,沉著收束,所谓当其下笔欲透纸背者”。他所写的《千字文》

  清何绍基说:“笔笔从空中来,从空中住,虽屋漏痕,犹不足以喻之”。我们细读他的墨迹《千字文》,看得出他用笔上藏头护尾,一波三折,含蓄而有韵律的意趣。董、何之说可谓精确、具体、恰当。

  智永继承了祖辈学书锲而不舍的精神,有“退笔成冢”之说。传说智永居永欣寺三十载,每日深居简出,专心习字。他准备了数个一石多的簏子,笔头写秃了就换下来丢进簏子里。日积月累,竟积攒下十大簏子。他在门前挖了一个深坑,将这些笔头掩埋其中,上砌坟冢,名之曰“退笔冢”。

  唐张怀瓘《书断》说智永“半得右军之肉,兼能诸体,于草最优。气调下于欧、虞,精熟于羊、薄”。

  宋苏轼《东坡题跋》云:“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

  宋米芾《海岳名言》称:“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俱备。”宋人编的《宣和书谱》说智永“笔力纵横,真草兼备,绰有祖风”。

  明都穆《寓意篇》评其字谓:“智永《真草千字文》,气韵飞坮,优入神品,为天下法书第一。”

  明解缙《春雨杂述》谓:“自羲、献而下,世无善书者,惟智永能寤寐家法。”

  清何绍基《东洲草堂金石跋》说智永“笔笔从空中落,从空中住,虽屋漏痕犹不足喻之”。

隋朝和尚智永,竟然是书法大家?

  智永的书法真迹有《真草千字文》、《楷书千字文》、《归田赋》等,其中以《真草千字文》最佳,传所书有八百本之多,流传至今,可见有二,弥足珍贵。

  今日所见《真草千字文》一为纸本墨迹卷,为日本小川简斋氏所藏。文凡二百行,已有残缺。书中不避隋唐帝讳,又有数字与唐以来传本不同,如“召”,后世本作“吕”等。据考此卷于唐代传入日本,著录于日本《东大寺献物账》中。

  近人杨守敬等以为是唐临本。以书法论,此帖雅有六朝遗韵,艺术性极高,今有影印本行世。另有《真草千字文》刻本,宋大观己丑(1109)刻于今陕西西安,又称“陕西本”。凡八石,每行十二字,原石今日尚存西安碑林,据说“颇极精工,无复遗恨”。其中唐讳如“民”、“基”等字皆有缺笔。

  《楷书千字文》笔力遒劲,结构端庄,笔画的起止提按痕迹十分清晰,富有虚实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书法之乡—名家书法—智永
智永僧法极,字智永,王右军七世孙,右军第五子徽之之后,号永禅师,山阴人。智永善书,书有家法。智永还将王羲之作为传家之宝的《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云门寺有书阁,智永禅师居阁上临书20年。智永书法,誉满华夏,于阁上临得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浙东诸寺各施一本。时求书者纷至,所居户限(门槛)为穿,遂用铁裹之,人谓之铁门限(槛)。人称智永妙传家法,精力过人,隋唐间工书者鲜不临学。年百岁乃终。智果、辨才、虞世南均智永书法高足。
· 智永
南朝书法家、僧人智永简介,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有何特点智永和尚(生卒不详),南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永禅师”。智永善书,书有家法。将王羲之作为传家之宝的《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云门寺(原名永欣寺)有书阁,智永禅师居阁上临书20年,留下了“退笔冢”、”铁门槛“等传说。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他传“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所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影响远及日本。即使现在,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人物生平智永,陈、隋间僧人,名法极,姓王,会稽人,善书法,尤工草书。为王羲之七世孙,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之后。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人称“永禅师”。常居永欣寺书阁,临池学书。闭门习书三十年。初从萧子云学书法,后以先祖王羲之为宗,在永欣寺书阁上潜心研习了30年。智永妙传家法,精力过人,隋唐间工书者鲜不临学。...
· 书法家敖永才
敖永才,男,1934年出生,字楚垓,湖北安陆人,安陆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安陆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香港书画笔艺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促进会暨世界华人文学界联合会会员,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书画师,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湖北分会会员,日本东京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当代实力派书法家,擅小楷,书风清雅脱俗。作品先后在马西、日本、韩国参加国际展览。1986~1987年度在湖北省中小学、师范学校教职工规范汉字书法竞赛中获一等奖。1988年获中华花木报“墨苑群芳”书法大奖赛获三等奖。1989年《文学故事报》蛇年应征对联,在3000份下联中以第一联第一名获奖。1990年荣获炎黄子孙与各国友好书画展(国际展)三等奖。1995年在“庆祝中国工会成立七十周年全国书画摄影艺术大展赛”中荣获一等奖。1996年参加中国文化艺术研修会,被聘为该中心书画师。1997年5月书法作品入编大型书画集《东方书画长城巨卷》。1...
· 药地和尚弘智
弘智[清](一六一一至一六七一)僧。字无可,号墨历,别号药地和尚,又号浮山愚者。姓方,名以智,字昌公,号鹿起,又号密之。安徽桐城人。明巡抚孔昭子,为明季四公子之一。崇祯十三年(一o)进士,授检讨。幼禀异慧。自诗文、词曲、声歌、书画、双钩、填白、五木、六传,以及吹萧、挝鼓、优俳、评估之技,无不极其精妙。三十岁前,极备敏繁花。甲申(一四)后,剃发受戒,l嗜枯寂,粗衣粝食,有贫士所不能堪者。于是谢绝一切,惟意兴所至,或诗或画,偶一为之,然多禅语自喻而已,不求人解也。每乘兴作画,多用秃笔,不求甚似,尝戏示人曰:“若猜此何物,此正无道人得无处也。”拈此二语,则道人之禅机画趣亦露一斑。字作章草,亦工二王。顺治九年(一六五二)作意在笔外图。著通雅、炮庄、易枷、古今性说、一贯问答物理小识、浮山集。卒年六十一。《续画录》、《国名画宝鉴》、《释氏疑年录》。方以智(1611-1671[辛亥年]十月七日[11月8...
· 水浒中真正最孤独的人?竟然是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是个保有更多天性的率真洒脱之人,简单真实,一直童心未泯,洒脱不羁,特立独行,爱自由,不做作,是一个有着大智慧的性情中人,也是水浒人物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本文只对鲁智深的人生智慧作一下浅谈。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中,真正名副其实、能担得起“好汉”之名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燕青、杨志、阮氏三雄等。这些人最能代表梁山精神,具有好汉本色。有观点认为“最能体现梁山好汉风范的当属鲁智深”,称他为“梁山最佳代表人物”。此论虽系一家之言,却也绝非妄论,而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网络配图金圣叹说对鲁智深“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底厚实,体格阔大。”尚南生也认为鲁智深:“以平天下不平为己任,专一舍己救人,则仁也非卤莽也。神禹于一人饥犹己饥之,一夫溺犹己溺之;空则席不暇暖,墨则突不及黔。敢杀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释教言众生未度逝不成佛,皆此意也。”极言鲁智深的“利他”思想。说鲁智深的行为符合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