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逸见昌经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40
转发:0
评论:0
生平逸见昌经作为若狭武田氏的家臣,在若狭国西部拥有相当的势力,趁著武田家中武田信丰跟武田义统父子对立之际,勾结三好家臣松永长赖在永禄4年(1561年)发动叛乱,但因为朝仓义景发兵支援武田义统,逸见昌经跟松永长赖战败,遂重归武田家中。永禄9年(1566年)6月,逸见昌经再度对武田义统竖起反旗,却又败北,但随着武田义统过世,其继承人武田元明遭到朝仓义景攻击战败,逸见昌经重新获得自立的机会。并在元龟元年(1570年)以武田家臣的身份参加织田信长对越前朝仓家的进攻,并获得原属武藤友益的3千石领地。天正3年(1575年)时逸见昌经率领若狭水军参与对越前一向一揆的镇压。天正9年(1581年)的京都御马揃中也以若州众的身份随丹羽长秀的军势参加,但随后在四月时过世,因为没有儿子继承,其遗领8千石被织田信长重新分配,其中高滨城5千石分给沟口秀胜,其余3千石遭交给旧主武田元明。

生平

逸见昌经作为若狭武田氏的家臣,在若狭国西部拥有相当的势力,趁著武田家中武田信丰跟武田义统父子对立之际,勾结三好家臣松永长赖在永禄4年(1561年)发动叛乱,但因为朝仓义景发兵支援武田义统,逸见昌经跟松永长赖战败,遂重归武田家中。

永禄9年(1566年)6月,逸见昌经再度对武田义统竖起反旗,却又败北,但随着武田义统过世,其继承人武田元明遭到朝仓义景攻击战败,逸见昌经重新获得自立的机会。并在元龟元年(1570年)以武田家臣的身份参加织田信长对越前朝仓家的进攻,并获得原属武藤友益的3千石领地。

天正3年(1575年)时逸见昌经率领若狭水军参与对越前一向一揆的。天正9年(1581年)的京都御马揃中也以若州众的身份随丹羽长秀的军势参加,但随后在四月时过世,因为没有儿子继承,其遗领8千石被织田信长重新分配,其中高滨城5千石分给沟口秀胜,其余3千石遭交给旧主武田元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费昌是谁?费昌人物经历简介
费昌:男,汉族,黄帝的第十世孙、少昊(又名玄嚣)的第九世孙、伯益次子若木的玄孙,被封于费国,是费国始祖。他继承部落首领之位时,正是夏桀当政之际,当时,夏朝臣僚大都荒淫无度、奢侈腐朽。一些关心江山社稷、敢于直谏的大臣,或被莫须有的罪名治罪,或被贬官革职。广大劳动人民遭受的剥削和压迫越来越严重和残酷,夏王朝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日益尖锐。面对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反抗情绪,费昌为夏王朝的前途十分担忧。他再也不能缄默不语了,于是冒着被砍头的危险,多次向夏桀进谏,劝其俭奢华、轻赋税,减轻人民的负担,以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荒淫无道的夏桀不但不听其劝告,反而认为费昌是在收买人心,图谋不轨,于是暗中下令将费昌入狱待斩。费昌事先得报,举家逃到了正在汇集天下英雄,商讨灭夏大事的商国。夏桀统治的后期,夏朝的天下已开始分崩离析,朝廷的政令不通,各路诸侯各自为政,互相侵伐。定居在亳(今河南商丘)地的商汤治政有方,国...
· 巴蜀文化—稗官逸闻—成都文殊院曾夜见红光
文殊院在成都市西北角,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宋时改称“信相寺”。后毁于兵灾。传说清代有人夜见红光出现,官府派人探视,见红光中有文殊菩萨像,便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称文殊院。康熙帝御笔“空林”二字,钦赐“敕赐空林”御印一方。丈殊院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1600平方米。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殿、说法堂、藏经楼庄严肃穆,古朴宏敞,为典型的清代建筑。两旁配以禅、观、客、斋、戒和念佛堂、职事房,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两相对峙的三檐式钟鼓楼,钟楼里悬有4500多公斤的铜铸大钟一口。(文殊院前门)观音大士像为青铜铸造,可称雕塑。护法神韦驮像,为清道光九年(1829年)第七代方丈本圆用青铜翻砂而成,工艺精细,童颜神态,体现了“童子相貌,将军威仪”的风度。还有一尊列为“空林八观之一”的缅甸玉佛,是院僧性鳞和尚于民国11年(1922年)历尽艰辛,步行募化到缅甸请回的...
· 罕见秘闻:刘邦和项羽曾经联手“”?
项羽嗜杀,为人残暴,尤其是“”(杀尽一城)一事,最为后人诟病。但是,人们只记住了项羽“”,似乎忘记了刘邦也有“”的记录。《史记·高祖本纪》载:“使沛公、项羽别攻城阳,屠之。”这条历史文献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刘邦和项羽曾经联手“”。对于这条文献记载,人们好像得了集体失忆症一样,都淡忘了。网络配图“”是一种发泄,更是一种威慑。但是,“”的残酷历来都受到人们的严厉抨击。刘邦不仅在反秦之战中有“”的记录,而且在诛杀项羽之后也曾经想“”以泄愤。项羽自杀之后,西楚诸地都向刘邦投降了,只有鲁地不降。刘邦闻讯,最初想率天下大军屠灭鲁地(“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但是,他后来却改变了态度。刘邦对项羽从来都是一路追杀,决不留情;即使鸿沟议和项羽释放了太公与吕雉等人质,刘邦也不顾信义,撕毁协议,追杀项羽。为什么鲁地为项羽坚守,刘邦却放过屠灭鲁地的初衷呢?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刘邦灭项之后,清醒地知道自己已经大功告成...
· 谢逸
参考书目《联缀方志》
· 蒯希逸
蒯[kuǎi希逸,字大隐,唐代著名诗人,生卒年待考,唐朝会昌三年登第。《全唐诗》收录其创作的《句》和《和主司王起》等两首诗词。著名诗人杜牧有《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