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徐梵澄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80
转发:0
评论:0
生平1925年就读于武汉中山大学历史系,1927年至1929年后入上海复旦大学西洋文学系。1929年至1932年赴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系留学。1937至1940年任教于中央艺术专科学校,1940至1945年任中央图书馆编纂,兼任中央大学教授。1945年至1978年侨居印度三十三载,先后在印度泰戈尔大学、室利阿罗频多学院(SriAurobindoAshram)从事教学、著述与翻译工作。后归国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2000年3月6日逝世于北京。徐梵澄精通英、德、法、梵、拉丁、希腊等多种语文,曾译德国现代哲学家尼采作品、印度古今哲学典籍等。晚年曾欲重译《圣经》。盖达人“挥汗磨血几死而后得之者”,可传百代而不朽。又曾以西文译介、以华文诠释中国佛、道、儒、易等学术作品。译述尼采作品:《尼采自传》、《苏鲁支语录》、《朝霞》、《快乐的智识》以及长文《宗教生活》和《启蒙艺术家与文学者的灵魂》...

生平

1925年就读于武汉中山大学历史系,1927年至1929年后入上海复旦大学西洋文学系。1929年至1932年赴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系留学。1937至1940年任教于中央艺术专科学校,1940至1945年任中央图书馆编纂,兼任中央大学教授。1945年至1978年侨居印度三十三载,先后在印度泰戈尔大学、室利阿罗频多学院(Sri Aurobindo Ashram)从事教学、著述与翻译工作。后归国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2000年3月6日逝世于北京。

徐梵澄精通英、德、法、梵、拉丁、希腊等多种语文,曾译德国现代哲学家尼采作品、印度古今哲学典籍等。晚年曾欲重译《圣经》。盖达人“挥汗磨血几死而后得之者”,可传百代而不朽。又曾以西文译介、以华文诠释中国佛、道、儒、易等学术作品。

译述

尼采作品:《尼采自传》、《苏鲁支语录》、《朝霞》、《快乐的智识》以及长文《宗教生活》和《启蒙艺术家与文学者的灵魂》(两篇长文选自《人间的,太人间的》,又译《人性的、太人性的》) 。

印度哲学:《五十奥义书》、《薄伽梵歌》、《瑜伽论》、《行云使者》等。

翻译室利·阿罗频多著作:《神圣人生论》、《综合瑜伽论》等。

主要中文著述:《玄理参同》、《老子臆解》、《陆王学述》、《安慧三十唯识疏释》等。

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出版《徐梵澄文集》,凡十六册,收集徐梵澄著述译文六百余万言。

参考资料

孙波:“赖遥契玄理一脉 ”,《读书》2006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徐梵澄
徐梵澄(1909-2000)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哲学家、翻译家。湖南省长沙人,1909年10月生于长沙东乡。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也接触到许多西学知识,上小学时毛泽东教过他几年地理。后入雅礼中学。1926年考入武汉中山大学历史社会学系。次年又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西洋文学系。1928年5月15日听鲁迅演讲受到教益,开始同鲁迅建立联系。1929年8月赴德国留学。在海德堡大学哲学系攻读艺术史专业,研究美术史,练习木刻艺术。代鲁迅购买文学和版画作品,并创作一幅中年鲁迅像,被誉为中国新兴版画创作第一人。做完博士论文答辩时,因父丧,1932年8月回国,在上海从事写作,经鲁迅推荐,为《申报》副刊《自由谈》撰写杂文,出版了《泥沙杂拾》,并于1934年翻译出版了尼采的《苏鲁支语录》、《朝霞》、《快乐的知识》、《尼采自传》和《歌德论自著之浮士德》等著作,是中国最早的尼采研究专家。他的青少年时代,...
· 梵
起源“梵”的原意是禁咒曼荼罗、祭祀仪式和唱诗僧侣,引申为自祭祀仪式所得的神秘力量;人如作出供奉,端正歌曲,就有“梵生”;再引申为宇宙的精力,天地运行和人类生命,都有赖于梵。梵为本体的观念,则由《吠陀》中宇宙精神主宰“祈祷主”演变而来。概念梵与“我”或“彼一”,都是古印度所指的终极实在,是超越和不可规范的唯一实在,多通过否定(非……,非……)加以讲述。《奥义书》和其后的各正统学派在通过否定后,正面断定“梵”与“我”的存在,而且是唯一、不二的存在。这种终极观是实体性的,在思想的最高位置。“梵”是“非概念”的,超越一切名相概念和判断推理,不能靠思辨体验,只能通过瑜伽直接体验。梵我无处不在,现世只是“终极实在”一种扭曲、不充分的表现,追求梵我时必须舍弃与现世的根本联系。婆罗门教视现世是不真的,但亦明白表达在一切无常无我之上,有一个肯定性的梵我境界。其后吠檀多宗以梵为真如,视世间为;僧佉(数论)以梵...
· 梵书
简介传统上将梵书视为吠陀圣典的一部分,附在吠陀本集之后(白夜柔吠陀的梵书部分,即散文体的说明部分是夹在本集行文里的,其“本集”部分则多半是梨俱吠陀里已有的颂诗)。它们的编写时间大约在前900年至前500年之间,这段时间因此被称为“梵书时代”。最古老的梵书可能与夜柔吠陀中的黑夜柔吠陀编写于同一时期。梵书用梵语写成,在其中发展出梵语文学最早的散文体。在语言学上,梵书是一种重要的研究资料。在梵书时代,印度盛行祭祀至上主义。祭祀本身成了宗教的最高目的;天神没有什么地位而只是祭祀的对象,通过准确举行祭祀可以支配天神。关于祭祀的具体方法,则被祭司集团(婆罗门)设置得无比复杂。这种现象的本质是夸大祭祀的意义,同时令一般人无法准确举行祭祀,于是婆罗门种姓可以垄断其中的好处(婆罗门的主要生活来源是为他人举行祭祀,从而获取布施)。梵书就是这样的思想状态下产生的祭祀手册。它们是各派祭司内部进行师徒传授用的,其主...
· 梵呗
参见佛教音乐
· 梵语
历史在尼泊尔境内发现的写在棕榈叶上的梵文(11世纪)梵语是印欧语系的印度-伊朗语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与它关系最密切的上古语言是伊朗语支的古波斯语和阿维斯陀语。在印欧语系范围内,梵语同咝音语言(特别是斯拉夫语言和波罗的语言)还有希腊语共享相同的特征性语音演变。已证实的最早梵语文本是印度教的梨俱吠陀,定位在旁遮普地区,时间为公元前第二个千年的中后期。虽然找不到这么早期的文本,但学者确信文本的口头传播是可靠的,并且认为这是对宗教传承至关重要的仪式文献。要探讨从梨俱吠陀到波你尼时代(大约公元前四世纪)梵语的发展,可以考察印度教其它文本,如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梵书和奥义书。在此期间,这门语言的威望、它的神圣用途及其正确发音的重要性,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保守力量,防止梵语像普通语言一样随时间而演变。现存最古老的梵语文法是波你尼的《八篇书》,大约于公元前四世纪成形。它本质上是规范性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