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斯卡巨画
制作过程
纳斯卡巨画的制作方法,依据未完成的遗址推测,首先,图形是以大石头来标示,并移除深色石块的表层来界定边界;接着,移除图形内部的石头,并汇集成堆;最后,这些石头沿着边界摆放,使图形的边缘较为突出。
至于螺旋形图案的形成,依照考古学家的推测,首先,在圆心的木杆上,缠绕一根绳子,绳子另一端绑上一个棍子,以此方式设计圆形图案;接着,绳子逐渐向外伸展,设计出愈来愈大的螺旋形图案;最后,清除每圈螺旋边缘的石块,露出颜色较浅的地面,以使螺旋图案更明显。
世界遗产
纳斯卡巨画在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登录名称为 纳斯卡和朱马纳草原的线条图 。
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遗产登录基准中的以下基准而予以登录:
(i)表现人类创造力的经典之作。
(iii)呈现有关现存或者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文明的独特或稀有之证据。
(iv)关于呈现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建筑类型,或者建筑及技术的组合,或者景观上的卓越典范。
破坏事件
2014年12月,绿色和平组织的人员利用联合国气候变迁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期间,在未经许可的情形下,进入纳斯卡巨画保护区以黄色布条拼出“ Time for change! The future is renewable ”(该是做改变的时候:创造可再生的未来。)字样,引起非议。秘鲁政府指其留下的脚印破坏了地貌。
图集
中东纳斯卡巨画
从延伸到沙特阿拉伯,大部分是由石头或土壤堆积而成的车轮图案。
参见
玛丽亚·赖歇
参考文献
Aveni, Anthony F. (ed.) (1990). The Lines of Nazca . Philadelphia: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ISBN 0-87169-183-3·
Haughton, Brian. (2007). Hidden History: Lost Civilizations, Secret Knowledge, and Ancient Mysteries . Career Press. ISBN 1-56414-897-1
Johnson, Emma. 2007.The "Mysterious" Nazca Lines. PARA Web Bibliography B-01.
Kosok, Paul (1965). Life, Land and Water in Ancient Peru, Brooklyn: Long Island University Press.
Lambers, Karsten (2006). The Geoglyphs of Palpa, Peru: Documentatio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 Lindensoft Verlag, Aichwald/Germany. ISBN 3-929290-32-4
Nickell, Joe. 1983. Skeptical Inquirer The Nazca Lines Revisited: Creation of a Full-Sized Duplicate.
Reinhard, Johan (1996) (6th ed.) The Nazca Line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ir Origin and Meaning . Lima: Los Pinos. ISBN 84-89291-17-9
Sauerbier, Martin. GIS-based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Geoglyphs in the Palpa Region . ETH (2009).doi:10.3929/ethz-a-005940066.
Stierlin, Henri (1983). La Clé du Mystère . Paris: Albin Michel. ISBN 2-226-01864-6
拓展阅读
Johnson, Emma. 2007.The "Mysterious" Nazca Lines. PARA Web Bibliography B-01.
Hall, Stephen S. 2010,沙地之灵,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111:22-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