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挥发性有机物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11
转发:0
评论:0
来源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来源:在室外,主要来自燃料燃烧和交通运输产生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等;而在室内则主要来自燃煤和天然气等燃烧产物、吸烟、采暖和烹调等的烟雾,建筑和装饰材料、家具、家用电器、清洁剂和人体本身的排放等。在室内装饰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自油漆、涂料和胶粘剂。一般油漆中VOC含量为每升30至70克。由于挥发性有机物具有强挥发性,一般情况下,油漆施工后的10小时内,可挥发出90%。危害挥发性有机物的危害很明显,当居室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超过一定浓度时,在短时间内人们感到头痛、恶心、呕吐、四肢乏力;严重时会抽搐、昏迷、记忆力减退。挥发性有机物伤害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其中还包含了很多致癌物质。室内空气被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已引起各国重视。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浓度标准我国颁布的《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室内空气中TVOC的含量,已经成为...

来源

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来源:

在室外,主要来自燃料燃烧和交通运输产生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等;

而在室内则主要来自燃煤和天然气等燃烧产物、吸烟、采暖和烹调等的烟雾,建筑和装饰材料、家具、家用电器、清洁剂和人体本身的排放等。在室内装饰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自油漆、涂料和胶粘剂。一般油漆中VOC含量为每升30至70克。由于挥发性有机物具有强挥发性,一般情况下,油漆施工后的10小时内,可挥发出90%。

危害

挥发性有机物的危害很明显,当居室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超过一定浓度时,在短时间内人们感到头痛、恶心、呕吐、四肢乏力;严重时会抽搐、昏迷、记忆力减退。挥发性有机物伤害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其中还包含了很多致癌物质。室内空气被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已引起各国重视。

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TVOC)浓度标准

我国颁布的《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室内空气中TVOC的含量,已经成为评价居室室内空气质量是否合格的一项重要项目。在此标准中规定的TVOC含量为Ⅰ类民用建筑工程:0.5mg/立方米、Ⅱ类民用建筑工程:0.6mg/立方米(等同600微克/立方米,600μg/m³,261ppbv或0.261ppm)。

检查方法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检测器通常应用以下两种技术:

光离子化检测仪Photo Ionization Detectors(简称PID)是一种气态检测仪,可以实时量度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水平。这方法的线性范围覆盖至1000ppm,检出限为0.05ppm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是一种宽频有机化合物检测器,不具备选择性。它们的线性非常好。FID用于现场检测的主要局限在于它们较大的重量和体积,以及需要配置一个氢气瓶,这样一来,就很难在危险环境中使用。FID相对较贵、维护繁琐也限制了它在工业领域的应用。PID和FID都是常见的有机化合物检测器,它们都可以有效地测量同一种物质,但是,由于PID更小巧一些,更容易使用和更安全,它要比FID更加普遍地应用于工业领域。

去除方法

挥发性有机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 在室内环境中几乎都有存在,且与室内空气质量不良有关。挥发性有机物的暴露对人体造成许多不良的健康影响以及引起所谓的病态建筑症候群。

市面上用于控制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很多,如活性碳吸附、臭氧等。有报导称“光等离子”亦成为解决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之一。空气中的氧气分子和水分子经过特殊波长的纳米光管照射,分解成具有高氧化性光等离子的等离子气流,这些带有大量电子键的光等离子等离子气流具有破坏有机分子的能力,能够迅速中和空气中的挥发性甲醛、甲苯、VOC等气体分子,使之分解成为水和二氧化碳,该技术本身不会产生任何其他有害物质。由于中和甲醛分子而形成的水分子可以继续经过纳米光管再次作用,通过这样的链式反应将污染物彻底分解,因此该技术的速度比普通甲醛处理的光触媒技术更具主动性,效果也更强大。光触媒(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PCO) 对于大部分之室内挥发性有机物有效,且能在室温下将挥发性有机物完全分解成水及二氧化碳,因此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且应用最广之室内空气清净技术。为解决没有充足光线环境的情况,近年日本亦开发出其他素材,如CT触媒,即使在光线不充足的环境亦能发挥分解作用。

参见

甲醛

甲醇

甲酸

坛香

可吸入颗粒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