鬲
释名
铭文自名
鬲与鼎的形制相似,用途相近,所以出土的很多西周早期的鬲铭文中都自名为“鼎”,如1981年出土于宝鸡纸坊头的夨伯鬲自称“旅鼎”。另有“齍鬲”、“齐鬲”、“羞鬲”(仲姞鬲)、“荐鬲”、“䢅”等不同的自名。
文献辞书
文献、辞书中对“鬲”的解释如下: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三】【鬲部】鬲:鼎属。实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凡鬲之属皆从鬲。䰛,鬲或从瓦。㽁,汉令鬲从瓦历声。郎激切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鼎属也。《释器》曰:“鼎款足者谓之鬲”。实五觳。考工记。陶人为鬲。实五觳。厚半寸。唇寸。?二?曰觳。大郑云。觳受三豆。后郑云。觳受?二?。按瓬人职云。豆实三而成觳。大郑本之。今俗本讹为觳受三?。误甚。许必言觳所受者。角部觳下无此义也。魏三体石经以鬲为大诘嗣无疆大历服之历。同在十六部也。象腹交文三足。上象其口。㐅象腹交文。下象三足也。考工记图曰款足。按款足、郭云曲脚。汉郊祀志则云鼎空足曰鬲。释款为空。郞激切。十六部。凡鬲之属皆从鬲。
《尔雅·释器》有:鼎“款 足谓之鬲。”
《汉书·郊祀志》有:鼎“空足曰鬲。”
《梦溪笔谈》有:“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
形制及应用
从上到下,鬲可由如下几部分组成:
耳:有些鬲无耳;依据不同的对称性,两耳和三足可成四点配列式或五点配列式。
口:多数鬲口沿外倾,称为侈口;口上可以有耳,称为立耳;少数鬲口上还有盖。
颈:颈内束。
肩:肩上可以有耳,称为附耳。
腹:商代早期的鬲多为袋形腹,商代晚期以后袋形腹逐渐蜕化。
裆:
足:足有袋足、锥足、柱足等分别。
陶鬲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直到商周时期还十分盛行,其形状多为侈口、圆腹、三个袋状足,有的颈部有双耳,使用时,在三个袋状足下直接燃火煮食。鬲的器形与鼎相近,区别在于鼎有实足,鬲是袋形足。从其相似的功能与形状来看,鼎应该是由鬲发展而来。一般来说,腿长裆深的陶鬲年代都早,可以直接支在地上,便于填柴引火。后来,随着灶台的广泛使用,陶鬲的腿的功能逐渐淡化,遂成为锅釜。
鬲有实用器与明器之分。实用多为夹砂陶,胎质坚硬器壁较厚;明器则多为泥质陶,火候较低,胎质疏松,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有的还用红、白二种颜色绘出各种纹饰。
陶鬲和商代早期的鬲都有袋形腹,用于烧煮加热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商代晚期以后袋形腹逐渐蜕化,且表面常有华丽纹饰,此时鬲不宜于火煮,当为盛食物的器皿。
西周中后期,鬲盛行,常成组随葬,且一组铜鬲的大小、形制、铭文大体相同。春秋战国时期,铜鬲常以偶数组合(二、四器)与列鼎(五器)一同随葬。战国晚期以后,铜鬲逐渐消失。西周时期还有方鬲。
外部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