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韵
天城文
在天城文中,anusvara 被表示为在字母上的一个点(如 मं)。在IAST中,它被写为在字母后的 ṃ。某些抄写者用不同的符号 (ṁ) 来表示在某些吠陀 shakha 中的音韵变体的符号。
梵语
在梵语中,前面元音的鼻音化是 /m/ 或 /n/ 在随后辅音(要么词内要么跨越词界)之前的同位异音;/m/ 在元音前或停顿中,只实现为 [m]。在天城文中,这种鼻音化被表示为随音符号,在前面字母上的点,叫做 bindu。与日语的拨音类似,梵语随音只规定发音方法(浊鼻音),不规定发音部位。由于语流音变的同化作用,随韵的发音部位与后续音素相同(比如在卷舌音之前是 [ɳ],在软腭音之前是 [ŋ] 等),在重读和句末等无后续音素的情况下,发作 [m]。
Anunaasika
Anunaasika (anunāsika)是一种形式的元音鼻音化,经常用 anusvara 来表示。它是一种张嘴鼻音化,类似于巴黎法语中跟随着 "n" 或 "m" 的元音的鼻音化。在 "n" 或 "m" 紧随在元音之后的时候,"n" 或 "m" 变为无声并导致前面的元音成为鼻化元音(就是说发音要下放软腭使得部分气流通过鼻子流出)。anunaasika 有时叫做“下点”,由于它的IAST表示。
在梵语和相关的正写法中,它被表示为 anusvara,在字母顶上的仰月点(比如: मँ )。在使用IAST转写的时候,它被表示为在下面有一个点的辅音(通常是 "m")(比如: ṃ ṇ),即使只有前面的元音是发声的。
参见
仰月点
参考文献
Allen, W.S., Phonetics in ancient India, OUP, 1953
Emeneau, M. B. The Nasal Phonemes of Sanskrit. Language. 1946, 22 (2): 86–93. JSTOR 410341.
Ohala, Manjari, Aspects of Hindi Phonology, Motilal Banarsidass, 1983, ISBN 0-89581-670-9
Varma, Siddheshwar, Critical studies in the phonetic observations of Indian grammarians, 19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