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茅维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96
转发:0
评论:0
注释

注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茅维的诗词全集、诗集
茅维的诗词全集、诗集茅维茅维,字孝若,号僧昙,浙江归安人,明代著名文学家茅坤(1512―1601,括号中纪年均为笔者注,下同)季子,“能诗,与同郡臧懋循、吴稼、吴梦阳(笔者注:即吴梦)并称四子。”[1]钱谦益(1582―1664)《列朝诗集》、陈田《明诗纪事》等均有其小传,可见茅维在当时以能诗而名于世。他本人于戏曲创作亦颇为自负,曾以所作杂剧请钱谦益作序,“已而语人曰:‘虞山轻我!近舍汤临川,而远引关汉卿、马东篱,是不欲以我代临川也!’”[2]636认为自己的戏曲创作可以与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创作一较高下。傅惜华《清代杂剧全目》著录茅维所制杂剧凡三十五种,总称《凌霞新剧》,今尚存《苏园翁》《秦廷筑》《金门戟》《醉新丰》《闹门神》《双合欢》六种[3]。姑且不论这些作品的文学艺术成就,仅就数量而言,茅维的杂剧创作在中国古代杂剧创作史上亦不容忽视。随着中国古代戏曲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茅维生平及其创...
· 普利茅斯穆尔维尤
参考文献^Election2010/Constituency/PlymouthMoorView.英国广播公司.2010年5月7日.
· 茅姓名人:茅星来
(1678-1748),清学者。字岂宿,号钝叟,又号具茨山人,浙江归安人。生于清圣祖康熙十七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三年,年七十一岁。诸生。少锐志为学,研究经史,欲以著述自见。游京师方苞、任兰枝见其稿,誉不绝口。性迂执,复口吃故无敢荐之。又尝游滋阳土人不知食鳝蠃,而署中人食之。星来愀然,为述明道为上元主簿,教民勿持竿粘飞鸟为戒。星来为文,才气勃发而有义据,方苞谓其胜于储在文。有《纯叟文集》。初,读书圆义精舍,览《近思录》有得于“科举夺志”一语,遂弃帖,潜心是书三十余年,著《近思录集注》十四卷,《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 苞茅
参考文献苞茅Hyparrheniabracteata(Humb.&Bonpl.exWilld.)Stapf.中国植物物种名录(CPNI).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2013-1-18].(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扩展阅读维基物种中有关苞茅的数据
· 茅山
沿革茅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上清派发祥地,道教称之为“第八洞天,第一福地”。茅山道教,历史悠久,渊源流长。传说早于西汉景帝时,有茅盈、茅固、茅衷三茅真君结庵修道而得名,茅山道观初建于西汉,有三宫、五观、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的美景古迹。南朝齐梁间著名道士、炼丹家陶弘景与弟子隐居茅山,编有《真诰》,书中“稽神枢第四”记述了茅山的地理位置、山名由来、山景水色、地质矿藏、历史传说等,显示茅山是上佳的修道处:“大茅山中,茅山相连。长阿中有连石。古时名为积金山,此山中甚多金物,此处宜人住,可索有水处,为屋室静舍,为佳。”唐宋时期,据《茅山志》记载,茅山有三宫五观七十茅庵,殿宇房屋三千多间,道士数千人。元代朝廷尊崇“茅山宗”。明清茅山道教逐渐走向衰弱。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