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DNA连接酶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22
转发:0
评论:0
黏合反应的进行关于DNA连接酶的化学反应过程,首先是一条DNA的3"端要先修饰成羟基(OH-),而另一条的5"端则是必须带有磷酸,借由DNA连接酶的作用促进磷酸双脂键的共价键,同时

黏合反应的进行

关于DNA连接酶的化学反应过程,首先是一条DNA的3"端要先修饰成羟基(OH - ),而另一条的5"端则是必须带有磷酸,借由DNA连接酶的作用促进磷酸双脂键的共价键,同时核苷酸序列以嘌呤—嘧啶两两对应的方式完成配对,这样才算完成反应。

用下面这张图解来说明或许可以更清楚的说明反应过程:以黏性末端为例

反应后

DNA连接酶也可以处理钝端,即就算没有嘌呤—嘧啶配对的碱基对,也是可以进行上述的反应。

哺乳动物的连接酶种类

在哺乳类细胞,至少有四种黏合酶被发现与命名:

I型连接酶:为最主要的DNA连接酶,作用为连接DNA复制过程中产生的冈崎片段,且在DNA重组、修复也都是需要依靠I型连接酶的功能。

II型连接酶:II型连接酶当初是在小牛胸腺与胎牛肝脏中纯化出来的,不过后来被证实只是III型经过蛋白酶切过的片段。

III型连接酶:III型连接酶与XRCC1蛋白形成复合体,主要作用在碱基切除修复的黏合反应。

IV型连接酶:IV型连接酶与XRCC4蛋白形成复合体;III型与IV型都参与修复DNA的黏合过程,并一起参与非同源性末端接合的最后一个反应。

DNA连接酶在分子生物学上的应用

前面提到,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DNA黏合酶对于研究人员的贡献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尤其是在进行重组DNA实验时更是不可或缺 。比如说,科学家需要表现某个抗药基因,首先就事先利用限制酶将这一段基因的两端修饰成可黏合的末端,另外透过同样的限制酶将准备用来承接表现一段基因的质体修饰成可与该段基因进行黏合的两端,这时候透过T4噬菌体所携带的DNA连接酶(T4 DNA ligase)将抗药基因与质体黏合在一起,这整个操作的过程就称作DNA重组,而在这里所使用的T4噬菌体DNA连接酶则是最广为使用的DNA连接酶。

参见

DNA复制

DNA修复

DNA聚合酶

基因

限制酶

DNA重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DNA修复
DNA损伤细胞内正常的代谢活动与环境因素所引起的DNA损伤的发生速率约为每个细胞每天1,000至1,000,000处分子损害。但是许多别的因素能使之达到更高的速率。一个关键的癌相关基因(如肿瘤抑制基因)的一处未修复的损害就能对个体产生灾难性的后果,而这类基因只占人类基因组的6,000,000,000(30亿个碱基对)个碱基的0.000165%。细胞核DNA与线粒体DNA损伤人类细胞和绝大多数的真核细胞的DNA定位于细胞内的两个地方:细胞核内和线粒体内。细胞核DNA(nDNA,nuclearDNA之缩写)大量聚集于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缠绕其上的称为组蛋白的珠状蛋白质组成的。只要细胞要表达其nDNA编码的遗传信息,其相应的染色体区域就要拆开,定位在此处的基因才被表达,之后这一区域又固缩回原来的静态构造。线粒体DNA(mtDNA,mitochondrialDNA之缩写)定位于细胞器线粒体之...
· DNA运算
历史DNA运算最先由南加州大学的伦纳德·阿德曼在1994年实现。Adleman演示了一种将DNA应用于解决七点哈密顿路径问题的概念验证方法。自Adleman的实验以后,学界又取得了许多进展,多种图灵机被证明是可行的。尽管一开始的研究热点集中在解决P/NP问题,但人们旋即意识到此类问题并不是DNA运算的最佳应用场合,以致有多种意见要求寻找杀手级应用。1997年,计算机学家MitsunoriOgihara和生物学家AnimeshRay一道提出了一种组合逻辑电路的评价方法,并描绘了实现方法。2002年,来自WeizmannInstituteofScience的研究者公开了一种由DNA分子和酶,而不是硅组成的计算机器。2004年3月28日,WeizmannInstitute的EhudShapiro,YaakovBenenson,BinyaminGil,UriBen-Dor,和RivkaAdar在自
· DNA复制
DNA的结构DNA通常是一个双链的结构,两条单链互相盘绕从而表现出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核苷酸是DNA的单体。DNA的每一条单链都是由四种碱基不同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这四种碱基即:腺嘌呤(A)、胞嘧啶(C)、鸟嘌呤(G)和胸腺嘧啶(T)。一个核苷酸可以是一磷酸、二磷酸或者三磷酸的,也就是说,一个脱氧核糖连接着一个、两个或者三个磷酸基团。每条单链中相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都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磷酸二酯键相连接,以此形成了DNA双螺旋结构中由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组成的骨架,而骨架里面既是碱基对。两条单链之间的核苷(即碱基)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相连。一般情况下,A只与T相连,而C只与G相连。DNA链是具有方向性的,对于DNA的一条单链来说,它的两个末端分别被命名为“3"端”和“5"端”。DNA两条单链的结构之所以被描述为“反向平行双螺旋”,其中的“反向”即指两条单链中,一条链的方向是从3"端到5"端,而另...
· Z-DNA
历史Z-DNA为首先于1979年被解出晶体结构的DNA型态,研究者为麻省理工大学的AlexanderRich等人。B型及Z型相互结合时的结晶则解于2005年,使科学家了解Z-DNA在细胞中的潜在角色,当一段Z-DNA形成时,其两端必为B-Z相互结合型态,形成与B-DNA的界面。结构B-DNA(深蓝色)与Z-DNA(深红色)相互结合型态,以及Z-DNA结合区块(绿色),可见其两个的突出的碱基(中央的淡蓝色及淡红色)。来自PDB2ACJ。Z-DNA的双股螺旋为左旋型态,与B-DNA的右旋型态明显有所差别。其结构每两个碱基对重复出现一次。大小螺旋凹槽之间的差别较A型及B型小,只在宽度上有些微差异。这种型态并不常见,但某些特定情况可增加其存在的可能,如嘌呤-嘧啶交替序列、DNA超螺旋,或盐分与某些阳离子浓度高时。Z-DNA能够与B-DNA构成相互结合型态,这种结构会使一对碱基突出于双螺旋之外。一些...
· 重组DNA
介绍由于DNA在生物繁殖和特性显示中的重要性,因此在通过病毒或者非病毒载体改变或者抵消一个由基因或者外部影响导致的对细胞或者生物的不良效应时DNA有非常大的重要性,不论被改变的特性是所希望的还是不希望的。通过使用重组DNA被确认是重要的基因可以被放大,隔离,用到其它物种中去或者可以用来治疗遗传病或者遗传缺陷,以及为解决复杂的生物学问题提供一个截然不同的解决方式。使用和方法克隆和与质粒的关系克隆的使用与经典生物学中的重组DNA有关。在经典生物学中克隆是指一个从一个父母生物上衍生出来的细胞或者生物,在现代生物学中这个词指的是从一个细胞中衍生出来的完全相同的一群细胞。在经典生物学中重组DNA被用来提供原始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寄住生物应该能够复制从原始细胞带来的特征。最早使用重组DNA的是细菌,因此它也是重组DNA的经典例子。在医学中通过使用病毒载体可以把重组DNA插入到细菌的质粒结构中去。质粒是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