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B小调第25号玛祖卡舞曲, Op. 33, No. 4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49
转发:0
评论:0
简介肖邦的《4首玛祖卡舞曲》QuatreMazurkasOp.33,作于1837-1838年,出版于1838年,呈献给莫斯德卡伯爵小姐。这四首玛祖卡舞曲被认为是肖邦中期的杰作,是肖邦创作中最富有民族性格的作品,这种体裁源自民间的舞曲,充满着浓厚的波兰民族乡土气息。舒曼对此表示:“肖邦的形式逐渐鲜明、轻快,或者说我们已经习惯于他的风格。不论是谁都会很快地被这些玛祖卡舞曲迷上。”乐曲赏析第一乐章,升g小调玛祖卡Op.33-1,忧伤地,有着单纯而富于冥想的旋律,中段为B大调,哈涅卡认为:“这是心地善良的玛祖卡”乐曲虽短,但却成熟。第二乐章,D大调玛祖卡Op.33-2,活泼地,第一主题具有波兰民间库亚维亚克舞曲的特点,委婉欢快,波浪式的旋律线上下起伏,充满了温暖的生气。这一主题移至A大调重复演奏一遍后,回到D大调,在整个过程中,伴奏声部一直周期性地反复单纯的三拍子节奏型,每小节的中音都落在第三拍上...

简介

肖邦的《4首玛祖卡舞曲》QuatreMazurkasOp.33,作于1837-1838年,出版于1838年,呈献给莫斯德卡伯爵小姐。这四首玛祖卡舞曲被认为是肖邦中期的杰作,是肖邦创作中最富有民族性格的作品,这种体裁源自民间的舞曲,充满着浓厚的波兰民族乡土气息。舒曼对此表示:“肖邦的形式逐渐鲜明、轻快,或者说我们已经习惯于他的风格。不论是谁都会很快地被这些玛祖卡舞曲迷上。” 

乐曲赏析

第一乐章,升g小调玛祖卡Op.33-1,忧伤地,有着单纯而富于冥想的旋律,中段为B大调,哈涅卡认为:“这是心地善良的玛祖卡”乐曲虽短,但却成熟。 

第二乐章,D大调玛祖卡Op.33-2,活泼地,第一主题具有波兰民间库亚维亚克舞曲的特点,委婉欢快,波浪式的旋律线上下起伏,充满了温暖的生气。这一主题移至A大调重复演奏一遍后,回到D大调,在整个过程中,伴奏声部一直周期性地反复单纯的三拍子节奏型,每小节的中音都落在第三拍上。乐曲在整个过程中,伴奏声部一直周期性地反复单纯的三拍子节奏型,每小节的中音都落在第三拍上。乐曲的中间部分转为降B大调,采用两种主题素材。前半段出现带有半音上行倾向的音调,旋律缠绵悱恻,带有忧郁悲愁的色彩。接着乐曲在升f小调上呈示以三连音的头拍起奏而占一小节长度的动机,并执拗地把这个动机反复了十六遍。研究肖邦的库勒普斯基解说道:“这一动机表现了坚持用舞蹈摆脱悲愁和苦恼的一种心情,或者是表现了专心致志地思考问题的孩子般纯真的感情。总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气质”。最后,乐曲再现主题,在充满喜悦的欢快气氛中结束。这首明朗的玛祖卡后来由法国著名女高音维厄多·加尔夏(Garcia)改编成独唱曲,并被俄国著名舞蹈家福金编导的舞剧《仙女》选为配乐。

第三乐章,C大调玛祖卡Op.33-3,纯朴的,三部曲式,第一段C大调,第二段降A大调,第三段为第一段重复。这首玛祖卡短小而优美,并因肖邦和德国作曲家、克莱门蒂的学生迈耶贝尔激烈的争论而更加著名。一次,肖邦在弹奏此曲时,迈耶贝尔走进来,听完肖邦弹奏后,他说这首乐曲是2/4拍,肖邦却非常坚决地说是3/4拍,两人便因此争执了相当长的时间。造成这种吾会的原因是,肖邦在小节的最后拍上加上了连线的缘故吧。

第四乐章,b小调玛祖卡Op.33-4,忧伤地,复三部曲式。第一段为A-B(降B大调)-A-B;第二段为C(B大调)、D(B大调);第三段为重复第一段 尾声 这首优美的作品是在同类作品中最为人们亲近和喜爱的。

B小调第25号玛祖卡舞曲, Op. 33, No. 4

B小调第25号玛祖卡舞曲, Op. 33, No. 4

风格特点

旋律特征

肖邦玛祖卡舞曲的旋律特征,首先表现为歌唱性旋律的广泛运用。这些美妙的旋律,大多源自他对祖国民间歌舞的回忆。肖邦常常在旋律动情之处标记加强旋律的歌唱效果,使钢琴这种并非以表现连贯、抒情气息见长的乐器,所奏旋律竟具有声乐咏叹调的特点,缠绵啡恻、荡气回肠,让人意犹未尽。 

在肖邦玛祖卡的旋律中,装饰音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些装饰音属于一种完全新颖的类型,与音域相对狭窄、仅仅围绕骨干音的古典装饰音迥然不同。它们以快速灵活、激动奔放的音流,回荡在整个音域之中,与旋律有机融为一体,成为旋律线表情的重要补充。这是肖邦玛祖卡舞曲旋律写作的又一特征。例如,在玛祖卡作品中存在着大量新颖的装饰音手法:不同音程的双音经过音群、八度经过音群,以及随意变换的各种经过音群。即便其中杂有与旋律调性相悖的音,也让人并不觉得不协调。

肖邦玛祖卡舞曲中,对波兰民间音乐调式的运用,也是其旋律方面的重要特征之一。从调式运用方面看,除了一般的大小调式外,肖邦在玛祖卡中大量引入了利底亚、弗里几亚等中古调式,使作品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节奏特征

肖邦玛祖卡舞曲的节奏也十分富于特色,似乎永远是异常鲜明、充满活力的。这己经不是古典主义的严谨、理性的节奏,而是充满了浪漫主义音乐所特有的激情。如前所述,玛祖卡舞曲的欢快热情,拥有强烈的重音,多为三拍子节拍,但其律动却并非简单的“强一弱一弱”规律,而是在任何一拍都有可能出现重音。肖邦的玛祖卡舞曲全部用3/4拍子写成,节奏重音变化十分丰富,很好地保留了民间舞曲的节奏特征。下面就结合实例,对肖邦玛祖卡舞曲的节奏特征进行分析。

和声特征

众所周知,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对新和声语汇的开掘与运用。新颖的和弦结构、高度半音化的和声连接等一系列手法,都成为浪漫派作曲家热衷的风格,肖邦自然也不例外。肖邦作为一位在和声色彩探索方面卓有成就的音乐家,其有着“半音和声百科全书”之称的五十多首玛祖卡舞曲,便是其和声风格的鲜明体现。经过肖邦艺术化处理后的玛祖卡舞曲中的和声,已经完全不是民间舞曲中那简单的和声连接。我们可以看到,此时音乐中的半音进行不仅在旋律现,更多在低声部或中间内声部中呈现。别具风味的和弦、出人意料的离调、逻辑严谨又别出心裁的和声模进等一系列和声手法所造就的极强表现力,使肖邦的玛祖卡获得了高度艺术化发展,成为世界音乐艺术中的。如此挖掘与雕琢民间音乐元素并在专业创作领域取得成功,在肖邦之前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相信和声本身会具有这样的能力。 在和声的离调模进与半音线条设计方面,肖邦玛祖卡舞曲的和声构思远高于民间舞曲,体现出作曲家对民间艺术匠心独运的精雕细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B小调第6号交响曲
简介本曲于1893年8月12日完成,为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柴可夫斯基自认为这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标题Патетическая(Patetičeskaja)的俄语意思为“激情”、“情感”,而并非大家所认为的“激起怜悯”,这个词反映了一小点激发的痛苦。柴可夫斯基原本打算将该作品命名为“标题”,然而,现时出版的乐谱,通常都已使用了法语的翻译名字:Pathétique,翻译出来便成了“悲怆”。本作品于1893年10月28日在圣彼得堡首演,作者亲自指挥,演出获得了巨大的轰动。然而自此9天之后,作者不幸与世长辞,本作品成为作者的绝笔之作。作者向他深爱的外甥弗拉基米尔·达维多夫(妹妹亚历山德拉·萨莎的二儿子)解释过该作品的标题。当著名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问作者这部交响曲是否有标题的时候,作者承认了自己隐藏标题的事实。这个标题被Taruskin称为“绝命书交响曲”,这种
· 玛祖卡
舞蹈玛祖卡起源于波兰中部马佐夫舍地区,其名也很可能来源于该地名。18世纪后,玛祖卡舞风靡全欧洲,成为各国宫廷和上层社会舞会中常见的一种舞蹈。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屠格涅夫在父与子中均有关于玛祖卡舞的情节。玛祖卡是一种男女集体舞,由男舞者占据主导地位,决定舞步种类、轻重和速度,而女舞者则以轻快的舞步围绕男舞者。玛祖卡主要的舞步以滑步、脚跟碰击、双人旋转和男舞者单腿脆地,女舞者绕行为主,舞步比较复杂。柴可夫斯基在其芭蕾舞剧天鹅湖和睡美人中均安排了大段的玛祖卡,因此玛祖卡舞步时至今日亦是芭蕾舞者必学的舞步。音乐玛祖卡音乐类似于华尔兹,为3/4拍,但常在第二拍予以加重。著名作曲家如肖邦、格林卡、亚历山大·鲍罗丁、德彪西等均创作过大量的玛祖卡音乐。今日的波兰国歌就是一首玛祖卡舞曲。参见波尔卡兰德勒波罗乃兹
· 降B小调第2号钢琴奏鸣曲,Op.35,“葬礼进行曲”
降B小调第2号钢琴奏鸣曲,Op.35,“葬礼进行曲”简介《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37年,作者是肖邦。《降b第二钢琴奏鸣曲》是肖邦极具代表性的名作之一,摆脱了之前优美而华丽的音乐创作风格。这首奏鸣曲虽沿用了传统奏鸣曲四个乐章的形式,结构规整严谨,但在乐章结构以及排序上却打破了传统古典奏鸣曲的格局,其重心在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上,本文通过比较、举例、归纳等分析了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的结构特征。创作背景1837年,肖邦与比他大6岁的乔治·桑在巴黎沙龙相逢复相识,两人随即陷入热恋之中。为了远离城市之喧嚣和人言之可畏,加之医生的劝说(肖邦患有结核症),他们于1838年底来到当时还鲜为人知的马略卡岛。这里人烟稀少,没有宾馆,没有公寓,他们在马略卡岛首府帕尔马一座修道院里租了几间房子住了下来,共同度过了南国的一个冬季。而《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PianoSonataNo.2inb-flat...
· 卡丽诗玛·卡浦尔
早年生活卡丽诗玛和妹妹(右边)。卡丽诗玛出生于印度著名的演艺世家卡浦尔家族:祖父是宝莱坞巨星拉吉·卡浦尔、父亲Randhir及母亲Babita、胞妹卡琳娜及其他亲人(包括表弟兰比尔)均是演员。她在家中被称作“露露”(Lolo)。卡丽诗玛在孟买的JohnConnon天主教学校学习至六年级,随后开始演艺生涯。个人生活据传,卡丽诗玛在她的电影生涯当中数次同男主角擦出爱情火花。在1992至1995年期间,她的男友是演员阿杰·德乌根。2002年中印度传媒报道她同演员阿彼锡·巴克罕(AbhishekBachchan)订婚,但是四个月后两人宣告分手。2003年9月23日,卡丽诗玛嫁予企业家山杰·卡泼尔(SanjayKapur),并暂时告别影坛。2005年3月女儿Samaira出生,传闻两人此时因为卡丽诗玛复出问题关系一度紧张,但随即又宣告和好如初。2010年她再诞下儿子Kiaan。两人最终在2014年离...
· 皮卡第
词源“皮卡第”一词并非来源于地理名词,也不是一个历史名词。这个词出现于1248年,是从picard也就是piocheur(挖地者,引申为勤劳者、苦读的学生)衍生而来。当时巴黎人将所有在Senlisis和Valois森林北方地区生活的农民称为piocheur;而在法国的北方,那些不讲弗拉芒语的人被称为picard。这些地区包括阿拉斯Arras、布伦港Boulogne-sur-Mer、加莱Calais以及图尔奈Tournai,而来自这些地方的学生在巴黎和奥尔良就成了“皮卡第人”。历史在中世纪,“皮卡第”指的是巴黎以北的法国,甚至包括说荷兰语的佛兰德地区。因此这个名词所指称的区域比现在的皮卡第大区要广很多,在巴黎的拉丁区,人们称呼那些从佛兰德斯来,在著名的索邦大学就读的学生为“皮卡第人”。在狭义上,“皮卡第”可以指设立于十六世纪的皮卡第行政区,包括索姆省、埃纳省的北部以及瓦兹省的北部边界。而皮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