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属
生物学性状
葡萄球菌属微球菌科,共19个菌种,在人体内可检出12个菌种,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
形态
直径0.5-1.0μm,球形或略呈椭圆形,G+细菌
无芽胞、无鞭毛,体外一般不形成荚膜,青霉素下可形成L型细菌。
培养与生化
葡萄球菌为兼厌氧菌,容易在室温下生长。对热、干燥及高浓度盐都有耐受性。因为抗生素的滥用许多的葡萄球菌都有抗药性。
生长最适PH=7.4,最适温度30-37℃,可耐受较低的水分活度(0.86)
兼性厌氧或需氧菌
营养要求不高
耐盐性强,可在含氯化钠10%-15%的培养基中生长
含糖浓度较高的食物亦能生长
基础培养基培养,可生成d=1-3mm的不透明光滑型菌落,菌落因菌株不同而出现金黄色、白色或柠檬色等脂溶性色素。
血平板培养,金葡菌可引发β溶血
多数菌株可以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甘露醇
产酸不产气
触酶试验阳性
抗原结构
葡萄球菌A蛋白(SPA):90%金葡菌细胞壁上存在的,具有属特异性的单链多肽。可与人和动物的IgG1、G2、G4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从而干扰吞噬细胞的调理吞噬作用。SPA和IgG的结合产物具有促进细胞分裂、介导超敏反应、损伤血小板等作用。
多糖抗原:细胞壁上的含磷多聚物,分群特异性。
抵抗力
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胞细菌
干燥环境下可生存数月
致病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磷壁酸介导黏附、荚膜抗吞噬作用及产生多种毒素和酶类,故其毒力最强。表皮葡萄球菌一般不致病,在特殊情况下可成为机会致病菌。
凝固酶
凝固酶是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凝固酶有两种:一种是分泌至菌体外的游离凝固酶,被血浆中的凝固酶反应因子激活而至血浆凝固,采用试管法检测,血浆凝固呈胶冻状为阳性;另一种结合于菌体表面的结合凝固酶,能与纤维蛋白原结合,使纤维蛋白原变成固态的纤维蛋白而致细菌凝聚,可用玻片法测定,细菌凝集呈颗粒状为阳性。凝固酶与葡萄球菌的毒力关系密切,凝固酶阳性株进入机体后,使周围血液或血浆中的纤维蛋白等沉积于菌体表面,阻碍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或胞内消化作用,也能保护细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易于局限化和形成血栓,也与凝固酶的生成有关。
葡萄球菌溶血素
有α、β、γ、δ四种溶血素,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α
α对多种哺乳动物引发溶血
α还对白细胞、血小板、肝细胞、成纤维细胞具有毒作用
β可水解细胞膜磷脂损伤细胞
γ溶血素具有去污剂样作用
δ溶血素类似杀白细胞素
杀白细胞素
杀白细胞素(Panton-Valentine,PV)
肠毒素
约1/3临床分离的金葡菌可产生的一组蛋白质,耐100℃30min,可抗消化系统的蛋白酶水解。摄入含肠毒素的食物后,毒素刺激呕吐中枢从而引起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
表皮剥脱毒素
引起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又称剥脱性皮炎。
表皮剥脱毒素,又称表皮溶解毒素(epidemolytic toxin),两个血清型,能裂解细胞间桥小体,导致粒层角质细胞分离,引起SSSS综合征。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其他酶类
所致疾病
侵袭性疾病
毒素性疾病
临床症状
食源性疾病
流行病学特点:
食品被污染的原因:
免疫性
人体有一定天然免疫力,皮肤破损或免疫力低下时感染,患病恢复后获得的免疫力难以防止再次感染。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涂片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和鉴定
肠毒素检查(ELISA方法)
防治原则
对于食物中毒
因为葡萄球菌具有快产生抗药性的特点,所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并不是最好的办法。最后会产生超级葡萄球菌,所以限制使用抗生素是必要的办法。一般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不须用抗生素治疗,只需补充电解质及营养就好;表皮的葡萄球菌因为含有多种抗药性,所亦治疗起来十分困难。目前用于治疗葡萄球菌感染的抗生素为万古霉素(vancomycin)及莫匹罗星(mupirocin)。
参见
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色葡萄球菌
柠檬色葡萄球菌
革兰氏阳性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