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张镇孙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18
转发:0
评论:0
生平张镇孙出生以后,聪明伶俐、苦心读书,很快便以博学强记而闻名,有“神童”之称。15岁时参加童子试,成绩优异,声震家乡。但随后屡次考试均不中,直到咸淳六年(1270年)参加乡试获得第五名,次年赴京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参加殿试获得第一。初时授秘书省正字,升校书郎,因与奸臣贾似道不和,德祐元年(1275年)外放为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通判。后来元军逼近临安,弃城逃往家乡照料双亲而被罢官。次年宋端宗登基,其航海至福建、广东一带,重新集结广州附近的海上溃军,与广州都统凌震结集部队分东西两路,誓图收复广州。12月,处于流亡状态端宗到达惠州授以龙图阁待制、广东制置使兼经略按抚,统领广东军政大权。景炎二年(1277年)4月,带兵收复广州。11月,元朝右丞相塔出(也称达春)与主将吕师夔、索多等进攻广州,其指挥战船在珠江河面与元军激战,再退入城内抵抗,城破后投降。次年二月,被解送至元大都(今北京)途中于...

生平

张镇孙出生以后,聪明伶俐、苦心读书,很快便以博学强记而闻名,有“神童”之称。15岁时参加童子试,成绩优异,声震家乡。但随后屡次考试均不中,直到咸淳六年(1270年)参加乡试获得第五名,次年赴京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参加殿试获得第一。初时授秘书省正字,升校书郎,因与奸臣贾似道不和,德祐元年(1275年)外放为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通判。后来元军逼近临安,弃城逃往家乡照料双亲而被罢官。次年宋端宗登基,其航海至福建、广东一带,重新集结广州附近的海上溃军,与广州都统凌震结集部队分东西两路,誓图收复广州。12月,处于流亡状态端宗到达惠州授以龙图阁待制、广东制置使兼经略按抚,统领广东军政大权。景炎二年(1277年)4月,带兵收复广州。11月,元朝右丞相塔出(也称达春)与主将吕师夔、索多等进攻广州,其指挥战船在珠江河面与元军激战,再退入城内抵抗,城破后投降。次年二月,被解送至元大都(今北京)途中于大庾岭(今江西省大余县)去世,享年44岁。文天祥获悉张镇孙的噩耗,特题诗悼念。

关于张镇孙的生平,《宋史》和《元史》都没有记载,只有明朝黄佐的《广州人物传·张镇孙传》等少量书籍可供参考。

疑团

张镇孙是投敌的叛徒,还是为保广州城百姓免遭而忍辱投降,其降元之事确有蹊跷,史籍记载出入颇大,历史上也存在争议。作为正史的《宋史》、《元史》,均有元军围困广州城,张镇孙“以城降”的记载,陈大震的《南海志》也有“镇孙降”记载。《广东历代状元》对此只字不提。而陈仲游的《广王卫王始末》载“镇孙死节”、陈仲微的《宋季三朝政要(附录)》、清朝万斯同的《宋季忠义录》、阮元的《广州通志》都有张镇孙以身殉国的记载。张镇孙既然投降了元朝,为何不见封官,反而押解北上呢?而忠于宋朝的文天祥得知张镇孙死讯,作诗悼念。但后人多有赞诗及纪念建筑,可见普遍获得后人正面评价。

纪念建筑

状元坊

位于广州人民南路。原称泰通里,张镇孙自幼居住于此,中状元后人们在街口处建起一座状元牌坊,又把通泰里改名为状元坊。牌坊在明朝毁于战火,现时的雕像和牌坊均为重建。

状元井

位于海珠区同福中路南市大街内。相传张镇孙的曾孙在此建村,开挖水井,以示饮水思源之意。

状元墓 

张镇孙在大庾岭去世时,同时殉难的还有简、蔡两位夫人。其侄张正琦时任南雄教授,将遗体成殓,葬于广州城北的永泰里(今三元里)。墓在清兵在围攻广州时被毁。

见面亭

相传建于龙船岗,今海珠区政府大院前,现时已不见踪迹。

著作

主要著作有《见面亭集》十卷、《四书析义》、《名臣言行录》等,但都未能保存下来。黄佐的《广州人物传》收录了其殿试文章《廷对策》,和两首诗歌。

参考资料及注释

书籍

广东百科全书,ISBN7-5000-5472-6/Z·30

广州百科全书,ISBN5000-5240-5/Z·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张坂镇张坂宫
此宫宙以村名而定名“张坂宫”。自从有人群聚居张坂村时,便有此宫宙,相传在宋元期间黄曾二姓先聚居,后明代骆姓徒迁聚居张坂,可见此宫有近千年历史,前期称此宫为“松山古地”,后来统称“张坂宫”。此宫宙是土石木古建筑,周围环境优雅,前面有一口大池塘,名“宫口塘”,集聚全村水流,终年不竭,原利灌一片耕地。1980年后,海外宗亲集资重修。此宫宙是张坂自然村神佛香火圣地,时年八节及神佛生辰日,香火不绝。张坂镇张坂镇位于东南海隅,东北与涂寨镇接壤,南临泉州湾,东与山霞镇交界,西北与螺阳镇、西与东园镇相连。现辖31个村委会。主要姓氏有骆、孙、黄、苏。张坂镇是泉州到崇武的交通必经之道。泉州到崇武的古释道,就从洛阳、马山、东园,经该镇的刺园兜、埔塘、后边、村下、田中、苏坑,自西往东横穿而过,然后经东下坑、赤湖抵达崇武古城。而獭窟岛的浮山城,与本县的崇武、莲城、小觥⒎逦布笆狮祥芝隔海相望,互为犄角,为我国古代的海...
· 张秋镇
行政区划张秋镇下辖以下地区:刘楼村,东街村,西街村,南街村,北街村,北海子村,大闫楼村,翟庄村,三里庄村,城坡村,桑营村,姜营村,景阳岗村,花园村,碧桃园村,梨园村,王庄村,翁庄村,小闫楼村,姑女坟村,赵盘炉村,西沙村,东义和村,西义和村,杨岳村,吴庙村,陆海村,许楼村,孟楼村,张庄村,东孟村,西孟村,前沙村,后沙村,袁庄村,史塘村,上闸村,下闸村,王营村,董营村,五里营村,豆营村,杨堤口村,田堤口村,李堤口村,空石街村,李街村,前海村,党街村,钱楼村和曹堤口村。历史张秋镇在明清两代曾为大运河沿线重要商业城镇,地处东阿县、寿张县、阳谷县三县交界处,并设有若干管理机构。参考资料
· 南张羌镇
行政区划南张羌镇下辖以下地区:南张羌村,北张羌村,常店村,马庄村,大渠河村,北渠河村,南渠河村,朱沟村,段沟村,陆庄村,卫沟村,杨沟村,冉沟村,徐沟村和朱家庄村。参考资料
· 源流-孙吉镇孙氏源流
孙吉镇孙吉村,位于山西南部,黄土高塬的凤凰岭上。是今临猗县的一个重镇,渐渐地成为一个现代农付产品集散地,影响力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极为活跃,到处彰显社会发展的青春和活力。尤以小付食加工和苹果业为最。人口6.5万。孙吉村4700人口,而孙氏占近4000人,是名符其实的大姓,且为一族,同出一源,然而因历史原因,族谱多年未续,族人无论老幼,皆不知源渊所出,现将我多年考析的成果,公布孙吉孙氏一族的来胧去脉,求其世次,明源清流。据孙吉村清代孙氏家谱记载;“自春秋赐姓,历周、秦、汉、唐、宋、元、明,族公林立海内,称鼎族矣。迁始祖孙真明代从闻喜县上丁村迁斯,书香接代,历有传人”。这里明确了四个信息;一,春秋赐姓,即妫姓孙氏。二,迁自上丁村。三,迁祖名为孙真。四,明代迁斯。根据这本老谱所提供的信息,我走访了位于闻喜县神柏乡的上丁村,该村地处丘岭,沟壑纵横,土地贫瘠,干旱少雨。古时多靠天吃饭,偶有荒灾,饿浮遍...
· 孙老家镇廉庄 
廉庄,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孙老家镇下辖村,于曹县县城东6公里,曹青路北。村子大约100多户,500多人,廉庄内有-廉,王,张,胡等四大姓,以廉姓居多。据县史记载,廉庄在300多年前有山西省洪洞县迁移过来,路过此地有一廉姓将军携带家属逗留此地,后在此居住生活,故村名:廉庄。1980年正式里设立村碑,记入行政单位。孙老家镇孙老家镇位于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东南部,全镇共有46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6.2万亩耕地,面积57.5平方千米,人口1.33万户5.5万人(2013年)。我国著名政治家、商朝宰相伊尹曾在此耕种,死后葬在镇南1公里处,现有伊尹祠一处,该镇还是清朝宰相刘墉姐姐的婆家,清朝嘉庆皇帝和刘墉治理黄河时,曾居住镇驻地,并作诗留匾。镇政府驻孙老家,距县城15千米。S350庄(寨)青(丶)公路从腹地横过,四于沟纵贯南北。古迹有伊尹祠。历史沿革孙老家原来不叫孙老家,叫做"永庆寨",在明朝初年,朱元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