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畴
生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庚子恩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大考成绩不佳,改礼部主事,出典贵州乡试,升郎中。五十七年,出为山西宁武府知府,调平阳府,颇有政绩。历官江苏粮道、山东按察使。嘉庆十一年(1806年),因巡抚保荐属吏违例牵连,左迁江南河库道。嘉庆十三年(1808年),迁安徽按察使,对冤狱多有平反,升布政使。嘉庆十八年(1813年),擢升浙江巡抚。不久,授漕运总督,在任五年,未有失误。李奕畴对下属宽厚,结果因下属牵连,降四级,又降主事。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宣宗即位,命奕畴以尚书头衔守护昌陵。道光二年(1822年),以原品休致。道光十九年(1839年),中举已六十年,重赴鹿鸣宴,加太子少保。次年,重逢庚子恩科会试,子李铭皖又登第,父子同列恩荣宴,人称盛事。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卒,享寿九十一岁。《清史稿》有传。参考文献赵尔巽等,《清史稿》
生平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庚子恩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大考成绩不佳,改礼部主事,出典贵州乡试,升郎中。五十七年,出为山西宁武府知府,调平阳府,颇有政绩。历官江苏粮道、山东按察使。嘉庆十一年(1806年),因巡抚保荐属吏违例牵连,左迁江南河库道。
嘉庆十三年(1808年),迁安徽按察使,对冤狱多有平反,升布政使。嘉庆十八年(1813年),擢升浙江巡抚。不久,授漕运总督,在任五年,未有失误。李奕畴对下属宽厚,结果因下属牵连,降四级,又降主事。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宣宗即位,命奕畴以尚书头衔守护昌陵。道光二年(1822年),以原品休致。道光十九年(1839年),中举已六十年,重赴鹿鸣宴,加太子少保。次年,重逢庚子恩科会试,子李铭皖又登第,父子同列恩荣宴,人称盛事。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卒,享寿九十一岁。《清史稿》有传。
参考文献
赵尔巽等,《清史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奕赓
参考《新修宜兴县志》、嘉庆《新修荆溪县志志》、道光《绪纂宜荆县志》
· 奕
奕姓奕姓是一个小姓,同时又是一个渊源繁多,历经迁徙的姓氏。在全国范围内都有所分布,渊起上虞的这一支派最为繁茂,大部分上虞奕氏族人在光字辈时,由于南汇倒江等原因往外迁移,迁往宁波、嘉兴、上海的居多,可以说江浙沪的奕家人是真正的一家人。中文名奕姓姓氏渊源出自熊姓姓氏堂号"三槐堂“世德堂”“致和堂”历史名人奕逊、奕载、奕永庆、奕永芳人口分布浙江、上海、江苏、陕西等目录1姓氏渊源2姓氏堂号3人口分布4字辈排行5历史名人6小奕家的由来奕姓姓氏渊源1、出自熊姓。周灵王的太子熊晋,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奕族,世人称其为“奕家”,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奕族之故,自称为奕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小姓。还有周平王太孙赤出奔晋国,其子孙为纪念其身份改姓奕。另战国末年西周桓公揭之后人,为纪念被秦灭后的原居...
· 奕?
参考资料《清史稿》
· 干奕
干奕--元朝时北庭人。其祖畏惧孙儿归元,世居永昌。干奕历官平章政事,廉明典重,通达治体,政绩显著,皆有令闻。
· 奕绮
参考文献《爱新觉罗宗谱》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