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语
历史
现代学者们认为,壮傣语支语言是古代华南地区原住民的母语,后来随着中原汉族政权向华南的扩张,这些语言的使用者逐渐迁居到东南亚。美国语言学家 艾杰瑞 ( 英语 : Jerold A. Edmondson ) (Jerold A. Edmondson)注意到,壮语和泰语中同时拥有来自越南语的外来地名kɛɛu (A1为声调标号),而这一地名词汇来源于历史上的交趾郡;因此他认为壮语和泰语的分裂不会早于前112年,即汉朝灭南越国、建立交趾郡的年份。艾杰瑞也认为壮傣语支使用者离开华南的时间应该提早到公元5世纪,那时候留在中国的壮傣语支使用者开始使用姓氏。
现状
壮语在壮族聚居的乡村地区和部分城镇仍普遍使用,但壮文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没有普及;现在散居于部分县城和城市的部分壮族人改以汉语为日常语文,不过城镇壮族在壮族总人口当中比例不大,总体上以壮语为母语的壮族人仍然占壮族人口的九成以上。同时,越来越多的壮族年轻人学会了熟练使用汉语文,成为壮汉双语人口。人民币上印有用壮语文字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及面额。
壮语从当地汉语族语言(北部主要是汉语西南官话,尤其是西南官话桂柳片;南部主要是平话)中吸收了一些现代汉语借词。
语法结构
其语法主体跟汉藏语系汉语族语言近似,但修饰成分后置的构词法与多数汉语族语言都大为不同。壮语的底层词汇和发音系统与侗台语族其他语言接近。
语音
声母
壮文有22个声母。声母的读法在后面加元音a或e,以便分辨。一般把声母编成四组来读:
武鸣双桥话把by和my读成[pl]和[ml]。
韵母
壮语有78个韵母。壮文中字母e写在a, o之后表示元音缩短,写在i, u, w之后表示元音增长。aei简写成ae。
a的短元音舌位比长元音高,近似 [ɐ] 。i、u、w的短元音舌位比长元音低,近似 [ɪ] 、 [ʊ] 、 [ɤ] ;长元音后接韵尾时带有流音 [ə] ,例如ieng的读音接近 [iəŋ] 。
壮文中入声30韵遇到阳入调时把韵尾字母p, t, k改写成b, d, g,所以壮文共有108个韵母。
武鸣双桥话实际不区分ae和ei,aeu和ou。
声调
壮语有九个声调,其中舒声调有六个,入声调有三个。壮文中把声调标在音节的最后。
浊塞音声母mb和nd只出现在阴调的音节里。
现代汉语借词一般从西南官话中的桂柳话借入。
语音演变
本段使用国际音标。
原始侗台语的浊音声母清化( *b 变成 p , *d 变成 t , *g 变成 k ),送气音消失。声调分裂成阴调和阳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展开-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