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蓣
形态
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叶片形状多变,通常为三角状卵形或耳状三裂,叶腋间常生1-3个珠芽(气生块茎),可用来繁殖和食用。地下具圆柱形肉质块茎,垂直生长,分为棍棒状、掌状和块状三类,表皮粗糙,黄褐色,密生细须根。夏季开乳白色花,花单生,少有结实,都实行块茎繁殖。三棱状扁圆形的蒴果。
与马铃薯浅埋可直接拔起采收不同,山药可食用的块茎与莲藕一样体积狭长,且通常深埋于地下(特别是野生山药),因此有时会有人打趣的说,山药是一种让人“自掘坟墓”的植物,因为需要挖一条狭长的沟才能将整个山药块茎完整且不损伤的采收。
异名
山药 一名首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又名 署预 (《山海经》)、 薯蓣 、 山芋 (《本经》)、 山薯 (《名医别录》)、 薯药 (《清异录》)、 淮山药 (《饮片新参》)、 淮山 、 怀山 、 野山豆 (江苏睢宁)、 野脚板薯 (湖南南岳)、 白薯 、 长山药 、 面山药 (甘肃徽县)。
中国古代称薯蓣,唐朝时,为避唐代宗李豫讳(“蓣”与“豫”同音),改称薯药。宋朝时,又为避宋英宗赵曙讳(“薯”与“曙”同音),改称山药 。
药用
药性
长在地下的块茎晒干后可入药,称为淮山。
中医认为它具有补脾益肾、养肺、止泻、敛汗之功效。
山药味甘而性平,入脾、肺、肾三经。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多种功效,滋补作用甚佳。 认为山药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泄泻、化痰涎、润皮毛”则始见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 。
著名的四神汤,包括四味药,即茯苓、莲子、芡实及山药,此“四神”有加乘的作用。
研究
现代科学分析,山药的最大特点是含有大量的黏蛋白。黏蛋白是一种多糖蛋白质的混合物,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能防止脂肪沉积在心血管上,保持血管弹性,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可减少皮下脂肪堆积;能防止结缔组织的萎缩,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胶原病的发生。
其所含的多巴胺,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重要功能,该成分在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
注意事项
不过,山药皮中所含的皂角素或黏液里含的植物碱,少数人接触会引起山药过敏而发痒,处理山药时应避免直接接触 。
体质及容易胀气者,建议少吃,如身体虚弱或患有急性炎症、便秘等,建议不宜食用。
参见
东南亚香芋
日本山芋 (日文)
姜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