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大洞真经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539
转发:0
评论:0
题解上清,指道教天界仙境。《云笈七签》:“上清者,宫名也。明乎混沌之表,焕乎大罗之天。灵妙虚结,神奇空生,高浮澄净,以上清为名;乃众真之所处,大圣之所经也”。大洞,指无上之道。《文昌大洞仙经》:“大者,虽天地之大不可加也。洞者,通也。万物通有此理,即太极之谓。太极既判,天地人三才各极其位,所谓物物具一太极,故总言之,是曰大洞,至高无上之道,即大道之祖”。《大洞玉经疏要十二义》:“大洞乃太虚无上之道”。内容上清大洞真经,或称《上清大洞真经三十九章》,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该经为道教上清一脉修行要典,被奉为上清诸经之首,据传若得此经,不须金丹之道,读之万遍,便可成仙。其作者不详,或说为东晋杨羲所造。上清派称其为道教三奇的第一奇,说若得此经,不须金丹之道,读之万遍,便可成仙,因此历代传授不绝。自来有不同的传本,一般以《上清大洞真经》六卷本和陈景元《上清大洞真经玉诀义》为真传本。第一卷为〈...

题解

上清,指道教天界仙境。《云笈七签》:“上清者,宫名也。明乎混沌之表,焕乎大罗之天。灵妙虚结,神奇空生,高浮澄净,以上清为名;乃众真之所处,大圣之所经也”。

大洞,指无上之道。《文昌大洞仙经》:“大者,虽天地之大不可加也。洞者,通也。万物通有此理,即太极之谓。太极既判,天地人三才各极其位,所谓物物具一太极,故总言之,是曰大洞,至高无上之道,即大道之祖”。《大洞玉经疏要十二义》:“大洞乃太虚无上之道”。

内容

上清大洞真经,或称《上清大洞真经三十九章》,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该经为道教上清一脉修行要典,被奉为上清诸经之首,据传若得此经,不须金丹之道,读之万遍,便可成仙。其作者不详,或说为东晋杨羲所造。

上清派称其为道教三奇的第一奇,说若得此经,不须金丹之道,读之万遍,便可成仙,因此历代传授不绝。自来有不同的传本,一般以《上清大洞真经》六卷本和陈景元《上清大洞真经玉诀义》为真传本。

第一卷为〈诵经玉诀〉,述修炼者诵咏《大洞真经》三十九章之前的存思礼仪,着重存思五方之气、日月及二十四星。第二至第六卷为〈三十九章经〉,每章存思一神降临修炼者身中某一部位,默念祝咒,存呼神名,祈请其护卫。

该书在传授写演中增修,形成多种异本。《真诰》、《无上秘要》、《上清众经诸真圣秘》、《上清三真旨要玉诀》、《三洞珠囊》、《上清道类事相》均引《大洞真经》之文。其引文有不见于道藏本者(源自《云笈七签·存大洞真经三十九真法》)。

考证

张超然主张,《大洞真经》的原本组成,必定包含今本〈大洞玉经〉与〈玉清王祝〉两部分,而〈天上内音地上外音〉也可能为其组成内容。其余的部分,〈诵经玉诀〉、〈徊风混合帝一秘诀〉、以及“存念身神”与“消魔玉符”两小部分,则为后来增附。“存念身神”与“消魔玉符”的部分,源自于《玉清隐书灭魔神慧高玄真经》。〈诵经玉诀〉乃据数部论及《大洞真经》施用方法之经诀科律的指示,结构组合而成。

地位

现存上清诸经,诸如金丹服食,导引行气,佩符投简,遁甲隐景,踏罡步斗,高奔日月,餐吸云霞,歌颂礼赞,召神伏魔,禁制虎狼等等道术应有尽有,但尤其重视存思神真,而奉《大洞真经》、《五老雌一宝经》、《素灵大有妙经》为上清三奇之章。

正一道《给箓坛靖元科》规定,受戒道士分九阶,称九品,要授为最高的第一品必须熟悉《大洞真经》和《黄庭经》。

此经在唐宋以前影响很大,其后因内丹术之兴起,影响渐衰。

《上清大洞真经》是典型的道教上清派炼养方法,是《黄庭经》的延伸,对研究上清经系、上清派历史及道教炼养学说都有一定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十大洞天
洞天是指道家编造的所谓神仙居住的名山胜境,《天地宫府图》云:“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⑧东晋道经《道迹经》(编集东晋上清派“仙人本业”,实为《真诰》别本)胪列十大山洞及与此相应的十大洞天,后为唐司马承祯《上清天地宫府图经》和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等道书所据。它们是:王屋洞府又称“小有清虚之天”。坐落在山西恒曲和河南济源两县间的王屋山。委羽洞府又称“大有空明之天”。位于浙江黄岩县的委羽山。西城洞府又称“太元总真之天”。坐落在青海的西倾山。西玄洞府又称“三元极真之天”。坐落在西岳华山。青城洞府又称“宝仙丸室之天”。位于四川灌县的青城山。赤诚洞府又称“紫玉清平之天”。坐落于浙江天台县的赤诚山。罗浮洞府又称“朱明曜真之天”。位于广东增城和博罗两县之间的罗浮山。句曲洞府又称“金坛华阳之天”。坐落在江苏茅山。括苍洞府又称“成德隐玄之天”。位于浙江仙居和临海两县之间的括...
· 南华真经
南华真经,即《庄子》相传为战国时宋国蒙人庄周撰,实际应为战国至秦汉之际道家庄子学派之著作总集。其书上承老子,宣扬虚无之道为万物本源,主张齐万物,同是非,无己无待,与自然万物相合为一。秦汉以后,历代道家学者与道教徒皆奉此书为经典。《庄子》被称为《南华真经》与唐朝玄宗的崇道活动有关。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尊其书为《南华真经》。并把《庄子》与《道德经》、《列子》等书并列,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考书目。其书上承老子,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基本观点,认“道”是无限的,“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客观存在,强调事物的自我生化。该书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把提倡仁义和是非看作是加在人身上的刑罚,对当时统治者的“仁义”和“法治”进行抨击,对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在人类生存方式上,该书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
· 九阴真经
真经阐述《九阴真经》书中所记载的武学博大精深,威力无穷。所有上乘武学的原理几乎都不脱离九阴真经的内容,可说是武学的百科全书。无论什么样的绝学都能在真经当中找到相对应的理念,是武学的最高境界。经中所载内功、轻功、拳、掌、腿、刀法、剑法、杖法、鞭法、指爪、点穴密技、疗伤法门、闭气神功、移魂大法等等,无所不包。只要练成其中任何一门绝学即可独步武林,如在江湖中令人闻风丧胆的梅超风练成了经中的九阴白骨爪,驰骋大漠罕逢敌手。在小说里,《九阴真经》当中记载的武学除了创始人黄裳以外,练得最全的是北侠郭靖(学得最全)和老顽童周伯通(除了梵文的总纲)。此外北丐洪七公、西毒欧阳锋、南帝一灯大师、梅超风、杨康、黄蓉、杨过、小龙女........等皆有修练过真经中的武学。而在《射雕英雄传》中华山论剑的最终胜出者王重阳甚至需借观《九阴真经》才领悟出破解古墓派祖师爷林朝英玉女心经的武学。留下“玉女心经,技压全真,重阳一...
· 九阴真经
上卷“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成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治训,未尝有行不由送,出不由产者亦。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案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力络,其案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人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手腼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亦则精散,精散则视岐,视岐见两物。阴极在六,何以言九。太极生两仪,天地初刨判。六阴已极,逢七归元太素,太素西方金...
· 文始真经摘录
《文始真经》即《关尹子》,先秦关令尹喜所作。道教尊为“文始真人”,又被尊为“古之博大真人”。该书阐明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揭示真理,主张体认至精无形的道体,“独与神明居”,即与大道为一体。一宇宇者,道也。关尹子曰:非有道不可言,不可言即道,非有道不可思,不可思即道。天物怒流,人事错错然,若若乎回也,戛戛乎斗也,勿勿乎似而非也。而争之,而介之,而□之,而啧之,而去之,而要之。言之如吹影,思之如镂尘。圣智造迷,鬼神不识。惟不可为,不可致,不可测,不可分,故曰天曰命曰神曰元,合曰道。曰:无一物非天,无一物非命,无一物非神,无一物非元。物既如此,人岂不然。人皆可曰天,人皆可曰神,人皆可致命通元。不可彼天此非天,彼神此非神,彼命此非命,彼元此非元。是以善吾道者,即一物中,知天尽神,致命造元。学之,徇异名,析同实。得之,契同实,忘异名。曰:观道者如观水,以观沼为未足,则之河之江之海,曰水至也,殊不知我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