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马其顿阿吉德王朝陆军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8
转发:0
评论:0
早期马其顿王国早期是松散的部落联合体,人民多住于乡村或山坡上放牧,甚少居于城市。在城市文明落后以及国家组织松散下,对于居住于城邦的古希腊人而言,马其顿人根本是半个蛮族。实际上马其顿人也天性好战,他们如蛮族般喝酒不掺水,经常酩酊大醉。青年人只要还没徒步拿长枪猎过一只野猪,那就没有资格与其他男人坐在桌旁。马其顿位于古希腊世界的边界,它经常被临近的蛮族如伊利里亚人、色雷斯人、培奥尼亚人所威胁、肆虐。当时马其顿也不是统一在一个王国号令之内,阿吉德王朝实质上只统治下马其顿,它控制下游平原的马其顿人,而主要是山地的上马其顿则由各式当地地方贵族掌控的小侯国和部落所组成,他们更没有什么文化。在那时马其顿军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国王骑兵卫队、小型的禁卫步兵和临时性的部落民兵。国王骑兵卫队都是贵族组成,其中较高阶的贵族称为伙友骑兵。禁卫步兵人数相当少,仅约1,000名人,但属于常备军。而部落民兵属于战时临时...

早期

马其顿王国早期是松散的部落联合体,人民多住于乡村或山坡上放牧,甚少居于城市。在城市文明落后以及国家组织松散下,对于居住于城邦的古希腊人而言,马其顿人根本是半个蛮族。实际上马其顿人也天性好战,他们如蛮族般喝酒不掺水,经常酩酊大醉。青年人只要还没徒步拿长枪猎过一只野猪,那就没有资格与其他男人坐在桌旁。

马其顿位于古希腊世界的边界,它经常被临近的蛮族如伊利里亚人、色雷斯人、培奥尼亚人所威胁、肆虐。当时马其顿也不是统一在一个王国号令之内,阿吉德王朝实质上只统治下马其顿,它控制下游平原的马其顿人,而主要是山地的上马其顿则由各式当地地方贵族掌控的小侯国和部落所组成,他们更没有什么文化。

在那时马其顿军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国王骑兵卫队、小型的禁卫步兵和临时性的部落民兵。国王骑兵卫队都是贵族组成,其中较高阶的贵族称为伙友骑兵。禁卫步兵人数相当少,仅约1,000名人,但属于常备军。而部落民兵属于战时临时征召,占军队大多数,但士气和战技都相当不足。马其顿国王佩尔狄卡斯二世认为他的部落民兵在战场上毫无价值,但骑兵相当优秀,只要一冲锋就所向披靡。

马其顿国王阿奇拉一世时期开始进行初步军事改革,具体不清楚,但他改善原先的骑兵征兵系统,换装武器,军事要地要塞化。但之后,也因为马其顿临时性的轻装部落民兵几乎没有战斗力,后来马其顿国王开始招募南方的希腊重装步兵佣兵团为自己效力,并逐步师法希腊重装步兵的作战方式建立自己的军队。可能在亚历山大二世时期,扩大并建立精锐步兵团步兵伙友(Pezhetairoi),这时这支部队作战方式如同希腊重装步兵方式一样。然而,马其顿军队仍很虚弱,经常受到蛮族掠夺,或是南方强大希腊城邦的军队入侵。

军事改革

马其顿阿吉德王朝陆军

腓力二世的四德拉克马银币

前359年,雄才大略的腓力二世登上王位,他面对的是经内战、蛮族入侵后千疮百孔的马其顿王国。富有野心的腓力二世一直向往称霸希腊,他对马其顿进行一场关键性的军事、经济、文化等全方位大改革。假如,腓力二世不是亚历山大的父亲的话,他的成就将不会被其子亚历山大大帝的光芒所掩盖,而腓力二世将会以第一流的军事改革家、战术家、战略家和完美的政治家闻名于世。如果没有腓力二世的军事改革,那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将极其困难,以至于不可能。

继位初腓力二世首先招集他士气低迷的军队,对他们进行心理建设,重振士气,并击败入侵蛮族。腓力并且逐步把上马其顿各侯国、部族并入,统一整个马其顿地区。并让上层阶级、显贵的地方贵族、专横的部族酋长成为军队的军官或精锐骑兵一员。而为了不让地方贵族或部族势力太强,腓力扩大前几任马其顿国王的政策,他广招全希腊移民,来建立军事移民据点于统治不稳定区域,或是建于新的征服地区,或是充公的土地上。一来这些移民会效忠马其顿王室,二来可制衡当地人,三来充作兵源。

另外他相当有远见,他知道当前希腊的战争越来越趋复杂,军事人员也越来越专业化,职业雇佣军因此在希腊蓬勃发展。但这种为钱卖命的雇佣兵相当没有忠诚,且不可倚赖。对此,腓力招募一些牧民或平民为步兵,腓力要嘛让他们经常武装动员战斗,不然就是进行军事操练,使征召的士兵几乎成为常备的职业军人。同时,在战斗或操演中激起他们的荣誉感,鼓励同侪中良性竞争,使士兵们争先恐后去立下功劳。他们彼此平常反复练习战技外,士兵们战斗时互相团结一心,对国家又忠诚,甚至还激发起马其顿民族心,作战更为凶猛。另外,随着经济改革的成果,加上取得安菲波利斯,掌握潘盖翁山的丰沃金矿后,腓力二世获得大笔资金来扩充马其顿军队的规模,结果腓力逝世时的军队至少比即位初增加三倍以上。

腓力二世个人讲求实际,他不是发明新战术或新陆军,他是吸取各家长处来进行改良。腓力二世效法费莱的伊阿宋和叙拉古狄奥尼修斯一世的联合兵种系统,利用重步兵和重骑兵进行决战,轻骑兵和轻步兵做侧翼保护或机动作战,工兵或炮兵进行围城。然而,又因马其顿骑兵本身相当优异,他决定利用骑兵做为决定性兵种,来替代传统希腊步兵做主要打击力量。腓力让重步兵方阵当做骑兵行动的基础,方阵虽然不进行突击,但相当有威胁性,他们的任务是要让敌人无法动弹,并支撑整个战线。

另外,在腓力二世有项军事改革经常被忽略,那就是腓力禁止士兵物品用马车来运输,并大幅削减随军军伕,规定步兵每十人配一军伕,骑兵则是一名配一位军伕,士兵的军备多自己携带。透过这样的限制,腓力军队的随队规模非常小,也较少一些不必要的累赘,而使军队机动力大幅增加。

结果,在腓力逝世之时,透过改革过后的马其顿军队,马其顿疆土向北推进到伊利里亚南部,并征服培奥尼亚和色雷斯人,向南摧毁福基斯人的势力,击败并羞辱了雅典和底比斯。除了斯巴达、伊庇鲁斯和克里特外,所有希腊本土城邦都被迫加入马其顿所建立的科林斯同盟。以科林斯同盟为基础,腓力准备发起东征入侵波斯帝国,而这个计划最终由其子亚历山大大帝完成。

马其顿阿吉德王朝陆军

左侧马其顿骑兵是亚历山大大帝,他戴着海格力士狮子头样式的头盔。该浮雕出自亚历山大石棺,挖掘自西顿。

重装骑兵

伙友骑兵

伙友骑兵(hetairoi ;古希腊语:ἑταῖροι),是马其顿军的精锐骑兵部队,它被认为是古代最精锐的骑兵之一。伙友骑兵的组成和色萨利骑兵来源相似,都是地方的显贵,他们是马其顿重装骑兵的主要成分。马其顿中部善产良马,从马其顿早期军队开始,骑兵一直是重要兵种。在腓力对伙友骑兵的组织、训练进行改革,并使伙友骑兵成为战役中胜利的关键。

伙友骑兵内部分为中队(ilai),每中队约200人上下,其中皇家中队约有300人,皇家中队又被称为阿格玛(Agema)。每一中队由中队长(ilarch)领导,各中队兵源来自马其顿的特地地区,从阿里安的记载中得知,分别有波提埃阿(Bottiaea)、安菲波利斯、阿波罗尼亚(Apollonia)和安帖慕斯(Anthemus)等,因此亚历山大入侵亚洲时他可能带了8个中队共1,800人,留下7个中队共1,500名骑兵留守马其顿。

在前330年到前328年间,亚历山大对伙友骑兵组织进行组织变动,他把2个中队组成一个骑兵营,2~3个骑兵营组成骑兵团(hipparchies),这可能代表东征时期随着进行增援和整编,每一个骑兵营逐步增加规模,伙友骑兵的人数也在增长。此外,亚历山大在后期也舍弃伙友骑兵组织以地区来区别,中队不再以地区出身来遴选成员。

伙友骑兵每个骑兵中队通常以楔形阵布署于战场上,这个阵形既适合军事行动也有利于发起冲锋。楔形阵的优点在于它有一个尖端点,可以以此来撕裂敌军阵列,且也让领队军官为阵形上的焦点。且这个阵形改变方向也比其他矩形阵形来得快,骑手们只要跟着另一个尖点的领队军官即可。腓力二世可能效法色雷斯和西徐亚人的骑兵阵形,引进这个阵形到自己的骑兵中,如同他学色萨利人的菱形阵一样。

马其顿骑兵得主要武器是绪斯同骑枪,这是两边都有枪头的骑枪,骑手并佩有一把科庇斯弯刀(kopis)作为次要武器。有关伙友骑兵战斗中的描述中,当短兵激战时骑手有骑枪去刺敌人的胸膛或脸。与敌人骑兵作战时,有可能骑枪瞄准敌人的上半身,如果没法一击刺穿敌人的话,敌人也会受到冲力而被翻下马。如果骑枪断成两半的话,也可以用另一端的枪头继续作战,或者是拔出砍刀,如同在格拉尼库斯河战役中,伙友骑兵的一位军官克利图斯就用自己的砍刀杀死敌人骑兵,解救陷入危险的亚历山大大帝。

尽管大多认为伙友骑兵是古代第一个能够发起有效冲锋的冲击骑兵(shock cavalry),但似乎就连亚历山大在用伙友骑兵正面对上敌人军势严整的步兵时都很小心翼翼。根据阿里安的记载,亚历山大在希达斯皮斯河战役后对付印度部族马里人(Malli)时,亚历山大不敢用他的骑兵对敌人严整的步兵方阵正面发起冲锋,直到己方的步兵赶到战场,亚历山大才率领骑兵攻击敌人的侧翼。因此,这是一个对伙友骑兵很常见的错误认知,认为它能正面粉碎敌人紧密步兵阵列。亚历山大东征时带着1,800人的伙友骑兵前往亚洲,远征期间伙友骑兵规模也随着马其顿本土的增援到来,而逐渐增加。伙友骑兵在战场上通常都安置在全军的最右翼,因为这个位置希腊军队中最具荣耀的,主要也是最精锐的部队会在这个位置,亚历山大在战场上经常亲自率领伙友骑兵,在战役中执行决定性打击。

色萨利骑兵

马其顿阿吉德王朝陆军

从亚历山大石棺浮雕上的一名亚历山大大帝的骑兵,很可能是色萨利骑手,他可能身穿亚麻胸甲,头戴波奥蒂亚式头盔,并配有一把西福斯短剑.

腓力二世在击败福基斯的吕克弗隆和奥诺马尔库斯(Onomarchus)后,成为色萨利同盟的终身执政官(Archon),使他可以控制整个色萨利,召集被认为希腊最精锐的骑兵色萨利骑兵。尽管当腓力二世逝世时,色萨利人试图脱离马其顿霸权,但亚历山大即位立即率军疾行进入色萨利,迫使色萨利人无血放弃抵抗,重回马其顿掌控。

色萨利重装骑兵伴随亚历山大东征的前半时期,之后百年来他们又以马其顿同盟者的身份与马其顿军一同争战,直到第二次马其顿战争败于罗马共和国后,色萨利同盟才再度独立。色萨利骑兵的组织和武装都与伙友骑兵相似,然而他们除了用绪斯同骑枪外,也使用较短的骑枪和标枪。色萨利骑兵以菱形阵而闻名,这阵形是由先前色萨利同盟最高统帅塔戈斯(Tagus)费莱的伊阿宋所发展而来。当骑兵方阵在转变方向时,使用菱形阵会较快较易操作且也保持阵形紧密。亚历山大东征一开始,总计带着1,800人,之后期间人数都不会超过2,000人。通常他们被安置于左翼并担负着防御敌人骑兵攻击己方侧翼的角色,直到己方右翼做出决定性打击为止。也因为战术上的关系,他们经常面对数量庞大的敌军,如伊苏斯战役和高加米拉战役中色萨利骑兵对付人数远远高于己方的波斯大军。

在攻下波斯帝国所有都城后,亚历山大在埃克巴坦那宣布马其顿与希腊联军讨伐波斯的目标已经达成,他解散色萨利骑兵和其他希腊盟军,并护送他们回归乡里。除了少部分的志愿者以佣兵身份投效马其顿军,继续东征,其中一部分色萨利雇佣骑兵继续跟着亚历山大,直到一年后进军至阿姆河,亚历山大遣散他们回家。

其他希腊联盟骑兵或雇佣骑兵

一些与马其顿结盟的希腊城邦,准确来说是马其顿霸权下的希腊城邦也提供一些重装骑兵,同盟马其顿国王们也雇佣希腊骑兵。亚历山大出发东征时有600名,可能分为5个中队(ilai)。这些骑兵装备类似色萨利骑兵和伙友骑兵,但他们通常以矩形阵型式布于战场,骑兵方阵有纵深8名,共16排。希腊骑兵并不像色萨利骑兵和马其顿骑兵那样具有威力或多功能。

轻装骑兵

轻装骑兵之中,前哨骑兵(Prodromoi)于战前进行战场侦查,决战时护卫己方的两翼。除此之外,尚有数百的同盟国的骑兵,他们来自各种地方,有着不同的战术任务,并使用不同的武器。亚历山大东征期间,更大力招募东方的轻骑兵,甚至雇佣北方游牧民族的弓骑兵,如大益的弓骑兵就在希达斯皮斯河战役中有杰出表现。

前哨骑兵

前哨骑兵由马其顿人所组成,有时又被称为“萨里沙骑兵”或“枪骑兵”,由此可知他们有时使用的骑枪比平常的绪斯同骑枪还更长,可能有4.2米,可能不太是重装步兵使用的萨里沙长矛。

前哨骑兵在行军的时候,会在大队的最前方充当斥侯部队,会战时他们也可以陪着伙友骑兵进行冲锋,担任保护伙友骑兵侧翼的角色。在高加米拉战役后,亚历山大开始使用东方轻骑兵,前哨骑兵的侦查任务就交给这些东方骑兵,改而专职作冲击骑兵用。亚历山大东征的前哨骑兵有四个骑兵中队,每中队有150人。

培奥尼亚骑兵

这支轻骑兵从马其顿北方的部族王国培奥尼亚召来,培奥尼亚在腓力二世时期被纳为马其顿属国,并为马其顿王国提供部队。培奥尼亚骑兵由培奥尼亚的首领率领,在东征时经常布署在前哨骑兵旁,并且在战役中时常一同进行行动。培奥尼亚骑兵的武器主要是标枪和剑。东征初期,他们有一个中队,在征服埃及后,另有一批500人的培奥尼亚骑兵增援,在苏萨时他们的人数是600人。

色雷斯骑兵

马其顿阿吉德王朝陆军

手持标枪的色雷斯骑兵,正在猎猪.

大部分从色雷斯的部族奥德里西亚(Odrysian)召来的色雷斯骑兵,他们也担任进军时的侦查行动。在战场上他们的功能也跟前哨骑兵、培奥尼亚骑兵一样,只是色雷斯骑兵负责保卫全军左翼的色萨利骑兵而已。色雷斯骑兵依照古老的传统,以楔形阵型式布署于战场,他们使用标枪和剑。在高加米拉战役中,他们有4个骑兵中队共500人。

弓骑兵

前329年,亚历山大大帝在粟特组建1,000人的弓骑兵部队,来源自各式伊朗民族。这支部队能有效进行侦查任务,并能掩护其他己军部队行动。也因为他们能在马上使用弓箭,因此在战场上是支高机动的投射部队。在希达斯皮斯河战役中,亚历山大的弓骑兵所射出大量的箭雨,让印度骑兵陷入混乱,以让印度战马车无用武之地。

步兵

当腓力二世控制北希腊所有的金矿后,这让他拥有无与伦比的金、银等财富,并且用这笔资金来建立他的军队。腓力二世对于马其顿王国军制进行改革,把部落民兵改组成地方军,让平民和贵族不会有太多权力,两者可以互相制衡,维持稳定。地方军以步兵伙友(Pezhetairoi)做为主干重步兵,规模也大大的扩充。伙友步兵以马其顿方阵作战。

腓力和亚历山大除了雇佣南方希腊的佣兵外,还雇其他不同部族的部队来充实自己的军队。古希腊历史学家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记载马其顿有着各式的同盟部队、从各城邦所雇庸的希腊重装步兵、善长标枪的轻装步兵如轻盾兵等,轻盾兵征募的范围从巴尔干半岛北部的各部族到希腊都有,马其顿还有克里特的弓兵和投石机具。在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之际,他也雇庸一些东方部族的部队,如本都、弗里吉亚的枪兵,在亚历山大征服行动终这些额外的部队让军队更具弹性和强度。在高加米拉战役中,亚历山大将让一些轻奘部队去对付刀轮战车。

步兵伙友

马其顿步兵主体是重装步兵,在亚历山大时期重装步兵被称为步兵伙友(Pezhetairoi),由古希腊语“步兵”和“伙友”两词所组成。步兵伙友可能在亚历山大二世时期创建,或是更早在亚历山大一世时,这时这支部队作战方式如同希腊重装步兵方式一样。在腓力二世继位后初期,腓力率领约10,000人的军队进攻入侵的伊利里亚人,在这场战役中提到步兵伙友是马其顿的步兵精锐,人数3,000人,并且主导了战役胜利,这显示这时步兵伙友作用等同亚历山大时期的持盾卫队,是国王禁卫军团。

腓力二世少年时有一段时间待在希腊城邦霸主底比斯那作为人质,在那里他向著名的底比斯将军伊巴密浓达学习,伊巴密浓达对希腊军事的创新发展无疑影响腓力的战术及他日后对马其顿的军事改革。一些学者认为,腓力为马其顿士兵所引进的萨里沙长矛、使用重装备、较小的盾所组成的马其顿方阵,可能是腓力本身自己的发明。然而,另一些学者认为雅典伊菲克拉特斯的改良轻盾兵确实存在,并影响了腓力的马其顿方阵。另外,古希腊历史学家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宣称,腓力的马其顿方阵是因荷马史诗中一段有关长矛方阵描述,所激发而创造出来。因此在军事改革中,腓力二世扩大他的军队,并征召马其顿农、牧民进入军队中,以马其顿方阵训练他们,组成马其顿重装步兵,并称为“步兵伙友”,原先的国王禁卫军团改称为“持盾卫队”(Hypaspistai)。因腓力二世经常连年作战,使得征召的士兵战争和训练都很精实,几乎成为常备的职业军人。

马其顿兵役年龄最多可到60多岁,退役主要是由国王决定。而在腓力二世时期,步兵伙友并没有拿规律的军俸,似乎到亚历山大东征时才有所改变,在前324年欧皮斯(Opis)兵变时亚历山大就责备他的士兵拿很好薪水还乱花钱。马其顿的步兵伙友受严格的演习和训练,能展现复杂的动作操演,能力远超于当代其他大部分国家的士兵,如步兵伙友的士兵们能够摇晃手中的长矛发出声响,并使整支部队所发出声音都能整齐划一,使敌人听到这种精实训练而惊恐不已,士气低下。

马其顿阿吉德王朝陆军

马其顿方阵示意图,他们手持比古典希腊重装步兵的大圆盾还略小略轻的马其顿盾,拿着比传统希腊长枪两倍长的萨里沙长矛。

对于到底步兵伙友准确人数不清楚,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出发时带了9,000名步兵伙友,并分成6个团(taxis),每团1,500人,该团的士兵都来自马其顿某一地区。步兵伙友战斗时集结成密集矩阵队形或方阵队形,营(syntagma 或 speira)是最小战术单位有256人。方阵每一纵队正常是16人,什长(decadarches)站于最前排,次官一个站于整队最后排,另一个位于中间,来维持队中秩序和保持队形紧密完整,功能如同现代军队的士官般,通常方阵前三列和最后一列的战士都是相当精锐的。根据埃利亚努斯(Aelianus Tacticus)记载,方阵每一营的指挥官理论上会站于方阵最右侧纵队的的第一列作战,且每一营会额外增加五位人员于后方,为军旗手、后侧司令官、喇叭手、传令兵、佐官。透过视觉和听觉的方法,让军令能在战场上各种尘土和喧闹中依旧有效传达。6个营组成团,约1,500人,由团指挥官(strategos)统辖。而六个团组成整个方阵,并由司令(phalangiarch)统率。

伙友步兵的主要武器是萨里沙长矛,这是一种长矛(pike),也因为萨里沙很长,战斗中需要两手去握持。古典的希腊重装步兵用的是单手握持的多律长枪,左手拿着一个大圆盾。然而马其顿方阵不止可以使用长矛和盾,并且还多有双手的力道。虽然在近身作战中,紧密方阵的狭小空间中让长矛很难有挥舞的动作,但一个完整的方阵队形可以轻易阻挡敌人无法近身作战,因为萨里沙长矛让前五排士兵的枪头超过方阵前缘,可以刺到敌兵,因此相比当时其他的军队,马其顿方阵有着更多的枪头来攻击。而马其顿方阵较后方的士兵们则举起长矛,来阻碍敌人的投射兵器,像是有树林屏蔽般。马其顿方阵士兵也会携带一把短剑作为副武器,当方阵破裂陷入近身战时使用。另外方阵的侧翼和背后都较脆弱,是它的弱点。

亚历山大大帝实际上并没有在战役中把方阵作为决定性打击用,而是用他们来钉住敌人并挫措敌人锐气,这时亚历山大再用骑兵打向敌人特定部分或暴露的侧翼,这行动通常都在敌人骑兵败退以后才进行。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高加米拉战役时,在最右翼阻止波斯军迂回以后,而大流士的左翼骑兵又前去制止希腊部队攻击己方骑兵时,亚历山大率领伙友骑兵像波斯军中央的侧翼缺口冲锋,一举攻至大流士阵前。而伴随骑兵冲锋后的才是步兵持盾卫队和步兵方阵。

另外,马其顿军队仅携带最低需求的补给队,每十个步兵才配一个军伕,因此马其顿军的行军速度相比当代其他军队来的快得多。在一场战争中,敌人认为亚历山大要几天后才回出现而尚未准备周全,当亚历山大率军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后,随即投降。这可能也要归功于腓力二世经常在训练军队,他经常进行强行军。

方阵上,马其顿方阵本身和其他希腊城邦的重装步兵方阵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异,作为希腊重装步兵方阵的进化版,马其顿方阵是加强原先的装备、训练和战术。在腓力和亚历山大时期,马其顿方阵无疑在军事技术上有所领先。

持盾卫队

马其顿阿吉德王朝陆军

亚历山大石棺上的一名马其顿士兵(右侧),他拿着阿斯庇斯圆盾,很可能是持盾卫队的一员,他同样穿着亚麻胸甲和色雷斯式头盔.

持盾卫队(Hypaspistai)是亚历山大时期的精锐步兵,在一些艰困的战斗如高加米拉战役中,持盾卫队护卫著马其顿方阵右边的侧翼,并作为伙友骑兵和马其顿方阵之间的弹性枢纽。亚历山大经常授予他们各式各样的任务,也经常跟精锐标枪兵阿格瑞安部队、伙友骑兵、精锐方阵步兵等一同行动。他们在亚历山大攻城突袭的记载中表现突出并伴随亚历山大行动。持盾卫队成员皆有马其顿人血统,内部最精锐的千人团(chiliarchy)是国王的步兵卫队阿格玛(Agema)。持盾卫队由三个团组成,每团1,000人,团内部组织与步兵伙友类似,整个持盾卫队由一位司令(archihypaspist)统辖。

关于持盾卫队的装备,他们可能武装成传统希腊重装步兵一样,手持短于萨里沙的多律长枪,并有一个古典的阿斯庇斯圆盾(aspis)。同样地他们也会携带一把西福斯短剑(xiphos)或是科庇斯砍刀(kopis)作为副兵器,当方阵阵形破裂时这让他们在近身战可以更有利,同样也让持盾卫队适合攻城战的突击行动,或是进行一些特殊任务。他们的防具将因任务不同而有所改变,如亚历山大进军波斯东部为例,持盾卫队要进行高速的强行军,仰或是在崎岖地形作战时,他们将只会穿戴比头盔和埃科索米斯衣(exomis)略多的防具而已,以利他们节省体力和增加移动力。然而,当近距离格斗比重较重的场合下,如一些攻城的战役或激战时,持盾卫队将会穿亚麻胸甲或是青铜胸甲,因此装备的多变化性使得他们成为多用途精锐部队。另外,他们的人数也一直保持定数,如果战役后阵亡一些兵员,将会把重装步兵方阵经验丰富的士兵提拔到持盾卫队中,以补充不足。

在亚历山大大帝统治后期,持盾卫队很可能更名为银盾兵,然而一些现代学者认为银盾兵是从整个重装方阵的老兵选拔而成。

轻装步兵

马其顿阿吉德王朝陆军

阿格瑞安轻盾兵示意图

轻盾兵

亚历山大时期从马其顿北方培奥尼亚(Paeonia)的一个部族阿格瑞安人召集部队,组成轻盾兵。这支阿格瑞安部队是马其顿轻步兵的精锐,他们经常在战场上掩护己方右翼,并布署于伙友骑兵的右边,这位置相当殊荣。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军队几乎都会有他们出场,尤其是一些需要快速行军的任务。其他民族也会提供马其顿王国轻盾兵,像是许多来自色雷斯,也因为色雷斯的轻盾兵在作用上类同阿格瑞安部队,在战场上他们通常被亚历山大布署于左翼。

轻盾兵装备数把标枪,并配有剑,他们几乎不穿戴防具但携带一种轻型盾,然而有时他们会有头盔。他们是投掷标枪的能手并且经常护卫重装步兵的侧翼。轻盾兵在与敌方重装步兵交战时经常采用开放式的队形,他们可以随个人判断朝敌人丢出自己的标枪,并且因为不穿戴重型防具或重盾而行动将不受到束缚,他们可以轻易躲避重装步兵的冲锋。然而,他们没法承受冲击骑兵的攻击,但在一些不适合骑兵崎岖地形他们就很有优势,同样地轻盾兵在一些重装步兵没法保持队形的地形也很有利。

弓兵

在大部分的希腊城邦中弓兵的地位不高,而且很少本地人去当弓箭手,通常都是雇佣外邦弓兵,如雅典军中常雇佣的西徐亚的弓兵。然而,克里特人以优秀的弓兵闻名当时,他们经常受到希腊世界广泛地雇请。克里特弓兵他们的弓相当强劲,用的弓箭有着大且重的箭头,是以铸造青铜所制成,因此他们的名声远播,自然亚历山大也雇佣他们加入马其顿军队中。虽然其他大部分弓兵都轻装,但克里特弓兵很特殊地会携带小型且青铜制平板盾牌,也克里特弓兵有携带盾牌和一些防具,显示他们有能力进行近身格斗,这也是他们在佣兵界相当抢手的其中一个原因.。另外,除了克里特弓兵外,马其顿自己也训练马其顿弓兵,也雇佣各式巴尔干部族的弓箭手。

武器和防具

武器

马其顿阿吉德王朝陆军

马其顿首都佩拉出土的猎狮马赛克镶嵌画,其中右侧猎人拿着科庇斯砍刀,左侧猎人拿出鞘的西福斯短剑。这两种武器都被马其顿骑兵和步兵使用。

大部分士兵会携带一把短兵器作为副武器,直刃的短剑称为西福斯(xiphos),一些工艺作品中对其描绘形状。士兵或者配单刃刀,一种是科庇斯(kopis),另一种是厚背砍刀(Makhaira),它们的形状在文献中有描述,虽然色诺芬特别把砍刀跟骑兵用刀上有所关连,但这三种兵器都在步兵和骑兵上使用,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每一位伙友骑兵的骑手会手持三米多的头尾双矛头骑枪,枪柄是用山茱萸木制成,被称为绪斯同。枪尾亦有个矛头意谓著一但骑枪在激战中折断,骑手仍可以反转另一半枪身继续作战。色萨利骑兵和希腊骑兵的武器与伙友骑兵相似,但色萨利骑兵们也会使用标枪。绪斯同骑枪在使用上可以用上手或是低手的姿势去刺击,这可以在亚历山大马赛克镶嵌画清楚地显示。在镶嵌画中,亚历山大大帝手持绪斯同骑枪以低手握持去刺击,而在画中亚历山大后面的骑兵却是用上手握持。另外在亚历山大时期骑兵是不携带盾牌的,然而后来的安堤柯王朝骑兵则开使用大圆盾,可能受到塞尔特人的影响。

关于方阵步兵的军备可以从安提柯王朝的安菲波利斯军事规范看出端倪,在这份规范中注明了士兵失去他们的装备或其他必须品时所规定的罚金,从这知道当时马其顿方阵步兵攻击的主武器为萨里沙长矛,且副武器为厚背砍刀。虽然安提柯王朝的萨里沙超过六米,但一些学者认为腓力、亚历山大时期的可能没那么长。萨里沙长矛因为太长,需要在枪尾的地方加装枪尾钉来平衡,以利握持。似乎萨里沙中间有个铁环,可以把长矛拆解两半来方便行军,到了战斗前再组装起来。然而比须强调从一些考古发现,方阵步兵也使用西福斯短剑,和萨里沙相比较短的传统希腊多律长枪。同样ㄧ些资料也显示方阵士兵在一些情况下会使用标枪,毕竟笨重的萨里沙不适合在攻城战或ㄧ些特定战斗中使用.。

持盾卫队可能和希腊盟邦或希腊佣兵的装备相似,他们都装备成古典希腊重装步兵的姿态,配有多律长枪和剑。轻装步兵主要由属国和同盟提供,各种巴尔干部族如阿格瑞安人、培奥尼亚人、色雷斯人等不是提供轻步兵就是提供骑兵,或者两者皆有。传统上的轻装步兵轻盾兵会有数把标枪,标枪枪柄上靠近重心的位置会有一条投掷用皮带,这皮带缠住枪柄并且另一头可以用ㄧ或两只手指去勾住。透过皮带,标枪在投出后飞行时会旋转,这让标枪的有所准确度提升,额外的杆杆效应也提升射程。弓兵中的克里特弓兵他们使用的弓箭有着大且重的箭头,轻骑兵也用标枪,亚历山大雇佣的伊朗民族弓骑兵则是用复合弓。

头盔

马其顿阿吉德王朝陆军

简单的圆锥型伞状式头盔,ㄧ些马其顿步兵会戴这种头盔.

马其顿阿吉德王朝陆军

ㄧ顶色雷斯式头盔,但它的护颊板已经遗失.

实际上希腊世界使用的所有头盔都是青铜打造,而有一种头盔以弗里吉亚帽型状制成而特别突出,弗里吉亚帽是圆锥形的帽子,其帽尖向前弯曲。以此样式头盔又被称为色雷斯式头盔(Thracian helmet),它同样也有高耸的帽顶,且通常另配有大护颊板(cheekpiece),护颊板上会以浮雕雕出大胡子来装饰。而古典重装步兵后期的卡尔西迪式头盔也持续使用,这种头盔是科林斯式头盔发展而来的轻量版,它有护鼻和大小适当的护颊板。其它的还有更精简的圆锥型伞状式头盔,样式同当代的伞状无边帽(Pileus),伞状式头盔没有护颊板,这种头盔受到重装步兵青睐。

腓力二世时的马其顿骑兵主要戴着色雷斯式头盔,但到了他儿子亚历山大大帝时,亚历山大被认为较青睐给骑兵用视野宽阔的波奥蒂亚式头盔(Boeotian helmet),如同色诺芬推荐般。在马其顿古都埃格的古墓遗址中挖掘出一种色雷斯/弗里吉亚式变种头盔,特别的是它是铁制品,它可能是骑兵所使用的。虽然波奥蒂亚式头盔它没有护颊板,但头盔帽缘外延且波浪般朝下的形状,使这种复杂的形状也能对脸部保护有所帮助。从亚历山大马赛克镶嵌画显示,伙友骑兵军官的头盔上有着月桂环来表示他们的军衔,可能是用画上的或金属制品制成。

亚历山大石棺也显示亚历山大大帝头戴精美的头盔,是海格力士狮子头样式。而亚历山大大帝的表亲伊庇鲁斯摩罗西亚国王皮洛士就曾被描述头戴着护颊板的公羊头盔。

甲胄

马其顿阿吉德王朝陆军

亚历山大马赛克中亚历山大大帝战斗的英姿,国王穿着复合胸甲,外型作得跟亚麻胸甲一样,肩垫和上为铁板,虽然腰部是用鳞片来方便活动。并有皮制或坚硬亚麻片所制的皮条裙保护上臂和臀部,亚历山大佩有西福斯短剑。

马其顿军队的铠甲可说是包含希腊世界甲胄各种型录,最普遍的铠甲是亚麻胸甲。这种胸甲是由多层亚麻布黏制而成的坚硬甲衣,它是由管状片环绕形成腰甲,通常用四个垂直版来环绕躯体制成,并有一个肩垫从后背上方的腰甲连结,再分成两片分别从左右肩上覆盖,并拉在前胸与腰甲打洞钉住。皮条裙(pteruges)是亚麻或皮革所制成的小片带,它被拿来保护上手臂和臀部的部分。亚麻胸甲还可以在内部加装青铜板或青铜鳞片。

普遍性仅次于亚麻甲的是青铜拟肌胸甲(muscle rass),主要原因是制造成本太贵。拟肌胸甲是用整块青铜板为原件,把前胸板和后背板组合而成,通常也会有坎肩板(shoulder pieces),并且胸甲外观上会制成模拟男性身体肌肉发达的样式。它也会加装皮条裙,来延伸保护范围。在马其顿维尔吉纳的皇室陵墓中发现一件完整的铁制胸甲,上有黄金装饰,以亚麻胸甲的样式制成。同样地形式跟亚历山大马赛克镶嵌画中亚历山大所穿的雷同,这证明当时的技术上确实存在铁制防具。然而,也可能这种铁制胸甲主要是皇家或地位极高的人使用而不是一般士兵。

上述所言的亚麻胸甲或拟肌胸甲都被归类于重甲(thorakes),另外还有一些如腹甲(kotthybos)和半重甲(hemithorakion)形式的护具出现于史料中,然而对于这些铠甲是何种情形不清楚,但合理认为它们相较重甲来的轻,保护性也较差。从考古发现的肢体护具仅有一种,即青铜的护胫甲,它可以保护小腿部位。护胫不仅在重步兵使用,连重骑兵也会穿戴它,但在古代资料中较少描写到,不过护胫在安菲波利斯军事规范中列入士兵装备中,且一对护胫甲在马其顿维尔吉纳的古墓中发现,其中一只护胫甲比另一只还短。

马其顿盾

关于盾的尺寸,学者间众说纷纭,ㄧ些常见的古代钱币、陶制品、浮雕或其它雕塑作品上有关盾的主题装饰,就连盾上头的马其顿唯及纳太阳就有各种变体。ㄧ些学者提到古代作家阿斯克列庇欧多图斯(Asclepiodotus)描写到马其顿盾与其他希腊盾牌在尺寸和构造上有所不同。从古代文献、浮雕的显示及数种考古发现,已知马其顿盾在直径上变化幅度从62公分到74公分,近年来也在马其顿共和国境内发现古代马其顿盾的残片。

马其顿方阵步兵所持有的盾牌为圆形,盾面微凸,它的外盾面上有青铜片铺成,内盾为木质或多层皮革结构,并有带子让手臂固定在盾牌中央。普鲁塔克提到马其顿方阵步兵携带着一面小型盾牌在他们的臂膀,这可能是因为萨里沙长矛需要两手握持,因此盾牌借由另一条带子悬挂在脖子上,使左手可以腾出来手来从盾牌下缘通过帮助持长矛。近年对萨里沙和马其顿盾牌重建显示这条悬挂带有效把长矛的重量转移到肩上分担掉,使长矛可以在战斗中水平端持。

马其顿阿吉德王朝陆军

约前560年左右的科林斯双耳喷口罐(Krater)的绘图,左侧士兵的盾牌内侧可以清楚看到,阿斯庇斯圆盾内侧有一带子和手把

从一些绘画上的史料显示,精锐的步兵持盾卫队及旗下的国王步兵卫队阿格玛(Agema)很可能用尺寸较大的传统希腊大圆盾,这是古典希腊重装步兵所有的盾牌,称为阿斯庇斯圆盾,又名阿尔戈斯圆盾。这种盾牌也是圆型,直径大于马其顿方阵的盾牌,主要由木质所组成,青铜片覆盖在外盾面补强。文献上记载阿斯庇斯圆盾比马其顿盾的盾面还外凸,其盾外围的盾边较宽。使用时,左手伸入内盾的带子,使手臂固定在盾牌中央,并在内盾边有一手把来帮助握持。因为该盾尺寸上较大,传统上认为阿斯庇斯圆盾不适合搭配需要双手使用的萨里沙长矛。另外,在亚历山大时期重装骑兵是不佩盾的,但在希腊化时代一些骑兵开始使用这种大圆盾。

轻装标枪步兵会使用轻盾(pelte)作为防具,因此被称为轻盾兵(peltast),这是一种较轻的盾牌,由柳条所组成,外覆上皮革。这种盾牌起源于色雷斯人,一开始形状为弯月形,但在后来出现圆型或椭圆型的轻盾。

攻城武器

参见色萨利的波吕伊多斯、佩拉的狄阿底斯

马其顿军在腓力二世时期时发展他们的攻城战术,他们的围城战法首度有效夺取拥有坚固的城防和要地,这在围城战争上有剧烈变化,因先前古希腊的陆军缺乏对城塞强袭的能力。以斯巴达为例,他们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尽管可以轻易肆虐雅典成四周的领土,但从未攻陷坚固的雅典城。

投射机具

马其顿阿吉德王朝陆军

现代重建的古希腊腹弓

使攻城战术如此剧烈改变的主要原因是,希腊人发展强力的投石装置来对付坚固城塞。这由叙拉古的狄奥尼修斯一世首度开始发展,在亚历山大大帝时期强大的扭力投石机已经在军中使用。扭转机置用肌腱绞索或发索,绞索环绕缠在杆臂上,并配上双臂的投石机上。这机置所发展的力量远大于早前的机械投射武器,如腹弩(gastraphetes)等,因弩机之类的推力主要依靠弓本身材料的弹性。马其顿人用两种弩炮,其小型的为古希腊射箭机(Oxybeles),大型的是古希腊投石机(Lithobolos),最大的古希腊投石机甚至可以投射80公斤重的石块。这些机械所可以对城墙上的防御者射出大量的弹矢,并在城墙上开出一个缺口。亚历山大大帝还是第一个在野战中使用这些投射机械作为炮兵使用,而不仅仅使用在攻城战而已。当他对付河对岸的中亚塞西亚人骑兵时,亚历山大命他的士兵用投射机具向对岸开火,掩护其他部队渡河,大量的矢石迫使敌人撤退,使马其顿人成功在对岸建立桥头堡.。

其他攻城装置

同样地,马其顿人也有能力设计、建造完善的攻城塔。它可以让承载士兵靠近城墙并进行突袭行动,并保护士兵不受敌人矢石的袭击,另外它的设计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让较多的士兵登上城墙,不像简单的梯子那样易受敌人攻击,梯子也限制士兵登梯的数量。

战术

马其顿阿吉德王朝陆军

马其顿的战斗阵列布署图.

马其顿军队是第一个有文献详细记载,结合多兵种、多分工、大军团进行联合作战的军队之一。马其顿军的战术也因时间而有所不同,较简单的战术方法较广受人知,就是骑兵置于军队的一翼或两翼,并待步兵方阵与敌人接战后钉住敌军,骑兵再迂回到敌人侧翼或背后进行冲锋,来摧毁敌军。然而,也有较精密的战术如高加米拉战役之时,亚历山大当时小心运作部队来使波斯军过度拉伸,再用不同的兵团去钉住敌人的打击部队,并运用机动部队针对敌军自己被迫制造出来的脆弱点进行决定性打击。

传承

随着亚历山大大帝入侵波斯,马其顿阿吉德王朝陆军加入许多东方部族作为附属部队,其中包含弓骑兵、轻骑兵、战象、弓兵等等。当亚历山大从印度返回美索不达米亚,他更加倚赖东方人,亚历山大让东方贵族加入伙友骑兵行列、成立以东方人为主的银盾兵,还训练东方青年学习马其顿方阵的操练,并命为“继承者兵团”(epigoni),这大大引起马其顿人的不满。甚至,亚历山大还计划改革原有马其顿方阵的作战方式,企图在方阵内引进东方轻装部队,形成兼具打击和投射的方阵,但这个方案随着亚历山大剧逝而没有于战场上实行。

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逝世,阿吉德王朝没有一个强力的成员来领导帝国走向,大权旁落在亚历山大的将领之间,伴随着帝国疆土被这些亚历山大的继业者瓜分,尽管军队名义上仍是阿吉德王朝所有,但实质领导人是这些继业者们,他们在争夺土地之时也在争夺马其顿军队的拥戴。在这段时期,继业者们陆军的主干仍是马其顿-希腊人,在组织、战术、武器、作战方式上等无疑延续马其顿阿吉德王朝陆军的方法,但加入许多东方部队,就像波斯帝国组建多民族大规模的大军,融合东西方的作战方式。

在亚历山大继业者陆军之后,继业者国家开启希腊化时代陆军,分别由马其顿安提柯王朝陆军、塞琉古帝国陆军、托勒密王国陆军延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阿吉德王朝
国王卡拉努斯(Karanus)科伊诺斯(Koinos)提里马斯(Tyrimmas)佩尔狄卡斯一世700-678BC阿尔吉乌斯一世(ArgaeusI)678-640BC腓力一世640-602BC埃尔罗普斯一世(AeropusI)602-576BC阿尔塞塔斯一世(AlcetasI)576-547BC阿敏塔斯一世(AmyntasI)547-498BC亚历山大一世498-454BC佩尔狄卡斯二世454-413BC阿奇拉一世413-399BC克拉特鲁斯399BC奥雷斯特斯(Orestes)399-396BC阿奇拉二世396-393BC阿敏塔斯二世(AmyntusII)393BC保萨尼阿斯(Pausanias)393BC阿敏塔斯三世393BC阿吉乌斯二世(ArgaeusII)393-392BC阿敏塔斯三世392-370BC(复位)亚历山大二世370-368BC托勒密一世368-365BC佩尔狄卡斯三世...
· 马其顿王朝
历代皇帝巴西尔一世867年-886年,马其顿农民,属亚美尼亚族;杀害米海尔三世夺取皇位。利奥六世886年-912年,名义上是巴西尔一世之子,实际上可能是米海尔三世的儿子。亚历山大912年-913年,巴西尔一世的第三子。君士坦丁七世913年-959年,利奥六世之子。罗曼努斯一世919年-944年,君士坦丁七世的岳父。罗曼努斯二世959年-963年,君士坦丁七世之子。尼基弗鲁斯二世963年-969年,卡帕多细亚贵族,与罗曼努斯二世的遗孀赛奥法洛结婚,被谋杀。约翰一世969年-976年,赛奥法洛的情夫,谋杀尼基弗鲁斯二世夺取皇位。巴西尔二世976年-1025年,罗曼努斯二世之子。君士坦丁八世1025年-1028年,罗曼努斯二世之子。佐伊1028年-1041年,君士坦丁八世之女。米海尔五世1041年-1042年,米海尔四世的侄子,被提升为共治皇帝,发动政变废黜米海尔四世和佐伊一世,成为唯一的皇帝,
· 萨阿德王朝
君主列表1509–1554:萨阿德人的塔鲁丹特王子阿布·阿卜杜拉·加伊姆(AbuAbdallahal-Qaim)(1509–1517)艾哈迈德·阿拉杰(Ahmadal-Araj)(1517–1544)穆罕默德·谢赫(Mohammedash-Sheikh)(1544–1554)1554–1659:摩洛哥苏丹穆罕默德一世(MohammedI)(1554年–1557年)阿卜杜拉·加利卜(Abdallahal-Ghalib)(1557年–1574年)阿布·阿卜杜拉·穆罕默德二世(AbuAbdallahMohammedII)(1574年–1576年)阿布·马尔万·阿布德·马立克一世(AbuMarwanAbdal-MalikI)(1576年–1578年)艾哈迈德一世曼苏尔(AhmadIal-Mansur)(1578年–1603年)1603–1627:继承战争1627–1659:统一阿布·马尔万·阿布德...
· 阿巴德王朝
扩展阅读Barton,Simon.Black,Jeremy,编.AHistoryofSpain.PalgraveEssentialHistories.NewYork,NY:PalgraveMacmillan.2004.ISBN0-333-63257-5.LCCN2003066374.Hoiberg,DaleH.(编).Abbadid.EncyclopædiaBritannica.I:A-Ak-Bayes15th.Chicago,IL:EncyclopediaBritannica,Inc.2010.ISBN978-1-59339-837-8.Lagassé,Paul(编).Abbadids.TheColumbiaEncyclopedia6th.NewYork,NY:ColumbiaUniversityPress.2000.ISBN0-7876-5015-3.LCCN00-027927.Mu"...
· 阿契美尼德王朝
历史王国的建立与扩张创建者为阿契美尼斯;当时整个波斯地区还是在米底王国的统治之下。阿契美尼斯死后,他的儿子泰斯帕斯继任王位,并在米底王国斯基泰时期带领阿契美尼德脱离米底王国的统治。泰斯帕斯死后将土地分给他的两个儿子:居鲁士一世和阿里亚拉姆尼斯。他们死后将王位分别传给他们的儿子:冈比西斯一世和阿尔沙米斯。公元前559年,居鲁士二世继承冈比西斯一世的王位,并在其后承袭了阿尔沙米斯的王位,重新联合阿契美尼德王国。居鲁士二世随后开始扩张领土。他首先公开反叛米底亚王国,并在公元前553—550年之间将其推翻。其后,他与迦勒底王国结盟,以确保王国的后方不会受威胁;然后再起兵西进小亚细亚西部的吕底亚,并于公元前547年在萨迪斯(吕底亚的国都)将其攻占。打败吕底亚后,居鲁士二世在前546—540年之间收复了之前属于米底亚王国的东部领土疆域(阿拉霍西亚、格德罗西亚、德兰吉亚那、乾陀啰、巴克特里亚、马尔基安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