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杂谷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24
转发:0
评论:0
杂榖品种成熟的黍(糜子)大多数品种的杂谷属于禾本科黍亚科。少数如穇子、苔麸属于虎尾草亚科.禾本科杂谷类不属于禾本科的拟谷类最常见种植的杂榖是:御榖、小米、黍、穇子、高粱等历史尼泊尔的穇子农田.特殊的一类考古学家被称作植物考古学家(palaeoethnobotanists),根据在考古现场发现的相对丰富的碳化谷粒的定年,可以推断在史前种植杂榖比种植稻子、小麦更早,特别是在东亚。史前中国、印度、朝鲜的新石器时代居民的食物是杂谷而不是稻子。小米(“稷”)与黍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最重要的作物。在河北省磁山遗址的窖藏坑中发现的榖壳化石与生物化学成分被测定为公元前8300–6700年,距今超过了一万年。一同出土的还有相应的种植榖类所需的陶器、石器工具。磁山遗址出土的小米被定年为公元前6500年。在4000年前的青海省喇家遗址出土了由小米与黍米磨粉做的一碗保存较好的面条。生产世界杂榖生产2005年杂榖出...

杂榖品种

杂谷

  成熟的黍(糜子)

大多数品种的杂谷属于禾本科黍亚科。少数如穇子、苔麸属于虎尾草亚科.

禾本科杂谷类

不属于禾本科的拟谷类

最常见种植的杂榖是 :御榖、小米、黍、穇子、高粱等

历史

杂谷

  尼泊尔的穇子农田.

特殊的一类考古学家被称作植物考古学家(palaeoethnobotanists),根据在考古现场发现的相对丰富的碳化谷粒的定年,可以推断在史前种植杂榖比种植稻子、小麦更早 ,特别是在东亚。史前中国、印度、朝鲜的新石器时代居民的食物是杂谷而不是稻子。小米(“稷”)与黍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最重要的作物。

在河北省磁山遗址的窖藏坑中发现的榖壳化石与生物化学成分被测定为公元前8300–6700年 ,距今超过了一万年。一同出土的还有相应的种植榖类所需的陶器、石器工具。

磁山遗址出土的小米被定年为公元前6500年 。

在4000年前的青海省喇家遗址出土了由小米与黍米磨粉做的一碗保存较好的面条。

生产

杂谷

  世界杂榖生产

杂谷

  2005年杂榖出产

当前用途

食用

在世界上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杂榖是重要的食物来源,保留着传统的烹饪风格。在西印度,高粱被用作杂榖磨粉制作薄饼已有数百年。而在南印度,穇子磨粉被用来制作薄饼。

杂榖熬粥是俄罗斯、德国、中国的烹饪传统。俄罗斯烹饪在熬杂榖粥时有甜风味(在快结束前加入牛奶和糖)或者不甜风味(加入肉和蔬菜炖)。在中国,熬杂榖粥时经常加入豆子、甜马铃薯、不同类型的南瓜;杂榖熬汤用于辅助哺乳期的母亲催奶与分娩后的康复。在德国,偏好甜味的杂榖粥,在水沸腾时加入苹果,冷却时加入蜂蜜。

对于不耐受面筋的人(乳糜泻),可以把某些不含面筋的杂榖作为小麦粉的替代。

杂榖也用作饲料。

酒精饮料

杂榖也是传统重要酿酒原料。在中国,高粱是酿造白酒的原料。

制作面包

杂榖一般不含面筋,因此不适合发酵制作面包,除非添加面粉或黄原胶。

参考文献

Crawford, Gary W. Paleoethnobotany of the Kameda Peninsula. Ann Arbor: Museum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3. ISBN 0932206956.

Crawford, Gary W. Prehistoric Plant Domestication in East Asia. (编) Cowan C.W., Watson P.J.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Washingto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92: 117–132. ISBN 0874749905.

Crawford, Gary W. and Gyoung-Ah Lee. Agricultural Origins in the Peninsula. Antiquity. 2003, 77 (295): 87–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结婚五谷杂粮
结婚的五谷杂粮是什么,结婚五谷有什么意义呢?传说和习俗里面有不同的说法。这里婚嫁百科做了统计,一起来看看。一、结婚用的五谷杂粮是什么?《皇帝内经》中认为五谷即“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而在《孟子腾文公》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在佛教祭祀时又称五谷为“大麦、小麦、稻、小豆、胡麻”。再后来便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谷类有33种,豆类有14种,总共47种之多。现在通常说的五谷杂粮,是指稻谷、麦子、高梁、大豆、玉米。而习惯地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所以五谷杂粮也泛指粮食作物。二、结婚五谷杂粮有什么意义?古时候的五谷丰登,五子登科,都是用五谷杂粮来表示美好寓意。用在婚礼上,是指对新婚的美好祝福。还有上婚车时撒五谷,唱五谷歌,驱除妖魔鬼怪,驱邪之用途。五谷杂粮代表婚后可以丰衣足食,预示着婚后生活幸福美满。
· 复杂
关于复杂的引用其它相关内容系统科学自我组织动力系统混沌理论蝴蝶效应计算复杂性理论复杂系统涌现参考文献
· 掺杂
载流子浓度掺杂物浓度对于半导体最直接的影响在于其载流子浓度。在热平衡的状态下,一个未经掺杂的本征半导体,电子与空穴的浓度相等,如下列公式所示:对于非本征半导体在热平衡的状态下,这个关系变为(对轻掺杂而言):其中n0是半导体内的电子浓度、p0则是半导体的空穴浓度,ni{\displaystylen_{i}}则是本征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ni{\displaystylen_{i}}会随着材料或温度的不同而改变。对于室温下的硅而言,ni{\displaystylen_{i}}大约是1.5×10cm。通常掺杂浓度越高,半导体的导电性就会变得越好,原因是能进入导带的电子数量会随着掺杂浓度提高而增加。掺杂浓度非常高的半导体会因为导电性接近金属而被广泛应用在今日的集成电路制程来取代部分金属。高掺杂浓度通常会在n{\displaystylen}或是p{\displaystylep}后面附加一上标的“+”号,...
· 杂密
概论杂密,意思为不纯或不系统的密法。汉传佛教中,将密宗分为纯密与杂密两大系统,杂密为对纯密传入前就已经译出的各种密续的概称。开元年间,开元三大士译出胎藏界与金刚界密续之后,这两部密续被称为“纯密”。相对于纯密,在它们之前译出的密教经典与咒语,都被称为“杂密”。杂密与纯密经典的最大区别是,杂密经典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但是纯密经典是以大日如来为教主。杂密部多为仪轨、咒语,火祭,讲究神通与驱使鬼神等内容,缺少高深的义理,是密宗最早的雏形。在胎藏界与金刚界密续(此二部称为纯密)出现之后,它的地位慢慢被取代。藏传佛教将密宗分为四大系统,汉传佛教所称的杂密,相当于是其中的事续。被称呼为事续,因为修行此部需要倚靠外部的仪轨及咒语才能够得到相应。它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祈福、祈雨、治病、安家、息灾,乃至于驱使鬼神、诅咒敌人,包罗万象。与印度传统的婆罗门教,中国传统的道教,有许多相似与相关之处。源流咒语及秘密仪...
· 棕榈谷
姐妹城市墨西哥蓬西特兰(Poncitlan)参考文献^Palmdale,California-PopulationFinder-AmericanFactFinder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