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储
历史
后金时期,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生前都没有册立继承人。努尔哈赤死后,第八子皇太极登基。至于他为何能继位,各方说法不一。皇太极宠妃海兰珠生第八子,皇太极为此大赦,这是立太子时才会有的举措。第八子早夭后,皇太极再也没有类似举动,如他的父亲一样,也没有指定继承人。
清军入关后,即设立詹事府,但顺治帝生前没有册立皇太子,而是以遗诏的形式册立庶三子玄烨为皇太子。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二月十三日,康熙帝以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命的名义,册立嫡子胤礽为皇太子。后经两立两废,胤礽最终没能继承皇位。康熙五十一年 (1712年)胤礽二度被废后,康熙帝宣称不再立太子之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病亡,由隆科多宣诏传位胤禛(即雍正帝)。《康熙遗诏》称“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雍正帝即位后,即在雍正元年(1723年)设立了秘密建储制,此后清朝继任皇帝都以此种制度册立皇太子。除了乾隆六十年九月乾隆帝公开宣布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并于次年禅位给他外,终清一朝,再没有像明朝那样依嫡长子继承制公开册立太子。
在雍正元年,雍正帝秘密册立第四个儿子弘历(即乾隆帝)为太子时,共有四子——弘时、弘历、弘昼、福惠。弘历即非嫡子亦非长子。
至乾隆帝时,清朝未有嫡子继位,这让乾隆帝抱有册立嫡子为太子的想法。乾隆元年(1736年),六岁的嫡长子永琏被秘密册立为太子。两年后,永琏早夭,谥号为“端慧皇太子”。乾隆十二年(1747年),嫡次子永琮早夭。孝贤皇后所生两位嫡子接连早夭,使乾隆帝认为儿子早夭是因自己“邀先人不能获之福,此乃朕过耶!”。乾隆十三年(1748年),孝贤皇后逝世。长子永璜和三子永璋因表现不够伤感,受乾隆帝斥责,失去立储资格。乾隆帝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册立第二位皇后乌喇纳喇氏。乌喇纳喇氏所生之子永璂虽没有早夭,但亦没有被立太子。而此期间,乾隆帝有意立为储君是第五子永琪。永琪非嫡非长,乾隆帝属意于他,完全是因为他在诸子中较为出众。乾隆三十年(1765年),皇后乌喇纳喇氏突然失宠于乾隆帝。身为嫡子的永璂成年后受到的待遇远不如其它庶出皇子,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早逝。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在勤政殿,召见皇子皇孙及王公大臣等人,宣示立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
乾隆帝的孙子绵宁是清朝第一位继承皇位的嫡子。咸丰帝之后,由于皇帝相继没有亲生儿子,秘密建储制名存实亡。
参考
中国皇储列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