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浅谈刘天华的二胡作品与演奏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38
转发:0
评论:0
一、刘天华生平艺术简介刘天华(1895-1932),原名刘寿椿,是我国五四运动前后杰出的音乐教育家、民族器乐作曲家和改革家,1895年出生于江苏江阴。刘天华生长在书香门第,长期受到父亲刘宝珊的新学思想的影响。刘家共有三子,刘天华排行老二,其兄刘半农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曾是北京大学教授,其弟刘北茂也是我国民族音乐教育家。1909年刘天华考入了常州中学,参加了学校的军乐队,学习吹奏小号和军笛,中学时便开始接触西洋铜管乐,后来参加上海“开明剧社”,加强了对新音乐的了解和实践,在此期间,他自学了钢琴和小提琴等,并且学习了音乐理论知识。刘天华先生他曾在江阴、常州、河南等地拜师学习民族乐器,曾向民间艺人周少梅、沈肇洲学习二胡、琵琶,也常去寺庙、道观向那里的僧侣、道士学习一些民族民间乐器。先后在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科、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任琵琶和二胡老师。期间跟随俄...

一、刘天华生平艺术简介

刘天华(1895-1932),原名刘寿椿,是我国五四运动前后杰出的音乐教育家、民族器乐作曲家和改革家,1895年出生于江苏江阴。刘天华生长在书香门第,长期受到父亲刘宝珊的新学思想的影响。刘家共有三子,刘天华排行老二,其兄刘半农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曾是北京大学教授,其弟刘北茂也是我国民族音乐教育家。1909年刘天华考入了常州中学,参加了学校的军乐队,学习吹奏小号和军笛,中学时便开始接触西洋铜管乐,后来参加上海“开明剧社”,加强了对新音乐的了解和实践,在此期间,他自学了钢琴和小提琴等,并且学习了音乐理论知识。

 

浅谈刘天华的二胡作品与演奏

刘天华先生

他曾在江阴、常州、河南等地拜师学习民族乐器,曾向民间艺人周少梅、沈肇洲学习二胡、琵琶,也常去寺庙、道观向那里的僧侣、道士学习一些民族民间乐器。先后在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科、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任琵琶和二胡老师。期间跟随俄籍音乐家托诺夫学习小提琴和作曲理论知识,还向燕京大学的美籍教授范天祥学习了作曲理论,也向民间艺人学习“大擂拉戏”和昆曲,采录民间乐曲,熟悉古琴、笛子、三弦等民族乐器的演奏,广泛接触京、昆及江南丝竹、锣鼓和宗庙音乐。

二、刘天华艺术成就

(一)一生致力于国乐改进的实践

在20世纪20年代,刘天华在思想上受到了“平民文学”和“美育思想”的影响,1927年刘天华发起成立了“国乐改进社”,编辑出版《音乐杂志》(共10期),著文阐述其国乐改进的思想。提出音乐“要顾及一般民众”,认为发展国乐,“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另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确立了“借助西乐,研究国乐”的音乐理念。为了实现他的国乐改进思想,选择了当时不为大众所重视的民间乐器二胡作为国乐改进的切入口,通过二胡创作实践自己的理论主张。

浅谈刘天华的二胡作品与演奏

刘天华先生雕塑

(二)民族乐器的改革

对二胡的改革是他在民族乐器革新中最为突出的一部分。首先,他将二胡纳入专业音乐教学之中,使二胡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地位合法化;其次,改进二胡的制造规格和记谱法,采用固定音高定弦,借鉴和吸收提琴等弦乐器的某些演奏方法;再次,借鉴提琴、钢琴等西洋乐器的教学方法,创作47首二胡练习曲,为二胡教学系统化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二胡成为了音乐会上经常用于独奏的乐器。刘天华对琵琶也进行了革新,如改进琵琶教学法,创作琵琶练习曲15首;将四相十品的传统琵琶改成了六相加半音品位的琵琶。

(三)音乐创作

刘天华在他37年的短暂岁月里,留下了几十首宝贵的音乐作品,主要体现在民族器乐曲的创作成就上,其中包括10首二胡曲、3首琵琶曲和2首民族器乐合奏曲,以及根据民间音乐改编的十几首乐曲。1918年至1932年,共创作有《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良宵》(又名《除夜小唱》)、《闲居吟》《空山鸟语》《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等10首二胡独奏曲。其中《病中吟》是刘天华将其国乐改进思想付诸于实践所创作的第一首作品,也是二胡作为一件独奏乐器的开始。该作品是刘天华在1918年贫病交加中完成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对社会的不满以及对生活无出路的愤懑之情。从《病中吟》的创作开始,刘天华就在探索一种新的有时代特色的民族音乐风格,努力将中国民间传统器乐曲和西洋音乐所固有的特征在表现现实生活情感方面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比如在《光明行》中就运用了西洋音乐中大三和弦的琶音进行和转调的手法;《空山鸟语》中吸收了民间单弦拉戏的模拟自然音响的手法;《烛影摇红》则是运用三拍子和变奏曲式的结构原则写成的二胡独奏曲;在琵琶曲《改进操》中吸收了古琴的绰、注等手法与三度和音的旋律特点,利用双弦拉奏复音,充分显示了其国乐改进的成果。刘天华创作的琵琶曲有《歌舞引》《改进操》《虚籁》等3首;创作有《变体新水令》等器乐合奏曲2首。

(四)其他

他改革传统公尺谱,搜集整理了《安次县哨子合乐谱》《佛曲谱》(未完成)等民间音乐;培养了如蒋风之、储师竹、陈振铎等一批著名的二胡名家,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风格独特、影响深远的二胡流派。

浅谈刘天华的二胡作品与演奏

刘天华先生纪念像

总之,刘天华认为音乐的重要目的,便是表达人的感情,使听者感动,希望音乐能够普及于大众并提升水平,因此对音乐的推广及教育十分重视。自十九岁起,刘天华就在中小学教授音乐。后前往北京,任教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及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音乐系,又在北京艺专教音乐,主授二胡、琵琶及小提琴等,他编写了南胡及琵琶的练习曲各一本,以使学生能按部就班学习,蒋风之、陈振铎等二胡名家都是他的学生。此外,他曾计划国乐的义务教育,由国乐改进社的社员担任教师,以推广国乐的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刘天华二胡作品探究
1、刘天华概述刘天华是近代杰出的民族器乐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在二胡艺术方面建树卓著,他将二胡从伴奏乐器上升为独奏乐器,并纳入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学,为二胡教学编写了10首乐曲和47首练习曲,其中10首乐曲集中概括了他的艺术思想、创作理念和风格特征。刘天华刘天华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音乐功底,同时又学习了西乐,他确立了在继承本民族音乐传统精华的同时借鉴西洋先进技法的音乐理念,把西方音乐的长处融合到民族音乐中来。从其“从中西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抱朴含真、陶然自乐”的中国音乐发展观中,我们可看出其处世哲学思想,纯真而不避艰险的崇高精神,这对其创作有很大的影响。纪念邮票1918年他在贫病中完成了二胡曲《病中吟》初稿,抒发了他对社会的不满和生活无出路的愤懑心情。其后,他创作的《苦闷之讴》《悲歌》《闲居吟》以及《独弦操》等,以委婉动人的旋律,或忧伤压抑,或悲愤激越,表现了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
· 中国近代民族音乐一代宗师二胡鼻祖刘天华简介
刘天华(1895-1932),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西横街人,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清末秀才刘宝珊之子,与诗人刘半农、音乐家刘北茂是兄弟。自幼受到家乡丰富的民间音乐熏陶。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到江阴参加“江阴反满青年团”,执掌军号。1912年随兄刘半农去上海,工作于开明剧社,业余加入万国音乐队,并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开始接触西洋作曲理论。曾任教于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32年因猩红热病逝于北京,年仅37岁。代表作有《光明行》、《良宵》、《空山鸟语》、《歌舞引》、《飞花点翠》等。个人生平1895年:2月4日生于江苏省江阴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09年—1911年(14岁—16岁):在常州中学求学时,参加校中军乐队,学习吹军号及军笛,开始接触西洋铜管乐。1911年:辛亥革命,学校停办之后回到故乡江阴参加“反满青年团”军乐队,吹奏军号。从此时开始音乐工作。1912年—1914年(17岁—19...
· 阮演奏形式与技巧研究
阮,中国民族弹拨乐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我国西北地区。阮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唐朝,宋代以后这件乐器慢慢衰落。建国后,随着国家不断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掘,让阮这件乐器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如今,它已在演奏技法、制作工艺、阮族系列、音乐表现力等方面有了独具特色的发展,并形成了自身家族的乐团———“阮族乐团”。新时代下,不断向前迈进的阮族乐团表明了阮乐器在民族音乐艺术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也印证了时代对阮乐器的需求。阮琴一、阮及其特点阮琴“汉琵琶”是阮这件乐器最早的称谓,因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善弹此乐器而著名。进入唐朝时期,人们正式将这一乐器命名为“阮咸”或“阮咸琵琶”。宋代以后,阮的发展由盛而衰。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我国一系列阮乐开拓者的发掘和努力,这一古老的乐器焕发了新的生命力。现代的阮作品中对速度、难度有了更高的要求也提出了更丰富的演奏技法,表现的题材也越来越广泛。由此也促使...
· 帕格尼尼的演奏技巧:号称“恶魔的演奏”
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主要作品有《女巫之舞》、《军队奏鸣曲》等,还有吉他曲二百余首,他既是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同时也是作曲家,人送外号小提琴上的魔鬼。帕格尼尼画像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父亲从3他岁时就教他学习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帕格尼尼每天用大约12个小时练习演奏,在8岁时创作了第一首小提琴演奏曲,1979年后他的琴声遍布世界各地,传言他只用四个手指就可以拉出一般人不能拉出的四个八度,他身材瘦长,拉琴时情绪激昂就像被魔鬼附身,演奏非常精妙。自1800年后帕格尼尼演出获得极大成功,与此同时他也备受疾病的折磨,不管是1828年维也纳演出,还是1831年的巴黎演出都引起了极大轰动,但从1828年后帕格尼尼的演出越来越少。他的演奏将小提琴的技巧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为小提琴演奏发展做出了不能磨灭的贡献,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共创作了二十多首小提琴随想曲,其中就有《钟》、《狩猎》等世界名曲,他不遗余力对小提琴的演奏技...
· 浅谈园林与园艺的不同
园林和园艺一字之差,很容易让人混淆两者的意义。而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主要区别:园林倾重景观设计、绿化设计等,而园艺侧重植物养护栽培。“园林专业是针对景观设计,侧重在城市建设、森林公园经营、房地产建设中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以及对园林植物进行繁育栽培、养护,将园林植物按照生态原则合理运用到所设计的景观中,比如公园、小区、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与植物配置。”园艺从字面上理解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园林艺术”,而实际上它却是“园丁的艺术”,只是花卉种植和园林艺术联系得较紧密罢了。园艺专业针对作物栽培,具体包括果树、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的生产、技术开发及推广,植物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等。要做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就须绘制设计图,如植物种植图、施工设计图、景观效果图等,使施工者能直观了解自己的设计意图,因此便要求设计者具备较扎实的色彩、素描、园林制图等方面的基本功,有较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