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多伦诺尔会盟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92
转发:0
评论:0
背景1635年皇太极从成吉思汗正统传人额哲处取得传国玺,成为蒙古名义上的最高领袖,漠南蒙古被清朝控制。漠北喀尔喀蒙古分为三大部:车臣汗部(东部)、土谢图汗部(中部)、札萨克图汗部(西部)。进“九白之贡”,表示臣服。康熙元年(1662年),札萨克图汗旺舒克被部属所杀,许多部民,为避战祸,逃到土谢图汗部。事后,康熙帝命旺舒克之弟成衮承袭汗位。后札萨克图汗沙喇要求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归还本部逃亡部民,未果。札萨克图汗多次上疏康熙帝,康熙帝指出:“生事互杀,交相战争,兵戎一起,姑不论人民困苦,即两汗岂能并存?”(《平定朔漠方略》卷二)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派大臣调解。康熙帝强调:“恐两部不和,必致有攻战之患。”札萨克图汗与土谢图汗,悬挂佛像,共同盟誓:“自今以往,当永远和协。”噶尔丹插手拉拢札萨克图汗,与噶尔丹会兵。土谢图汗以此为由,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派人诱骗札萨克图汗沙喇及其...

背景

1635年皇太极从成吉思汗正统传人额哲处取得传国玺,成为蒙古名义上的最高领袖,漠南蒙古被清朝控制。漠北喀尔喀蒙古分为三大部:车臣汗部(东部)、土谢图汗部(中部)、札萨克图汗部(西部)。进“九白之贡”,表示臣服。康熙元年(1662年),札萨克图汗旺舒克被部属所杀,许多部民,为避战祸,逃到土谢图汗部。事后,康熙帝命旺舒克之弟成衮承袭汗位。后札萨克图汗沙喇要求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归还本部逃亡部民,未果。札萨克图汗多次上疏康熙帝,康熙帝指出:“生事互杀,交相战争,兵戎一起,姑不论人民困苦,即两汗岂能并存?”(《平定朔漠方略》卷二)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派大臣调解。康熙帝强调:“恐两部不和,必致有攻战之患。”札萨克图汗与土谢图汗,悬挂佛像,共同盟誓:“自今以往,当永远和协。”噶尔丹插手拉拢札萨克图汗,与噶尔丹会兵。土谢图汗以此为由,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派人诱骗札萨克图汗沙喇及其台吉等,到固尔班黑尔格,杀害。又杀死噶尔丹之弟多尔齐扎卜。噶尔丹借此机会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率三万劲旅东进,突袭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和弟弟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败退,奔向内蒙古,噶尔丹也借口追赶土谢图汗而到达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境内的乌兰布通(蒙古语,意为红山)。康熙帝决定亲自解决外蒙古问题。

过程

康熙三十年(1691年)四月,康熙帝亲率官兵到达距北京800里的多伦诺尔(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驻营。喀尔喀蒙古三大部、内蒙古四十九旗王公贵族的营帐,以康熙帝大营为中心,四面环绕。

五月初一日,派内大臣索额图传谕旨:土谢图汗对杀死札萨克图汗写出认罪书,承认“扰害生灵,实臣等之罪”。将“认罪书”发给与盟的各部首领,以求取得札萨克图汗弟策妄扎布等的谅解宽容。

初二日,在御营外搭起黄色御帐篷。御帐篷南向两侧,设紫红色长帐篷,邀请蒙古王公进驻。正对御座有一帐篷,帐内桌上摆满了金银器、酒杯等用具。在皇帝御帐两侧的长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其中有特意从北京带来的四头大象,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弟策妄扎布、车臣汗四人坐在第一排。其他官员按序列座。喀尔喀总计近千人。向八旗军拥护下的康熙帝行三跪九叩礼。然后进行三项议程:第一,康熙帝宣布赦免土谢图汗之罪,将册文和汗印授予土谢图汗。第二,封被土谢图汗杀害的札萨克图汗亲弟策妄扎布承袭其兄汗位。第三,康熙帝应允喀尔喀贵族请求,宣布“将尔等与朕四十九旗一例编设,其名号亦与四十九旗同”。分喀尔喀为三十四旗,下设参领、佐领,从行政建制上与内蒙古各旗划一。第四,康熙帝主持约200桌的盛大宴会,亲手把酒按次序递给哲布尊丹巴,三位喀尔喀亲王,二十位主要台吉。他们都跪着接酒,一手持杯,同时叩首,宴请时各种杂技、木偶演出助兴。

初三日,册封。第一,对哲布尊丹巴、三部汗各赏银千两,蟒缎、彩缎各15匹。他们跪谢。第二,康熙帝再次召见哲布尊丹巴、土谢图汗、策妄扎布、车臣汗等共35人赐宴。用蒙古语与他们交谈,土谢图汗、车臣汗等奏曰:“圣主如此深仁,臣等恨归顺之晚耳!惟愿圣寿万年,俾臣等仰沐洪恩,长享太平之福。”(《清圣祖实录》卷一五一)第三,分别封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台吉,在爵位上完成了“皆执臣礼”的等级序列,实行清朝封爵制度和法律制度。

初四日,康熙帝身着戎装,头戴镶有貂皮的头盔,佩带胯刀和弓箭,骑马绕场一周,下马射箭,十矢九中。蒙古王公震惊。随后阅兵。部队按八旗序列,有骑兵、步兵、炮兵等,约10000名骑兵和1200名步兵,排列长约10里。步兵和炮兵在行列中间,骑兵分列两翼。康熙帝乘马由中间通过检阅部队,然后登上一座小山包。在这里安设御帐,四周侍卫林立。喀尔喀王公来到帐前站列于右,八旗大臣、都统站列于左,演习随即开始。步兵骑兵汉军火器营先后入场,喀尔喀王公悚惧震惊慑服。

初五日,康熙帝敕建汇宗寺。“有如江河之归”之意,康熙帝还巡视了喀尔喀营地,对穷困者赏以银币,对喀尔喀贵族赏给大批牛羊。汇宗寺成为居住在内蒙喀尔喀人朝拜的宗教中心。

初六日,回銮。康熙帝再次单独会见哲布尊丹巴、土谢图汗,并赏赐御用帐幕和金盘、瓷碗等物。喀尔喀王公贵族列队跪送皇帝车驾回京(参见《清圣祖实录》卷一五一)。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阎崇年著:《康熙大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多伦诺尔镇
行政区划多伦诺尔镇共辖以下地区:兴盛社区,福盛社区,上都社区,善因寺社区,向阳社区,龙泽湖社区,团结村,双井子村,胜利村,黑山嘴村,新民村,中村,西村,南村,北村,东仓村,福全村,水泉村,二道洼村,盆窑村,小营盘村和新仓村。参考资料
· 多伦会盟的影响:后世如何评价这次多伦会盟?
1691年康熙皇帝与喀尔喀蒙古(外蒙古)首领们于多伦诺尔(今内蒙古)会盟,标志着外蒙古纳入了清帝国的版图,从而彻底解决了两千多年来蒙古高原对中原威胁。喀尔喀蒙古分为土谢图汗(居首)、车臣汗和札萨克图汗三部。在多伦会盟过程中,康熙帝显示出一位政治家的雄才大略。通过请罪、众议、赦免、赐宴、封赏、大阅、建寺、编旗等形式,平息喀尔喀两部的积怨与纷争;推行清朝的编旗、封爵和法律制度,稳定喀尔喀蒙古社会秩序,加强了中央集权,使之“感怀帝德,咸倾心臣服,愿列藩属”。这是康熙帝为国家统一大业建立的又一大历史功绩。康熙皇帝拥有宏大的战略眼光,运用智慧灵活、恩威并施的政治手腕将外蒙古纳入中国版图,随后他将亲率大军横绝大漠,一举击溃准噶尔,收复外蒙古,从此彻底解决了困绕中国几千年之久的北方游猎边患。长城只是消极防御的治标之策,再坚固也抵挡不了铁骑的南下,而运用高明的政治手段让北方游猎民族归顺才是彻底解决边患的根...
· 多伦会盟的规模:多伦会盟有着怎么样的历史意义?
会盟所在地十三里滩草原,东西长十公里左右,南北宽6公里左右,地势平坦,是一片辽阔的草滩,多京公路横贯东西,交通十分便利。会盟时以康熙帝的行宫大帐为中心,按众星捧月,众人朝崇的格局在方圆五十里内支设帐篷,屯兵列营。外蒙古三部王公贵族列右队,内蒙古各旗王公列左队,依次谒见康熙帝,行三跪九叩之礼,进行正式会盟。会盟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据康熙身边的法国传教士统计,有9000~10000名骑兵,1200名步兵,400~500名炮兵,70门炮的八旗精锐参加了阅兵和演习。号角齐鸣,枪炮齐发,铁骑隆隆,声震四野,大展了清军神威。八旗官兵依次列阵受阅,康熙帝乘马亲射十矢九中,喀尔喀各部无不诚服,经历了300多年的岁月荡涤,昔日雄伟壮观的会盟场面早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亘古不变的草原和发生的往事。清王朝为巩固北部边疆的安全,选择地理位置适中的多伦诺尔,于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五月,召集进入漠南的喀...
· 多伦诺尔会盟有何影响?与清军正面交战,后来惨败逃入漠北
多伦诺尔会盟(又名多伦会盟)是指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清朝发起的解决蒙古喀尔喀各部间冲突与纷争的一次会盟,此次会盟由康熙皇帝主持,目的是通过调解喀尔喀各部的矛盾以加强清朝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史称“七溪会阅”、“多伦诺尔会盟”或“康熙会盟”。此次会盟的产生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清朝初期,蒙古存在三大部落: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喀尔喀漠西蒙古厄鲁特。其中漠南蒙古最先归附于清朝,并被封授王公札萨克,其他两大部落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完全归服清朝,始终成为一大隐患。尤其是蒙古各部落间并非统一团结的,内部纷争不断,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厄鲁特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便乘喀尔喀内乱之机击溃喀尔喀三部,这种情况下活佛哲布尊丹巴带领喀尔喀部十余万人由归附清朝,并受到恩待。但是第二年,噶尔丹便以追击喀尔喀之名犯内蒙古,与清军正面交战,后来惨败逃入漠北。为了处理好同喀尔喀各部的关系,以达到孤立噶尔丹部的目的,康熙三...
· 康熙年间的:多伦会盟安定蒙古盟友的情绪
喀尔喀蒙古各部纷争,牵扯到俄国干涉和噶尔丹插手,事情相当复杂。喀尔喀内部纷争,不能诉诸武力,只能协商调解。于是,康熙帝要亲自调解其内部的矛盾与纷争:亲临塞外,主持会盟。康熙三十年(1691年)四月,康熙帝亲率官兵到达距北京800里的多伦诺尔(今内蒙古锡林格勒盟多伦县)驻营。“多伦”,蒙古语意思是七,“诺尔”蒙古语意思是泊,就是附近有七个小湖泊的意思。喀尔喀蒙古三大部、内蒙古四十九旗王公贵族的营帐,以康熙帝大营为中心,众星捧月,四面环绕。从五月初一日到初六日,会盟过程,按天讲述:初一日,准备。先是派内大臣索额图等传达谕旨:土谢图汗对杀死札萨克图汗写出认罪书,承认“扰害生灵,实臣等之罪”。将其“认罪书”发给与盟的各部首领,以求取得札萨克图汗弟策妄扎布等的谅解与各部首领的宽容。盟长银马牌初二日,会盟。在御营外搭起黄色御帐篷。御帐篷南向两侧,设紫红色长帐篷,这是为参加会盟的大臣、蒙古王公而设的。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