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清洲同盟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1
转发:0
评论:0
同盟经过1560年(永禄3年),今川义元在桶狭间之战被织田信长军队杀死。臣从今川义元的松平元康(即德川家康)在冈崎城外大树寺试图切腹自尽。不过寺院的住持向他看为泰平之世而生存,打消了自尽的念头,向今川家独立。但是惹怒了今川义元的后继人今川氏真。1561年今川氏家臣吉田城代小原镇实杀死德川方的人质。为了与骏河国今川对决,于是向领地西边的织田氏提出结盟,家康的交涉者是石川数正,探索同盟的可能性。信长与美浓国的斋藤氏交手,后来派出水野信元负责交涉。但是织田和松平在历史上有交战的纪录(信长之父织田信秀与家康祖父松平清康、家康之父松平广忠),两方家臣仍然怀有强烈的仇恨,还没有结成同盟。正式同盟在桶狭间之战两年后出现。当时家康到清洲城探访织田信长。在会见期间提出同盟的建议,清洲同盟正式开始。对等同盟到臣从同盟1576年的信长包围网与织德同盟信长与家康最初是对等同盟。1567年(永禄10年),信长女儿五...

同盟经过

1560年(永禄3年),今川义元在桶狭间之战被织田信长军队杀死。臣从今川义元的松平元康(即德川家康)在冈崎城外大树寺试图切腹自尽。不过寺院的住持向他看为泰平之世而生存,打消了自尽的念头,向今川家独立。但是惹怒了今川义元的后继人今川氏真。1561年今川氏家臣吉田城代小原镇实杀死德川方的人质。为了与骏河国今川对决,于是向领地西边的织田氏提出结盟,家康的交涉者是石川数正,探索同盟的可能性。

信长与美浓国的斋藤氏交手,后来派出水野信元负责交涉。但是织田和松平在历史上有交战的纪录(信长之父织田信秀与家康祖父松平清康、家康之父松平广忠),两方家臣仍然怀有强烈的仇恨,还没有结成同盟。正式同盟在桶狭间之战两年后出现。当时家康到清洲城探访织田信长。在会见期间提出同盟的建议,清洲同盟正式开始。

对等同盟到臣从同盟

清洲同盟

1576年的信长包围网与织德同盟

信长与家康最初是对等同盟。1567年(永禄10年),信长女儿五德与家康长男松平信康进行婚姻,加深了两家的关系。

在军事上,织田信长上洛,朝仓、浅井讨伐战、姊川之战家康向信长派出援军。信长亦在三方原之战、长篠之战等对武田军战役向家康派出援军。在互相利害之下,家康拒绝了足利义昭的副将军邀请,拒绝加入信长包围网,在被包围的情况下解决了危机。

在信玄病死后,家康与信长的关系出现了变化。1573年信玄病逝后,武田军的实力减退,信长包围网亦随之瓦解。信玄死后,织田军率先消灭室町幕府、消灭浅井、朝仓以及肃清长岛及越前的一揆。势力横跨畿内、北陆及西国。1578年,上杉谦信病逝,上杉氏的威力大减,在畿内亦无强敌存在。而家康则只统领三河及远江两国。因而间接成为了臣从织田家的关系。

1579年(天正7年),信长要求家康,处死松平信康的亲生母亲筑山殿,理由是五德姬向信长指两人与武田胜赖的内奸。不过因为筑山殿与信康自尽,事件告一段落。

1582年织田及德川大军攻打武田的领地,结果武田胜赖在天目山败阵后自尽身亡,武田氏灭亡。战后将武田氏旧有领地分配。信浓国由森长可和毛利秀赖、甲斐由河尻秀隆、上野由泷川一益管治。而家康获得骏河一国。当时家康是到信长居城安土城,由信长赐封给家康。这时候,家康与织田将领身份相若,臣服于织田信长之下。

同盟完结

1582年,织田信长在本能寺自杀,是为本能寺之变。甲斐地区的河尻秀隆与一揆交战时战死。家康乘机进入信浓地区,因而与北条军和上杉军爆发冲突。(天正壬午之乱)

1583年,羽柴秀吉在贱岳大败柴田胜家后,取得了近畿地区的优势。自称是织田信长的继承人织田信雄向家康求援。但是信雄缺乏实力,因而家康比起信雄更为显著。

虽然德川和织田军在小牧长久手之战中取得优势,不过德川军撤兵后,秀吉攻击信雄领地,攻占伊势、伊贺两国,信雄向秀吉议和。德川家方面石川数正突然离开家康向秀吉效忠,之后秀吉对家康采取怀柔政策,1586年(天正14年)10月27日,家康前往大坂城拜见秀吉,结果家康向秀吉臣从。

同盟意义

在几乎不说“信义”的战国时代来说,维持20年的同盟关系算是非常特殊的例子(后段10年多为完全从属同盟)。此同盟造就信长没有后顾之忧,成功上洛并向西扩张。而家康附近的今川氏、武田氏、北条氏等经济与兵力都在德川之上,因此无法像信长一般扩大势力。不过,也由于来自信长方面的援助,德川氏也才没有在早期就被今川氏与武田氏等强敌消灭,并最终一步一步蚕食了这些强敌的领土。一般认为,对信长的信义与忠诚也提高了家康的名声,对于后来取得天下也有帮助,造成家康再困难也仍然维持同盟的原因。 其后德川2代将军秀忠次子迎取的也是织田一族的公主,由此可见织田德川的同盟并非所谓的单纯战略政治联盟,否则不需到德川幕府开始后还迎娶织田家的族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洲城
历史于应永12年(1405年),由尾张・远江・越前守护的斯波义重筑城。当初是作为尾张守护所下津城的子城而建成,文明8年(1476年)因守护代织田家的内乱而使得下津城烧毁,文明10年(1478年),守护所转移到清洲并成为尾张国的中心地。一段时期作为“织田弹正忠家”当主织田信秀任职清洲奉行的居城以外及“织田大和守家”的本城,已经作为尾张下四郡守护代织田家本城的功能。织田信秀将据点移到古渡城以后为宗家织田信友的城主、弘治元年(1555年)织田信长联合织田信光将织田信友杀害,其后信长由那古屋改迁并进行大幅的增筑,成为了织田家本据城(清洲之战)。在这十年来,此城成为了信长的居城。于永禄6年(1563年)为了准备攻击美浓国斋藤氏于是信长迁移到小牧山城,以后成为了番城。天正10年(1582年)本能寺之变导致信长死亡,此为清洲会议的场景,于是次男织田信雄继承了家督。天正14年(1586年)由信雄扩建了二重...
· 清洲会议
会议参加者参加会议者有羽柴秀吉(后改称丰臣秀吉)、丹羽长秀、池田恒兴和柴田胜家,大老泷川一益当时在关东与北条氏交战而未能参加,一说是因为泷川一益于神流川会战败于北条氏政,被秀吉禁言,因此而未能与会。其宿老的地位由与秀吉友好的池田恒兴所取代。会议讨论结果织田家当主地位在山崎之战讨伐明智光秀成功的羽柴秀吉,拥立织田信忠嫡子织田秀信(幼名三法师,信长嫡孙)为当主继承人,此举依照宗法论,得到部分织田宿老家臣如丹羽长秀等人支持。柴田胜家则拥立信长三子织田信孝。最后会议决议由织田秀信继承当主之位,而由织田信孝担任后见人(监国)。织田家领地分配织田家诸子次子信雄取得尾张国,三子信孝取得美浓国,信长的四子同时也是羽柴秀吉的养子羽柴秀胜则取得明智光秀的旧领地丹波国。新任织田家当主织田秀信则拥有近江国的安土城与山城国。重要家臣取得的领地柴田胜家取得越前国,并取得原本属于秀吉的长滨城与北近江的三个郡前田利家为柴...
· 老同盟
历史巴黎条约1292年,约翰·巴里奥继承苏格兰王位,称约翰一世。但是他懦弱无能,苏格兰主权受到野心勃勃的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的严重威胁,约翰几乎承认自己是爱德华的属臣,招致苏格兰国内的强烈不满。苏格兰贵族随即指派了一个十二人的议事会,基本架空了约翰的权力,同时向外寻求盟友,以求维护国家的独立。1295年10月23日,正在与爱德华一世交战的法兰西国王腓力四世与苏格兰的代表在巴黎签署条约,达成同盟意向,并商定让约翰一世的长子爱德华·巴里奥迎娶腓力四世的侄女。腓力四世表示会帮助苏格兰,但是条约也使得苏格兰形同向英格兰宣战。此后英格兰正式出兵进攻苏格兰,引发第一次独立战争。约翰一世很快被迫退位并离开了苏格兰,国家到了灭亡的边缘。1302年,腓力四世在军事失利后却与英格兰议和,彻底断绝了帮助苏格兰复国的可能。在整个苏格兰独立战争期间,腓力四世只是一个旁观者,最多曾经写信鼓励反抗运动的领袖罗伯特·布鲁...
· 英普同盟
成立自从1731年开始,英国与普鲁士的主要竞争对手奥地利缔结了英奥同盟(Anglo-AustrianAlliance),而普鲁士则与英国的敌人法国结盟。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后,奥地利失去了富裕的西里西亚省,奥地利女皇玛利亚·特蕾西亚试图得到英国人的支持以武力重夺这一地区。当英国政府拒绝了这一要求后,女皇对英国不再抱有幻想,转而于1756年与法国结成同盟。在突然失去了欧陆上的一个主要盟友后,英国人急于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建立一个类似的同盟,期望这一同盟能够维持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以阻止大规模战争在欧洲爆发。与普鲁士结盟在英国得到了包括威廉·皮特在内的一批政治领袖的支持。履行尽管英国试图避免战争,腓特烈还是在1756年8月迅速入侵萨克森和波希米亚,对奥地利发动了先发制人的攻击。然而不久以后他就遭到了来自法国、奥地利、瑞典以及俄国的猛攻,被迫撤退。到1757年时,如果没有来自英国的大量援助,普鲁...
· 德奥同盟
结盟原因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德国首相俾斯麦希望显示国家看似爱好和平、令欧洲维持现状的形象,以确保德国能和平崛起。然而1878年俄土战争结束,俄罗斯击败了奥斯曼帝国并借着圣斯特凡诺条约企图在巴尔干建立大保加利亚,以期扩张,虽然奥匈与俄罗斯是三帝同盟的成员,但因为此事件而产生嫌隙。德国也是成员国并因此想修补奥俄关系,俾斯麦召开柏林会议,邀请欧洲列强解决巴尔干问题。会后达成的柏林条约,令俄罗斯失去大部分在圣斯特凡诺条约的所得,并让奥匈帝国管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虽然俾斯麦在这次会议中扮演诚实的掮客之角色,但德俄关系仍然变差,基于俄国认为被德国出卖:俄国在俄土战争中损失甚巨,最后却得不偿失,还要眼巴巴看着竞争者奥匈坐收渔人之利,因此第1次三帝同盟瓦解,德国于是跟奥匈帝国秘密结盟并视俄国为假想敌。发展而另一方面俾斯麦仍然希望与俄国交好,1883年德奥俄三国再度结盟(第二次三帝同盟),但同盟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