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环形球仪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9
转发:0
评论:0
球形等高仪的种类和使用球形等高仪的图解。这架仪器的外部结构(或框架)是黄铜环,代表天空主要的环圈。1.赤道A:被划分为360度(与黄道交会于白羊座之处是起点)以显示太阳的赤经;也可以用24小时,以显示太阳时。2.黄道B:分为12个宫,每个宫30度,也标示出一年中的月和日并且;以这种方式,在给定的任何一天,太阳会位于黄道圈上特定月份的某一度或点上。3.北回归线C:与黄道在巨蟹宫接触的点e是起点,南回归线D在摩羯宫和黄道接触的点f是起点。两者都与天球赤道平行,且距离均是23.5度。4.北极圈E,和南极圈F:两者分别距离北极点N和南极点S23.5度。.5.二分圈G:经过天空上的北极点N和南极点S,并且通过白羊宫和天秤宫在黄道上的分点。6.二至圈H:经过天空上的极点,并且在黄道上穿过巨蟹宫和摩羯宫的至点。这些圈将每个象限被划分为90度,从赤道到两极,显示太阳、月球和恒星的赤纬;每个象限都有字母,从...

球形等高仪的种类和使用

环形球仪

  球形等高仪的图解。

这架仪器的外部结构(或框架)是黄铜环,代表天空主要的环圈。

1. 赤道 A :被划分为360度(与黄道交会于白羊座之处是起点)以显示太阳的赤经;也可以用24小时,以显示太阳时。

2. 黄道 B :分为12个宫,每个宫30度,也标示出一年中的月和日并且;以这种方式,在给定的任何一天,太阳会位于黄道圈上特定月份的某一度或点上。

3. 北回归线 C :与黄道在巨蟹宫接触的点 e 是起点,南回归线 D 在摩羯宫和黄道接触的点 f 是起点。两者都与天球赤道平行,且距离均是23.5度。

4. 北极圈 E ,和南极圈 F :两者分别距离北极点 N 和南极点 S 23.5度。.

5. 二分圈 G :经过天空上的北极点 N 和南极点 S ,并且通过白羊宫和天秤宫在黄道上的分点。

6. 二至圈 H :经过天空上的极点,并且在黄道上穿过巨蟹宫和摩羯宫的至点。这些圈将每个象限被划分为90度,从赤道到两极,显示太阳、月球和恒星的赤纬;每个象限都有字母,从黄道的 e 和 f ,到极圈的 b 和 d ,显示恒星的赤经。

在黄道北极 b 上有一个螺母,固定了一条90度长线的一端,而在另一端有一个代表太阳的小球 Y ,转动螺母,它就位会沿着黄道 B — B 绕行。旋转黄道南极的螺母:栓在 d 上90度长的饰针另一端上面有代表月球的小球 Ζ ,这可以用手转:但是这儿有一个特别的巧思,可以让月球的轨道与黄道有5又1/3的夹角移动的特殊装置,相对的这个点称为 月球节点 ;这个节点也可以移动,在黄道上退行,如同月球在天空中的移动。

在这些圆环的内部有一个小地球仪 J ,固定在延伸至天球的南极点 s 和北极点 N 的轴 K 上。在这个轴上固定了一条平板天球子午线 L L ,这条子午线可以移到世界各地的任何地方,所以只有一条子午线在此处。这条平板子午线上有刻度,就像普通天球仪的黄铜一样,它们的用途是相同的。在这个地球上装有可移动的地平线" M ",这个地平线的东西两个端点被连接到地球赤道沟槽上相对的两个点,使这个黄铜环可以环绕地球,而地球的也仍可以有自转的运动。在这个环内的地球可以用手转动,所以子午线可以在任何的地点之上,直接在天球子午线 L 之下。地平圈的外缘等分为360度,其作用如同罗盘一样,使用角度和点来显示月球和太阳移动的范围。天球子午线 L ,如同一般的地球仪,经过地平圈上的南北两个点:两者也都一样,当地球转动时,地平圈和子午线会跟着一起转动。在球的南极有一个25小时的圈,固定在环上,并且在轴上有一个指标,如果地球绕轴转动时可以环绕着这个环。

整个结构支撑在一个基座 N 上,并且可以在一个固定在 R 上的连结 O 上升高或降低,从固定在坚固黄铜臂 Q 上的 P 弧,调整出在0到90度之间的任何角度,而滑片可以用螺丝"r "在适当的角度上固定住。

历史

古希腊

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c. 190 – c. 120 BCE)称许埃拉托斯特尼(276 – 194 BCE)是环形球仪的发明者 。此设备的名称最终的来源是拉丁文的圆环( armilla ),因为它有一个有刻度的金属圈连结极点,还有代表黄道、赤道、子午圈和平行圈。 通常,在它的中心有一个球代表地球,以后改成太阳。 它也用来演示恒星环绕地球的运动。在17世纪,望远镜在发明之前,环形球仪是欧洲天文学家测量天体位置的主要工具

它最简单的形式是一个固定在赤道平面上的圆环,这种环形球仪是一种最古老的天文仪器。稍后它有了改进,有另一个圆环穿过平面并固定在子午线上。第一个是二分圈,第二个是二至圈(可能类似于简仪)。组合的环被以等分的角度刻画,阴影被用来指示太阳的位置,就成为环形日晷。当更多的大圆组合代表着天球上不同的环圈时,这个仪器就是浑仪。

埃拉托斯特尼最有可能是使用分至圈来测量黄道的转轴倾角;喜帕恰斯使用的环形球仪可能有四个环。托勒密在他的著作 Syntaxis (第五册第一章)描述了他的仪器,它包含了一个有刻度的环圈,在里面还有一个可以滑动,由在直径两端的两个小管来移动。这台仪器有着垂圈和分度圆。

在公元前三世纪,希腊人已经将环形球仪开发成教学工具。更大和更精密的形式则被作为观测仪器。

东亚

环形球仪

  原始的图出自苏颂1092年的书,显示它的钟塔内部的工作,在顶端有一个机械转动的浑仪。

在中国历史上,天文学家曾经创造浑象( celestial globes ,天球仪)来协助观察恒星。中国也使用浑仪(英文也是armillary sphere)以协助制历和进行历算的计算。在韩国,也得利于中国的天文思想和天文仪器进一步发展。

根据李约瑟的研究,环形球仪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四世纪的石申和甘德,他们已经配置了原始的单环环形球仪 。这让他们可以测量各个星宿的去极度(纬度)和经度(赤经) 。李约瑟推算的日期,公元前四世纪,否定了英国汉学家克里斯多夫·卡伦仁所追溯这些设备出现在公元前一世纪的观点 。

西汉(202 BCE - 9 CE)的天文学家,落下闳(Luoxia Hong)、Xiangyu Wangren和耿寿昌(Geng Shouchang)发展并制造出早期阶段的环形球仪。在公元前52年,天文学家耿寿昌介绍了第一个有永久固定赤道环的环形球仪 。在随后的东汉时代(公元23-220年),天文学家符安(Fu An)和贾奎(Jia Kui)在公元84年添加了黄道环 。著名的政治学家、天文学家兼发明家张衡(Zhang Heng,公元78-139年)在公元125年将地平圈和子午环加入,完成了浑仪 。张衡还完成世界上第一座由水力驱动的浑仪,它是利用水流转动由擒纵器控制速度的浑仪(参见浑仪、水运仪象台条目,有更详细的介绍)。

汉朝以后的发展,让环形球仪的使用有了许多改进与演变。在公元323年,天文学家Kong Ting重新组合了浑仪的环,以便黄道可以和赤道在任何需要的点上结合 。之后,唐朝的李淳风(Li Chunfeng)在公元633年使用三层环的环形球仪,称为"nests" (chhung),从多方位来校准天文观测 。他也负责安装窥管的一项计划,以使纬度的观测能更为精确。然而,到了下个世纪,一行(Yi Xing,参见下文)才完成在浑仪内安装窥管的工作 。在1050年,Zhou Cong和Shu Yijian为环形球仪安装了赤道装置,沈括(Shen Kuo)在11世纪晚期也做了相同的改进。但直到欧洲的耶稣会士来到中国,他们才不再使用浑仪。

环形球仪

 清朝的天球仪(浑象)。

在唐朝开元十一年(公元723 年),一行和尚和兵曹参军梁令瓒(Liang Ling-zan)组合完成张衡使用擒纵器的浑象,每15分钟便会击鼓,整点便会摇铃的自动装置,也就是报时钟 。苏颂著名的水运仪象台在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落成,如同一行的浑象使用擒纵器,并用水车将漏壶注满水来推动。这架仪器上下分三层;上层是浑仪(天体测量之用),中层是浑象(天体运行演示),下层是司辰(自动报时器)。司辰有机械操作的小人偶,可以打开钟楼的门,定时击鼓或摇铃,可以精确报时。还有政治家兼科学家的沈括(公元1031-1095年),曾任司天监,是热心的天文学者,改进和设计了许多天文仪器:日晷、擒纵器、浑仪和固定观察北极星以瞄准极点的窥管 。

韩国的发明家蒋英实奉朝鲜世宗之命打造浑仪,在1433年完成,命名为혼천의(Honcheonui )。

1669年,韩国天文学家Song Iyeong重新打造浑仪,做为一座天文钟。这座天文钟高度重视制作的技术,是朝鲜王朝留下的唯一一座天文钟。

和欧洲中世纪

环形球仪

  中世纪天文学的球形天球仪。

波斯和阿拉伯天文学家将公元8世纪的希腊环形球仪改良,并由波斯天文学家Fazari(d.c.777年)撰写出论文 Dhat al-Halaq 或 The instrument with the rings (圆环的仪器)。Abbas Ibn Firnas (d.887年)为哈里发默罕默德(852-886年的统治者)制造了另一个有圆环的仪器(环形球仪) 。球形等高仪是等高仪和环形球仪变化出来的,是中世纪黄金时代的发明 。对球形等高仪的描述,最早可以追溯到波斯天文学家Nayrizi(fl. 892-902)。穆斯林的天文学家也独立发明了环形球仪,主要用来解决球面天文学的问题。现今,世界上还留存了126件这一类的仪器,最早的制作于11世纪。太阳的高度,或是恒星的赤经和赤纬,都可以从球上的环输入观测者的地理经度,计算出来。

环形球仪

 桑德罗·波提切利,c. 1480,画作中环形球仪。

在10世纪晚期,环形球仪经由在安达鲁斯的教宗西尔维斯特二世(r. 999–1003)的介绍传入西欧 。教宗西尔维斯特二世使用窥管和这种仪器确认了当时的北极星和纪录与测量了赤道和热带 。

文艺复兴

第谷·布拉赫(1546-1601)在仪器设计上有了进展,他精心设计的环形球仪进入了等高仪的领域,并绘制在他的 新天文学仪器(Astronomiae Instauratae Mechanica) 。

环形球仪是第一个复杂的机械设备,它们的发展在许多机械设备的技术和设计上导至了许多改进。文艺复兴的科学家和公众人物经常在他们画像的手上展示一个环形球仪,代表最高的智慧和知识。

环形球仪也是很有用的教具,框架可以描述天球,系列的环形成代表天空的大圆,而在轴上旋转的代表地平线。中心的球代表地球的是托勒密的宇宙;中心的球是太阳的,是哥白尼的宇宙。

目前,自从曼纽一世时代,环形球仪就出现在葡萄牙国旗和国徽上。 。

环形球仪

  在日内瓦的环形球仪。

当代:无接缝的天球仪

在1980年代,爱蜜利萨维奇-史密斯在喀什米尔和拉合尔发现一些没有任何缝隙的天球。 空心的物体通常使用两半来浇铸,尽管滚塑成型等技术在1960年代已经被使用,同样可以产生无缝的球体,但是萨维奇-史密斯指出铸造一个无接缝的球体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在喀什米尔发现最早的无接缝球是由中世纪天文学家和冶金学家Ali Kashmiri ibn Luqman 在1589-90年(AH998),阿克巴大帝的时期;另一个是在1659-60年(1070AH),穆罕默德·萨利赫赋予阿拉伯文和梵文题字;最后一个是由印度天文学家和冶金学家 Lala Balhumal Lahuri,在Jagatjit Singh Bahadur统治期间,于1842年在拉哈尔制造的。总共制造了21个这样的球,而这些也是迄今保存无接缝球体的唯一例子。这些蒙兀儿冶金学家是使用脱蜡铸造的法来生产这些球 。

帕拉林匹克运动会

纹章学和旗帜学

环形球仪

 葡萄牙国旗,在其中包括象征环形球仪的图样。

环形球仪经常在纹章学和旗帜学中被使用,关联的符号主要出现在葡萄牙、巴西,这和葡萄牙帝国与葡萄牙发现有关。

在15世纪结束时,环形球仪成为葡萄牙未来的国王曼纽一世个人的徽章,而当时他还只是葡萄牙的 王子 ( 英语 : Prince of Portugal ) 。在曼纽一世的统治期间,从环形球仪转化过来,简化的这个私人徽章在文件、纪念碑、旗帜和其它物品上被大量的使用,特别是在海外殖民地。在曼纽一世死后,这个环形球仪的标示继续被使用作为国家的象征。在17世纪,它与葡属巴西有了特别的连结。在1815年,当英属巴西和葡属巴西联合成为一个国家时,这个徽章正式被作为一块蓝色领域上的金色环形球仪。除了代表巴西,这个环形球仪也出现在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的旗帜和纹章。当巴西在1822年独立成为帝国,这个徽章继续出现在国旗和国家的纹章上。在1889年,巴西国旗上的环形球仪才被现今的天球取代。在1910年,环形球仪再度出现在葡萄牙的国徽和国旗上。

相关条目

安提基特拉机械

等高仪

天文钟

太阳系仪:a free-standing 太阳系模型

天象仪

布拉格天文钟

Torquetum

天球

星官

蒋英实

De sphaera mundi :被广泛使用,中世纪晚期描述(托勒密)宇宙的书。

葡萄牙国旗

葡萄牙国徽

参考资料

环形球仪

本条目出自已经处于公有领域的: Margaret Lindsay Huggins. Armilla. (编) Chisholm, Hugh.大英百科全书第十一版.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11年.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771), "Geography".

Darlington, Oscar G. "Gerbert, the Teacher,"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ume 52, Number 3, 1947): 456–476.

Kern, Ralf: Wissenschaftliche Instrumente in ihrer Zeit. Vom 15. – 19. Jahrhundert. Verlag der Buchhandlung Walther König 2010, ISBN 978-3-86560-772-0

Needham, Joseph (1986).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Volume 3 . Taipei: Caves Books, Ltd.

Sivin, Nathan (1995). Science in Ancient China . Brookfield, Vermont: VARIORUM, Ashgate Publishing

Williams, Henry Smith (2004). A History Of Science . Whitefish, MT: Kessinger Publishing. ISBN 1-4191-016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环形
拓扑在拓扑的意义上来说,平面内一个开环形是由一条简单闭曲线为外边缘和其内部一简单闭曲线为内边缘之间围成的区域。环形是最简单的二连通区域。开环形的基本群为Z{\displaystyle\mathbb{Z}},基本群的生成元是环内绕内边缘内部任一点一周的路径。一个开环形拓扑等价于圆柱面S1××-->(0,1){\displaystyleS^{1}\times(0,1)}或穿孔平面。一个环形的万有覆叠空间是带形R××-->(0,1){\displaystyle\mathbb{R}\times(0,1)},带形到环形(同构于圆柱面)的覆叠映射为:庞加莱-伯克霍夫不动点定理指出闭圆环的任一个保持边界不动的保面积自同构映射(辛同构)在圆环内部至少有两个不动点,更一般的保面积的扭曲映射(两个边缘转动方向相反,提升到带形上看得更清晰)至少有两个不...
· 环形世界
剧情概要2855年,四位冒险者(两个人类和两个外星人)共同探访了神秘的圆环世界:一个围绕着一颗恒星的巨大人造环状结构(即戴森球)。故事被设定在一个科技极端发达的时空中,远距离传送和超坚固的宇宙飞船外壳在在故事中都是小菜一碟。人物人类,在本编时代因为受到外星人有条件援助,被强制节育并以彩票来限制生育权,但寿命也大蝠延长。耍木偶人(Pierson"sPuppeteer),是在已知世界中掌握最高科技水平的物种(但仍不及环形世界的居民),属于广义改造人,由本身的两个头和隐藏的真正身体,控制着由机械组成的外表身体(木偶)组成。从远古的食草类群居动物进化而来,懦弱基本上是它们性格构成的最基本元素。它们的统治阶层被称为“在后面说了算的”,而最高统帅则被叫做“最后面的”。任何Puppeteers表现出一丝勇敢都会被认为是疯了(事实上也确实是疯了)。它们的英勇行为通常和精神类疾病有关,如燥狂抑郁症和妄想症。...
· 石申环形山
石申简介石申,公元前4世纪魏国人,战国天文学家、占星家,著有《天文》八卷,与甘德所著的《天文星占》被后世人整理合称《甘石星经》。
· 祖冲之环形山
描述该陨坑位东北毗邻列昂诺夫陨石坑,西南靠近大型环壁平原-门捷列夫环形山,莫斯科海则坐落在它的北面。祖冲之环形山的中心月面坐标为17°10′S145°10′E/17.16°S145.16°E/-17.16;145.16,直径28.3公里,深度1.98公里。该碗状的陨坑西北侧略为向外伸出,已受到部分侵蚀,一座杯形的小撞击坑嵌入在南侧外坡上;陨坑内侧壁平直到底,坑壁高出周边地形900米,陨内容积约有547.42公里³。坑底表面分布有一些细小的陨坑,除此外,无其它的典型地貌特征。
· 儒勒·凡尔纳环形山
描述该陨坑西侧毗邻厄缶环形山;巴甫洛夫环形山和赛德尔环形山分别位于它的东北和西北;儒勒·凡尔纳环形山的东南坐落着伦德马克环形山;西南则有拉姆齐环形山和洛希环形山。它的西北靠近智海。该环形山的中心月面坐标为34°51′S147°17′E/34.85°S147.28°E/-34.85;147.28,直径145.5公里,深度3公里。儒勒·凡尔纳环形山的外壁边缘已磨损和侵蚀,上面覆盖着数座撞击坑,其中沿东侧坐落着卫星坑"儒勒·凡尔纳G"、东北壁嵌入了"儒勒·凡尔纳C"、"儒勒·凡尔纳Z"穿过它的北侧壁、南侧壁上横跨着一座小陨坑,而卫星坑"儒勒·凡尔纳P"则附靠在它的西南偏南外壁。坑壁高出周边地形1710米,内部容积约22700公里。坑内大部分地表已被玄武岩熔岩掩没,形成一处平坦幽暗的低反照率表面。作为月球背面的陨石坑这一特征确属异样,因为这一面的月壳要远厚于月球正面,但主要是该陨坑整体位于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