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32
转发:0
评论:0
早在咸丰六年(1856年)夏,太平军便在杨秀清的亲自布置与安排下发动了对清江南大营的进攻,并成功地攻破了大营,还顺势攻取了大量江浙地区的府县。但是就在太平军高歌猛进的时刻,杨秀清却死在太平天国上层的权力角逐当中,太平军的攻势也因这场内讧而转入不振。清军在得知这一真情后,当即调度人马重建了江南大营,江南大营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也再一次悬在了所有太平军将士的头顶。清军的进取咸丰十年(1860年)初,清江南大营在和春与张国梁的统领下,向太平天国在江浙地区的根据地发动了猛烈进攻。在优势数量清军的打击下,江浙一带的太平军遭受重创,而李昭寿等太平军将领的投降,更使本不容乐观的形势愈发的雪上加霜。太平天国的命运,也再一次被推至了悬崖的边缘。描绘清军围困天京场面的画作江浙地区太平军的失败,不仅是因为缺乏有战斗力的劲旅,更是因为缺乏优秀的将领。“天京事变”虽已过去近两年,但这场内讧所产生的后续影响,仍如...

早在咸丰六年(1856年)夏,太平军便在杨秀清的亲自布置与安排下发动了对清江南大营的进攻,并成功地攻破了大营,还顺势攻取了大量江浙地区的府县。

但是就在太平军高歌猛进的时刻,杨秀清却死在太平天国上层的权力角逐当中,太平军的攻势也因这场内讧而转入不振。清军在得知这一真情后,当即调度人马重建了江南大营,江南大营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也再一次悬在了所有太平军将士的头顶。

清军的进取

咸丰十年(1860年)初,清江南大营在和春与张国梁的统领下,向太平天国在江浙地区的根据地发动了猛烈进攻。在优势数量清军的打击下,江浙一带的太平军遭受重创,而李昭寿等太平军将领的投降,更使本不容乐观的形势愈发的雪上加霜。太平天国的命运,也再一次被推至了悬崖的边缘。

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

描绘清军围困天京场面的画作

江浙地区太平军的失败,不仅是因为缺乏有战斗力的劲旅,更是因为缺乏优秀的将领。“天京事变”虽已过去近两年,但这场内讧所产生的后续影响,仍如一个幽灵般缠绕在这个政权的身上。这场内讧让太平军内部不少优秀的人才死于非命,太平天国也因此元气大伤。

清军再接再厉,又一路猛攻,并顺势在天京外围打开了一个个新的突破点,下关等外围据点的失守,更让洪秀全等意识到了局势的紧迫感,但是如何才能打破这一僵局,转危为安呢?洪秀全等把目光投向了皖北。

皖北的希望

咸丰九年(1859年)中,湘军精锐李续宾部至安徽三河一带,被太平军将领李秀成与陈玉成等合力击破。

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

“三河大捷”形势图

但是就在这支太平军还未休整完毕时,天京方面便传来了江南大营攻破下关等处的消息。李秀成等只得整队回援,并向浦口等据点发动进攻,试图打通皖北和天京的联络。

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

陈玉成

苦战之后,浦口等地由清军手中又回到了太平军的掌握中,可是清军对天京围困所造成的压力并未因此而减弱,李秀成意识到,不大量歼灭清军精锐,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在同天京其他高层统帅的商讨下,一个新的计划产生了。

调出清军就是胜利

李秀成在向清军发动试探性的进攻中,意外地发现,清军在浙江首府杭州城的守备极其空虚,李秀成当机立断,立即统轻骑长途奔袭,一举攻克了杭州城。和春等在得知此事后大吃一惊,他们深知咸丰皇帝对一城一地得失之在意,立即从大营抽调精锐,由张国梁统领赴援。

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

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形势图

但就在张国梁部还在去杭州路上的时候,李秀成却将杭州城遍插军旗扮作疑兵,并转道至芜湖召开了总攻江南大营的军事会议。李秀成宣布,自己之前对杭州的军事行动已成功的调动了清军的主力,机不可失,太平军应打破常规,以直接攻取清军总指挥所的胜利来换取整场战役的胜利。在李秀成等安排下,各处太平军倾巢而出,围绕江南大营展开了激烈的大战。

大营的失守

和春在送走了张国梁等后,立即把目光投向了地图,试图从李秀成的攻势中找出一些线索,但营门外的爆炸声却把他由虚幻拖回到了现实。在太平军各部的联合攻势下,清江南大营的守军伤亡惨重。终于,大营的清军彻底崩溃了。头裹红巾的太平军官兵蜂拥杀入大营,江南大营被攻破了,和春也在激战中被杀死。

清军防线的彻底崩溃

张国梁等在得知江南大营被攻击后,转而试图回援大营,不料刚走到半路,几声炮响,埋伏已久的太平军纷纷杀出阻断了退路,并摇旗呐喊,向清军散布其老巢已被打破的消息。张国梁部当即陷入混乱,张试图阻止,但已无力回天了,在太平军的前后夹击下,张国梁部也归于覆灭。围困天京的清军也死的死,逃的逃。至此,太平军对清江南大营的战役以太平军方面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太平天国也再一次转危为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太平军一破江南大营
太平军一破江南大营为咸丰六年(1856年)6月,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翼王石达开率太平军四十万以上,继破武昌、南京清军后,再次以优势压倒多数兵力“反围攻”驻扎在天京城外明孝陵三年的向荣领导绿营近十万人的歼灭战。江南大营:北盯天京南守苏杭清军驻江南大营近十万兵力,钦差大臣向荣军司令部及重兵置于“北营”,目的在待时图谋进攻天京;少兵布兵于“南营”,以绿营水师驻扎南京南泽湖区域御防太平军派兵进攻苏杭富庶区域。佯攻:石达开先攻清军、太平军对峙于天京城外三年,主因在太平军虽“号称五十万”众多却尽是农民、非专职军人;清军仅约十万,却都是“绿营”、“八旗”武艺精通、武器精良的正规军;由于都无战胜对方把握,此三年双方都在试探彼此实力,不愿先轻启战衅。此三年内太平军不停派兵“西征”,即是透过“以战练兵”,练出“翼王”石达开此精锐勇猛太平军部队;江南大营清军失察,遂铸首错。援南:向荣中计石达开率军众离开“西征”...
· 太平天国的军师李世贤,二破江南大营
太平天国后期的军事领袖经常被提及的有两个: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和他們相比,在很多史书上李世贤更像是一个跑龙套的。要么略过不提,要么一笔带过。实际上,无论是朝中地位还是手里掌控的地盘和军队,他都是太平天国军事领袖中的第三号人物。如此重要的角色偏偏名气又很低,这让李世贤身上带着一丝神秘。三号人物二破江南大营李世贤生于1834年,广西藤县人,是李秀成的族弟。1851年,萧朝贵和韦昌辉的部队经过藤县时,二李一起加入太平军。光凭着走出了陈玉成和李氏兄弟,藤县都该被太平天国封个“革命老区”。李世贤在太平天国前期的事迹很模糊,只知道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军官。1856年的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功臣宿将折损殆尽,但这也给了年轻人崭露头角的机会。之前已经脱颖而出的陈玉成和李秀成当上台柱子,李世贤也在李秀成的提拔和扶持下成了芜湖的守将,力保天京粮运。两人约好,哥哥在江北、弟弟在江南,互为掎角。1858年7月,洪...
· 江南大营
第一次江南大营驻军时间:1853年(咸丰三年)正月廿九日,太平军开始攻南京,二月九日,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建国号太平天国;十余天后向荣率50000名清兵自武昌追至,驻军于孝陵卫,名之。统帅:钦差大臣向荣,官兵十万以内溃灭时间:1856年6月太平军胜战统帅:“东王”杨秀清、秦日纲(于月余后天京事变中,秦杀杨秀清。)第二次江南大营驻军时间:1858年(咸丰八年)二月统帅:钦差大臣和春、提督张国梁(出身绿营、原为广西大湟江水贼、与未加入太平军时的罗大纲同伙,江湖人称外号“大头羊”,后与罗分裂)官兵至少二十万以上。溃灭时间:1860年(咸丰十年)五月太平军胜战统帅:“忠王”李秀成参考文献引用来源《清史稿》邓忠著:《美国人与太平天国》参见江北大营
· 二破江北大营(1858年8月-11月)
石达开出走后,安王洪仁发、福王洪仁达掌握了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由于他们毫无军政才能,朝中文武大臣不服。1857年10月,洪秀全改以蒙得恩为正掌率①,陈玉成为又正掌率,李秀成为副掌率,代替安、福二王执政。次年,洪秀全又提拔了一些年青将领,恢复了早期的五军主将制,封陈玉成为前军主将,李秀成为后军主将,李世贤为左军主将,韦志俊为右军主将,蒙得恩为中军主将兼正掌率,掌理朝政。②这些措施,对稳定政局起了一定作用。然而,在军事上,太平天国当时面临的形势仍然是十分严酷的。继1857年底镇江、瓜洲失守之后,1858年1月,江南大营的清军进扎天京高桥门、龙脖子,进逼秣陵关;江北大营则于1858年春移驻天京对岸之江浦、浦口,会同江南大营,缩小对天京的包围圈。同年5月,九江失守,天京的西面屏障安庆也受到湘军的直接威胁。直至同年9月和11月太平军取得二破江北大营与三河镇大捷之后,形势才为之一变,基本上扭转了天京内...
· 向荣江南大营被摧
向荣(晚清将领)江南大营被摧向荣一向主张水陆结合,然著广东调派的红单船仍迟迟不到,陆攻不得,水攻不能,日对坚城,一筹莫展。1854年7月,广东的50只“红单船”终于开抵镇江焦山江面,向荣如获至宝,兴奋地说:“臣筹船两载,至今甫有转机。”(《向荣奏稿》卷六,《太平天国》(七)第307页)向荣与江北大营商定,将50只红单船,一半留泊镇江、瓜洲江面,归江北大营指挥调度;另一半开赴金陵上游,归向荣指挥调度。红单船大者可安炮30余位,小的亦可安炮20位,且运掉灵便,在当时确是水上利器,对太平军一度造成很大威胁。为了对付清军的红单船,太平军曾建造大型木牌(一种能在水上活动的炮垒),顺着东流的江水,冲突而下,支援镇江,但往往被红单船所阻截。向荣指挥的25艘红单船,上泊金陵上游之三山营江面,给天京与上游之间的联系和接济带来了严重威胁。后这些红单船由于远离江南大营,补给不便等原因,曾一度驶回金陵以下江面,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