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太平天国北伐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99
转发:0
评论:0
背景咸丰三年(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为彻底摧毁清朝的统治,派兵西征的同时,天王洪秀全与东王杨秀清委派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为主将,率兵两万,由扬州出师北伐。这支从扬州出发的军队,数量着实不多,但质量却精锐到惊人:清一色由从广西出来的太平军老兵组成,即太平军常说的“老广西”,这些老兵各个身经百战,更对天国的信仰,坚定到了狂热地步,作战精神十分勇敢顽强,战斗力更十分悍勇。过程咸丰年间所绘制的《京师布防图》五月东王杨秀清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从扬州出发乘船到浦口登陆,率九军二万两千五百多人北上。并派朱锡琨、许宗扬、黄益芸为北伐后续梯队。当时目标是占领天津,然后等待援军,再取北京。后续梯队在浦口上岸后误走六合,未跟上前面主力部队。这支部队在当地宿营时被清军纵火烧毁了军火库,引起爆炸,死伤惨重,黄益芸丧生,朱锡琨逃生后与林凤祥会合,许宗扬则返回天...

背景

咸丰三年(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为彻底摧毁清朝的统治,派兵西征的同时,天王洪秀全与东王杨秀清委派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为主将,率兵两万,由扬州出师北伐。

这支从扬州出发的军队,数量着实不多,但质量却精锐到惊人:清一色由从广西出来的太平军老兵组成,即太平军常说的“老广西”,这些老兵各个身经百战,更对天国的信仰,坚定到了狂热地步,作战精神十分勇敢顽强,战斗力更十分悍勇。

过程

太平天国北伐

咸丰年间所绘制的《京师布防图》

五月东王杨秀清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从扬州出发乘船到浦口登陆,率九军二万两千五百多人北上。并派朱锡琨、许宗扬、黄益芸为北伐后续梯队。当时目标是占领天津,然后等待援军,再取北京。后续梯队在浦口上岸后误走六合,未跟上前面主力部队。这支部队在当地宿营时被清军纵火烧毁了军火库,引起爆炸,死伤惨重,黄益芸丧生,朱锡琨逃生后与林凤祥会合,许宗扬则返回天京。因此,清军上下士气高涨,大力宣传“纸糊金陵,铁铸六合”,军心稍安。

北伐军从扬州出发后,途经安徽的临淮关和凤阳府,最后经亳州于六月进入河南。北伐军攻陷河南的归德府,夺得火药两万多斤并铁炮无数,但粮斛不足。北伐军本欲于归德府北四十里的刘家口抢船渡过黄河,但清军已将船只收泊北岸并全部烧毁。北伐军只得继续,经陈留县、朱仙镇、中牟、郑州、最后到达巩县的汜水口渡河 。因船少人多,尚未渡尽清军已追到。未渡河的后续部队约3000人被迫南归,经湖北回到安徽,倂入西征部队。渡河的北伐军自六月起围攻怀庆府(今河南沁阳市),经五十多日仍未能攻下,只好放弃,然后进入山西,经平阳府、洪洞县折往东趋屯留、黎城再由太行山入武安、涉县向直隶挺进。太平军于8月28日攻克直隶重镇临洺关,京城震动,逃离北京的不下三万家。

清廷一方面宣布京城,咸丰帝任命其皇叔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将军,以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总督四将军及察哈尔兵马,与胜保等人协力,倾全力以保北京;另一方面也作了必要时撤出北京的准备。由于北京全城,人心惶惶之际,物价飞腾,米珠薪桂,一片混乱。

因清军扼守保定,北伐军乃从深州趁虚而东,打算经沧州、静海从东面取北京。10月29日,静海已经落入太平军手中,不久,独流(镇)、杨柳青皆克,天津城已经近望在即。见此,僧格林沁、胜保二人分别率军由涿州和保定向东阻截太平军。太平军想在清军汇集前攻克天津,但遭到城内义勇与守军的顽强抵抗。他们扒开南运河堤岸,有效阻止了太平军的进攻。洪水泛滥之下,使北伐军无法再前进。直到年底,北伐军约四万人都还停留在天津附近的静海和独流附近,从而给清政府得到调动军队时间。由于北京一带清军比北伐军多出数倍,加上北伐军以南方人为主,未习惯北方寒冬,令北伐军处于劣势。

1854年初北伐军被迫南撤。当北伐军在静海受受困之时,林、李二人不断派人化装成难民、乞丐和艺人,乔装打扮出城,奔向天京求救,天京当局派曾立昌、许宗扬和陈仕保等率领七千五百人,在1854年2月4日出兵前去救援北伐军。他们疾行而进,仅四天就经桐城到达舒城。北伐援军在1854年三月渡过黄河,由于六安的“捻党”积极响应,援军很快拿下六安,连破正阳关、颍上,在3月初由亳州杀入河南,永城、夏邑等地被攻陷。渡河后的北伐援军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江苏、山东交界之地及鲁西南等地的零散捻军奋起响应,四处开花,沿途“捻子”纷纷加入太平军,声势浩大。四月间,北伐援军到达山东临清州,不知为何北伐援军没有继续前进,反而停下脚步把临清城团团围住,拼命攻打临清坚城。在阜城围城的胜保及山东巡抚张亮基等迅速向临清方向集结。如此一来,清军不仅阻止了北伐援军的继续北上,又对攻打临清的太平军形成反包围。在数万太平军援军攻克临清城后,城内粮食早已被清朝地方官员下令烧毁,吃饭顿成问题。而且,援军大军入城后,锐气顿失,被清军四面围困,反而成为瓮中之鳖。因为新入伙的捻子、盐贩子、流民等人各自三心二意,不听调遣,纪律极差。曾立昌只好向南撤退,他和陈仕保先后战死,许宗扬只身回到天京,被收入大牢。林凤祥、李开芳的部队在3月间退至阜城,吉文元在该地战死,再南退至连镇(今河北东光县内),林凤祥闻知援军到达山东,派李开芳分兵迎接援军。在李开芳会合援军前,援军已经溃散,李开芳只好固守山东高唐州。天京当局曾经命秦日纲率领第二支援军北上,在安徽舒城为清军击败,被逼折返。

清军分别在连镇和高唐州围困北伐军,两地的北伐军无法联络,坚守多月后,因粮尽而逐渐不支。1855年3月,清将僧格林沁攻下连镇,林凤祥受伤被俘,不久被押到北京处死。僧格林沁率兵到高唐州,李开芳知道林凤祥已全军覆没,从高唐州突围至冯官屯,又被清军围困,不久被俘,6月在北京被处死。

影响

在李秀成自述中,此次孤军北伐行动被认为是天朝覆灭的十大误之二,原因即为兵力上明显不足,无法达成目标。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中考出大约只有九军约两万两千五百人。因此有人认为北伐是重大决策失误,徒然断送了太平军大批精兵良将,又分薄了西征军的实力,令西征波折重重,未能及早消灭新兴的湘勇。但也有人认为太平天国的北伐虽然失败,但北伐军深入清朝统治中心地区,打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牵制了清政府的注意力,为同时进行的西征和1856年的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评价

中国近代史学者郭廷以在他的《近代中国史纲》中认为失败的主因有二,其一为兵力不足。其二为南北语言隔阂,不似在两湖之时,从者动以万计。

另有观点认为,太平天国仅以二万余人北伐,反映了当时主政的东王杨秀清的偏安心态。他曾在1852年说:“今日上策莫如舍粤不顾,直前冲击,循江而略城堡,舍要害,专意金陵,而据为根本。然后遣将四出,分扰南北。即不成事,黄河以南,我可有也。”

参考书籍

郭廷以著,《近代中国史纲》上册。

茅家琦著,郭著《太平天国史事日志》校补。

罗尔纲著,《太平天国史》卷五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太平天国北伐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北伐的祸根和此事有关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了扩大战果和清朝争天下,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决意派出李开芳、林凤祥等人带领着两万多来自广西的精兵悍将前往北方,目的是拿下北京城,把清朝皇帝从龙椅上踹下来。北伐军出发后,一路上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个个骄兵悍将根本没有把清军放在眼里,但是他们怎么没有想到,北伐路上的第一个跟头来的这么快。1853年7月8日,太平军到达怀庆府城下,当天晚上便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怀庆府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和原阳县所辖地域,临靠山西省和直隶省(今河北省),地势险要,是黄河北岸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重镇。当时镇守怀庆的是清朝知府余炳熹、河内令裘宝铺等,在太平军远距怀庆时,城内可用兵力只有三千人,后来太平军打到怀庆府外围时遇到了地方武装的激烈反抗,清朝怀庆官员便借着这个时间开始备战,他们制造兵器、准备火药、储备粮食,为了打一场有准备的仗。晚上时,太平军利用云梯进行攻城,城墙上的清兵...
· 同样都是北伐,为什么朱元璋最后成功了,太平天国却失败了
元末,朱元璋借红巾军崛起,势力壮大以后,建都于建康(南京),并没有北伐,而是西征于湖北、湖南、江西割据的陈友谅,东伐盘踞在苏南、浙北的张士诚。征伐多年,才继续北伐,驱赶元廷。朱元璋政权并未因不及时北伐而败亡,反而建立了强盛的明王朝。朱元璋建都南京时面临的情况,与上述形势迥异。“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红巾军在黄河流域起事,北方陷入一片混乱,大小不等的汉族军事势力纷纷崛起,众多军阀在各地割据称雄。元朝地方政权,从省到县,丧失殆尽。元宗室在北京周围非常狭小的一个地区苟延残喘,号令不出都门,根本谈不上对全国有什么号召力。朱元璋本人及投奔他的亲戚郭子兴,成为在江淮地区称雄的红巾军负责人。朱元璋建都南京以后,对形势作出了清醒的估计:对自己称霸的现实威胁不是元朝政府,而是同样崛起于草莽之中的汉族军阀,即在南京周边盘踞一方的陈友谅、张士诚。南京处于四战之地,在上下游方向都受到军事威胁。倘不解决...
· 桓温北伐
第一次北伐一、背景永和五年(349年),后赵皇帝石虎去世,其后诸子争位,后赵国内混乱。其时东晋朝中就已经准备北伐,并由征北大将军褚裒主持北伐,但以失败告终。而桓温在当时亦随即移屯安陆,屡次上表请求北伐,但因其平灭成汉后威望太高,朝廷不愿桓温北伐成功而令其威名更盛,于是在褚裒北伐以后提拔殷浩继续准备北伐,对桓温的上请不作回应。同时,北方氐人苻健于永和六年(350年)入关,并于次年建立前秦,至永和八年(352年)更加称帝。前秦建国后多次与东晋作战。及至永和九年(353年)殷浩发动北伐,目标是前秦控制的洛阳,正是试图利诱前秦将领梁安及雷弱儿叛秦造成关中混乱,藉前秦驻洛阳军力入援关中之机进取洛阳。然而,殷浩北伐失败,桓温于是借当时朝野对殷浩北伐的不满逼朝廷废掉殷浩,令桓温独大。二、过程永和十年二月己丑日(354年3月21日),桓温自江陵率四万步骑北伐,取道武关入关,又命水军自襄阳进至南乡郡;同时梁...
· 太平天国北伐的伤亡情况如何?两万孤师悲壮远征,最终全军覆没!
1851年,随着拜上帝教徒在金田发动了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正式爆发,由于清朝政府此时实在是无能。仅仅两年多太平军就打下了南京,占领东南半壁河山,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为天京,建立政权。建立政权后,太平天国的军事策略有三,一是西征,打下长江中游的安庆,九江,武昌等地,使其能够成为天京的上游屏障并且控制长江水道;二是破围,打击清军在南京南北设立的江南,江北两个大营,解除清军对南京的围困;三是北伐,意图直接将清朝赶出北京,彻底摧毁其统治。1853年5月,太平天国军政方面的实际控制人,东王杨秀清派遣悍将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人率军两万,浩浩荡荡开始北伐,意图打下天津,固守待援,等到后续部队感到后,一举攻灭京师。按理说以两万人的队伍要从安徽打到京畿重地实在是天方夜谭,但此时清军战斗力实在太差,太平军一路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沿途还大量扩军壮大队伍,而清军毫无招架之力,除了怀庆知府颜炳焘等少数...
· 开禧北伐
随着蒙古兴起于北疆,金朝不断遭受攻击,其内部矛盾陡然激化。金朝内忧外患的消息传来,南宋主战士大夫认为收复中原时机已临。嘉泰四年(1204)正月,新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辛弃疾“入见,陈用兵之利,乞付之元老大臣”。当时其他主战官员也先后表示类似意见,有人劝权臣韩侂胄通过收复北方失土以“立盖世功名以自固,于是恢复之议兴”。宋军开始为北伐做准备。开禧二年(1206)三月,宋廷以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吴曦为宣抚副使。四月,以薛叔似为湖北、京西宣抚使,邓友龙为两淮宣抚使,又命吴曦兼陕西、河东路招抚使,郭倪兼山东、京东路招抚使,鄂州都统制赵淳兼京西北路招抚使,皇甫斌兼招抚副使;并“调三衙兵增戍淮东”,准备从两淮、京西、川陕三路全面攻金。同月下旬,郭倪指挥东路宋军不宣而战,宋将陈孝庆、毕再遇攻向淮东泗州。泗州有东、西两城,毕再遇以声东击西的战术,率敢死士八十七人为前锋,杀入东城,金守兵溃逃。宋军占领东城后,毕...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