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雀
分类与进化
科学家通过分析线粒体DNA序列已经确认与大海雀亲缘关系最近的现存种是刀嘴海雀。大海雀和小海乌也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小海乌经历了与企鹅完全不同的进化历程。由于与刀嘴海雀有很多外在相似点(不仅是不能飞行和体形),许多人过去常按照林奈双名法把大海雀错归为刀嘴海雀属。
体形特征
第44号大海雀充填标本——莱比锡
成年大海雀站立高75厘米至85厘米,重约5千克,在海雀科体型最大,翅膀长约15厘米,最长的翅翎10厘米左右,但不会飞行。它全身以白黑两色为主,形似企鹅,后背为黑色,和腹部为白色。脚趾为黑色,脚趾间的蹼为棕色。喙为黑色并有白色横向纹槽。夏天,每只眼睛和喙之间有一小块白色的羽毛斑点;冬天, 这些斑点会消失进而长出延伸与两眼间的白色带状羽毛。眼睛的虹膜呈红褐色。
幼鸟略有不同,喙上的横向纹槽不明显,在脖子上也黑白混杂的颜色。
外观略似企鹅,为相同气候环境下进化适应的结果,而英语中为企鹅命名,其实也是出于误认与本鸟近亲。
生活习性
大海雀为水生鸟,它可以使用翅膀在水下游泳。通过对芬克岛(Funk Island)上残留的大海雀的骨骼研究,和依据其形态而进行的生物学推断,它们的食物可能主要为12厘米至20厘米的鱼,但偶尔也捕食更大的鱼,甚至超过自身体长的一半,其中大西洋鲱鱼(Atlantic menhaden)和柳叶鱼(Capelin)可能会尤其受大海雀的欢迎。在陆地上,大海雀行走较为缓慢,在一些起伏的地面上,有时也要用翅膀帮忙。大海雀天敌很少,主要是大型的海洋哺乳动物和一些猛禽,而且它们天生不怕人类。
因为它们不会飞行、行走缓慢、不怕人类等种种特性,遭到人类以获取肉、蛋和羽毛为目的的大量,此外也有一些作为博物馆标本和私人收藏而被杀害。
大海雀每年产一枚蛋,他们并不做窝,仅产在露天的地面上,并在6月份进行孵化。蛋白色偏黄,夹杂有黑灰色的斑点和条纹,而且经常在较大的一头聚集明显。
生态和行为
食物
大海雀主要在浅水区觅食,而大多数其他种类海雀在深水区觅食。即使过了繁殖期,仍然可以从500公里远的陆地上看见大海雀。大海雀合作喂养或聚居。大海雀以长12~20厘米,重40~50克的鱼类为主食,偶尔会捕到有自身体长一半的食物。大海雀平均下潜深度为75米,最深可达130米,但为了保存能量,通常不会潜这么深。深潜技能减少了大海雀与其他海雀科物种的竞争。对芬克岛(Funk Island)上大海雀骨骼的生态学、形态学研究发现,大西洋鲱鱼(Atlantic menhaden)和柳叶鱼(Capelin)可能是大海雀最喜欢的食物。大海雀也捕食圆鳍鱼(lumpsuckers)、杜父鱼(Myoxocephalus scorpius)、鳕鱼(Cod)、甲壳类动物(crustaceans)和玉筋鱼(Sand lance)。大海雀雏鸟吃浮游生物,也可以将喙伸进雌鸟嘴里,吃反刍后的鱼类和甲壳类动物。
繁殖
大海雀在多岩石孤岛繁殖,每年产一枚蛋,他们并不做窝,仅产在露天的地面上,并在6月份进行孵化。蛋白色偏黄,夹杂有黑灰色的斑点和条纹,而且经常在较大的一头聚集明显。
大海雀“夫妻”之间非常恩爱,孵化时双方交替进行,经过四周的艰辛与期待,雏鸟才会出壳,雏鸟生长极快,三周后便可出巢。
与人类的关系
灭绝
大海雀灭绝的最主要原因即人类的。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北美东部地区,宰杀大海雀的记录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在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地区,宰杀大海雀的记录则可追溯至公元5世纪。此外,在纽芬兰岛一处公元前2000年墓穴的陪葬品中,也曾发现一件由200只大海雀皮毛制作成的衣服。尽管如此,在公元8世纪之前,人类对大海雀的宰杀对其整个物种的生存而言,并不构成很大的威胁。
15世纪开始的小冰期对大海雀的生存产生了一定的威胁,但大海雀最终灭绝还是由于人类任意捕杀和对其栖息地大面积开发所致,大海雀和大海雀蛋的标本也成为价值昂贵的收藏品。1844年7月3日,在冰岛附近的埃尔德岛上,最后一对大海雀在孵蛋期间被杀死。虽然后来有人声称1852年在纽芬兰岛上又曾发现大海雀,但并未得到证实。
至今约有总计75枚大海雀皮毛和75枚的大海雀蛋被存放在各地的博物馆中,另有上千根大海雀的骨骼存世,但仅有寥寥数具完整骨架。
参考资料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04. Pinguinus impennis. 2006IUCN Red Listof Threatened Species.IUCN2006. Downloaded on 11 May 2006 Database entry includes justification for why this species is listed as extinct
Greenway, James C., Jr. (1967): Great Auk. In: Extinct and Vanishing Birds of the World, 2nd edition: 271-291. Dover, New York. QL676.7.G7
Jordan, Richard H. & Olson, Storrs L. (1982): First Record of the Great Auk (Pinguinus impennis) from Labrador. Auk99(1): 167-168.PDF fulltext
Livezey, Bradley C. (1988): Morphometrics of flightlessness in the Alcidae. Auk105(4): 681–698.PDF fulltext
Luther, Dieter (1996): Riesenalk. In: Die ausgestorbenen Vögel der Welt, 4th edition (Die neue Brehm-Bücherei 424): 78-84. Westarp-Wissenschaften, Magdeburg; Spektrum, Heidelberg. ISBN 978-3-89432-213-7 [in German]
Morris, Reverend Francis O. (1864): A History of British Birds6. Groombridge and Sons, Paternoster Way, London.
Moum, Truls; Arnason, Ulfur & Árnason, Einar (2002):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 Evolution and Phylogeny of the Atlantic Alcidae, Including the Extinct Great Auk (Pinguinus impennis).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19(9): 1434–1439.PDF fulltext
Olson, Storrs L.; Swift, Camm C. & Mokhiber, Carmine (1979): An Attempt to Determine the Prey of the Great Auk (Pinguinus impennis). Auk96(4): 790-792.PDf fulltext
Tuck, J. A. (1976): Ancient peoples of Port au Choix: The Excavation of an Archaic Indian Cemetery in Newfoundland. Newfoundland Social and Economic Studies17.
Weigel, Penelope Hermes (1958): Great Auk Remains from a Florida Shell Midden. Auk75: 215–216.http://elibrary.unm.edu/sora/Auk/v075n02/p0215-p0216.pdfPDF fulltext]
相关条目
已灭绝动物列表
不会飞的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