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
语源
侏罗纪是由亚历山大·布隆尼亚尔命名,名称取自于德国、法国、瑞士边界的侏罗山,侏罗山有很多大规模的海相石灰岩露头。
中文名称源自旧时日本人使用日语汉字音读的音译名“侏罗纪”(音读:ジュラき,罗马字:juraki)。
侏罗纪亚层
侏罗纪由三叠纪晚期灭绝事件开始,一般分为早、中、晚三世,在欧洲又名里阿斯世、道格世、麻姆世:
地理
侏罗纪的石灰岩与泥灰岩 -以色列南部的Matmor组地层。
侏罗纪时期的大气层氧气含量是现今的130%,二氧化碳含量是工业时代前的7倍,气温则是高于今日约摄氏3°。
侏罗纪早期,盘古大陆分裂为两块:北方的劳亚大陆,与南方的冈瓦那大陆。墨西哥湾出现,位于北美洲与犹加敦半岛之间。刚开始的北大西洋比较窄。而南大西洋要到白垩纪时,冈瓦那大陆分裂,才开始出现。 特提斯洋开始闭合,地中海出现。这个纪的气候比较暖和,没有冰川的遗迹。如同三叠纪,南北极地区没有陆地,也没有冰帽的证据。
欧洲的欧罗巴龙。大型恐龙成为侏罗纪的优势动物。
西欧海岸发现了许多侏罗纪的海洋生物,显示这地区当时是热带的浅海地区。著名的地点包含英国南部的侏罗纪海岸,以及德国的晚三叠纪候斯玛登与索伦霍芬地层。 北美洲的侏罗纪地层较少露头,因此较少被发现。 在侏罗纪晚期,森丹斯海(陆缘海)在美国北部与加拿大留下许多海相沉积层。这个时期的北美洲地层大多为陆相沉积层,例如莫里逊组。
侏罗纪的海洋富含钙,在非生物性碳酸钙沉淀物中,主要的成分是镁离子低的钙。各地常见碳酸岩与钙质鲕石、钙质胶结物,无脊椎动物常具有钙质外壳。
在侏罗纪中期,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形成(内华达造山运动),是已知最早的侏罗纪大型岩基。 侏罗纪的重要露头分布于以下地区:俄罗斯、印度、南美、日本、澳大拉西亚、以及英国
动物群
鱼龙的化石,发现于德国南部霍斯马登的里阿斯统板岩。
腹足纲与双壳纲壳菜蛤科化石,发现于以色列南部的侏罗纪石灰岩层。
Gigandipus ,是一个发现于犹他州西南部蒙纳夫组(下侏罗纪)的足迹化石。
陆地
早期
恐龙刚刚崛起,板龙、莱森龙等中型蜥脚亚目开始兴盛,其主要对手有兽脚亚目的南十字龙和双冠龙。鸟臀目恐龙还未真正发展起来。
中晚期
恐龙正式开始兴盛和繁衍壮大,成为整个陆地上的优势物种。 大型蜥脚下目恐龙大批繁衍包含:圆顶龙、雷龙、迷惑龙、马门溪龙、梁龙、腕龙等,它们以草原上的大型蕨类、大型苏铁为食,或以更长的针叶林为食。
大型掠食者包含角鼻龙、斑龙、蛮龙、异特龙。鸟臀目的数量较蜥臀目恐龙少,但剑龙下目与小型鸟脚下目恐龙占据者中到小型的草食性恐龙生态位。
第一批有体毛的小型哺乳类于此时出现。但是数量稀少,对爬虫类而言不构成威胁,只能在树洞或者地下以昆虫为食。
海洋
侏罗纪的海洋里,鱼类持续繁荣和海生爬行动物逐渐壮大、成为优势物种,此时的海生爬行动物包含:鱼龙目、蛇颈龙目、海生鳄鱼(地蜥鳄科与真蜥鳄科)。
在无脊椎动物方面,出现了数种新动物,包含厚壳蛤类(一群可形成暗礁的多样化双壳纲动物)与箭石目。侏罗纪时期的有壳无脊椎动物相当多样,有壳无脊椎动物造成的生物侵蚀增加,尤其是生痕化石。
浮游生物的12个演化支中,有4或5个演化支在侏罗纪时期首次出现、或辐射演化。
天空
翼龙目成为非常常见的飞行动物,占据着各种生态位。侏罗纪后期,第一种鸟类出现,它们演化自小型虚骨龙类恐龙,但是并未成为天空的优势物种。
植物群
针叶树是侏罗纪常见的植物
三叠纪的干旱、大陆型气候,在侏罗纪逐渐消失,尤其是在高纬度地区。侏罗纪的气候温暖、潮湿,使地表布满大型森林。 侏罗纪的裸子植物相当多样化。 如同三叠纪,此时期的优势植物是裸子植物的松柏纲,它们十分多样化,是各地大型森林的主要成员。繁盛于侏罗纪,并存活至今的松柏纲包含:南洋杉科、三尖杉科、松科、罗汉松科、红豆杉科、杉科。 已灭绝的松柏纲则包含:低纬度的优势植物掌鳞杉科、以及灌木大小的本内苏铁目。 苏铁也相当常见,银杏与树蕨常出现在森林中。 较小型蕨类,可能是优势低矮植物。 Caytoniacea 是群灌木至小型数木大小的植物,是这个时期的另一群重要植物。 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类似银杏的植物特别普遍。 在南半球,罗汉松则是常见的植物,银杏与线银杏目较为少见 在海洋中,红藻开始出现。
相关条目
地质时代
参考资料
Mader, Sylvia (2004) Biology, eighth edition
Ogg, Jim; June, 2004, Overview of Global Boundary Stratotype Sections and Points (GSSP"s) Accessed April 30, 2006.
Stanley, S.M. and Hardie, L.A. (1998). "Secular oscillations in the carbonate mineralogy of reef-building and sediment-producing organisms driven by tectonically forced shifts in seawater chemistry".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144: 3-19.
Stanley, S.M. and Hardie, L.A. (1999). "Hypercalcification; paleontology links plate tectonics and geochemistry to sedimentology". GSA Today 9: 1-7.
Taylor, P.D. and Wilson, M.A., 2003. Palaeoecology and evolution of marine hard substrate communities. Earth-Science Reviews 62: 1-10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