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赣剧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51
转发:0
评论:0
经典剧目江湖十八本青阳腔《吐绒记》、《百花记》、《三跳涧》、《香球记》、《双杯记》、《五桂记》等乱弹二凡戏《三官堂》、《四国齐》、《禹门关》等西皮戏《祭风台》、《花田错》、《芦花河》等西皮二凡戏《二皇图》、《蓝田带》、《龙凤阁》等二凡拨子戏《万里侯》、《打金冠》等活动中心据赣剧老艺人介绍,在清·光绪前,赣剧原有三个活动地区:一个是以玉山为中心,活动在上饶、广丰、河口一带的玉山班,它是向浙江、福建、皖南一带发展的戏班;一个是以乐平为中心,活动在鄱阳、余干、浮梁、德兴、安仁、万年一带的乐平班,它是向赣北、皖南发展的戏班;一个是以贵溪、弋阳为中心的,活动在余江、东乡一带的贵溪班,它比较接近抚州、吉安,而且也应当是向这些地方发展的戏班。著名演员严有源、杨桂仙、潘凤霞、段日丽、卓福生、陈桂英、祝月仙、胡瑞华、童庆初、肖桂香、万良福、涂玲慧、陈俐等。表演行当“九角头”——老生、正生、小生、老旦、正旦、...

经典剧目

江湖十八本

青阳腔

《吐绒记》、《百花记》、《三跳涧》、《香球记》、《双杯记》、《五桂记》等

乱弹

二凡戏

《三官堂》、《四国齐》、《禹门关》等

西皮戏

《祭风台》、《花田错》、《芦花河》等

西皮二凡戏

《二皇图》、《蓝田带》、《龙凤阁》等

二凡拨子戏

《万里侯》、《打金冠》等

活动中心

据赣剧老艺人介绍,在清·光绪前,赣剧原有三个活动地区:一个是以玉山为中心,活动在上饶、广丰、河口一带的玉山班,它是向浙江、福建、皖南一带发展的戏班;一个是以乐平为中心,活动在鄱阳、余干、浮梁、德兴、安仁、万年一带的乐平班,它是向赣北、皖南发展的戏班;一个是以贵溪、弋阳为中心的,活动在余江、东乡一带的贵溪班,它比较接近抚州、吉安,而且也应当是向这些地方发展的戏班。

著名演员

严有源、杨桂仙、潘凤霞、段日丽、卓福生、陈桂英、祝月仙、胡瑞华、童庆初、肖桂香、万良福、涂玲慧、陈俐等。

表演行当

“九角头”——老生、正生、小生、老旦、正旦、小旦、大花、二花、三花

参考资料

《中国地方戏曲集成·江西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

江西赣剧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赣文化—赣剧—赣剧通观
赣剧是江西的主要剧种,起源于明代的弋阳腔,流行于江西东北一带,兼唱高腔、乱弹、昆腔及其它曲调。赣剧的前身饶河班和广信班,都以演唱乱弹腔为主。饶河班以景德镇、波阳、乐平为中心,保存了部分高腔剧目,艺术风格古朴、粗犷;广信班以贵溪、玉山为中心,无高腔,其乱弹唱腔则较婉转流利。1950年两派相合,改名为赣剧。1951年,首次进入南昌,1953年成立江西省赣剧团。赣剧剧目分戈阳、青阳、乱弹三类。戈阳腔剧目有所谓“十八本”之说,即《青梅会》、《古城会》、《风波亭》、《定天山》、《金貂记》、《龙凤剑》、《珍珠记》、《卖水记》、《长城记》、《八义记》、《十义记》、《鹦鹉记》、《清凤亭》、《洛阳桥》、《三元记》、《白蛇记》、《摇钱树》和《乌盆记》,到1949年,只能上演四本正戏和部分单折;青阳腔剧目,多数出自明代传奇,保存较完整的大小剧目80余出,如《吐绒记》、《百花记》、《三跳涧》、《香球记》、《双杯记...
· 赣文化—赣剧—赣剧的剧目
赣剧剧目分戈阳、青阳、乱弹三类。戈阳腔剧目,在高、昆、乱合班后有所谓“十八本”:《青梅会》、《古城会》、《风波亭》、《定天山》、《金貂记》、《龙凤剑》、《珍珠记》《卖水记》、《长城记》、《八义记》、《十义记》、《鹦鹉记》《清凤亭》、《洛阳桥》《三元记》《白蛇记》《摇钱树》和《乌盆记》到1949年,只能上演四本正戏和部分单折。青阳腔剧目,多数出自明代传奇,保存较完整的大小剧目80余出,如《吐绒记》《百花记》《三跳涧》、《香球记》《双杯记》、《五桂记》等。乱弹剧目,据统计,有清道光年间38种,称为“老路戏”。其中二凡戏有《三官堂》、《四国齐》、《禹门关》等;西皮戏有《祭风台》《花田错》《芦花河》等;西皮二凡戏有《二皇图》《蓝田带》《龙凤阁》等;二凡拨子戏有《万里侯》、《打金冠》等。以后又不断从徽剧、婺剧、文南词中移植了一些剧目,大多只有提纲无准词,称为“水路戏”。
· 赣文化—赣剧—赣剧的声腔
赣剧现在的高腔有戈阳腔和青阳腔两种。戈阳腔一直保持“其节以鼓,其调喧”的原始风貌;青阳腔由安徽传人江西北部的都昌、湖口、彭泽一带,因它和戈阳腔有历史渊源关系,1957年被发掘出来后,亦归入赣剧演唱。在音乐上,除青阳腔的“横调”、“直调”以笛子、唢呐伴奏外,都以锣鼓助节,不用管弦,一人干唱,众人帮腔为特点。戈阳腔高昂激越,青阳腔柔和婉转。由于青阳腔具有通俗流畅的“滚唱”,在扩大上演剧目和丰富艺术表现力方面较戈阳腔更胜一筹。高腔曲调结构均为曲牌联套体。赣剧的乱弹腔,以“二凡”、“西皮”为主。“二凡”,即二簧,来自本地的宜黄腔,“西皮”传自湖北汉剧。乱弹腔曲调平直朴素,板眼大致与京剧相同,但无慢三眼的唱法。此外尚有“唢呐二凡”和“反调”。其他声腔有文南词、秦腔(即吹腔)、老拨子、浙调、浦江调、安徽梆子、昆腔等,其中文南词主要从民间说唱音乐演变而来,又分文词(亦称北词)、南词和滩簧三种。其他大多来...
· 赣文化—赣剧—赣剧的表演特点
赣剧长期在赣东北的广大农村和城镇中演出,故其舞台艺术形成了一种古朴厚实亲切逼真的地方风格。表演夸张、强烈、凝练、细致,如《珍珠记》中夫妻相会甩书、挥帚、跪抱等强烈而朴质的表演,《张三借靴》中通过祭靴、摔靴、脱靴等情节,揭示财主吝啬的夸张手法,《藏孤出关》中以眼神、水袖表达感情;《幽闺拜月》中以舞蹈刻画性格;《送饭斩娥》中用步法塑造人物,以及《黄鹤楼》中巧妙地运用一连串无言的喜剧性表演,把刘备、周瑜、赵云三者之间的内心冲突,刻画得淋漓尽致。脚色分老生、挂须、小生、老旦、正旦、小旦、大花、二花、三花,合称“九角头”。赣剧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少名演员和乐师。如原属饶河班的高腔名旦余六喜,小生郑瑞竺和高昆乱不挡的乐师王仕仁,以及广信班的花旦杨桂仙和文武小生严有源等。1951年,赣剧首次进入南昌市,1953年成立江西省赣剧团,从此赣剧得到飞速发展。赣剧团成立不久,即培养了第一批青年演员,涌现了潘凤...
· 赣文化—赣剧—弋阳腔
弋阳腔也叫弋腔,大约在元代后期,南戏流布各地,其中一支流传到江西广信府(上饶)弋阳县一带,同当地方言和民间艺术相融会而逐渐形成,而到明代嘉靖、隆庆以后,影响不断扩大。流行区域达到相当于今之南京、北京、湖南、广东、福建、安徽、云南、贵州等地,同时又善于与当地语言和民间曲调相结合,产生了不少新剧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声腔系统,属于这一系统的诸声腔,其共同特点是音调高亢、富有朗诵意味,故称“高腔”,在清代,高腔是地方戏五大声腔系统之—。弋阳腔以其通俗祖犷的风格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能够不断从民间艺术的土壤中不断汲取营养,丰富壮大自己,因而在民间,特别是广大乡村有着深厚的势力,经久不衰。弋阳腔的基本特点是一人独唱,众人帮腔,只用打击乐伴奏。后来在演出实践中,不断改进和丰富自己的演唱艺术,使之更贴切广大群众的欣赏要求,滚调手法的创造便是其中之一,弋阳腔以及其支裔青阳腔等剧种把传奇剧本曲...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