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皮托管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00
转发:0
评论:0
原理最基本的皮托管具有一个直接处于气流中的管道。可在此管充有流体后测量其压差;由于管道中并无出口,流体便在管中停滞。此时测量的压强为流体的滞压,也称为总压。滞压本身并不能测量流体速度,但是伯努利方程指出:可改写为:解出速度为:需要注意的是,此等式仅适用于不可压缩流体;本等式中:V{\displaystyleV}为流体速度;pt{\displaystylep_{t}}为滞压;ps{\displaystylep_{s}}为静压;ρρ-->{\displaystyle\rho}为流体密度。上式中压力改变量p2{\displaystylep_{2}}–p1{\displaystylep_{1}}或ΔΔ-->p{\displaystyle\Deltap}可由压力计读数ΔΔ-->h{\displaystyle\Deltah}得出:本等式中:ρρ-->{\displaystyle\rho}为压力计中为流...

原理

最基本的皮托管具有一个直接处于气流中的管道。可在此管充有流体后测量其压差;由于管道中并无出口,流体便在管中停滞。此时测量的压强为流体的滞压,也称为总压。

滞压本身并不能测量流体速度,但是伯努利方程指出:

可改写为:

解出速度为:

需要注意的是,此等式仅适用于不可压缩流体;本等式中:

V {\displaystyle V} 为流体速度;

p t {\displaystyle p_{t}} 为滞压;

p s {\displaystyle p_{s}} 为静压;

ρ ρ --> {\displaystyle \rho } 为流体密度。

上式中压力改变量 p 2 {\displaystyle p_{2}} – p 1 {\displaystyle p_{1}} 或 Δ Δ --> p {\displaystyle \Delta p} 可由压力计读数 Δ Δ --> h {\displaystyle \Delta h} 得出:

本等式中:

ρ ρ --> {\displaystyle \rho } 为压力计中为流体密度

Δ Δ --> h {\displaystyle \Delta h} 为压力计读数

动压是滞压和 静压 ( 英语 : static pressure ) 之差。静压通常由机身侧面的静压孔测得。动压通过在一密闭容器中的膜片测得:若膜片一侧的空气压强与静压相同,另一侧与总压相同,则膜片的偏转程度与动压成正比。测得动压后便可测量飞行器 表速 ( 英语 : indicated airspeed ) 。该膜片通常位于空速计中。空速计通过一些机械将压力表示为空速表读数。

静压孔和皮托管还可组合为皮托静压管。此装置在原有皮托管外另套有一管。外管于大气相不直接处于气流中并被用来测量静压。

皮托管相关的航空事故

飞机上的皮托管通常带有加热设备以防止皮托管被冰堵塞。皮托管失效会造成灾难性后果。一架 X-31 ( 英语 : X-31 ) 因皮托管失效而失事。 ,1997年发生的阿根廷南方航空2553号班机空难经调查可能是皮托管结冰。法国航空安全当局BEA曾说皮托管结冰是法国航空447号航班失事原因之一。

有几起航空事故肇因于皮托管被异物阻塞。如1996年10月2日发生的秘鲁航空603号班机空难,其原因是皮托管的静压孔在飞机前被贴上胶布遮盖,起飞前却没有移除,导致飞机仪表异常让机师误判而坠毁。同一年发生的伯根航空301号班机空难经调查可能是皮托管的保护盖在起飞前未移除,或是飞机停留期间皮托管未盖上保护盖而使胡蜂入内筑巢堵塞。

工业应用

工业上一些流体的速度很难由马赫空速表测得。此时可使用皮托管测量速度。

参考来源

Kermode, A.C. Mechanics of Flight. Barnard, R.H. (Ed.) and Philpott, D.R. (Ed.) 10th. Prentice Hall. 1996: 63–67 [1972]. ISBN 0-582-23740-8.

Pratt, Jeremy M. The Private Pilot"s Licence Course: Principles of Flight, Aircraft General Knowledge, Flight Performance and Planning 3rd. 2005. gen108–gen111 [1997]. ISBN 1-874783-23-3.

Tietjens, O.G. Applied Hudro- and Aeromechanics, based on lectures of L. Prandtl, Ph.D. Dove Publications, Inc. 1934: 226–239. ISBN 0-486-60375-X.

Saleh, J.M. Fluid Flow Handbook.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20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C++托管扩展
ManagedC++的重大改变以下列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unmanagedC++之间的差异性。(Globalchange)ExistingC++tobeportedovertheCLRmustbeappendedwiththefollowing:一个新的前置处理引导(preprocessordirective)这是必须的。此外#usingdirectives必须用namespace的方法来import更多的库(libraries),像是BaseClassLibrary,例如:以及来使用WindowsForms。TocompilecodetotargettheCLR,anewcompileroptionmustbeintroduced./clrenablesanycodereferencingthe.NETFrameworktobecompiledasCIL。Aclasscanbedesig...
· 盟军托管朝鲜时期
相关条目日本盟军占领时期驻朝鲜美国陆军司令部军政厅(USAMGIK,1945年-1948年)苏联军事政府(1945年-1946年)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
· 联合国托管理事会
历史到达太平洋群岛托管地马久罗的联合国视察团联合国托管理事会于1945年成立,其目的是监督联合国托管制度下的属地非殖民化进程。最终,11块属地被划归托管,其中七个在非洲、四个在大洋洲。在这11块托管地中,有十块是国际联盟的托管领土,而第11块则是义属索马里兰。1948年3月,随着英国对巴勒斯坦的统治结束,美国提出将巴勒斯坦托管地置于联合国托管制度下;然而美国并没有尝试实践这个建议,致使以色列宣布成立,计划以失败告终。根据《联合国宪章》,托管理事会是由所有负责管理托管领土的联合国成员国、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及与有托管领土国家数量相等的无托管领土国家组成。每当一块托管领土获得独立时,托管理事会的规模就会缩小。当所有托管领土都获得独立后,托管理事会的成员就只剩下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最后一个托管领土帕劳(曾经是太平洋群岛托管地的一部分)于1994年10月独立后,托管理事会便失去了功能。因此
· 皮氏诗文世家(皮日休皮光业皮粲皮子良皮仲容)
皮氏诗文世家(皮日休皮光业皮粲皮子良皮仲容)晚唐是多事之秋,社会剧烈动荡,国势全面衰败。一些文人目击时艰,要求文学创作能对政治、社会产生积极作用。皮日休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他自拔于流俗,矫首高歌,以其忧国忧民的杰出诗文,成为晚唐后期文坛的冠冕。而其“子孙业文,不坠家声”(陆游《跋松陵倡和集》),终于成就了绵延五代的诗文世家。皮日休(834-902或907???),初字逸少,后改袭美,号醉吟先生、醉士、间气布衣、鹿门子等。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出身于家世寒微的中小地主家庭,早年隐居襄阳鹿门山读书。在这段时期,他写下了著名的《鹿门隐书》60篇,抨击朝政,针砭时弊,初次显露了批判现实的斗争锋芒。鲁迅先生尊称他是晚唐“一塌糊涂泥糖里的光彩和锋芒”这是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参加农民起义的著名文学家、诗人,晚唐襄阳竟陵人皮日休人格和文风的高度评价。咸通四年(863)初,皮日休首次离家远游。他绕道周行二万...
· 菲利皮诺·利皮
生平菲利皮诺·利皮出生于托斯卡纳地区的普拉托市,父亲是著名画家菲利普·利皮修士,母亲则是与其父一同在普拉托圣卡塔琳娜修道院服侍的修女卢克蕾齐亚·布提。菲利皮诺从小跟随父亲学习绘画,同老利皮一样,绘画最终成为了他一生的归宿。利皮一家后来搬到了斯波莱托,在那里菲利皮诺参与了斯波莱托大教堂的建造工作。而当菲利普·利皮于1469年去世的时候,小利皮已经完成了大教堂中名为《圣母的故事》的一组湿壁画。父亲去世之后,利皮在父亲的学生桑德罗·波提切利的作坊里完成了他的学徒生涯。1472年波提切利绘制《圣路加战役》时,菲利皮诺便以同事的身份参与了创作。《圣母向圣伯纳德的显现》(1484年)《三博士来朝(利皮)》(1496年)利皮初期的创作风格与波提切利非常相似,但是却缺少后者所具有的一种敏锐和微妙感。1475前后利皮以“波提切利的朋友”作为署名创作了它的首批作品。利皮的画风在1480至1485年之间发生了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