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崇明派琵琶传人 一一沈肇州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33
转发:0
评论:0
人物生平介绍沈肇州,名其昌,号绍周,字肇州,江苏海门人,生于1858年。本世纪初江南崇明派琵蠢主要传承人之一。图一:沈肇州照片沈肇州原籍崇明,因世祖迁徙遂为海门人。少年时的沈肇州耽乐于音乐,又随由崇明来到海门的黄秀亭学习琵琶,得瀛洲古调真传。嗣后他曾历任南通师范、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河海工程诸校的国乐教师。由于我国新型学校的设立,并重视提倡国乐,以及民间各界人士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衷。因而沈肇州于1916年编辑了《瀛州古调》琵琶曲谱如(图二:《瀛州古调》图),以供人们学习之用。该谱由当时的江苏省教育厅刊印出版。此举为崇明派琵琶的传承起了很大的作用。“瀛州”原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岛,即是现在位于长江口的崇明岛。自沈肇州编辑的琶琶谱出版后,对崇明派所演奏的各种琵琶曲目均称之为“瀛州古调”,因此也将崇明派称为“瀛州派”。图二:《瀛州古调》图1936年沈氏的弟子徐卓(字立荪)根据沈氏的讲授重辑了...

人物生平介绍

沈肇州,名其昌,号绍周,字肇州,江苏海门人,生于1858年。本世纪初江南崇明派琵蠢主要传承人之一。

崇明派琵琶传人 一一沈肇州

图一:沈肇州照片

沈肇州原籍崇明,因世祖迁徙遂为海门人。少年时的沈肇州耽乐于音乐,又随由崇明来到海门的黄秀亭学习琵琶,得瀛洲古调真传。嗣后他曾历任南通师范、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河海工程诸校的国乐教师。由于我国新型学校的设立,并重视提倡国乐,以及民间各界人士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衷。因而沈肇州于1916年编辑了《瀛州古调》琵琶曲谱如(图二:《瀛州古调》图),以供人们学习之用。该谱由当时的江苏省教育厅刊印出版。此举为崇明派琵琶的传承起了很大的作用。“瀛州”原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岛,即是现在位于长江口的崇明岛。自沈肇州编辑的琶琶谱出版后,对崇明派所演奏的各种琵琶曲目均称之为“瀛州古调”,因此也将崇明派称为“瀛州派”。

崇明派琵琶传人 一一沈肇州

图二:《瀛州古调》图

1936年沈氏的弟子徐卓(字立荪)根据沈氏的讲授重辑了《瀛州古调》又称《梅庵琵琶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通论》,逐一叙述了音调、拍子、音位、安弦、坐法、指法、曲趣、辨器等琶琶演奏方法和乐曲处理的基本规范。沈氏认为琵琶“弹法有捻法及轮法二种。捻法疏而劲,轮法密而清,宜相间为用,则疏密得宜。”在乐曲的处理上则主张“慢而不断,快而不乱。”“一曲有一曲之性,即有其趣,不可轻易变动,……花音非不可加,在得当耳。加之而善可增曲趣,加之不善即不脱拍,亦必走腔。”中卷《音乐初律》选录了《老板》(六十八板)、《快板》、《淮黄》、《三花板》、《苏合》五首由民间乐曲改编琵琶小曲,作为初学琵琶者循序渐进的入门练习曲目。下卷《瀛州古调》,收慢板《飞花点翠》、《蜻啮点水》、《寒鹊争梅》、《玉如意》等二十二首。快板有《诉冤》、《鹂鸣深树》、《平沙落雁》等十七首。列为文板的有《思春》、《昭君怨》、《泣颜回》、《傍妆台》、《汉宫秋月》五首。最后是大曲《十面埋伏》。

《瀛洲古调》中所收的大小曲目共四十五首,与其他江南琵琶流派有所不同,其中以小曲为多,且大多来自民间音乐。如有些小曲与民间流行的《八板》有着密切的联系。她们形象逼真,音调动人。《瀛州古调》中的每首小曲都是独立的乐曲,但往往将几首乐曲联合成套。崇明派琵琶的演奏风格细腻、文静,下出轮的运用就更显得轻巧柔和。这些都使得该琵琶流派在各派各家中别具特色。

沈肇州的琵琶演奏技艺也可堪称一代大家。在徐立荪所编的《瀛州古调》“聆音散人传”中曾有这样描述:“初弹《十面埋伏》曲,繁音既发,攒累错糅,铁就铜筛,与夫兵刃腾薄之声,纷然并作。既矫历而喷勃,复联繇而绖纡,奄灭乍扬,飘忽迅逝,悲壮激越,尽批拯之能。及其奏新声,播逸调,则妙籁徐引,婉节曲赴,闲舒幽适,又如清愿之起,好鸟之啭也。”沈肇洲于1918年秋在上海为孙中山先生演奏琶癀,被誉为“绝艺”。同年,刘天华曾从沈肇洲学习帮琶。由曹安和、杨菌浏合编的《文板十二曲》如(图三:《文板十二曲》图)就是根据刘天华传授的“瀛洲古调”而刊印的。

崇明派琵琶传人 一一沈肇州

图三:《文板十二曲》图

沈肇州于1930年初在故里去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上海市-崇明沈廷扬
沈廷扬(1594—1647)沈廷扬,字季明,号五梅,今新河乡人。明兵部右侍朗兼右佥都御史,赠户部尚书。沈家境富有,为人慷慨有志气,崇尚侠义。当明末大乱,淮运中断时,沈创海运以接济军粮。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皇帝授沈武英殿中书舍人官职。时值崇祯帝下诏议恢复海运事,沈应诏上疏,建议从太仓浏河出海直抵天津,较运河转漕便捷,且省费用。他进呈海运书和海程图,并自备船只,亲试海运,获得成功,受户部员外郎职。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清军入侵,锦州告急,沈被加以郎中官职,至山东登莱,筹划海运粮饷,接济锦州明军。翌年,漕运总督史可法保荐沈为光禄寺少卿,又升太仆寺正卿兼户部事。崇祯帝对沈十分器重,曾说:“居官尽如沈廷扬,天下何难治!”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沈应南明福王诏,以原官督饷江北军,编练部下熟悉水道的水手,得二万人。1645年(清顺治二年)加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职,总督浙直水师。1647...
· 古朴绮丽瀛洲技艺:沈肇州传(上)
沈肇州,名其昌,字肇州,号绍周,别号聆音散人。祖籍江苏崇明(今上海崇明),先世迁海门,生于海门陈三和桥(今海门江滨乡)。关于他的生年,有1857、1858、1859三种说法。他卒于1929年没有疑义,据徐昂《聆音散人传》,逝年“七十有二”,则生年应为1858年,即清咸丰八年,而1857之说是将“七十有二”作为实足年龄推算的结果。1859年之说,可能出自1928年他七十寿辰的记载;但此说未考虑到民间贺寿“贺九不贺十”的传统,即庆贺整寿当提前一年,亦即所谓七十寿辰,实为六十九岁,亦即六十八周岁。图一:沈肇州照片崇明邻近海门,琵琶艺术源远流长,明末白氏名动公卿,晚清则有王东阳、卢明章(《聆音散人传》误作“黄东阳、罗明章”)、蒋泰享誉一时。沈肇州“少耽乐律”。十二三岁的时候,父亲从崇明请来擅长琵琶、二胡的老师各一位,教他演奏。蒋泰的传人黄秀亭“曾到海门,时一聆之,不同凡响”,沈肇州大为喜爱,于是从...
· 沈氏女科首传异姓传人
2012年6月4日上午,具有六百年传承历史的沈氏女科,成立东北学术基地在沈阳市云水堂国医馆隆重举行。沈氏女科第十九世传人沈绍功教授亲自授牌云水堂国医馆馆长王学谦,这对于传统中医的传承发扬,以及沈氏女科的学术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关门弟子沈氏女科有了异姓传人前日,在沈北新区道义开发区云水堂国医馆门前,聚集着众多市民,他们纷纷前来道贺,因为出生并生长在沈北这片土地的王学谦馆长,将在这里接受沈氏女科东北学术基地的授牌。为何具有六百年历史的沈氏女科会择址与此呢?原来,中国中医著名学术流派――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第十九世传人沈绍功先生,考虑到将沈氏女科更广地普及民众,故打破门户之见,收沈阳云水堂国医馆馆长王学谦为嫡传关门弟子,将沈氏女科第二十代传人的身份授予王学谦馆长,使拥有600年历史的沈氏女科在当代有了异姓传人,也使沈氏近千年学术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皆有了传薪火种。活动现场,作为沈阳市五四奖章的获...
· 作家张一一:中华民族应是“蛇的传人”
、一直以来,华夏子孙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感到自豪,从来不在乎“龙”这一传说中的神兽完全是虚构的,近日江苏南通市委党校教授黄杨提出中华民族是“羊的传人”的观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对此,湖南籍著名青年作家张一一在2013癸巳蛇年即将到来之际又发表另类观点称华夏子孙既不是龙的传人,更不是羊的传人,而是“蛇的传人”,一时引发网络热议。张一一表示,在目前出土的中国古代石像和帛画中,作为华夏民族人文始祖的伏羲、女娲都是人面蛇身,是他们的交合才产生了人,在我国福建、浙江等地,人们至今仍保留着对蛇的图腾崇拜,把蛇视为保佑家居平安的吉祥物和保护神。张一一认为,蛇的形象遭人厌恶,相关词语多为贬义,而蛇却能在数以千万计的飞禽走兽中脱颖而出,与鼠、牛、虎、兔、龙、马、羊、猴、鸡、狗、猪跻身于“十二生肖”之列,便或可佐证我国的古人们早就认可了“蛇的传人”的身份。张一一还称,“龙”作为华夏先民创造的一种神物和华夏民族...
· 琵琶
历史琵琶的起源不详,其外型与鲁特琴及乌德琴类似,可能源自共同的祖先。中国古代记录对它的起源有多种猜测,杜挚认为源自秦朝末年;刘熙认为这种乐器起源自游牧的胡人,可能是自中亚或西亚传入;一说来自乌孙。在汉朝时己经成为中国常见乐器,在魏晋南北朝之前,琵琶可以用来泛指所有弹拨乐器。最常见的琵琶为直颈,现在的阮咸为其后裔。在唐代时,由西域龟兹传入曲颈琵琶。现代的琵琶为改良后的曲项琵琶,在明朝定型。各地的发展中国1870年代的演奏者。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批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唐朝以前,琵琶是所有弹拨乐器的总称。最早的琵琶大约在秦朝...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